《X战警:天启》讲的正是物联网第三阶段的迷思

如果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类发现自己其实只是一个机器人,她会做些什么?

我对物联网兴趣浓浓,但认知浅薄,参考各位研究者的观察,尤其是大神Jeremy Rifkin的解释,我将物联网大致理解成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其一、联网物阶段,即世间各种物品都可定制可追踪,也就是某些研究机构或大企业的公关部所鼓吹的,到2020年,全球将有250~550亿个物品经由低成本的装置串联上网,重要的是,行业领导者认为该领域可产生3兆美元的商机;

其二、智能联网物阶段,即通过联网物来搜集、分析大数据以学习、理解人类行为,并据此因应的物品智能化阶段。比如正当红的亚马逊Echo,现在看起来是一个应用硬件化的产物,但其实是个大数据间谍,如果你是个保守派,它就不是个好东西,亚马逊需要借助它来学习和理解人类的日常行为,以期获得质变;

其三、物联网文明阶段,即机器足够智能--与人类通过相互沟通而彼此学习、理解甚至协同--升级到能模仿人类行为进而引导人类生活(尽管此时,人类会更倾向于称这种模仿叫做“预测”),机器意识已然存在(称它做大数据的意识化可能更为恰当);

其四、反物联网阶段,即地球生存规则的博弈,是遵循机器式的理性共产主义?还是守护人类式的任性妄为?此时,人类与机器由“意识”截然两分,既有严谨的人类,也有懒散的机器;

那么,《X战警:天启》讲的是天启遭人类背叛而转世寻仇但被X教授组团阻止的故事,它正发生在物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到第四阶段之间。

这个故事,至少有三点细节能证明我有“道理”。

第一,天启可以转世,表示意识可继承。我任性的把它理解成信息的存储与读取,即由一台机器复制到另一台机器,就好像你把苍老师从笔记本复制到手机上,存储空间在哪里并不重要,关键是内容不变,而且,还可以顺带升级画面清晰度;

第二,各种变种人,其实就是人工智能,其超能力由人类创造,机器只是寄主,无论是会飞的鸟人,还是能瞬间位移的夜行者,本质上只是一堆有意识的铁皮,它们基本上没有人类的死亡之虞;

第三,X教授的读心术,其实就是一套运行系统,定位人类或变种人、消灭人类或变种人,跟开机、关机,找文件、删文件没有本质区别,分分秒秒的事。好在速度没有OX那样快捷,倒像Win慢吞吞的,搞到夜行者被鸟人打到半死还有时间回来把他抱走,我要是天启,就该果断换成别的系统。从这个细节,更可看出天启只是一台机器,吃过一次速度慢的亏,还能再吃一遍,活生生的人会做这样的傻事吗?

所以,这个故事实际上谈的不是爱恨情仇,而是想提醒大家,人类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发展人工智能,即便青出于蓝胜于蓝,但它终究还是蓝的,物联网的数据驱动特征可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人类社会由经验驱动的成长所带来的肤浅和浪费,但也难免少部分任性的状况会发生,重点在,即便理性的这一派与任性的那一派的矛盾终将爆发,也大可放心,至少它不可能是不可挽回的人类与机器之战。我记得马斯克和霍金担心的恰好是人机对战。

另外,这部电影对创业团队也有启示,免费奉送:1、好汉得有三个帮,上帝也要四杆枪,上帝比好汉更需要团队,懂得合作的团队是创业成功的保障;2、仅靠利益纠集的团队早晚散伙,需要灌输价值观;3、被小伙伴背叛有如机器出故障软件有bug一样难免,关键在于尽力修复;4、不想当上帝的教授会有的,不想做朋友的牛人却没出现;

回到开篇:如果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类发现自己其实只是一个机器人,她会做些什么?你有答案了吗?

总之,意识的可传递、可复制性,让我对人类永生(无论是哪一种人类)持积极乐观态度,到那时,就能看到“人即上帝”的终极文明了。

最后,请原谅我在今天不负责任的胡思乱想。

读完《必然》 我先好好理解这十七条

描述未来并不轻松,相信未来似乎更难,有人摸着像头,有人摸着像尾,你再去摸,至少知道手可以搭在哪里。所以,想了解物联网(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如果你觉得自己不该落伍的话),免不了先读读K.K的《必然》,想了解更多点,再读读杰瑞米里夫金的《零边际成本社会》……我呢,先好好理解这十七条笔记,搞不好它们也是必然的。

biran

1、机会已然形成,可做好准备的人不多,这个社会不再需要聪明的跟随者,而是聪明的创造者和发明家,在“各行各业”--不再以行业来做划分,而是兴趣、爱好、血缘--等等,去中间化、去行业化、去专业化的融合型自由人层出不穷;

2、形成即趋势,正在被包裹,像空气中的气球,不知道是气球会飞证明了空气的存在,还是空气想证明气球会飞;

3、及至科技发展到今天,手艺人对手机拍照依然不屑一顾,他们更喜欢单反,认为那才是专业范儿的标配,可惜的是,伟大的摄影作品与器材的关联并不直接,今天的咖啡机与咖啡师或许也有这样的纠结;

4、听从或重复指令不叫思考。可笑的是,人类鼓励机器去做独立思考,却希望自己的人类下属乖乖听话;

5、如果我们承认,所谓“生命”不仅仅是有机体的存在,我们也必须接受并承认其他各种物品具有生命力,哪怕是人类曾经设定的某个“程序”;

6、以人类的方式思考并超越人类的平均水平,显然不是人工智能的初心,人工智能要完成的是一次不同于人类的全新思维方式,由此,人类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且最终发现,人类有可能成为这种人工智能的奴隶;

7、知化:人类让机器知化?还是机器知化人类?要看你站在哪个角度;

8、满足新鲜感是当下创业的首选模式,与用户一起见证未来的发生,比如直播;

9、付费或付更多费可能是一种高效的过滤方法,适用于信息爆炸的今天,比如垂直内容的供应;

10、图景展望的坏处在于它忽略了诸多“未来事件”交杂之后的化学反应,它们不是单纯的存在,彼此间的影响是最大变量;

11、垃圾信息与注意力,在好奇心与精力的平衡之旅中结伴而行;

12、互动指的是人与场景的互动,即人的肉体感官与虚拟数字空间之间的互动;

13、每个人都有一个宇宙,每个人都是上帝,每个人都可以创造一个世界。我们好像发现了宇宙的谎言(也许,你的所有感知都是“程序设定”);

14、你的所有感官原本只跟实物关联,一旦将它们推到想象力的面前时,它们顿时失去“功能”,被“想象”所控制,“想象”可能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5、利用人的生理结构漏洞,科技的魔术会否有伦理问题存在?

16、如果你愿意让苹果植入一块芯片到身体里的话,它才不想费劲做什么iwatch呢;

17、虚拟现实的“真实性”在于:延展你的感官体验。比之媒体将外界的信息带到你的面前,新科技则是将你与万物的“关联”带到任意角落。

谁是真正的主人

2006年,阳狮为法国电信运营商SFR创意了这组平面,展示了单手干活的可能性。给到受众的诉求则是:SFR可为用户提供无限流量,所以,你得“适应”单手生存。

看起来,这组创意很好的传达出另一只手被某种因素深深吸引,SFR则是诱惑之源。

很明显,我翻出这组创意,无意要为SFR唱首颂歌。创意虽够新奇,但传达的信息也足够危险,令人颤栗。尤其是在今天,谁还记得完整读完一本书是在什么时候?谁还记得与家人或朋友面对面的、没有障碍的聊过的一次天又是在哪里?如果你觉得那些事还很重要的话。

手机、平板、流量、信息、焦虑、单手、无脑……今天翻看这组创意,“适应”变成“沉溺”,有无反讽今日诸位的生活窘境?

好吧,新科技很好,移动化也不赖,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无限的流量更是我的权利。问题是,在我们拥抱它的时候,先得搞清楚,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如果停电会不会好点

昨天没有做到简单的出门。临近两点睡的觉,恍恍惚惚中,四点二十几分起床过一次,走出卧室转了转,又折回。那个时候的温度好似去年此时的某个午后。

热气未曾从这间屋子里消退过,而一夜空调不休的代价,是昏昏沉沉的脑袋和感冒。当然,还有没做到的简单的出门。

于是,我骗自己说,晚上回来也可以去跑一跑。绕着华泾公园两圈,差不多该有三公里。等我坐在屋子里写这篇日记的时候,我这一天连走带跑靠双腿量过的路,不可能超过两公里。咕咚都有记录来的。

所以,我想我的问题可能就是懒惰,另外加点依赖。

假如说这段时间停电,没有空调,没有舒适的屋内,我会不会喜欢上凌晨四点钟的室外呢?

做其他事,也有类似的感觉。

比如说面试,我越发觉得这比相亲要累要紧张。

虽然我从未相过亲,只是看过几期“非诚勿扰”,常常为那些男士捏汗。如果没这节目,你就不讨老婆了?

面试有类似的感受。希望第一面就能彼此看中,一拍即合,省的我总是麻烦人事多帮我找些简历,更不必像那些卖春药的在豆瓣里贴小广告。

如果停电会不会好点?里里外外都一个温度,考虑问题起来是不是会高效的多?那样我就可以不装逼的说声:行了,明天过来上班吧!

ipad2来了

乔布斯还是决定亲自来为ipad2造势。一则为了挽回由于自己身体状况不佳而导致下跌的苹果股价,二则是要大力促销下被外界议为“过渡期产品”的ipad2,他认为“2011年将是ipad2年”,从某个角度理解他的这句话,那就是传说中的ipad3不大可能会在2011年推出。尽管那些科技博客们认为ipad3比ipad2更值得期待,但时间才是真正的战场。

仅从数据上来看,升级版的ipad2也具备值得购买的素质,与第一代ipad相比,多了两个前后摄像头,重量要轻上80g,厚度上要薄4.6mm,处理器升级,视频性能会快上9倍,内存翻倍等等。苹果还是实实在在的给到了一些好处,最起码ipad2的价格与第一代保持了一致。

同期,苹果对第一代ipad做出降价处理,优惠幅度高达27% ,此举可快速出清库存,乔布斯在营销上总有不凡的决定。假设ipad2的发布价格高于ipad1(迟早会这么叫),又或者ipad1不做降价处理,对于观望者来说,会更加容易判断去拥有哪一只,但实际上,消费者狂躁的欲望又被苹果重新点燃了,瞧,这家企业真的与众不同。

不过,国内的消费者还得暂时将欲望收藏起来,起码在4月份到来之前,我们还很难体验ipad2的那些好玩的地方。不过,也有人继续坚持,ipad2超过5000将不会被考虑。好吧,我在测算我的心理底价会是多少。

日本车滚出中国

虽然我一直都不喜欢看数据,但最近有个数据让我很高兴,日本车终于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下降了。相对于总量还是达到22.7%这个百分比来说,去年下降的两个百分点还不够令人满意,但是小胜利也可以,成功要一步一步获得。

不过,我或多或少知道一点关于当代中国与当代日本的差距在哪里。就像每次谈论足球,大家都会叹气中国球员怎么就比日本球员少了那么一点点上进心。在其他战线,类似的叹息总是有的。比如杂志行业,我们的版式设计大多数的时候都会参照日本设计师定下的风格和基调,难有自己的创意。而日本人的思想来自哪里?如果说是中国古文化,你相信吗?

信与不信,无关紧要。紧要的是我居然可以为了这个数字而高兴。不知道这高兴来自哪里,最终又能转换成什么。难道真的像媒体所说的那种中国GDP超越日本意淫式的兴奋吗?我觉得不是,但我又说不清楚。

我不排外,但我抵触并讨厌日本的原因可能还在于嫉妒。我知道,这种嫉妒可能不会将我引向另一个方向,而不是想着去学习并战胜对手,这点我得注意。

谷歌汽车

最近关于谷歌最热的话题就是无人驾驶汽车了,谷歌的那帮科技小子们早就开始了无人驾驶汽车的实验,我且称它做谷歌汽车。在加利福尼亚的公路上,“谷歌汽车”已经奔跑22万公里,据说其中还有1600公里是处于真正的无人驾驶状态。而汽车界的那些巨头们,他们还在实验室里做些什么呢?或许摆在CEO案头上的,也有一大堆代表着各类先进技术的新汽车计划,只是何时推出,则各有自己的算盘,至于消费者需求,谁真的在乎?

谷歌公司承认,目前共有七辆丰田车参与试验。根据公布的照片和博客介绍,自驾汽车装有摄像头、雷达传感器和激光探测器,可以感知公路上的限速、路旁交通标志,以及周围的车子移动情况,并借助地图来导航。而且据说谷歌自驾车的反应速度比人还要快。

《财富》杂志称赞“谷歌此举或将实现一个曾经不大现实的个人交通设想”。想一想确实会令人振奋,一旦无人驾驶成为现实,被推广应用,那我们该会迎来怎样的一个时代?尽管已经有很多汽车企业也在为减免驾驶之苦做出各种努力,但如谷歌这样的雄心壮志,却是很少见的。因为一旦进入了无人驾驶时代,或许现在的个人交通模式也会得到革命性的变革,甚至很多人将直接从无车状态过渡到公共交通状态,我不确定描述这两个时代的词是否使用准确,换句话说,如果有了无人驾驶,我们还需要拥有私家车吗?

谷歌确实是一间非常了不起的公司,现在这个时候给予赞美似乎也不算过早,但谷歌汽车必须注意,早有同行者一路跟随。最近德国人也推出了名曰“德国制造”(MIG)的无人驾驶汽车,“它甚至可以自动停下来搭载乘客”,路透社说。“MIG的开发者—-计算机专家Raul Rojas及其柏林自由大学团队—-开发出这种试验性车型,希望借它来实现未来汽车驾驶的革命化进步。比如说,乘客可以利用iPad或智能手机向MIG打电话,MIG通过这些设备中的全球定位系统锁定乘客的方位,然後确定出最佳路线,并告诉乘客何时能到等待地点。另外,MIG还符合环保理念,可以多人多方向搭乘”。当然,如果你是一个怀旧的人,也可以关闭自动驾驶系统,回忆下手动驾驶的乐趣。

我总是感叹这些科技给人类带来的便利,为何总由外国人牵头。举个例子,我家的数字机顶盒,由于第一回预约安装时间没有对接好,接下来,如果我想尽快看到电视,我就需要自己动手来完成安装。看上去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无非是一个机顶盒和一台电视机之间三根插线的简单活儿,但弄了一晚也没调试成功。这样的科技如果不能让我这样的人明白,它真的不算是生活的动力,反而是一种痛苦,不要也罢,越少越好。

朦胧的Chatter

很明显我是一个技术盲流,第一不懂技术,第二又被新技术所吸引,这种矛盾的状态并不只会发生在我的身上。追逐最棒的科技为我所用,应该是一件很炫的事情,就像诺基亚所说的“科技以人为本”(不过,这句话如果可以具体为“科技以服务人的使用为本”将更恰当)。

我这个技术盲流很早就开始使用谷歌日历,在上面添加个人行程等,对于工作管理来说,确实便捷很多。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个人应用需求,马克•贝尼奥夫开发了一款新的产品—-Chatter—-所谓的云计算的一种具体应用。在技术层面,我无法解释清楚,但我可以打个比方。Chatter类似于网上公告牌,即:某年某月某日某日某人做了(或者准备去做)某事,在线做个登记,那么被允许知晓该资讯的人将即时获知。这样的应用更多的是在企业内部成员之间的一种协调管理,它的在线管理特性似乎更适用于松散型或者有多个办公地点的企业。

当然,我不确定我是否完全理解了(甚至曲解)这个产品,但毫无疑问的是,如我所描述的这样一个产品出现之后,对现今的管理模式是不是也提出了自己的挑战呢?如果说过去的中小企业都在自我管理或者领导者威权管理的旧模式之下焕发着它的生产力,那么在面对这样的一个产品的时候,员工的工作效率是否就一定可以得到提升呢?或者又要与老板共同面对一种新的磨合?

马克•贝尼奥夫认为Chatter将在某个领域超越Twitter和Facebook,他的意思是指在服务企业的利益上,后两者是个大社会,而Chatter却是一个小圈子,同时更为现实,与用户的生活也更为密切。因为它将决定用户的工作效率和职场前程。

或许“危言耸听”只是希望有人可以关注到Chatter们会带来的巨大改变吧,那些过去我们堪称为自觉自发的情愫,在科技面前要接受一次大考!大考之后,还会剩下点什么值得珍惜的东西吗?我不知道,只有走着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