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白名单这顶帽子不好戴

【2015051407】入选“可供网站转载时政新闻”的新闻源白名单,或被打上某种具中国特色的新闻标准,也或是一种约束,再无擦边球的可能倒是真的。这就好比被戴上了一顶模范的帽子,别人都要以你做标准,你还不好好以身作则?有些可能习惯了被追随,比如新华网、人民网,数十年如一日的发发通稿,也有一些学会了被领导,比如南方都市报或者澎湃,偶尔不听话的时候,只要拎拎绳子还是得乖乖回头。也有像财新这样的,戴着帽子可能不如不戴舒坦。

【2015051406】媒体在报道成功创业者时,更喜欢有矛盾有冲突的一面,比如说年轻与智慧、休学与学识、跨界与专注等等,越偏离常人认知越有看点。这种做法往往会给读者一种错误的导向:越是叛经离道的创业者,越有机会成功?或者,这才是真正的逆向思维?

【2015051405】我不是军迷,姑且认为高射机枪与高射炮不是同一种武器。不敢相信处决一个人需要用到高射炮,即便想想也很荒诞,但要说被处决的理由可能更为荒诞。如果你问朝鲜人金正恩,你家的玄永哲为何被处死?他一定会告诉你,后者犯了叛国罪。那么,什么是叛国罪呢?无非领导讲话你打瞌睡罢了。

【2015051404】王健林劝诫企业人“亲近政府,远离政治”,堪称真知灼见。一则企业想要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认可与支持,需要政策、需要小灶、甚至需要一些默契的擦边球。不过,也要认清企业对于政府的价值,摆正位置,在需要出现的地方出现,在用得到的地方卖力。若是不小心进了是非场,后果自负。

【2015051403】在我们那儿,性格腼腆或温顺一点,会被定性为“怕人”,翻译一下就是“见不得大场面”。也有人认为它是中国式文化的特色之一,不敢冒犯权威,惯于盲听盲从。有教授对此算是愤恨至极,不惜向全班同学求赐“胯下之辱”以示范权威只是一道门槛,敢跨就能过……无论大家理解不理解,我倒是觉得,用这种办法教书的老师倒是越多越好。

【2015051402】龙吴路龙漕路有一个怪现象,几个少数民族妇女频繁在此地活动,追着一些戴耳机的、心不在焉的、皮包松松垮垮的路人伺机行窃,搞得大家非常不自在。就我眼见过的,这四五年来从未间断,奇怪的是,极少见到行窃得逞的。按说他们也要吃饭喝水,花时间冒风险,如果没有结果,这持续的“付出”又是演的哪出戏呢?不管怎样,如果你路过此地,见到几个胸前挂着小孩的少数民族妇女,还是多多注意为妙。

【2015051401】昨天发生两件大事,其一,市委重要领导参访我所服务的企业,没见过大场面的我,不小心频频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当诫;其二,岳父从怀宁赴上海“考察”,我却被朱注质问,为什么没有给外公买个软卧……有时候,事情不由你的初衷,结果却得由你承担,而且还不带辩解的。

过好一万个不同的每一天

【2015040307】是把今天重复过个一万次,还是过好一万个不同的每一天?傻瓜都觉得后面那个想法才叫活过。所以,推倒、归零、重来、求新……理解起来一点问题都没有,去做的时候,就各种舍不得,放不下。其实呢,就是懒得变嘛!

【2015040306】道德感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可有可无?在别人身上,滥用公车就是公器私用,浪费纳税人的钱财。于自己身上,吃喝拉撒睡嫖都挂帐在一个所谓的粉丝名下,就显得高尚了?前者是权力变现,后者算名气变现,本质上哪有不同?都是利用那点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权力、名气)兑换了一些让其他人不爽的快感而已。

【2015040305】陈年蛮拼的,在凡客的新品发布会上,居然敢说自己在“重新做人”。“否定自己”这件事要看你如何去理解,一直在错的叫悔过、认错,过去对过的叫归零、谦逊,像凡客这样烧掉5、6个亿美金的公司来讲,应该只是说给媒体和投资人听听而已,既不是真的认错,也找不到归零心态。我想问的是,当其主打T恤卖89元的时候,为什么还要设个全场188元包邮呢?看来,陈年这次做人还是失败。

【2015040304】创业者的眼界、心胸、格局、行为决定了与之共事的人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他,往往这种互动又是彼此呼应的,信任换来付出,猜疑换来观望,轻视换来寡助。反之,打工仔更需务实,诚实面对每一个被称之为老板的创业者,人没跟对,职场就毁了一半。

【2015040303】有些企业家喜欢将个人的言论、观点集结成册,好影响雇员对这家企业的认知与期望。通常,此类做法被视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可是,到底要将其作为基础知识去理解,还是将其看作最高纲领去规范行动呢?前者是学习、分享,后者则是赤裸裸的洗脑、同化。很明显,后一种方式将走向覆灭。企业如此,其他机构也是如此。想想很多年前的红宝书,造就了怎样的一代人和一个国家,你就清楚了。

【2015040302】上海的小升初,会优先招聘特长生,学生在文艺、体育方面有特长的话,或可因此进入一些名声不错的好学校。一方面,看起来素质教育正在抬头,至少不全看应试教育的脸色。另一方面,孩子学绘画、钢琴、练舞之后的各种考级,究竟是为了提高个人的审美,还是为了拿到某种因特长而特殊的资格证书,就值得警醒了。

【2015040301】芳从东至回来,带回一点妈妈腌制的咸菜,昨天只吃了一两口,牙齿就受不了了。明知会痛,还是忍不住会吃上几口,大有“来不及”的感觉。牙齿总有一天会坏的,或早或晚而已。人总有一天会衰老的,或早或晚而已。味觉总有一天会消失的,或早或晚而已。趁着还能体味到酸爽、疼痛、儿时的记忆、家乡的味道,多点珍惜也不算不节制吧。

我离快乐又近了

电影《食神》里有一段,说星爷送出第一碗撒尿牛丸后鼓励大家:“瞧,我们离上市又近了一步”。我被这一段搞到笑出泪来。经历过失业失恋这种痛的人总能体会点笑泪交杂的滋味,该有多么难言。而我,也正在学习如何星爷式的激励自己。

前两天,有朋友找我聊职场。其实我也给不出什么好建议,一则过往经历平平,二则为人秉性脾气怪异与常人有别,所得经验分享出去必定害人。但既然是朋友,为表真诚,一两句真心话还是要说的。于是我给到他一条忠告:“别只盯着老板设定的目标,多关注个人在这个过程里的收获”。对应到他身上,就是说不要在意你的表现是否称职,而需在意这次经历有否收获。

我这样的思维基于另一个不太准确的价值观,即“事情做好了,一切都会对”。尽管我自己还没有做好过一件事。

说来也巧,谈完话后,这朋友就不小心被辞退了。给我的惊讶程度不亚于当初他得到那个职位。好在他认为我给到的忠告起到了作用,承受起来倒也不那么艰难。至少表面如此。但我相信,他会对自己也有一番新的认识。这是我们从无数次失意中唯一能汲取到的养分。

我想起99年,从安达尔下岗回家的一幕。在那时,失去一个工人的身份并不光彩。我也将那件事作为检验自己人品的一个机会,结果,我失去了两位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仅仅是因为我盯住了不该去盯的地方。我不该拿自己的认知去评定另一种毫不相干的东西。

另外,我想点别的,如果说一家公司爱才有道、任人唯贤的话,至少会有一些标准能让大家看懂。比如说,如何有才但不可以没人品,如何无才也不至于没位置等等,有了上线与下线,对一个真心想为公司做事的人来说,才算公平。而这家企业也才谈得上成熟。

当然,说回我自己依然不乐观。我的这种个性,除了会自己包容自己之外,还得多烧高香,多遇到几个贵人,才不至于为了一点吃饭的钱,丢了自己以为正确的东西。那多没意思。

危机不能公关

Hugo关于“危机公关”有一个观点:既然是危机,就不能被公关。这条观点一旦与更多企业达成共识,就会害死一大批靠发新闻稿、删负面帖子为生的公关公司。我很支持这种说法,所以也来传播一下,不是多事,而是期待公关行业能更加理性和职业化。

简单来说,公关就是公共关系,即如何建立及维系企业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受制于传统传播方式的单向性,公关原本该追求的平等对话,却在当下公关行当里寻它不得。公众们能见到的只是一篇又一篇的新闻稿,努力告诉给公众的是企业想要说的,而非企业应该说的,这是一个误区。

无论企业说的有多漂亮,公众们总会有一个疑问,你说的那些好处我能不能看到是另一回事,但我现在遇到的麻烦,有谁可以帮我解决呢?就像你身边某个混的不错的同学总是喜欢炫耀自己但又从来不乐意向那些有困难的同学伸出一把援手一样,怎么可能在收获羡慕的同时还能得到尊重呢?

如果企业不愿意主动听到应该听到的所谓的坏消息的话,那么也不该害怕甚至拒绝被动接受。可是危机公关似乎是在告诉企业,你应该忘掉那些坏消息,因为我们可以帮你搞定,不让它出现在任何地方,那么它们也就没有发生过……问题是,企业应该明白,真正的麻烦不是那些消息,而是那些产生坏消息的原因,比如你的产品价格贵又容易坏,或者你的服务糟糕到人们不愿意在街头看到你们。

换句话说,假设危机真的可以公关(我认为叫做弥补更加合适),企业是否更需要借助更多的渠道与用户来沟通,你不可能傻到将自己的用户推到竞争对手的办公室里,一边喝着茶,一边数落着你的不是。到那个时候,企业都没了,谈危机公关就更没有意义了。

好吧,趁大家都还跟你有点关系的时候,好好的听听大家想说什么吧。然后?然后跟大家一起去解决问题。就这么简单。

【每日论语】诽谤

语出“伊利股份因媒体传闻6月14日起临时停牌”,传伊利前董助张三林发万言书揭露伊利黑幕,披露现伊利董事长潘刚种种是非。或畏于“诽谤”二字,原本号称同时发帖的十大论坛,均在事件公开后纷纷删帖。

诽谤,在当代人眼里非常贬义,刑法上就有一条“诽谤罪”。对于诽谤者,也等同流氓强盗。
但古代贤人曾有求当政者“开诽谤之路,纳忠谠之言”(语出《周书·柳虬传》),所以,诽谤之说,应当正面来看。

而国人痛恨“诽谤”,至少也有三十几年,想一朝一夕转换观念,除非能得到什么样的保证。但又是谁可以给予这种保证呢?

在芳文来看,也没有其他的好办法,还是得寄希望于上层做出改变,提供法律依据,规范诽谤之路,倾听四海民意。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看图说话

真牛
我在安徽省道线上的某个小饭店里拍到了这张照片,山寨概念在这里算是有了另一种很冷的表述,譬如“牛师傅方便面”、“猛牛公司”等等,更冷的是,居然让一曾经以讽刺见长的说相声的来做代言,这个时候,我总会找到原因:人活着不易,想活得比别人好,更不易。但如果拉长时间去考虑呢?假设过了50年或者100年之后,这些企业都还存在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不怕人坏,就怕人寿命长。

当然,不能说这类企业在作恶,是坏人。我相信大部分所谓的坏人都是被动的,是在别人怂恿唆使下使了坏,与本质无关。在另一个环境里,它也许对部分人有益。比如说,它也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甚至它还会是他们县的经济支柱。也许做好区域性正是他们的生存之道。说不定,山寨被正牌收购也是有可能的。好了,不乱说了,完全当一个冷笑话来听吧。周末了,顺祝各位好心情!

“有线通”只能“有限通”

我必须得抱怨下我的宽带服务商,“伪大”的“东方有xiang”公司,除了收费正常之外,服务从来都没有正常过。“伪大”这个词是我自己生造的,用来专门形容这些拿钱不办事的家伙们,你一定会知道这词的意思,企业里面也有装B装的厉害的,且不论糟糕的柜台服务,就算是基本的付费项目,也给我整的支离破碎,我一直在怀疑,有线通是不是用错了名字,不如改成有限通比较妥当。

但再坏的事情也有好的一面,我可以(其实是必须)在早上5点多起床,打开电脑,凑合上连上网络,像现在这样在我的网站里写上一些值得记忆的事情。这“很好的”保持了我的写作习惯,但我发誓我从来都不愿意写如今天这样无聊又无力的抱怨。不是都在提倡变革吗?我是不是也应该放弃下我的忍耐心去换别家的服务呢?或者在继续观望,指望靠自己的聪明和智慧来掌握住它的神经刀规律,好像现在这样等它方便的时候再来上网?

提到变革,还是觉得冰岛人厉害,刚在本月12日通过立法允许同性婚姻,他们68岁的女总理就与50多岁的“娇妻”(这一角色没确认过,这里就是指那个意思)在法律生效的当天(6月27日)宣布正式结婚,此前,她们采用了一种民事结合的方式生活在一起。瞧瞧人家的办事效率,在回头看看我们这“欲走还留”的犹豫风格,似乎命中注定只能提供和接受这样的糟糕服务,又怨得了谁呢!

『芝麻官』上市募资助日本人恢复民族记忆!

在全国各地有100万家直营门店,在中国的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深圳、重庆、成都、南京等中大型人口密集城市,几乎每隔300米就可以看到『芝麻官』的招牌,超过300万人的员工规模,超过BHL、TMT等国际知名快递公司的物流网络渠道,每天服务3亿人次的零食需求,涉及到餐饮、物流、能源、广告传播、制造等不同领域……这是一个可怕的公司!

『芝麻官』品牌源自“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这句中国最出名的励志格言。其创想人(即创始人兼首席臆想官)安北先生,混迹胡思乱想界近30年,有丰富的胡思乱想经验,这次,他力推『芝麻官』在没国那厮大课上市成功,又是其在业内的最新战果。

『芝麻官』从基本的“烤红薯”市场做起,以收编中国几大重点城市的零散烤红薯商贩为起点,整合了30万个摊点,并为100万人提供了基础的就业保障。将“烤红薯”这个街边食品,成功的进行的市场细分,分别针对乞丐、老百姓、白领、老板、警察、小偷、抢匪制定了不同的产品包装及销售策略。

一举解决诸如乞丐的温饱问题、老百姓的菜肴稀缺问题、白领阶层的美容美体问题、老板的黑心问题、警察的大肚问题、小偷和抢匪的定位问题等等。

『芝麻官』为警民联手共建『天下无贼』社会贡献了自己的超级力量,甚至将全球免费服务热线都改成了011,以呼应警察兄弟的厚爱。

『芝麻官』还赞助了『一天一个红薯』计划,与著名的品牌『堵累死』的『一天一次安全』、『埋蛋牢』的『一天一个汉堡』一起,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天一份套餐』,深受大家喜爱。

精明的『芝麻官』团队还开发出『食众』的广告新模式,只要每天吃饭的人都是『芝麻官』可以覆盖到的精准受众。除了全国130万直营店的直接覆盖之外,『芝麻官』还在全国重要的机场、码头、戏院设置了『芝麻官』旗舰店,保障每日直接到达3亿城市人口,节间覆盖13亿『食众』市场。并据此推出『食众传播』新公司,并一举歼灭所有的传播模式。该公司首席执行官为前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江南不见冬”。

『芝麻官』创始人兼首席臆想官安北先生表示,目前不打算把『食众』拆分上市,因为他认为中国还没有哪一家广告或传播公司值得大众花一分钱。这让人联想起前不久安北表示过将市场上所有传媒股悉数收入帐下的传闻有点矛盾。

至于『芝麻官』为什么选择在没国上市,安北表示,主要是想用没国的钱,来开拓没国及其周边市场。而『芝麻官』此次上市,股价飙升至每股50万美金,已经从市场上拿到超过100万亿美元。

安北还表示,『芝麻官』将赞助日本人的『恢复民族记忆』计划,以协助该国从上至下的集体失忆问题,还原一个真实的日本。但是会采取哪些措施,安北没有透露更多。不过,安北现在正在积极联系国际知名的兽医研究者,也许,成立一个记忆恢复中心是他会采取的一个动作。

在参加完记者招待会之后,安北按照既定行程搭乘『芝麻官』号航空母舰回到『芝麻官』的总部黄泥湖,留给世人的是一连串问号!

(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恕不核对)

『台积电』还不是世界级企业

我想至少有300个人不会怀疑2007年11月24日上午时的张忠谋,尤其是他的诚实。

我是从台湾《商业周刊》上知道这个人的名字的,还有『属于』他的台积电,最近他也成了《东方企业家》杂志的封面人物。这个在上海南洋中学上过学的台湾企业家,带着复杂的感情,在昨天晚上的上海,接受了一项『2007全球华人企业领袖终身成就奖』。

从某个层面来说,台湾企业界的水准代表了华人企业的一个高度。而这个满头花白头发、面相慈祥的老人一定算是台湾企业家里的领袖级人物。对于这个终身成就奖,张忠谋并没有太多的修饰,而就世界级企业的标准究竟为何,却提出了『针对自己』的严苛要求。

在今天上午30分钟的演讲时间里,他列出的九点世界级企业的标准,但他仅仅着重强调了第一点,即符合世界主流的价值观,并用七件要素衡量了企业是否符合世界主流的价值观。

在七件要素中,让很多中小企业,甚至是大型企业都头痛难堪的『优质的公司治理』,被他排在最后。而『说真话,不说假话』这样看似简单,往往被当作是对人的基本要求的素养,却被放在了第一位。难道事实真的让这位76岁的老人如此失望么?还是他仅仅是从自己的修养出发,为他理想中的世界级企业订立了一个新标准?

我相信他的观察和定论,一定不是应景敷衍。相反,确实到了提醒大家要注意这个问题的时候了。如何让一个企业做到『说真话,不说假话』?可不可以选择『不说』?如果一定要说,那该怎么说?……张忠谋最终还是亮出红牌,他忧心冲冲的说,如果按照他的九点标准,那么现在那些自诩为世界级企业的企业将有大多数会感到脸红。事实上是单凭『说真话,不说假话』一条就足以将很多企业扫到一边,忽略不计。

是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和一家企业是完美无缺的,所以,总会有更好的机会和更好的企业涌现出来。当一个严苛的人将自己的完美理念运用在一个优质企业上的时候,就很像一个在试验田里工作的科学家,容易忘却他的研究成果要最终放在实验室之外去达成效益。

而更加现实是,『提出』会比『做到』更难。当大家都在遵守着不完全规则,进行着产品供给、市场份额、销售业绩、企业利润、股东利益、客户需求等方面竞争的时候,他的企业还需要『背负』着这个『提出』的标准去行走,这看得到的辛苦会受到应有的尊敬么?

直到最后张忠谋郑重的宣布:『台积电』目前还不是世界级企业,只是具有这样的前景,并为此而持续努力。我才知道这位企业家的诚实,也才感受到他的真正力量。是的,他虽然创造了一个产业,甚至还创造了一个客户的产业,但很明显,今天看起来那些事情,对于他而言都确实不足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