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否怀念陌生人

昨天,有位网友告诉我,他计划近期去安庆祭奠海子。

晚些时候,我翻看吕露新出的诗集《望我天真如初,愿你善良如昨》时,也注意到第一页记着海子的一首诗:『我相信有人正在慢慢地艰难地爱上我,别的人不会,除非是你。』

可能是我身份证上的地址,架构了我与那位网友的『关系』。他可能认为,作为一个安庆人,或者一位怀宁女婿,我应该对海子有更多敬意才对。

而另一位诗人,是我默默关注的对象之一。但也因为在同一个时刻发现了海子的诗,让我觉得冥冥中我们三个因为海子而可能有点什么关联。

可惜,我对海子全无了解。那位网友也与海子不熟,不过是一种陌生的怀念,莫名但却温暖。正如我对后者的关注,我会想,能喜欢上一些文字,已经有缘。

我想到『祭奠』这个词。在它面前,关于是非黑白的辩论真有意义吗?

若翻看历史书,或不小心在哪一辆公交车上瞄了一眼移动电视,你会注意到昨天也是日本战败日。可当天早上,依然有190位日本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

对此,中国人照例提出抗议,我本人,照例对日本多添一分仇恨。

不过,我似乎也能明白,我们不至于对『祭奠』本身会生多大的气。否则,我们就不会承认中曾根康弘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要知道,他在职参拜靖国神社的次数比小泉还要多上四次。可小泉那厮命好过中曾根了吗?

令国人不爽的原因,可能来自那次侵略对中国人的羞辱和亏欠,也来自日本迄今为止依然强大,令国人自卑。而中国人的懦弱本性,更难令日本诚心认错。这些,都是国人清楚却无力扭转的事实。只是不愿多提而已。

每当我听到有人叫嚣着要对日本还以颜色时,我总期待有些大事情发生,就像那些需要靠行动完成的祭奠,你得走到战场上,才能痛击对手。

好吧,如果说这就是肚量,那今天的中国人,比起30多年前,要小太多了。

我们的战场

据说有一种迷信可以帮懦弱的人对付仇家,只要拿根针去扎仇家画像,就可以让仇家暴病身亡。我是不信的,可周围相信的人渐多,不担保不被感染,生怕哪一天真去仰仗那做法,以为那才叫“抵抗”,可真是对不起打小积累来的满心勇气。

我害怕是因为我目前还知道那做法的荒唐与无益,但明天一过,态度转变,成了我今日鄙视的人,实在是想哭也来不及。或者继续愚昧,成为各好汉打砸的少数族群,怕也有那承受不起的重压。

这两天,西安、重庆、长沙、成都、青岛等地传来消息,私车被砸、日系品牌4S店被烧、日本人被打……这“日”子都不好过。无论消息真假,让我疑惑的是这些事为何会发生在这片土地而不是别处?我们的战场被谁从钓鱼岛带进了内陆?我们的敌人何时又演变成了我们的血肉同胞?

这就是一件让人想哭也来不及的事,爱国者们盗爱国之名逞恶徒之行,在身边虚构了一个本不该存在的战场,试图从中得到那些从钓鱼岛上、从日本人身上得不到的荣耀。这是对日本政府的抵制吗?这是对日本人的抗议吗?这能收复钓鱼岛吗?

实在没招,大家不如去试试那迷信的做法,回家去扎纸人,一天24小时86400秒,做梦都可以扎上几针,那就算真的抵抗过了,可好?

总比现在窝里斗要强不是?

老爸的电话

老爸昨晚打来电话,关心会不会打仗,CCTV已经让他觉得上海不是一个安全的地方。这让我联想到我们未曾经历的1937年,日本攻占上海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平民正在讨论和安排去路。而事实上,今日的上海街头,完全没有慌乱的模样。

街头上很平静,只是网上异常的躁动,各类QQ群,无论是行业、还是同乡,甚至是以靠骗人为业的炒股群都不由自主的转发各种抵制日货,号召抗日集会的消息,但同样不会有人给出一个解释,在认知的层面,平民依靠的是片面狭隘的历史知识和无限的对这个国家的“热爱”。

这应该能转化成一种街头的活动,至少报纸上已经报道,有一些举止嚣张的日本人已经被人围攻,但媒体不会解释,这些嚣张的日本人平日里惯常如此,一刹间失宠,倒也不是个别日本人该承受得来的重。在随便的哪一个中国城市,我们对日本人的态度永远是友好的,这不符合正常的人际交往逻辑,可谁曾在意?

即便是我,心里讨厌日本人讨厌的很,一旦有业务与他们相关,也必须得做出一视同仁的姿态来,起码我没有在某个日本人面前表露过个人的民族立场,虽然平和,总显得懦弱。

我安慰老爸,这仗是无论如何也打不起来的,要打早就打了。老爸不理会CCTV想说什么,对一个平民来说,儿子、孙子置身于一个被列为战略打击目标的城市,总让人担心。他最后说了一句:有什么动静,赶紧回家。我应允了。这无关乎勇气,您说呢?

先上开胃菜

又过去了一天,爱国青年们的愤怒依然不止,好在日本传出消息,终于发现有三艘钓鱼船往钓鱼岛方向前进,这让爱国者们松了一口气。所以说,上大菜之前,先来点开胃小菜,多少可以缓解下厨房压力。

朱注的老师要求去新华书店买本《同步作文》,孩子他娘买到手的分明就是一本盗版书(编者没用一点良心),于是我暗地里招呼朱注,还是多读读《民国作文》吧,那时候的老师是真正在教书的。不过,朱注并没领情,拿老师的话当圣旨,也算是现时教育的“成功”之处吧。

我小时候似乎也差不多,没人告诉我该怀疑什么,就算不情愿,也得按照大人教的去说去做,所以,今天做事做人与大多数人都差不多,没什么特别之处,别人抬手喊收腹,我也跟着喊收复,别人弯腰说挺胸,我也跟着装的挺凶,全没自己的认识和主见,指望我这样的大人去做点什么争气的事,难道不该怪你没眼光吗?

当然,我不该在教师节之后没两天就讽刺老师,老师们也希望自己能因材施教,然后桃李天下。可现时只要量产,抹杀个性,既然作文也是技术活,乱抄抄不如齐抄抄,也免了老师阅读上的麻烦。

再说了,这些都只是开胃菜嘛,好吃好喝的在后头侯着呢,且再等等。

爱国无理性

对于“理性”这个词,我以为需要具备很多的知识才得以完成,比如你想做到理性爱国,就得清楚何为国,何为爱国,何为人民,何为爱人民,甚至还有其他的一点什么。所以,看上去,我们能见到的爱国行为几乎都是非理性的,若要压抑着来看,就是无理性。

我愿意将“爱国”当成一个纯感性的行为。比如说我爱某人,可以为她献花送礼,嘘寒问暖,理性感性兼有。可提到我爱国呢?难道是说一颗红心为谁准备吗?又或者是每年上缴了多少个人所得税吗?若要按这个计提理性量化爱国的程度,我怕大多数都是拖后腿的了。

所以,从感性的角度来看,一个中国人在中国人的土地上对一个日本人表达一种抗议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这个中国人代表的只是自己。即便从理性的诉求出发,我也以为这是他能做的仅有的几件事之一,甚至我还认为,在日本人的土地上,一个中国人也该有权利向日本人的政府表达不满,仅仅是个人行为而已,与爱国关系不大。

看似爱国,实际上又与国无关的事,我们经历了太多。能有这样的区隔是因为我们爱她却得不到她的一点支持,我们护她却感觉不到她的一点反应,我们爱护的只是一个冷冰冰的词组,这是理性的人愿意干的事吗?

【每日论语】国耻

语出“黑龙江方正县为‘侵华日军’立碑”。承继祖辈阴德的二三代们拿“国耻”做游戏,为了多讨点银子而逢迎友邦,不修半点瞻前顾后的功德。这立的虽是侵略者的纪念碑,悼念的却只能是中国人的无知与堕落。

国耻,意指国家及民族所蒙受的耻辱。古人在《礼记·哀公问》中鼓励我们:“物耻足以振之,国耻足以兴之。”可悲的是,现代人完全看不懂“穷则思变,多难兴邦”是个什么道理。

如今的人,因为贫穷,便拿着礼义廉耻去变卖、去交换,丢了做人的基础。也因为多灾多难,就想着欺上瞒下、粉饰太平,以保住饭碗,甚至靠封锁消息、涂改历史去糊弄世人,丢了治国的根本。

所以,从方正县的纪念碑、到黄山的鬼子进村旅游项目,再回溯到南京大屠杀的电子游戏…..你虽看见有些中国人满脑子只有怎么赚钱而无半点羞耻心,却不觉得奇怪,因为见怪不怪。

悲愤的是,人确实有能力迅速忘记哪些我们没勇气面对的事。所以我们甘愿将国耻当作人仇,一厢情愿的期望相逢一笑了事。这种黑色喜剧式的纠结心理估计也只有强大的中国人才具备吧。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公民观察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看AV去港大

这是一则老新闻,昨天才从十来万吧上看到,觉得有点意思,也贴过来,给诸位围观下。顺便我在唠叨两句。

一来是诸位尤其是男士,对于爱情动作片的人前不屑人后追捧,甚至是人前人后面不改色的那套本色做法,让自己透过AV来做教育,一边受益匪浅一边心理压抑。另一方面,屁民们想玩点高雅,就追捧下丁度巴拉斯,将意大利式的情色与敦煌壁画上的图腾做个艺术式联想,稍稍安慰下那颗躁动的心。

但无论是哪一套,都是心照不宣,至于敢开班上课,堂而皇之的去做研究,屁民们就不得不感叹港大教授们的智慧和魄力。

话说早先这些教授们与屁民们也都一样,但流氓有了文化,那就上升了一个境界,屁民们遥遥看着,听着,围观着就好了。如果,你有2000元钱,你也可以站近点,混个VIP,你也就是文化人了。

如何应对“核灾难”

此时的日本民众还处在大地震的震惊之中,就算还能保持清醒(至少伤了多少人、毁了多少财产,都有一个量化的概念可以去安慰),但“核灾难”是什么,会让貌似“清醒”的日本政府和“一无所知”的民众陷入更大的慌乱吗?

《华尔街日报》报道,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于3月12日发生爆炸。日本政府一方面表示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以控制好相关核辐射,但另一方面也呼吁民众“搜集碘以应对核辐射意外之需”。

日本政府没有任何理由去“不清楚”核灾难是什么,小小的日本有着56座核反应堆,在规划这些设施的时候,应该早已想到一些极端状况的发生,比如在大地震的毁坏下该如何应对核辐射等等。就算政府没有做好准备,他们也不会承认,有一大批专家此时此刻正坐在那里进行着各种复杂的辩论。

可民众有理由跟我一样不清楚“核灾难”会是什么,因为这也是我们不曾关心的,总觉得政府可以替我们想好这一切。很希望日本政府像对待地震那样对国民进行过核灾难的防护演练,虽然媒体并没有说明这一点。

居安思危,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在其官网上介绍了核电站发生紧急情况时应该采取的一些措施,《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做了摘译,私人媒体转贴如下,希望家住或将来要住在核反应堆附近的朋友们牢记:

下文中的指导原则告诉你在核电站发生紧急情况时该怎么做。注意随时携带一个用电池的收音机收听具体指令。关闭并锁好门窗。

如果要求你撤离:

注意保持窗户和通风口关闭;使用再循环空气。

如果建议你留在室内:

关闭空调、换气扇、锅炉和其他进风口。

如果可能,进入地下室或其他地下区域。

如非绝对必要,不要使用电话。

如果你估计自己已经暴露于核辐射中:

更换衣服和鞋子。

将暴露过的衣物放在塑料袋中。

密封塑料袋,放到偏僻处。

彻底洗一次澡。

将食品放在密闭容器内或冰箱里。事先没有封闭的食物应当先清洗再放入容器。

日本发生8.9级强震

来自共同社的消息,日本3月11日下午2时46分发生史上最猛烈的8.9级强震,估计超过1千人死亡,警方统计的失踪人数已达110,350人。媒体还形容“海啸的场景象是电影《2012》的真实版”。

尽管我很不喜欢日本和日本人,但我还是觉得用“2012”来形容日本地震不太合适,我不希望用“世界末日”式的调侃来对待这个国家,无论如何,生命本身应该是平等的,我们在大自然面前同样卑微和渺小。

我愿意相信世界是有尽头的,也愿意相信那一天为什么不能就是这一天(我不在乎是哪一天,也无力在乎)。但如果一切都是真的,也就是到了“最后”,我们才会发现之前的所有惶恐和痛苦都是可笑及幼稚的。抱歉,我只能用“可笑”这样无力的词去形容那一天的境地,人到了无话可说的时候,往往是最悲伤。

是的,人们想尽力挽救自己,从生存的角度去看,这种“痛苦”是积极的,它会带来人与人之间相处方式的改变,也会带来自身思维的变化,在共同的压力之下,我们很容易把握住并且也只能坚守那些最基本的原则,譬如包容,譬如真爱。

而无论是包容还是真爱,都是基于一种同理心。

今天在日本或者云南发生的地震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一个教训,我们唯一可以从这个教训中获得的智慧就是该多一分同理心,共同维护好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别到了传说中的5月21日,我们在那难捱的153天中再去完成所谓的什么救赎,一切虽然不晚,但都变味了。

(照片来自纽约时报

第二就第二

我不记得什么时候听过这样的一句话,竞争中只有第一名,其他的都是输家。或者是类似的意思吧,我对于竞争排行的看法一直存在偏见,尤其是国与国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土地面积、地理区位、人口素质、国家制度等多方面的差异,靠一些量化的财务数据去排行分析出来的结果真的没啥意思。

比如GDP。这两天各大媒体都在报道中国的GDP超越日本成了世界第二,好吧,媒体为什么不说,100多年前,我们是世界第一呢?或者,媒体为什么也不愿多说,中国人的人均所得与日本人还有十多倍的差距呢?

鼓励是必要的,但媒体若也只能附和着大多数普通民众的心理去做这种无意义的陈述,倒不如什么都不做,不做的话,你还可以保持一份清醒,做多了,媒体也就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了,连读者都看得清的东西,媒体怎么那么没深度呢?

抱怨媒体看来也成了我的习惯,看上去我有点愤愤不平的样子,其实我心里很淡定,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也许说说话或者写写字就是调整我这种淡定心理的一个方式而已,不代表其他。我的胡言乱语只是在一个小地界里的喃喃自语,无甚影响。我活在这个小小的自由天地里,已经满足。

好吧,第二就第二吧,“老二”已经超脱了一种排行,更像是一种可以制衡上下的带有哲学思辨意味的战略步骤。但于我来说,我还是希望能做到整体第一,人均第一,那才是我们中国人努力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