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的国度只收容肤浅的人

【2015042907】孙隆基在三十多年前写就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一书中有个精妙的发现,他说,中国人的食物太过可口,导致国人满足口欲的功能远胜于充饥。但美国、日本不同,前者食物热量过高,美国人一般吃饱就停,日本要么过于清淡,要么倾向于刺激感官,就是为了不让人吃多。孙提到,放眼全球,这两个对口欲有所节制的国家,经济表现却总在前列,民众自律性也强过国人……难道真如作者所担心的,爱吃的国度只收容肤浅的人?突然觉得我大中国数千年食文化的优越感被打成了渣渣!

【2015042906】腾讯全媒派是一个关注新闻业和新闻业务的公众账号,它的独家编译内容对媒体人应该很有帮助,起码我是每篇必读。但想来过于小众,最近四五期的文章,阅读数都不过千,与其头条推送的地位不符,有如鸡肋。那么,垂直行业的好内容遇到这种状况要怎么继续才好呢?

【2015042905】传统的企业VI(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体系,讲究企业的标准色要规范,譬如logo的GMYK数值要统一。可在互联网公司,就没太多讲究,logo的背景色完全根据需求进行变化。看起来,品牌由此也可彰显其包容性,而包容性正是互联网所倡导的精神之一。当然,只有有自信的品牌才敢这样去做。

【2015042904】#编个段子#
某人:我想试试V店提现
我:呃,你试试
某人:我决定提现500元
我:好啊
某人:它说我余额不足?
我:(啊?难道是bug?)请问你余额有多少钱?
某人:呃…不足100元
我:滚

【2015042903】#再来个段子#这几天总是被小伙伴黑,我想也该回击下她们才好。说说小明吧,他还没毕业,这几天要写毕业论文,偶尔会睡过头,有次他问我,说他梦见找了个好女友,家里非常有钱,决定花50个亿来收购我们公司,然后,他要如何实现这个梦想呢?我很诚实的告诉他:少做梦少烦恼,开个V店补补脑。

【2015042902】关于kindle,有人调查得出一条结论说,“买kindle机器一般只需花5分钟,但挑选kindle皮套要花50分钟”。听起来蛮扯淡的,但想想很有道理,给消费者过多的选择,实际上就是在制造购买障碍。这可能也是很多电商平台追求单品爆款的一个主要原因吧?

【2015042901】古巴领袖卡斯特罗挂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又少了一位。我想,天堂里一定给他留了一把椅子,最好带电的。

消费寄生成灾

免费是互联网的一大特色,但被误以为是互联网的全部。这是互联网对自己犯下的最大错误。不过,这种说法会惹恼一部分人,至少对那些习惯免费且习惯对各种免费服务满腹牢骚的家伙来说,无论你付出怎样的智力与物力,他都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可以免费享用,仅仅是因为那根网线,而不是其他。可悲的是,互联网上充斥着具备这种特征的用户。

我相信这种用户极少会考虑付费购买服务,这是坚持付费模式的创业者的幸运之处,要知道,每天仅仅是为了应付这些呱噪的消费者,什么事都不用做了。这是另一个奇怪的可能性:付费用户更容易理解并尊重服务的提供者。我相信有研究或案例可以支持这个观点。

在大部分人的市场上,部分机构为巩固市场优势,大力支持并鼓吹“免费”这种畸形的消费行为,他们乐意将“满足需求”理解成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包括不合理的掠夺和偷盗。从创意提供者的角度去看,他们只是与市场上的这帮消费者合谋,尽量装作正当的去掠夺那些有趣且有用的创意而已。

可以说,“免费”是互联网领域存在马太效应的根本原因,而大者恒大的背后,却是嗷嗷待哺的消费寄生群,迟早会有一天,彼此会翻脸成仇。要么,企业因免费而死,要么用户因不再免费而付出更多代价。

在台商庙会

这几天我在嘉定忙台商庙会的活动,连中秋都没安生过,每天早出晚归的,我都快熟悉11号线了。

好赖今天算是结束。需要特别感谢下合作厂商们的无私支持,包括元祖、外交官、花之林、象王、三之三、达芙妮、宝岛眼镜等。四天下来,八场次的活动,价值二十几万元的近千份礼品被一一送出。希望拿到礼品的朋友们都能记得这些品牌。

尽管我还是认为今次的用情对象有点“怪怪的”,但换个说法是为我们下次做行业展积累经验,但这些经验是否需要花上这种代价?不过,做了就做了,下次会更好吧。

当然,这次也有大赢家,纳智捷汽车在短短的4天时间里就卖掉了32辆,这样的业绩会比一次专业的车展差吗?S对大陆人民的购买力感叹的很,逛个庙会,20几万的车子就能随便买买,真正叫不差钱。而我对同胞们的热情也感叹的很,为了一个价值5元钱的纪念品,都可以排上一个多小时的队,时间到底跟金钱有毛关系呢?

或者这里也存有一个悖论,那些愿意排队拿纪念品的人往往不会是你的潜在客户,而你的潜在客户也往往不会因为你的纪念品而多看你一眼。但行销专家们并不喜欢客户们关注这个问题……

那好吧,不絮叨了,今天好好休息一天。

高档货

是什么让它们成了高档货?或许这类质疑只是失败者的抱怨。我望着那瓶标价上千的某品牌红酒,心底里不是滋味。我确定首先我只是抱怨,但进而有了质疑。是的,凭什么它们就成了高档货呢?

物质世界里,人们总信奉“物以稀为贵”,但这句话其实并不符合那些高档货的本质,这些被大批复制的东西,无论从哪点来看都谈不上“稀有”,只要你有钱,人们总能千方百计的给到你各种优雅的品牌故事,让你陶醉其中,成为故事的一名围观者,而消费者也总会沾沾自喜,哈哈,我成了某品牌的拥有者,我成了这类故事里描述的某类人。当然,高档货的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不完全如此,这只是一个低端消费者的揣测。这种揣测往往会从妒忌出发,到偏颇结束,中间或许还带着些许同情。

既然是妒忌加偏颇的,为何我还要这样质疑?说句实在话,我总认为高档货消费者与低档货消费者的区别只是消费能力的不同,并不意味着消费品味也有多大的差别(我说的消费品位是指消费者对于产品与其实际价值的鉴赏能力)。甚至因为高档货消费者的为所欲为的消费能力导致其丧失掉消费品位,直接进入品牌设下的圈套,渴望被贴上某个标签,满足自身虚荣。而低档货的消费者却无法雷同,他们的消费准则往往只有两条:品质优是其一,相同品质下价格要低是其二。两种消费者的消费差别如我所述如果普遍存在的话,那就是我略带同情的质疑的理由。

明明是一个低档货,为什么就可以凭品牌成了高档货呢?这其中的原因大概也就跟皇帝的新衣差不多吧。我记得几年前有本叫做《NO LOGO》的书,我没读过,但估计也说到了这个问题,至少我的想法与书名很吻合,希望我可以不必为低档货或者高档货而烦恼。

忠诚度

精忠报国你关注丰田召回事件吗?即便是这样,还能传出有很多消费者会再次选择购买这个品牌的谎言!这种事在我身上是不可能会发生的,我怎么会为了一个消费品而浪费我的情感呢?你呢?你真的忠诚于(或者忠诚过)某一个品牌吗?

提到品牌忠诚度这个词,我总会从心底生出一种不屑。这只是可恶的广告人给到虚荣的厂商一个自慰而已,是的,有谁在意这个词的本身与它正在(以及能够)面对的现实呢?

仔细想一想正在使用的这些品牌,当年购买的原因无外乎符合这些要求:在我有需要的时候(有消费需求)、能够在我熟悉的场所出现(渠道)、并展示了其相较而言的性价比(价格)、它的品牌在我的印象里及周围的环境中听上去还不错(合适合理的宣传)。另外,需要加上一点的是,那天我的气场跟接待我的那位销售人员正好还很对路……

一般来说,消费者购买产品之后,是没有办法将它与其它同类产品做比较的,厂商若想获取所谓的客户忠诚的方法一是要继续提高品牌的美誉度,让客户觉得使用这个品牌不至于太过寒酸。二是要确保在使用过程中能得到满意客户服务(包括相关的维修等),虚实结合是稳定客户的必要方式。但这还仅仅只是习惯而已,离忠诚尚远。

在消费的过程中(对于厂商而言,则是在行销的过程中),“对比”与“替代”是最值得注意的两个词。没有甲与乙的对比,是无法显出谁更加优秀的,没有B替代A,也就没有办法显出品牌的进取心来。你会轻信一个不够优秀又没有进取心的家伙吗?消费的时候,我们也不会轻信一个没办法“对比”和“替代”的看上去昏昏欲睡、廖无生气的品牌,不是吗?但这些情况还算“客气”,是在“消费者是理智的,市场也是理智”的前提下的一个推演,而现实是模糊的。

消费者的理性消费往往被阴险的广告人利用,莫名其妙的转换成感性的消费行为。其中,依据所谓品牌忠诚度来帮助潜在消费者做选择,则是自以为是的厂商坚信在消费者市场扩大或替代下的一个必然出路,他们太过相信市场的自由度并乐见于消费者的进出自由。既然是忠诚则意味着厂商有值得“矜持”的地方所在:他们不需要为了不够忠诚的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新消费者中的绝大部分也会在将来走出这个市场,但是谁在乎呢?你走出这里会去到那里,而走出那里的人也会进到这里,在这个大循环里,客户既然可以守恒,厂商何不守株待兔呢。瞧,所谓的忠诚度真不是个什么玩意儿!

我们为什么消费?

给你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注册我的网站,当日拿到100元人民币的奖励。第二个选择是注册我的网站,7日后拿到150元人民币的奖励。你会做何种选择?我来分析下,理智的情况下,你应该选择后者,因为你只要等上7天,你的收益将会增加50%。但是往往很多人跟你内心想的一样,何不立即拥有这份好处呢?很明显,后者的理性选择被前者的感性选择所战胜。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我们大多数的消费并非基于理性,尽管在购物之前,我们甚至理性到列明购物清单,但总还是有些小小的意外出现在现实的购物过程之中,比如我们看到了某个新产品,唤起了我们的某一种回忆。

由此,我们终于知道任何理性的市场行销手段,所有被公认的行销真经,都变得不靠谱了。如果,我们在用理性的思维去回答问题,而用感性的手段去消费的时候,天知道还有什么规律可循,有什么道理可讲呢?

buy美国的品牌行销专家martin lindstrom在其著作《buy ology》(中文版《买》)中,试图告诉大家我们为什么去购买?如何购买?买的真相又是什么?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和疑问是一样多。如果有真相,那就意味着有规律可循,如果有规律可循,那么意味着这是一个理性整理的过程。而事实上,martin lindstrom想告诉大家的是通过用科学的方式来研究行销,发现感性的因素主导着行销,甚至一度认为那些已经获取成功的品牌,不过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撞上了大运而已。这让我想起另一位公关大师戴蒙汉的名言:

“运气很重要。我可不是在开玩笑。在当今世界,你必须要有运气。运气就是愿意听从直觉行动……我从不缺乏雄心壮志,但我也从不认为人生是可以计划的。”

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认为感性主导了事务的发展,当然,这些事务中包括了我们的消费。

通过科学的手段,我们一探行销的本质,这本身只是一个实验,只是结果与我们往常看到的或者认为的出入太大而已。无论如何,我们开始学会怀疑,怀疑我们的行销,怀疑我们的理论,怀疑我们的所有理性总结,甚至怀疑到这本书的出版目的本身。当然,我是不愿意将它理解为一个具备尖端研究能力的机构,正在试图用他们的研究成果颠覆甚至主导某个行业,并最终获取利润。如果我们每一次的研究都带有鲜明的指向性,那么,科学只是成了一个技术帮凶而已。在实际的层面,我并不觉得我们需要靠太多的科技去重新理解并界定我们看到的实际事务。

事实显示,我们在消费,为了满足不同的情感需求去消费,不管是腹侧被壳区域还是内测前额叶皮质受到了何种奖赏刺激,还是镜像神经元赋予我们的模仿性消费功能。总之,我们是在不断的消费,也在不断的满足自己的需求。即便这些需求当中有很多只是感性的冲动而无实际意义。可是,即便我们不做任何研究,我们也不能否认我们做出的每一个决定—包括消费选择—-都与我们的整个人、整个思想息息相关。毕竟,每个成熟的人都不会脱离自己的喜好去对待事务,而喜好正是这个人的人生及阅历总结。

还有其他的疑问,诸如“可粉碎的品牌”真的存在吗?品牌与宗教在忠诚度上的近似是同一种属性吗?性诱惑的本质不正是在利用人的潜意识吗?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涉及到诸多学科,让事情越加复杂,我可不认为真理需要这样才可以被剥落。

当然,同样也有启发,重点还是启发。如果我们知道没有任何的一种消费是基于理性或者基于感性的单纯的某一种属性的话,那么我们就真的理解到行销的多样性,于是,我们的所有创意及行为必须来的更为直接和简练。抓住我们的重点就好,我始终坚信,无论何种行销,都不过是在叫卖。注意力比什么都重要,不过前提是你做好承受注意力的各种准备。

君子顾本与小人得志

关于中国与美国,就像是一对顾本的君子和得志的小人,一直以来,未曾变过。麦肯锡新近发表了一篇名为“过度消费时代终结之后”的文章,讲的就是这对朋友的故事,其中有一句总结到:这个世界的各种泡沫是互生互长的

在这场泡沫大战中,典型的还是要数中国和美国这两个代表,中国是生产者和储蓄者(同时也是债权人),美国是消费者和债务人(千万不要简单的理解成是中国借钱给美国消费中国产品)。二者共同作用,制造出美国的消费泡沫和中国的经济增长泡沫。而美国的消费泡沫又被房地产泡沫和信贷泡沫所包裹,中国的经济增长泡沫又受制于国内社会保险、医疗、教育、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缺失导致的储蓄习惯,抑制了国内的个人消费市场。

没穷过的美国人不知穷滋味,自然是失意中难以自拔,维持旧有消费习惯在短期内很难改善。而当下中国的4万亿投资,拉动国内需求,也只是为了长远的服务于未来的经济增长,并非为了引导个人消费。顾本的中国人当然知道,只有国人真正的解决了后顾之忧,才可以放心的花钱。中国根本没有必要感性、冲动的为当下暂时的全球困境而改变既定的前进方向。在这一点上,标榜全球化思维的资深专家和顾问们又该如何理解东方的思维呢?

全球化的另一种定义其实是看你在用什么样的思维思考当下的问题?不仅是哪个国家在主导世界,更是哪种行为方式、价值观和世界观在主导这世界。如果美国真是被简单的定义为消费者和债务人的话,那么这种不劳而获,仅仅凭国家信誉背书就要消费全世界最好的服务的国家和国民,又会有哪一点东西值得外人去认可和同情呢?还好,美国并非那么肤浅,而中国的底蕴则更加深厚。

在这场经济危机中,专家与世人的看法应该不同。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倒是觉得这是东方价值观优于西方价值观的一次明证。当然,我无法想象如何生存在一个大一统的全球化的价值观下,只是在牵涉到个人的消费及生活这个层面,“吃酒量身体”的中国古训要比西方的那些专家(包括各种经济学家、营销顾问)的各种理论要简单易懂可行的多。如果每个市场都能理解并遵循,泡沫还会存在么?君子顾本无是非,小人得志自承担。这就是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