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开胃菜

又过去了一天,爱国青年们的愤怒依然不止,好在日本传出消息,终于发现有三艘钓鱼船往钓鱼岛方向前进,这让爱国者们松了一口气。所以说,上大菜之前,先来点开胃小菜,多少可以缓解下厨房压力。

朱注的老师要求去新华书店买本《同步作文》,孩子他娘买到手的分明就是一本盗版书(编者没用一点良心),于是我暗地里招呼朱注,还是多读读《民国作文》吧,那时候的老师是真正在教书的。不过,朱注并没领情,拿老师的话当圣旨,也算是现时教育的“成功”之处吧。

我小时候似乎也差不多,没人告诉我该怀疑什么,就算不情愿,也得按照大人教的去说去做,所以,今天做事做人与大多数人都差不多,没什么特别之处,别人抬手喊收腹,我也跟着喊收复,别人弯腰说挺胸,我也跟着装的挺凶,全没自己的认识和主见,指望我这样的大人去做点什么争气的事,难道不该怪你没眼光吗?

当然,我不该在教师节之后没两天就讽刺老师,老师们也希望自己能因材施教,然后桃李天下。可现时只要量产,抹杀个性,既然作文也是技术活,乱抄抄不如齐抄抄,也免了老师阅读上的麻烦。

再说了,这些都只是开胃菜嘛,好吃好喝的在后头侯着呢,且再等等。

风中乱舞谁的旗

有听过黄秋生唱歌吗?如果没有,可以到虾米上找一找,他翻唱的《Blowin’ In The Wind》,够格去“中国好声音”混混,应该有导师为他拍灯转身。不过,我相信所有喜欢这首歌的歌者,都不会用它来做利益的交换。我以为,每一遍《Blowin’ In The Wind》,只为启迪一群懵懂的心智。所以,今次想谈的只有两个字:抗议。这是它对我的启迪。

如果有人偷了你的东西,你至少该大声喊抓贼,这算是一种抗议。如果有人要强迫里接受他的想法,你至少可以走的远远的,这也算是一种抗议。如果有人拿刀架在你脖子上让你不能活,你至少可以拖他一起去阎王殿里讲讲道理,这也算是一种抗议。只是,我分不清的是,抗议难道只能是消极被动的吗?

昨天,日本的政府决定正式“国有化”钓鱼岛(解读媒体标题,传递的意思很明显:日本一直将钓鱼岛当国内私产对待)。于是,我们的政府也很快发表声明,宣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让国人不明白的是,我们为何不主动的先做这件事呢?换句话说,我们这样做能解决日本那样做所带来的麻烦吗?

被动往往代表着懦弱,意味着不由自主,像狂风里乱舞的旗,呼啦啦的乱喊,却不过是风肆虐着旗而旗在呻吟。

对的,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那一个国家呢?

爱国无理性

对于“理性”这个词,我以为需要具备很多的知识才得以完成,比如你想做到理性爱国,就得清楚何为国,何为爱国,何为人民,何为爱人民,甚至还有其他的一点什么。所以,看上去,我们能见到的爱国行为几乎都是非理性的,若要压抑着来看,就是无理性。

我愿意将“爱国”当成一个纯感性的行为。比如说我爱某人,可以为她献花送礼,嘘寒问暖,理性感性兼有。可提到我爱国呢?难道是说一颗红心为谁准备吗?又或者是每年上缴了多少个人所得税吗?若要按这个计提理性量化爱国的程度,我怕大多数都是拖后腿的了。

所以,从感性的角度来看,一个中国人在中国人的土地上对一个日本人表达一种抗议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这个中国人代表的只是自己。即便从理性的诉求出发,我也以为这是他能做的仅有的几件事之一,甚至我还认为,在日本人的土地上,一个中国人也该有权利向日本人的政府表达不满,仅仅是个人行为而已,与爱国关系不大。

看似爱国,实际上又与国无关的事,我们经历了太多。能有这样的区隔是因为我们爱她却得不到她的一点支持,我们护她却感觉不到她的一点反应,我们爱护的只是一个冷冰冰的词组,这是理性的人愿意干的事吗?

痴活了二十年

这段时间一直在忙,但肯定不是什么有趣的事,这让我继续着焦虑、犹豫和忐忑。有人问我为何在这样的状态里时,我实在找不出比“混口饭吃”更真实的理由。这“混”于大多数而言,有打拼的意味,但放在我身上,却因自怜而显得颓废。

教授肯定看到了范佩西在这一轮的进球,灵巧的一抬脚,继续编写着所谓的传说。但或者只有教授和范佩西自己能知道,这种灵巧需要多久的沉寂才能换到。

我一直讨厌自己沉不下来,这是我对自己唯一能看清的地方,可惜我改不了,越长大越浮躁,越老越不沉稳,越无力越显懦弱。这样的排比足够毁掉我对这一整年的期待了。尽管还有四、五个月,但我也白过了另外的七、八个月不是。

朱注马上就要开学了,他回来之后,让我觉得自己该正常一点,得表现的像一个男人,像一个父亲,不可以要求他做一套,自己又另行一套,这是他于我的意义之一。

呵呵,看上去,一个三十六的男人的烦恼一点也不比二十年前少,这算什么成长嘛!

生闷气的武大郎

网上有一个小段子,我觉得蛮有意思。

说潘金莲被西门庆搞了,武大郎操起擀面杖把家里的锅碗瓢盆水缸砸个稀烂,边砸边说气死他小西门!郓哥说,嫂子被恶人搞了,你去砸他家啊,怎么砸自己家东西?武大郎说:我气死他!郓哥不解。大郎说:你不知道,这些都是西门庆店铺生产的!郓哥恍然大悟,这样啊,加入一起砸。

诸位肯定看得懂是什么意思。有明白人在QQ群里调侃:说本人为了对抗万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决定免费接受一切日本产的东西,包括丰田汽车、佳能相机等等……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接触到这样的消息,必然会以爱国为原则,无条件加入各种转发、抗议、申诉,但这样的事情做的次数多了,会慢慢发现,这样的行为其实是缺乏对象的,同武大郎躲在屋里生西门庆的闷气有什么区别呢?不过是自我感觉欣慰罢了。

所以,我很不喜欢一些所谓的阴谋论者的“韬光养晦”,什么卧薪尝胆也不过是懦弱者自我开解所必需经历的曲折而已,真谈不上有个大大的计划。

所以,武大郎注定是一个悲剧人物,不如武二直接,一把朴刀,解决一对狗男女,顺便灭个迹,把个故事弄的像野史也像正剧,让后人只识得他是个英雄,潘金莲西门庆是对奸夫淫妇而已。

换句话说,我们在对待日本国的态度更直接点,后人们也就不至于为老祖宗害多久的羞了。说德国人还有几个为希特勒而耿耿于怀的?更何况还是家里的事,能有多坏的结果?

与生活的距离

上周日听Hugo的课,他问有了微博之后谁还在写博客?我本想举手承认来的,但又担心他追问为什么——-后来想想本该我问他为什么才对-——或者我只是没将微博完全替代博客而已。不过,这周以来,我再次停止更新博客也是事实。

所以,我再次纠结:微博是将碎片的时间充分利用了?还是将生活彻底碎片化了?

好吧,这问题似乎没理由讨论。我不该将一个好习惯的中断怪罪到其他事物上。无论如何,我的24小时还在,我依然保有对它做出规划的自由,甚至可以像年少时一样,给自己来个倒计时。问题是,我还有激情面对这渐渐少去的时间吗?

《The Way》不算是一部典型的美国式电影,只是剧中有句台词打动了我:“(丹尼尔对父亲说)你不是在选择生活,而是在过生活”。我将这段话加上反问来问自己,结果证明了我的心情很容易有变化,像台风经过的小树林,处处可见残枝败叶。若说我的生活,真没一样是值得藏在身边带进棺材里的。

我是想说,明明知道时间宝贵,但还是大把浪费。我与现实的生活越来越近,吃饭、睡觉、上班、下班……周而复始,我已习惯。可这与我想要的生活渐行渐远。

事实上,单独从标题来看,就知道我的心情有多么沮丧。我有点害怕别人问我,你经过的那个地方可有你的念想?糟糕,我什么都不记得了。

爱惜羽毛

我在台湾人圈子里待久了,经常会听到两组词,一是“鸵鸟心态”,另一个叫“爱惜羽毛”。前者有掩耳盗铃的意味,在异乡漂泊久了,又明知一时半会解决不了自我期许的问题,不得已变身鸵鸟力求自保也不见得就是自嘲。

另则“爱惜羽毛”,我查了字典,出自汉人刘向的《说苑》,曰“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意思是说靠什么起家立本的,必当尽心竭力的去维护它。这小道理浅显易懂。

勾我想起这个词的新闻来自广告业。说大导演张艺谋接拍宣传片铁道部耗资1850万,黑中介利用张导的名声骗走了一大块利润,不过张导自己也不冤枉,这种初级水准的制作也敢拿走250万酬劳,放在别处怕也只是做梦。再多表扬一句,混到张导这等级的,还混广告片,真是什么饭都敢吃不怕撑死啊。

张导懂的道理肯定不限于此,可惜的是人在自我膨胀之后,连自己放个屁都会觉得意味深长,都能当成改写人类发展进程的重要事件,嘴里把各种孔子老子庄子孙子囫囵念上一轮,脑子里惦记的依然只是银子,真让人感叹当初那一粒争气的精子修炼成人成精成怪之后,到底还是忘了自己究竟姓甚名谁,上哪找什么羽毛去?

不过,将这件事放在当下去看,倒也不算意外,各种晚节不保的能人义士数不胜数,何况只是他一个小小的戏子?

当然,像我们这些解决不了鸵鸟心态的,又放不下爱惜羽毛包袱的负重族群,即便按基本的物理规律,被沉在人海底层,也是符合自然界的逻辑的,何必多抱怨。

【每日论语】排解

语出“陕西小贩抱城管大腿”,又是一出城管斗小贩的荒唐戏,而官家也一如既往的蛮横不讲理,甚至还一本正经的控诉被设局“陷害”。其理由在于,官爷的姿势淡定到连自家主子都瞧不过去了:这种事情真TM连他们也做不出来?不过,很明显,他们再次低估了团队成员的潜力。

文天祥在《罗融斋墓志铭》中用到“排解”一词,语“乡邻有难,毕力排解。”意思是说如果你的隔壁邻居遇到麻烦了,能帮忙的就该伸手帮一把。当然,这话原本是对乡绅们说的,那些读过四书五经的家伙们至少还恪守着礼仪廉耻,若放在今天,没人知道那是什么,自然也就无人理会,无人敬畏,倒也不能追究不是?

所以说“排解”原本是强者对弱者的一种扶持和帮助,但如今却成了同病相怜者的抱团取暖。正因如此,排解或能存于民众之间,你帮我来我帮你,弱者们试图建立某种带有人情味的关系。也只有有人情味,才使得他们对生活存有一丝侥幸。

可在另一个群体里呢?怎么看这种“排解”更像是一种自慰。陕西官方对这张照片给出的解释是“戴墨镜是出于职业需要,而抽烟则是为了‘排解’情绪”,我们必须要理解这位官爷的情绪该有多压抑,而这种自我排解又是需要多大的心理承受能力。真到了世界末日,这种素质的强人必须是最后一个上船的,否则都对不起他的那份淡定。

说老实话,看多了这种事,我发现我们的承受能力再次提升,对于各种事的忍受力也不是初始状态下的那种愤怒。我们总想着所有不合理的事情都会有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但事实上呢?那些细节,那些承受着细节的人,往往是被牺牲掉的。问题是,为什么是他们?

好吧,感恩的时候,我可以对所有人的不幸遭遇说声:为什么不是我。但愤怒的时候,我也很想对那些作恶的人骂一声:为什么不是你?

两相一对比,我似乎也排解掉了内心的一丝压抑,虽然我戴不得墨镜,抽不来香烟。

焦虑的少爷

有本叫做《身份的焦虑》的书在知道分子中较有名气,各类媒体也常拿来说事,套在各种国情下,似乎也都能得到印证。我虽然没读过这本书,但对这个标题却非常认同,就好象我一直在问自己:我能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做个不平凡的人吗?瞧,只要一思考,焦虑随之而来。

所以,朝鲜也有人会焦虑。最近金家少爷又多了一个“元帅”的名份,不知道这个几岁就懂得打枪开坦克的神童有没感觉满足?如果金元帅看过好莱坞的电影《蜘蛛侠》,估计这辈子也不愿意在朝鲜引进西洋片吧?那句励志的话听上去怎么那么讽刺?

不过,好处在于他让全朝鲜的其他人都没了焦虑。投胎在朝鲜,只要做好一个顺民就够了。至于什么神童、勇士、圣人、作家、神枪手、书记、元帅、神仙、甚至宇宙大帝这些的,统统让金少爷一个去做便是。这有没让你想起各种皮包公司,一人公司也有董事长,三个人的合伙企业全是各种总裁,谁让金家人过家家的本领也是举世无双呢?我活了36年,能见到这样无聊的事一点都不无聊。

若换你来做金正恩,估计真开心不得。大多数时候连爱与不爱都没法搞的简单,不得不担心金少爷在做身份变换时又该怎么切换频道呢?如果不小心在做元帅的时候做了把超人,那让美帝大兵情何以堪?

实在不行,去跟我朝专家讨把唐寅亲题的扇子,一面画个宇宙,一面写个大帝,定能在关键时候派上用处。起码,唬唬顺民必是错不得的。

想与担心

写这篇字的时候已是零点,明天还要上班,但我睡不着,想着姑娘。我们今年分开的时间太久了。除了想着她,我还有些担心。我能体会姑娘是怎样面对这一个又一个夜晚的,那种发呆发困发愁的滋味让我难受。但很多事我们没法选择,甚至连祈祷也没意义,只能默默的忍受着再忍受着。

实际上,从去年年底以来,这生活就变了样。我的很多关于生活的想法在一瞬间都变得荒唐,没剩下什么有用的东西。比如,我对人品的判断及我对人情的理解,使我固执的且孤独的去拒绝一些人。再比如,我对各种人伦的理解,使我觉得只能做一些能少点遗憾的事。但无论哪种,我都有小凯说的那种“欲哭无泪、欲言又止”的纠结。

不过,情绪高涨的时候,我也会觉得这些不算什么,不过是人生的一种体验罢了。但活在其中,免不了去做一点庸人自扰的事,这个也不必介意,我劝自己。

有时候做梦,能梦到自己最后的样子,很有趣,觉得坦然,甚至总结出人生也没什么遗憾。但梦醒之后,却是一身冷汗,想哭,想抱着姑娘大哭一场,只是她不在身边,让我的悲伤容易止住……这样反差极大的梦真正伤人,我不想多有。同样,这种四分五裂的生活,我也想有所改变。问题是,第一步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