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物语:更好的工具不必然带来更好的生活

5月28日,Open AI创始人Sam Altman推文说,“未来,大多数产品和服务,将得到提升,并创建新类别。一个人能做的事,会增加几个数量级。更好的工具,更好的生活!”

这让我想起了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的“圆形监狱”。更好的工具,更高效的工作效率,于是,更多的工作,更多的失业,更低的薪水,更有钱的富豪。不是吗?

黄仁勋也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警告称,传统科技行业无法跟上AI的前进步伐,并补充说,该技术大大降低了进入计算机编码的门槛,人工智能现在使个人能够通过插入命令来简单地创建程序。

这位刚刚迈入万亿美元市值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补充说:“我们已经到了新计算时代的转折点。”

这是一个“人人都是程序员”的新时代吗?如果你善于使用ChatGPT,你可能就算一名合格的程序员。

全球营销学专家Philip Kotler在《行销5.0》中,曾将消费者分为五个世代,即婴儿潮世代、X世代、Y世代、Z世代,以及α世代。

随着ChatGPT的出现,Kotler似乎走到了新的岔路口,ChatGPT世代即将或已经出现,他们对AI这种颠覆性力量,会有更直观的理解,毕竟,他们从未真正体验过没有它的生活。

不过,我们的Z世代正忙着在抖音里装神弄鬼,我们的婴儿潮世代在抖音里打发余生。我们的ChatGPT世代还没看到踪影。别提那些来自旧世界的伪AI创业者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是个新世界。

电影《纳什维尔》开场的一句台词说,“当你买一辆汽车的钱,超过了哥伦布第一次航行到美洲的费用,这就是政治。”果真如此吗?

那么,当使用ChatGPT得到的工作数量,超过一组人时,它算不算政治呢?

至少有一点我很确信,由AI创作内容的公司,基本都缺钱。如果说人类与AI最终仍存有不同点,大概就是创造力和情感了。缺钱的公司,不仅缺乏创造力,更缺乏对内容创作的审美能力。对这类公司来说,使用AI,不过是自欺欺人,假装进步而已。

佩德罗·多明戈斯也坚信,“ChatGPT的最大危险,在于人们认为它比实际情况更聪明。”

也许,ChatGPT世代的最大危险,在于被拔苗助长。

说实话,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很美好,生活在同一个愿景之下,很压抑。

作者:朱芳文
2023年5月29日

奥卡姆剃刀:若无必要 宁减勿增

第一次听说“奥卡姆剃刀”,是一位令我尊敬的师友在朋友圈记下:“若无必要,勿增实体”。我以为,他只是提醒,能不买东西就别买东西。我尝过搬家之苦,有点想当然。也是从那时,我开始多存电子书,少买纸质书。很明显,我过于幼稚。

邓斯·司各脱(约1265~1308年)在《既定讲演录》写下这八个字,本意是指简单的解释通常是正确的。最后却归功于奥卡姆的威廉(约1285~1349年),因为奥氏使用的更频繁更有效。奥氏曾在《伦巴第人彼得语注》中解释,“如无必要,切勿假定繁多。”估计卡尔·波普尔(1902~1994年)更赞成八个字的说法,他认为,“比起复杂的理论来说我们偏爱简单的理论,因为它们涵盖了更多的经验内容,因为它们更容易检验。”波氏替我解了少买书的围。

在我读来,奥氏的十个字比司式的八个字更为准确。但我对这句话的认同,似乎违背了它要传达的核心思想。奥卡姆的威廉在《箴言书注》中换个说法,“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对我来说,就是不该用长句,去传达用短句即可做到的事情。也不该用更多的脑容量,去记住本该用较少的脑容量就可以记住的事情。科学认为,人的脑容量是有限的,而且人类几乎100%的在使用。所以,摩陀婆(1197~1276年)也说,“如果一个假定就够了,那么设立两个假定就是犯了‘过多’的错误。”听起来,也是为了节约脑容量。只有爱因斯坦担心,“事情应该力求尽可能简单,但是不可过于简单化。”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在《后分析篇》提到:“我们可以假定,在‘其他情况均同’(ceteris paribus)的情况下,前提或假定更少的表述具有优先性。”他的“繁多”说法,比前述所有人都要早上几百年,将其限定在某个范围内讨论,表达尤为精确。也许,后人只是用自己的理解来定义前人。也许,我也可以有自己的理解,比如:若无必要,宁减勿增。

增与减,也需限定条件。比如说,我们总是希望增加收入,减少开支,多数情况下,大家因此受益。但是,如果只能选一样的话,我情愿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增加开支,而不是减少开支的同时减少收入。我们相信,收入是无限的,开支是有限的,而无限的可以追求,有限的可以控制。事实证明,我们,太乐观。

现实中,我们遇到的,总是各种有限,也总是无法控制。财富有限,朋友有限,才华有限,理解力有限,学习力有限,包容心有限,爱心有限……你的有限与别人的有限之间,差距越来越大,永不交集,甚至,我们的有限,成了别人的无限。我们巴不得问一句,“奥卡姆剃刀”是不是人人都会有呢?

我们无法接受各种有限,但又认为有限的时间是极其公平的。我不太能理解这一点。大家都说,时间最公平,人人只有24个小时。但大家不愿面对的是,使用时间的能力和权力,也是有限与无限的。想要控制时间,或者说,知道自己该把时间花在哪儿之后,“宁减勿增”才是成立的。

少刷抖音。少在群里跟人抬杠。少在朋友圈点赞。少在电视机上从YouTube切到奈飞。少跟三观不同的人交往。少教育别人。少说服别人。少杞人忧天……把减下来的时间,用来健身,读书,写字,工作,赚钱,跟家人相处,跟好朋友共事,跟客户聊需求。减与增,是认知升级,是资源再分配,是受害者变身受益者,是繁多到专注,是浅薄到深沉,是低价值到附加值,是业余到专业,是讨好到吸引。

某人曾问我,古人为什么能写出文言文?我不知道,却反问他,你是愿意在竹子上刻一部《孙膑兵法》呢,还是刻一部《哈利波特》?今天想想,如果现在还用竹简写字,我相信每个写作者,都会想办法写出能押韵的四六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表示,“如果一个符号是不必要的,那么它就是无意义的。”显然,四六句比新闻稿有意义的多。

总之,在控制时间这件事上,时刻想着操弄“奥卡姆剃刀”,切除冗余,提升价值,就对了。

作者:朱芳文/咖啡爱好者媒体 kaweh.net 出品人

你可以想象自己很重要,但更要尊重别人也有这个权利

明朝罗念庵中状元之后,每天都很得意,罗妻想劝他低调点,便问他几年一个状元?罗答三年一个;罗妻说,那没什么了不起啊,何必总是记在心里呢?

按现代人的理解,大概是罗妻担心丈夫沉浸在喜悦之中,忘了考功名的初心。

不过,功名这种事,古往今来真没几个人能忽视它。罗也很诚实的跟别人承认,至少有十年时间,心里头放不下“状元”这个名号,真是太特么傲娇了。

罗是大才,也只有“状元”才值得他如此喜悦;像我们这种市井百姓,其实非常容易就有喜悦的理由。

比如开微信公众号码字的,阅读数达到10万+要不要纪念一下?有人打赏了十元八元的是不是要炫耀一下?

再比如开公司创业的,拿到天使、A轮的,要不要发个新闻稿宣传一下?

甚至连职场混不下耍辞职的,也要写个公开信来给“大家”一个交代……

值得喜悦的原因,有时候是一份名气,有时候是一份成绩单,更多的时候只是自己的一份想象,于本人很是受用。

不同的是,依照每个人的社会地位或成长路数,这种想象会被无视或者放大,有人自视高人一等无外乎这类缘由。

值得鼓励的是,正是这份于本人受用的想象促进了每个人的成长、进步,甚至成功,没了这份想象并不是什么好事,这点大家应该都能够理解。

只是,很多人赞成自己拥有无数的想象,却容不下别人也有半点。这才是今天各路人马喜欢乱扯狗逼不干实事的问题所在。

要举例子么?只要对照朋友圈热点,就能懂了。

一个瓶子引发的冤案

iap_03_toucan_aotw

大明成化年间的某年正月,皇帝在京都南郊祭拜天地,典礼结束后发现祭祀用的一个金瓶被人偷了,负责该物品的一个厨子便被抓来问罪,因为经不起刑罚,屈打成招,问他瓶子放在哪里,也随口说埋在某个地方,当然,前去找瓶子的人不可能有什么收获,只好先将这厨子收押大牢,待来日处理。

这时,真正偷金瓶子的家伙也没耐得住,急急拿了瓶子上的一根金绳去集上兜售,被人识穿,拉去见官,一顿乱打就招了实情。巧的是,小偷指出埋瓶子的地方居然跟先前那位厨师所说一致,再派人去,竟然真的就找到了,真凶归案,那厨子也就无罪释放了。

细想这事也很后怕,假设第一次多挖个几寸地,真找到那只瓶子,怕是那厨子百口莫辩,只能认为是天要他亡吧!好在故事的发展没那么绝情,窝囊厨子也没被冤枉到底,反而还看出他的命好来。

话说回头,古往今来,像这篇《冤狱》(《雪涛小说》「明」江盈科著)里记载的冤枉事也不少见,或大或小。不过,有几个人能甘受那皮肉之苦甚至砍头跺足也要保全个人清誉的?

所谓自助者天助,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正是王道。自己都不爱自己,相信公道自在人心,指望老天开眼,实在太过消极。只有先怀疑整个世界,再重新予以思考,如此找到属于自己的活法,才是积极可取的。(完)

【每日论语】贱人

我不喜欢在一篇文章里,看到作者以“笔者”的身份偷偷出现,就好像在饭店里吃饭,碰到一不要脸的店老板硬要挤在一张桌子上抢我的菜吃那样难受。可现实文章里,这种情况真不少见。

听上去,“笔者”不像是一个很糟糕的词,似乎更像是某种荣誉。当然,如果TA没见过下面这条微博的话,倒也能自得其乐。

“有人说了,‘笔者’这称呼不符合时代潮流:网上发言用键盘了。‘那以后自称什么?’‘键人’。相应地,使用触摸屏者应该自称为‘触生’”。

这段子据说来自作家肖锋。既然是作家,应该也不喜欢听到有人自称笔者。想象一下,贾宝玉身边站着一个拿笔记事的人,宝爷会不会有一种身在北朝生不如死的感觉呢?

尽管我也不太喜欢用贱人、畜生这种词去形容一群人,但想来这骂人的话本非恶意,既然有人喜欢标榜特殊,又何必在意褒贬呢?

随手去汉典查了下,《礼记•曲礼上》有一句:“君命召,虽贱人,大夫士必自御之。”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老大命令你去请一个人,即便这个人地位低下,你也得收收你装逼的范,将这人当老大一样给请过来。这里的“贱人”,是指地位低下。读起来,没一点骂人的味道。看上去,还有些讽刺装逼癖的意思。

不过,我们今天拿这句话完全用来骂人,也算是颠覆了老祖宗的价值观。但无论如何,我们得活在当下,大多数人怎么理解的,往往你就得按照这个意思去听去说去用。

说真的,我现在再看有“笔者”出没的文章,总有种欢喜在里头。不晓得是不是自卑在作怪?

【每日论语】代言

这几天,陈欧体开始流行,甚至连池州人也有了一个版本。我本该高兴一下,娱乐的事情总能带来欢乐,可有了欢乐,又思想着为什么会流行,看起来讽刺大于欣赏。本来么,代言人不是谁都可以做的。

你只知道九华的香火甲天下,却不知平天晓月胜西湖;你以为杏花村酒属三晋,却不知牧童遥指在池阳;你可以轻视我的存在,我会证明这是生态发展的时代。坚守,是注定有舍有得的姿态,少不了质疑和轻视,但,那又怎样?哪怕无人褒奖,也要一路飞扬。我是江南池州,我为自己代言。

远一点的说,代言没现在这样娱乐。古时候可是指帮皇帝老子代笔,草拟诏书,严肃的很的事,今天玩起来,一点架子都没了。即便是早些年,观众们看某明星代言某药的心态也是如听圣旨,哪像今天一看到名人就想起“忽悠”这个词。

从营销上讲,陈欧为自己代言算是一个策略,反其道行之,未必是坏事。但从实际效果上看,未必真比找个明星代言更有作用。除了造些个话题让媒体和比媒体高尚一点的围观者谈谈之外,对于销售,有多大帮助,也只有天晓得。

不过,好在这个社会的人未必都有我这等斤斤计较,如果陈欧不算出名,那陈欧体流行说明什么?如果聚美优品不算出名,那VC的钱又要怎么收回?都是混个名气的事,又何苦算计它卖多卖少呢?算那个的,不是玩资本的。

当然,话说回头,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敢说“我为自己代言”这句话的。心理素质不是一般的强啊!

【每日论语】不雅

新华社发通稿,点评10名官老爷因不雅视频被免职,听上去平常事一桩,若不是“不雅”这两个字颇有娱乐性,怕是有兴趣的人也不在多数。

何为不雅?《荀子•儒效》云:“道过三代谓之荡,法贰后王谓之不雅。”大意是要各位走老子的路,让孙子无话可说。简单点理解就是听老祖宗的话,不做出格的事。

按现代人以为离经叛道就是个性的理解力来说,不雅也没什么不好,不就是我做的事您看不顺眼嘛?看不顺眼的情况多了去,大多数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各种不雅事件的主角都能找到类似的理由。

把焦点对在“不雅”的来由上,是道德上的缺失?还是生理上的失控?或是环境所逼?在这里找个答案,比把这些人的功名革掉更加重要。

还有一种理解,比之这种行为上的不雅,权利上的不雅,一些更宏大层面的不雅更为人忽略但受害者却也越众而越莫名。打个比方,你家小孩拖着鼻涕到处跑,不讲卫生是为不雅。可是有野蛮邻居在你家院子里随地大便你却视而不见岂不是更加不雅?

照例反思下自己,有没不雅的勾当,答案是肯定的,但不害人就不算失当。只是求求诸位别门还没进就请我脱鞋,脚臭可真不雅。

【每日论语】窃钩者诛

语出“重庆一六旬老汉偷鸡被判三年缓刑”,对应各种已公开的贪官下场,不得不感叹这世道就像打怪一样,装备越多越不容易死。你或能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削尖脑袋也要往上面爬,要往家里拿。

《庄子·胠箧》中曾警示诸位:“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意思是说法律只能惩治那些小偷小摸的人,但对掌握权力有能力颠倒黑白的家伙却无能为力。事实上,法律只为大众而制定,要不你怎能经常听到“老子就是王法”的混账话呢?至于“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故事,只能在戏台上找了。

这时候,我们才感叹造物主的伟大,唯有死亡还算能体现一点公平,尽管死法也有不同。所以,一些被曝光的个体极端行为也不难被理解了。当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所对应的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分离,还有权利、地位、自我认知上的扭曲。更可怕的是,那些得到越多的人总以欺辱贫民为乐。

比方说中烟。媒体报道,2010年的中烟每天纯利润就超过了3亿元。这家闷声发大财的企业,并不安于小贼的身份更想换个大善人的皮囊,慷慨解囊,捐出一个亿拿到极具反讽特征的“2011生态中国贡献奖”。又在一所捐建学校的校训墙上写上“天才出于勤奋、烟草助你成才”的逆天大谎话。

烟草与生态贡献不是成反比的吗?爱烟草的人不就是一个瘾君子吗,与成才有毛关系?这种挑战常识的逻辑在现实的社会里处处存在,不止中烟一个小丑。什么蒙牛不也如此吗?

“窃国者诸侯”的逻辑应用在市场营销和传播上,让广告主们有理由相信:谎话被重复千遍能够成为真理。幸运的是,大多数人确实没有辨别真理、追求真相的动机和能力。这更使得各种掌权者认为,他们只需要一个足够大的重复频率就能掌控一切。

瞧,活在这个荒诞的时代,我们对什么还敢有想象?

【每日论语】排解

语出“陕西小贩抱城管大腿”,又是一出城管斗小贩的荒唐戏,而官家也一如既往的蛮横不讲理,甚至还一本正经的控诉被设局“陷害”。其理由在于,官爷的姿势淡定到连自家主子都瞧不过去了:这种事情真TM连他们也做不出来?不过,很明显,他们再次低估了团队成员的潜力。

文天祥在《罗融斋墓志铭》中用到“排解”一词,语“乡邻有难,毕力排解。”意思是说如果你的隔壁邻居遇到麻烦了,能帮忙的就该伸手帮一把。当然,这话原本是对乡绅们说的,那些读过四书五经的家伙们至少还恪守着礼仪廉耻,若放在今天,没人知道那是什么,自然也就无人理会,无人敬畏,倒也不能追究不是?

所以说“排解”原本是强者对弱者的一种扶持和帮助,但如今却成了同病相怜者的抱团取暖。正因如此,排解或能存于民众之间,你帮我来我帮你,弱者们试图建立某种带有人情味的关系。也只有有人情味,才使得他们对生活存有一丝侥幸。

可在另一个群体里呢?怎么看这种“排解”更像是一种自慰。陕西官方对这张照片给出的解释是“戴墨镜是出于职业需要,而抽烟则是为了‘排解’情绪”,我们必须要理解这位官爷的情绪该有多压抑,而这种自我排解又是需要多大的心理承受能力。真到了世界末日,这种素质的强人必须是最后一个上船的,否则都对不起他的那份淡定。

说老实话,看多了这种事,我发现我们的承受能力再次提升,对于各种事的忍受力也不是初始状态下的那种愤怒。我们总想着所有不合理的事情都会有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但事实上呢?那些细节,那些承受着细节的人,往往是被牺牲掉的。问题是,为什么是他们?

好吧,感恩的时候,我可以对所有人的不幸遭遇说声:为什么不是我。但愤怒的时候,我也很想对那些作恶的人骂一声:为什么不是你?

两相一对比,我似乎也排解掉了内心的一丝压抑,虽然我戴不得墨镜,抽不来香烟。

【每日论语】免责

向所有读者致歉:
写完这篇文字,我们或将暂停《每日论语》的写作,等待合适的机会再行出刊。
一则是怀疑自身是否也有“免责”条款作怪。二则也出于自身认知的局限性,多少都偏主观。更重要的是,我们对《每日论语》仍有期待,但很明显,现在还做不到,那就留待更合适的时间来做吧。
感谢超过一位以上的真正喜欢这种写作的朋友!
我们会继续努力!

语出“首部性教育前卫教材北京出炉”。意在填补空缺的性教育教材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粉墨登场,但其编写方式及内容却引来各界争议。由此怀疑中国式教育是否只以免责为前提,“不是我没做,只是我没做好”。想必你也不会反驳“没做好比不做要强”的这个免责条款。

免责,就是不受责备。该词曾出现在《周书·贺若敦传》中,曰:“太祖大悦,诸将因得免责。”话说领导高兴了,你这事就算做的再烂都没关系。于是,尽可能的填补教育空白比实际去做好某一项教育更容易让领导高兴。

所以,这事重点不在于性教材编的有多不好,更不在于它是否出现的及时。而是该追问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该“取悦”领导还是学生?况且教育本身也不该是一种取悦。

如果说教育是为了给所有孩子一个掌握学习能力的过程,一个争取平等机会的能力,那教育就不需要考核,不需要应试,不需要颁发学历以获得谁的认可。但如果只是想借教育来培养人才,选拔人才,找到接班人,那又必须是另一条路。

但很明显,我们首先该做好第一种教育。可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走的却不是这个方向。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公民观察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为富不仁

语出“卢星宇自称富二代,欲实现100%人生价值”。对于有梦想,肯做事的人,群众自然会送上赞美与鼓励。倘若只是为了维持一个骗局而自诩高尚,群众雪亮的眼睛里怎能揉的进沙子。

为富不仁,意思指为了财富,而不顾他人死活。词出“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孟子》)。东汉画家赵岐解释说,富与仁是完全相反的两种德行,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或者这位加州州立大学的毕业生,研读的不是国学而是厚黑学,黑白夹杂,注定就是一脸混沌。

而国内媒体也已证实所谓的富二代不过是卢小姐的一种意淫。其父卢俊卿只是一个深谙权贵交易的一个小混混,靠造假、忽悠和撒谎维持生计。由此引出一个新问题,创富一代的财富来路不正,其后代也能被称作富二代吗?

而富二代的贬义词性正是来自于公众对于创富一代财富积累的质疑。事实上,我很同情那些真正有钱又有爱心的富二代。为了做个好人,就得冒着被人欺骗和利用的危险,实在也算是一种勇气和担当。

但无论是负有原罪的创富一代,还是自诩高尚的伪富二代,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所以前者为了钱可以不择手段,而后者又因为有了钱而以为无所不能,黑白颠倒自然也是正常的很。

唯一值得嘉许的是,既然今天愿意把富和仁放进同一个脑子里来思考这两者是否可以互相依存,无论其实质目的有多糟糕,但对世人都或多或少有点启发,我认为就是一种进步。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公民观察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呼保义

 

语出“台湾新党发布18年党庆宣言”。在新闻图片里,有句“呼群保义,共建新秩序”的口号让我想起《水浒传》里的宋江,人称“呼保义”的那位在野党领袖,虽一心只想做个好吏,但官僚体制能给宋江的注定只是一个悲剧结尾。

《宋江三十六人赞》中有词赞宋江道:“不假称王,而呼保义。岂若狂卓,专犯忌讳?”意思是说,宋江不像别的家伙只是为了做老大而造反。从这里可以看出,“呼保义”是一种自勉,时刻提醒自己能要的是什么。只可惜宋江很清楚自己所要的,但并不清楚它能否实现。

自呼保义和呼群保义虽然都是一种自律,但有个人与群体之分,前者需要自觉,后者却需要秩序。而世人又总是希望看到好处后才决定抬脚进来或缩回脖子,这种矛盾事做起来吃力又不讨好。

放到新党宣言里,则可以看作新党有呼吁全体民众保持对“中国”之忠义,对“中华价值”之认同的好心意。可试图在一个数量极其庞大且无基本共识的群体里建立一个新秩序,盲信可以“宁静”的等待一切事都水到渠成,多少显得一厢情愿了。

因为吃惯了亏,民意向来都是扭扭捏捏的。我们或者不该期待英雄,只是希望他再次出场的时候,不要再呼保义了,顺应民意才是真英雄。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公民观察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移民

语出“中国留学生仅三成学成归国”。水往低处流,人追高处走。十出三归的数据再次证明了国人的不耻上进。一则感叹中国人走出国门就成了一条龙,到哪里都可以立足。二则也让人疑惑,外国的月亮真的比中国的圆?!

移民,原意指往其他地方迁移居民。《周礼·秋官·士师》里写道:“若邦凶荒,令移民通财。”意思是说,家要是保不住,就赶紧换个地方吧。但除了搬家一说,移民更像是民心变动的体现,连天王石达开都感叹“毁佛崇天帝,移民复古风”(摘自《白龙洞题壁》),就怪不得今天稍有本事的都在想着怎么移民了。

除了教育移民之外,还有投资移民、文化移民等途径。教育、投资或文化,都只是手段,移民才是追求。虽然没有具体的数字用来参考,但拿着外国国籍在国内混事的假洋鬼子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权势。既不需要为中国尽半分义务,也不耽误在中国捞足好处,两头一拉一扯,移民们出尽风头,让土著们掩面失声。

换个积极角度去看,移民也是好事,不过换了一张皮而已,即便混到像骆家辉这样风光的移二代都免不了感怀故土。那作为故土的守护者们是否该思考下,如何想办法吸引他们回迁?要知道,有出有进,才会有生机。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公民观察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合并

语出“分拆巢湖做大合肥”。地方行政区块划分在不同时代依据不同诉求,经历了多次改革,地方官吏受益多少无需议论,只是一纸省辖市的户口,能让百姓得到多少实惠倒需有个具体期待。

合并,意思是结合到一起。《庄子·则阳》有云:“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大人合并而为公。”放到安徽崛起这个主题上,就是说要把合肥这个火车头提速了,安徽才能跑的动。

《三国演义》里有句“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说的就是合并为大势所趋。而大势又以“大”、“强”、“主流”为判断标准,也应了“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可“大”不一定能“强”,“主流”也未必一直能“强”下去。

很明显,城市及城市群的竞争力正在重构中国社会。但这种竞争力最终只能从个体百姓身上具体体现,包括受教育程度、就业率、收入水平、社会福利待遇,甚至所谓的幸福感。而人口数量、疆土大小等旧有思维仍能被人信奉,倒也可一窥社会之粗糙模样。

让人无奈的是,世人好大喜功的心理怕是得同时建1000座希望小学才能端正的了。再者说,那些以大为美的且以大欺小惯了的人,现在活得还真的美滋滋的,叫旁人能不羡慕嫉妒恨!?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公民观察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破碎

语出“卡梅伦承诺修补‘破碎’的英国社会”。连续的骚乱令异邦首相承认其领导的社会已破碎,但亟待修补的不仅是经济低迷或道德沦丧,更有秩序缺失而造成的民众恐慌。虽然卡梅伦不忘记将责任推给几乎所有前任,但当下仍需他一力当之。

破碎,原意是指破损碎裂。用在此处,指的是民心溃散,多与民风沉沦有关。世人还记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怕是想不起文天祥还说过“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飘摇雨打萍”(摘自《过零丁洋》)。连这样有勇气的人都会感叹个体之微小——社会破碎了,单个的人还剩多少力量——何况我们这些无胆无识的屁民。

屁民们对于卡梅伦的担心并不比对国内其他事件的同情要多多少,我们仿佛身处世外。更何况,我们的同情通常会自作聪明的加上一个有效期。逾期之后,我们那已经变态的思维洁癖就会将它从记忆里清除,好腾出空间,迎接下一个同情。在准备好纸巾抹泪的同时,不忘开上一瓶啤酒,也许下一个就是需要大笑的喜庆事了,我们幻想着。

我们或因一贯冷眼旁观,所以秩序根本没存在过。也只会不断发生着个别人的生离死别。我们一再固执的坚信美好的生活就在前方。但前方是哪方?又有几人愿意睁眼去望?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公民观察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同情

语出“张妙父亲称同情药家鑫父母”。以有良知的媒体人自居的柴静总被代表着一群独立思考分子的意见,但以旁观者的偏见去误读当事人的痛苦,非但忘了思考,甚而连基本的逻辑都没厘清。

换我来理解,张妙父亲之同情,无非是一句没有说出口的“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看看他那因女儿冤死而精神失常的老伴,他如何有心情去顾及另一对父母也失去了自己的儿子?而媒体屡次喜欢替受害人原谅甚至“同情”犯罪者,为的又是哪般?

同情,意指对于别人的遭遇在感情上发生共鸣。于药案而言,任何外人为药家鑫博取任何程度的同情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造作。其一是外人无法感同身受受害人的痛苦;其二外人也无法替代犯罪者去赎罪;如此,你求的是哪门子情?说的是哪门子理论?同情的又是哪门子道理?

假借药家鑫父母之名而欺诈来的同情,对于药家鑫父母而言,也无实际的安慰。起码换不回“子不教父之过”的内疚。而此种内疚,与社会有关吗?社会尚且不能替受害人做主,倒先同情起犯罪者,仅仅是因为他当时还活着,所以还是条生命吗?这又是哪门子的逻辑?

于同情而言,无论是冤死的张妙一方,还是死有余辜的药家鑫一方,唯请媒体保持冷静,留出距离,才可以让他们的家人走出阴影,这才是真正的同情。而不是为了宣扬或主导某种所谓的价值,而不断去打扰、去糟践他们。

真正需要同情的人,其实也不是受害人,而是媒体的“同情心”。试图替魔鬼开脱的,若还怀有一颗不用质疑的善心,那么围观者自当祈祷神灵保佑,它只是一时没了方向而已。虽然它已经迷路很久了。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公民观察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童年

语出“外来务工者孩子在墓区度童年”。高房价与低收入让处于生存线上的贫困劳工只得与死人结伴,在墓区搭棚户过起生活。而劳工二代们在墓区度过的这个童年,会是所有同胞们的耻辱吗?假如我们持有的身份证件别无二致的话。

我们一直说“生死由命,富贵在天”。所以同一片天空下发生着不同的事情早让世人习惯,甚至显得“从容”。媒体在报道此新闻时的标题与行文看上去更像在描述外星球的某个生命那样,隐约有忧伤,实则无情无义。围观者的“淡定”与亲历者的“忍让”如出一辙,不带半点人性。

或者,与死人为邻也没什么不好,起码在死人地界,不用给活人交租。孩子们可以玩的尽兴,不用避讳什么“外来务工人员免进”的招牌。怕只怕在若干年之后,这些孩子长大了,有了出息,主流社会又将如何包装他们对童年的回忆呢?

倒也不必有这个担心。“寒门难在出贵子,但求平安过一生”。世人都清楚,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小龙女,不是每个墓区都住着神雕侠侣。我们就像忘掉小说里的某个章节那样去忘掉这群人。

自生自灭,本就是自然法则之一,总得有人去实践它。当然,我会有一个问题,那个人为什么不是我呢?或者,你也该这样问下自己?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公民观察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逃亡

语出“赖昌星逃亡这些年(南都周刊)”。若不是有其他事件遮蔽了公众的眼睛,赖昌星这个大佬定会成为七月的主题。但延后到整个八月,那些知道或者不知道“远华走私案”的人,都将为‘逃亡’两字而纠缠不清。

逃亡,意思为逃走流亡。正义之士向来都鄙视这种行为。《旧唐书·窦建德传》中有云:“丈夫不死,当立大功,岂可为逃亡之虏也。”以强烈谴责那些做坏事又不敢担当的男人。但谴责与惩罚往往是不能对等的。而欣慰的是,民众从口头或语言上的泄愤中也容易得到满足。他们认为,谴责的出发点是基于正义。

这种依赖式的软暴力,造就了逃亡者的侥幸心理。不堪背负骂名的逃亡者肯定不是一个好的逃亡者,也断断犯不下不可饶恕的错。反之,即便遗臭万年又能阻喝几人?

另一种说法是,这个江湖上从来就没有大佬。赖昌星只不过是前台的一个道具。与郭美美事件中的王某人类似,代言人往往比元凶更具表演欲。说到底,这些也是父母生养的人不过是得了势,犯下的错比一般人大点再大点而已。真正的恶不来自于人。

逃亡者自有逃亡者的生活。逃亡自有逃亡的好处。媒体丰富的想象力是还原不了真相的。唯一接近真相的路径,就是你得检讨下自己能否为正义代言,且不容有半分不可。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公民观察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叶公好龙

语出“民间反腐网站开开停停”。从2011年6月初至今,民间反腐网站骤增至近60个,然而获得备案的仅有4家。知名度较高的“我行贿了”网站自从7月14日备案后于7月20日重开,但仅20天后就无理由宣告永久关闭。资深媒体人@李晓庄质疑此举乃叶公好龙。

虽然国人不太瞧得上印度阿三,但阿三做的有些事要比龙子龙孙们高明。要不,我们也不会一窝蜂的去追着人家屁股后面去学什么建反腐网站。但学又学不来,学不好,最重要的是不给学…….阿三们会不会笑咱:不敢揭自己短的民族,会有多大的出息呢?

叶公好龙的典故出自《新序·杂事五》,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爱好。清朝人王士禛在《与魏允中书》点明:“叶公好龙,畏其真者。”意思是说,某些人不敢面对真相,只好沉溺于幻象。

在幻象中,我们可以歌舞升平;在幻象中,我们可以荣华富贵;在幻象中,我们可以用尽所有关于幸福和快乐的形容词。但真相是什么?是打破幻象的叛逆?还是追本溯源的回归?

历朝历代,民间都有着强烈的反腐意愿。但举报并不意味着反腐与治腐。即便连“举报”本身都将在法律及道德层面上引发无休止的争议。民间反腐只能是一个一厢情愿的薄命女,可叹你夫君心不在你啊!

看来不得不抬出毛主席,他曾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指责当局:“嘴里天天说‘唤起民众’,民众起来了又害怕得要死,这和叶公好龙有什么两样!”

好吧,十三万万同胞们,来让我们一起向毛主席保证“我不贪腐”,是不是就好了呢?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公民观察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语出“江苏常州上访者被以未购公交车票为由劳教1年(原文已河蟹,后转贴)。看来有必要提醒那些过马路乱闯红灯的,上公车乱抢座位的,走在大路上随地吐痰的家伙们,连逃个票都被劳教一年,想想你们会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和影响吧,被捉住了还不得倾家荡产啊!

《左传·僖公十年》记了个悲催大臣的故事,说这倒霉鬼帮某公子扫清障碍后登上皇位,却意外的被新皇帝砍了头。临死前,这家伙还装模作样标榜忠贞,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他想替新皇帝做个解释,皇帝杀我可以立威。至于什么理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妈的结果。

当权力不能压制你的声音,剩下的只有带血的暴力,让你闭嘴。一小部分人知道的“黑监狱”或者很多人知道的“劳教”在结果上没有区别,你知道或者不知道,它都在发生着,都有人因此而沉默着。沉默就是结果。

于是,你会多问一句,上访者申诉无门,反被当成不和谐因素肆意打压,排挤、歧视。民怨生,政意不畅,上下不通,坏在哪了?

反过来看,我们这个社会还有人在无知并无耻的替受害者们“原谅”那些施暴者。还有自诩精英阶层的家伙们在四处奔波呼吁废除死刑。而另一些地方却妄图要“重典治乱”,这让主流社会情何以堪?让主流价值落身何处?

或者,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落的年代。一切根由,在于不能感同身受。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公民观察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医

字出“医院因打工仔医药费不够将缝合好伤口拆线”。这些年来民众对医院及整个医疗系统的恶行多有耳闻,吃亏上当的不计其数。医家与病患(包括民众)的最大分歧在于对“救死扶伤”这条底线的玩弄与信仰。不该市场化的医疗系统在畸形的商业社会里已然病态。

医,包括医家与医德。清朝没落文人吴敬梓在《儒林外史》里对医家有极高的期待,说“医家有割股之心。”我跟着他一起幻想:当病人需要输血,医家第一个伸出胳膊,当病人需要换肾,医家也会跑去验血配型。

可惜医家们很少记得这世上还有《安徒生童话》、还有《格林童话》,还有《郑渊洁童话》。对于童话世界,当然不能理解。

可悲的是,即便如此,民众还是“坚信”医家就是来救死扶伤的,民众对那个红十字标识还是充满“期待”的,民众对那个充满消毒药水也充满冷漠无情的地方还是保有“信任”的。不强求医家有割股之心,只祈祷自己多点侥幸,类似的事情不降临到自己头上罢了。

真正的困惑是,当民众们将那些不正常的事情,当作常识去对待,算不算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公民观察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命运

语出“南方周末:穷孩子没有春天”。我们从这个春天迎来的不只是一连串的身体摧残,从黑心救援、黑监狱到黑心食品,甚至还有黑心教育,当你了解的越多一点,就越发失去勇气问自己:我们怎么了?

也许答案只能有一个:我们没有怎么,一切都是命运!

命运,意指天命运数。 汉朝人班固在《白虎通·灾变》提到:“尧遭洪水,汤遭大旱,命运时然。”穷孩子注定没有春天,这是天命,因为命,所以命。

可能我们已习惯了去看“达人秀”里的刘伟或者身边某个小人物,通过勤奋努力最终打拼下一片天地的精彩故事,并理所当然的将一切成功简单的归结于个人奋斗。如果说这种成功模式完全成立的话,是不是还需要讨论下公平的社会有多重要呢?

但人人都不愿意提社会。二代们对于站队,已经是被动选择。要么不愿意放弃既有利益,回归成为一个一无所有的“素人”。或根本无法挣脱天生的枷锁,心不甘情不愿的继续做一个“素人”。结果显而易见,完全朝两个方向前进的社会,终究会被割裂。

我想起某个不相信命运的家伙的名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虽然忘记他是否成王封侯,但这句名言,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算公平,您觉得呢?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公民观察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治理

语出“江苏常州出租房屋 分级分色管理”。办事人员取巧设定一套让自己舒服的管理办法,采取逆向治理,将原本“参与其中”的服务角色偷换成“置身事外”的监督角色。却未曾想过自己是谁在供养着?

治理,意指管理,统治。《荀子·君道》中提醒管理者:“明分职,序事业,材技官能,莫不治理,则公道达而私门塞矣,公义明而私事息矣。”一言以蔽之,治理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舒服。这必然要以百姓做出发点。

首先,分级分色的出租房管理方式会增加百姓的经济成本和社会压力,扰民的事这些年做的还不够多吗?其次,硬件达标与治安安全之间不存在同步增长的概念。认为靠监控就能杜绝犯罪发生的思维,还停留在故事里的东厂时代。

更可怕的是,将房屋分级分色,其实就是将人量化成三六九等,使之成为一个标签,或好人或坏人或嫌疑人,一眼能看得出来的那就是真的吗?

如果你们坚持相信,不妨从自己做起。将身家量化,贴在肩膀头上,让人一看,你是奉公守法的好公务员,还是浑水摸鱼的制服流氓,岂不更坦荡?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公民观察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国耻

语出“黑龙江方正县为‘侵华日军’立碑”。承继祖辈阴德的二三代们拿“国耻”做游戏,为了多讨点银子而逢迎友邦,不修半点瞻前顾后的功德。这立的虽是侵略者的纪念碑,悼念的却只能是中国人的无知与堕落。

国耻,意指国家及民族所蒙受的耻辱。古人在《礼记·哀公问》中鼓励我们:“物耻足以振之,国耻足以兴之。”可悲的是,现代人完全看不懂“穷则思变,多难兴邦”是个什么道理。

如今的人,因为贫穷,便拿着礼义廉耻去变卖、去交换,丢了做人的基础。也因为多灾多难,就想着欺上瞒下、粉饰太平,以保住饭碗,甚至靠封锁消息、涂改历史去糊弄世人,丢了治国的根本。

所以,从方正县的纪念碑、到黄山的鬼子进村旅游项目,再回溯到南京大屠杀的电子游戏…..你虽看见有些中国人满脑子只有怎么赚钱而无半点羞耻心,却不觉得奇怪,因为见怪不怪。

悲愤的是,人确实有能力迅速忘记哪些我们没勇气面对的事。所以我们甘愿将国耻当作人仇,一厢情愿的期望相逢一笑了事。这种黑色喜剧式的纠结心理估计也只有强大的中国人才具备吧。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公民观察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王顾左右而言他

语出“高铁‘客座率107%’算上了复用席?”。用这个新问题去替换那个老问题,不失为一种公关好手段,但对待问题是掩盖而不是解决的出发点太过邪恶,必定会埋下隐患,到爆发那刻,怕已无回旋的余地了。

于是,我很自然的想起《孟子·梁惠王下》中的一段故事:王顾左右而言他。既然谈这件事不好玩,那我们就谈谈好玩的事吧。

想想也是,在全国一片和谐之下,我铁老大不过跟平常一样犯了点小错,你媒体这次到底“质”的是谁家的“疑”?还不够给国家添乱的吗?也罢,且让尔等考虑几个技术问题先,比如客座率?至于追尾,还是让我们忘记吧。一定能忘的。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的。

铁老大摆出一副邀功请赏但也欠揍的嘴脸着实让人纠结,媒体们抬起的手不知该是握成拳猛击其鼻梁?还是轻轻划过一道弧线,刮在他黑黑的脸颊上,顺便娇滴滴的说声:噢,官人,你好厉害哦!

瞧,官人办事确实有一套。这下全国人民都在热血沸腾的讨论这高铁的上座率是不是可以像电影票房一样带种,一人一票来决定它的生死呢?

切,还是再换个话题吧。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公民观察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绳

字出“东莞男子持菜刀追砍小偷 被警方绳牵指认现场”。捉贼英雄反被当成贼人对待,警方办案思维之玄妙超越老百姓的常识。加之去年绳牵卖淫女游街事件,东莞警方的少数办事人员算是彻底跟绳子结下了“缘”。只可惜,这注定是一段孽缘。

绳,本意不用解释。汉朝人桓宽将“绳”引申为约束、制裁的意思。在其作品《盐铁论·大论》里写到:“绳之以法,断之以刑”。意思是说,你要是给人家一根绳子,首先你得确定他犯了罪。

所以,电视剧里经常看到一个桥段,某老爷得知自己戴了绿帽子,就会扔给姨太太们一根绳子自行了断。我们在悲叹姨太太命运的同时,也对老爷用绳而保全的名声,往往不多质疑。

但无论如何,正常人都会理解,“绳”需要一个合理合法的依据。

操蛋的是,警察用绳不同于老爷用绳。前者是对自身身份的一种模糊界定。须知,警察不是法官,哪里有权去惩罚嫌疑人?这又是一件超越常识的非正常的“正常事”。

或者,他们只是养狗养多了,没有一根绳子,自己都不知道要往哪里走?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公民观察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遗忘

语出“天柱山避雨遭雷击男子患上近事遗忘”。同情之余,我也恶意的联想下,如果那些做了坏事的家伙被雷击后选择遗忘,无辜的人要如何是好呢?

遗忘,就是忘记。被领导群众们广泛滥用。而且不该记的总能记得,不该忘的总会被忘。如此看来,遗忘有弄虚作假的嫌疑。或者遗忘只是暂时的,避一避风头罢了。

《庄子·盗跖》中记载:“今富人,耳营钟鼓筦籥之声,口嗛於芻豢醪醴之味,以感其意,遗忘其业,可谓乱矣。”意思是说,现在的富人,生活在纸醉金迷中,早已忘了发达的初衷(对比今日,那些没有初衷的发达,更是另一种唏嘘)。

不过,大部分穷人无法完全体会出富人的心态来。换作我等身上,就是当你做了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之后,你会选择遗忘或逃避,时间久了,你就以为连旁人都忘记了。如果加点雷击说,效果会更佳。这也是为什么遗忘得以横行的病因。

读者们已不需要将雷击说与其他的遗忘事件扣在一起,生活本就无趣。唯一需要提醒自己的是,出门请自带避雷针。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公民观察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复仇

语出“俄工程师妻女空难丧命 丈夫跨越国境手刃责任人”。在“发现新闻网”,这篇让人动容的旧闻被大家翻了出来,在这个被韩少称之为“脱节”的国度以及这个全民恐慌的年代,寓意深长。

复仇,意指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伤害自己的人。汉人袁康在《越绝书·叙外传记》中点明:“臣不讨贼,子不复仇,非臣子也。”意思是说,国土被抢占了而不去夺回的官员不是好官员,父母姊妹被谋杀了而不去报仇的男人不是好男人。

复仇在古代更容易发生。唐人裴铏曾在《传奇·薛昭》中记载,“囚有为母复仇杀人者,与金而逸之。”说为母报仇的儿子,不该得到判罚,反该赏赐金钱及自由。可见,复仇不是犯罪,复仇是正常的人伦!可今日这个没有人伦的社会还懂得宽容吗?

我们即便不去说具体的受害者,读者们也能体会得到这种复仇的怒火在身边燃烧已久。或者我们已经清楚的认识到,无论你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你都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受害人!到那个时候,剩下来的人还能继续悠闲的谈论其他话题吗!?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公民观察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解释

语出让民众无法以常识作出判断的各类事件。如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中,迟迟不肯公布遇难者名单、对事故原因推三阻四等。解释不仅是为了告知,更是一种凝聚民心的沟通,为政者不能忽视。

解释,指分析说明。《后汉书·徐防传》中提醒后人:“解释多者为上第,引文明者为高说。”若想不造成误会,就需要多多解释,多多沟通,而不是一味的掩盖、推托、搪塞。

尽管主流声音还能保持一致的谴责,但根本问题没能在报道中直接提及。温州动车追尾事件,前前后后有很多事都有违常识,且欠大众一个解释。

在民间,民众们认为第一时间就可以公布所有乘客名单,对于重大损害的几节车厢,也可以公布“疑似遇难者”名单。如此,就有了遇难者的上限,而不会让民众们一直在猜测35与36的区别。可悲的是,纵使上海铁路局局长被就地免职,也只能给人想到“替罪羔羊”的形象。官员问责谈的只是运气,让官们如何服气?

于是,解释就成了一种态度,在事前事后,尤其是事发过程中,一步一步的来解释当下采取的措施、方法、原因等。打消民众的疑虑,才是最根本的目的。

可叹官方虽有新闻发言人,但却没有架设出一个真正的沟通渠道来。上下看上去通透,实则是接上了一截假肢,日子久了,总有一头要坏掉。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公民观察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人均

语出“重庆年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从“人均”上,我们本想找到一种幸福感和归属感,但对不起,会剩下的只有羡慕、嫉妒、恨!

人均,意思是“按人平均”。就是把所有人的收入数相加得到一个总和再除以人头数之后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唯一一次跟国内首富、二富们站在一起的机会就是在国家拉扯“人均”数的时候。想起国家对我们的默默付出,就禁不住要歌唱这个伟大的时代。

恰好“人均”本身就是一首赞歌。宋人苏轼曾说:“蒉桴和苇籥,天节非人均”(诗出《崔文学申携文见过赋一篇示志举》)。意思是说,人均与天籁,都是音乐的一种。但“人均”来自人为制造,不自然、不纯正,显得虚情假意罢了。

可百姓们不在乎首富出在哪里,但很在乎自己的手里有多少钱。他们也不在乎收入的高低,但很在乎自己与第一名还有多少差距……于是我会想“人均”会让大家更加“愚钝”、更加“自私”吗?

或者,这是一个让人紧张的社会,而“人均”这种捣浆糊、和稀泥的说法,会让百姓们放轻松也不一定呢?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公民观察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桥

语出近年来陆续发生的各类塌桥事件。如广东九江大桥、湖南凤凰沱江大桥、杭州钱塘江三桥等。对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我有点退步的认为,“市场经济”不如“计划经济”好。起码,市场经济多了个不讲良心的诱因。

桥者,水梁也。骈木为之者。独木者曰杠。《说文解字》强调桥乃“骈”而非“独”,引申来讲,桥是一种沟通,修桥更需要同德同心同力。

但今日造桥,仅以赚钱获利为唯一目标,于是,低成本、粗制滥造成了必然。而附加之上的只有无尽无耻的“路桥费”。不客气的说,修桥者用桥“绑架”着民生来索取收益。

于是,大家就会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茅以升建的钱塘江大桥就可以“坚强”矗立74年呢?为什么赵州桥就可以存在1400年呢?

不是做不好,而是不愿意做好!这才是塌桥最可怕的原因。

如果说三聚氰胺毁了一代人的身体,那塌桥将会夺去一代人的信念。那种彼此之间尚未健全的互相信任的信念,也可能即将塌掉,且再找不到修复的办法。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公民观察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二世

语出“洪晃将史家胡同归还外交部,称退出特权阶层”,人类各阶层的繁衍生息被冠上各类新词,如富二代、官二代、穷二代、农二代。“二世”是一种继承,也是佛家讲的前世与今生,可惜富富循环或者穷穷递进,都不是这个社会喜欢的结果。

佛家在《百喻经·父取耳珰喻》说到:“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为名利故,造作戏论,言无二世,有二世。”我理解成这是佛要求特权阶层放弃特权。但你也知道,真正有信仰的人往往没有特权。

于是,我轻而易举的得出一个结论,只有富贵阶层才有“二世”之说,他们渴望能继承,被继承。而贫穷如我辈,到底也不希望下一代去过同样的生活,颠覆是必须的,“二世”之说就纯属巧合了。

对于那些自诩特权阶层又“大度”放下特权的人,我会鄙视。因为那被放弃的“特权”并不会让普通人获得更多的公平,这种放弃的意义除了能被理解成给自己立个贞洁牌坊之外,就只令围观者作呕了。

所以,我有理由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去断定强盗们也有追求精神满足的需求。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及公民观察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缓刑

缓刑,语出各类刑事案件,如李昌奎奸杀案赛锐27刀杀人案等。自古以来“杀人偿命”就是天经地义的事,到了今时今日,竟有“借口”可用来逃脱惩罚。杀人者在享受法律“宽恕”的同时,法律又该怎样为受害者讨还一个公道?

缓刑,原意为放宽刑法。是古人治国十大良方之一。《周礼·地官·大司徒》中称:“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意思是说在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还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要多用用这些良方来救世治国。

可惜,有些人太过滥情,妄图用“缓刑”来粉饰太平,以标榜当前社会的文明程度。当新的游戏规则已超出民众理解能力范围的时候,摇旗呐喊者可有检讨自己的无耻?很明显,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精英式的欺瞒和诈骗

可惜的是,这帮站着说话不腰痛的人向来不喜欢换位思考,不喜欢具体的情感,甚至不喜欢当下的真实社会,他们习惯了在民众们一脸犹豫的时候,高喊几声口号,湮灭掉具体受害者的真实声音。

更可惜的是,原本很好的一剂治国良方,如今却让民众们产生恐慌。

大家都再猜测:当恶人们看到了法律的底牌,做起恶怎么不会更加放肆呢!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公民观察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民俗

语出“吉林四平挖掘满族民俗资源 打造叶赫文化品牌”。各地为了发展经济,让物质“超速”提升却也费劲不少心机,淡定之后,脑袋活络的人玩起了“文化”牌。

于是只要提到“民俗”,必定是中国特色,必定是以精神文明带动物质文明的良性发展。然,多数地方将会为此付出代价。

民俗,指人民的风俗习惯。比如各地的方言、服饰、菜系算是民俗之一种。宋人范仲淹曾对民俗有过期许:“然后上下同心,致君亲如尧舜;中外有道,跻民俗於羲皇”(出自《睦州谢上表》)。范祖的话放到今天就是说,社会各阶层的人能同心协力,有一个共同目标,领头的人也有才有德,国内外关系又都能处理的妥妥当当,那这个社会就能共产主义了。

当然,范祖不是马克思,不懂得共产,但“共产”与“大同”的确算是相通的。

只可惜,如今的人玩起这“民俗”,都是半道起意的,没半点目标与理想。暂且拿来做个道具与外面换官位、换红利、换虚名、换热闹罢了。需知,没有教育和传承,只靠隔代嫁接,文化之根立于何处?

再想一想,上行下效,大家都谈务实,大的你做民俗搞经济搞政绩,小的我靠民俗赚点奶粉钱。一上一下,谁都没真正在乎过民俗是个什么东西?

结局必然悲催,乡风不存,民俗何依?我们得找个能依存的东西先!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公民观察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衣锦还乡

语出“八成白领打算逃离京沪穗 为小孩读书举家回迁”,想当年诸位老乡离乡背井,可不是为了今日狼狈“逃离”,如果可以,谁不愿意衣锦还乡?

《旧唐书·姜暮传》中点明:“衣锦还乡,古人所尚。”意思是说,在外面混的,一定要搞点名堂出来。比如金钱财富,比如一官半职,比如买房置业等等。你得让别人看到你混的好才算心安。

尽管我对“八成”这样的高比例表示存疑,但大部分白领在京沪穗这样的高成本城市,距离有房有家的生活还很遥远却是现实。同时,就业保障、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等切身问题又步步逼近,前后夹击之下,有回乡之心倒也理智恰当。

好在大部分农民工的初衷仅仅是为了“打工赚钱”,让早年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而已。恰巧拜这些年经济腾飞所赐,这点期望已基本被满足。

再加上“吃亏是福”、“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家训又时时在耳边响起。这一来一往,最会算糊涂账的中国人就容易找到平衡。至于所谓的青春、奋斗、理想都只是生活富足之后的奢侈追求,抛开也罢。

至于我等连基本期望都未能实现的人,还是暂时的先漂着吧。背时之人也会有立命之道。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窃听

语出“《世界新闻报》因窃听丑闻停刊”,此事发生已有半月,但默多克最不愿意看到的故事到这两天才出现高潮。先是得力助手先后辞职,后是新闻集团市值缩水50亿美金之巨。谁能在这之前告诉我们,原来“窃听”的后果这么严重!

窃听,就是偷听。意指在没有得到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之下采用不合适的手段“获取”信息并将之“公布”与众。用“隔墙有耳”来解释,更适合国人国情,可叹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毁在这只“耳”上。

或可理解凡是当事人不愿意发布的信息都属于“被窃听”呢?媒体人若要就这个争论下去,恐怕得去学学媒介素养了。

问题是,英国的民众认为“窃听”是丑闻,而这家有着168年历史的老报纸因此停刊,就连东家新闻集团都背负上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放在国内又会如何?

当然,你也许会说,国内不会发生窃听丑闻,所有新闻用的都是新华社通稿 ,所有报道都会拿点公关公司的车马费,谁有那工夫去搞扯淡的“窃听”?

至于娱乐圈的八卦?谁真的在乎你是谁?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马赛克

语出“安徽卫视对新版《水浒》下‘禁酒令’”,这意味着在安徽台看新《水浒》,将会看到大段的马赛克。

中意于“马赛克”的肯定不看《水浒》,喜欢看《水浒》的也不一定要选择安徽卫视,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人,往往都有充足的理由证明自己不愚蠢。

马赛克,源于古希腊,本来只是一种装饰艺术。得益于发达的日本情色业,让这种艺术以另一种方式进入中国观众的认知。

作为电视画面的一种处理手法,马赛克恰当的保护了个人隐私。但大家对“遮羞布”后面的东东向来都心照不宣。其引导人类想象力的功能却得到另类发挥。

给追求纯洁的安徽卫视出个更好的主意:不如直接一点,除了片头、片尾和中间插播的广告之外,都打上马赛克。搞得好的话,你还不需要付电视剧版税呢!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三公

中央各部门正陆续向社会公布“三公”费用,这是近期媒体热衷的题材之一。

但民众们向来没有“监管”概念,更看不懂那些复杂的百分比其实际意义为何。如果只是简单的以数额多少来判定费用合理与否也说不过去。毕竟,该用的钱咱也省不得。

三公,意指“公务用车、公务出国及公务接待”。与史书上的“三公”(《尚书·周官》:官名,为太师、太傅、太保)完全不同,前者具体到事,后者具体到人。前者是花钱的理由,后者是治国的良方。前者是公务员们的福利,后者是民众们的希望。

不过,缺乏民众监管,就算勉强被公布费用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或者媒体该站出来,结合一些审计机构的专业力量,至少为民众来做一个粗略的判断。该用还是不该用,用多了还是用少了,一比较就有数了。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自卫

语出“路人遭遇酒后滋事持刀扎死人被控防卫过当”,原本安分过日子的老实人,结果却因他人的不法之举而承受牢狱之灾,这样的法律谁能遵守得起?

自卫不是暴力。就算是,用“暴力”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也没有错。连国与国之间都遵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基本,何况是人。

很明显,自卫不该扯上“过当”之说。试问下,哪一次被欺负而忍气吞声的人被社会追问过“防卫不力”的问题呢?既无“不力”,何来“过当”?

法律为何与情理不通?起不到惩恶扬善的作用,立法的人应该去反思。

我们不能阻止罪案的发生,但是,我们起码应该有权利及有能力不为“受害”付出更多代价。

罪恶若不止步,“自卫”何妨过当!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死魂灵

语出“广东787名‘死魂灵’混进新农保冒领38万养老金”,同期被曝出齐齐哈尔也有类似情况发生,不得不让人怀疑全国各地都“差不多”,只是我们知道或不知道而已。

排除恶意的占小便宜的少部分人之外,此事也反映出基层办事人员一向敷衍了事,在其位但不谋其政,食其禄却无忧可分,堪比死魂灵

“死魂灵”这一说法,出自俄罗斯作家果戈理的名著《死魂灵》,书中通过描述一个骗子贩卖已去世但没有被注销户口的农奴的故事,揭示了旧时俄罗斯官场腐败,处处充斥行尸走肉的社会现实。

尽管没人愿意看到这部略显夸张的作品的现实翻版,但中国式的“死魂灵”还是被揪了出来。或有不同之处,但死活有别,同样是“死”,哪里找什么高下贵贱?

当然,那些基层办事人员或者永远也无法理解如何不去敷衍与推脱,要么是群众呼声,要么是领导指示,前前后后,就是不干他的事。那一副委屈的小媳妇嘴脸,让人想去指责,都觉得自己过了分!

是的,你能对一个死人发什么火呢?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脊梁

语出“人大代表倪萍获奖”。这话题本已过时,但昨晚倪阿姨抹泪写成一篇博文,否定自己是脊梁一说,让人诧异。

事实上,倪萍获得的奖项全名该做“纪念建党90周年•共和国脊梁系列活动之‘十大杰出艺术成就奖’”。简单的说,这个奖项与彼“脊梁”无关。更何况你也看得出彼此有别。

于是李大眼一冲动,倪阿姨就感动了,终于又有人把她带回春晚梦境。可惜事如春梦了无痕……

很明显,“脊梁”有血有汗有生有死,偏偏无梦。它只意味着坚韧的意志、超乎平常的勇气和自立自爱自律的节操

《朱子语类》明示世人:“况当世衰道微之时,尤用硬着脊梁,无所屈挠方得。”意思是说,在法律不公、道德混乱的社会风气下,更需要硬起脊梁做人的人,那样国家才不会衰亡。

鲁迅也曾解释过谁人堪称国之脊梁,大家不妨对号入座:“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可悲的是,同样的质疑难道还要我们带到下一个世纪去吗?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娱乐

娱乐,语出“传广电总局将限制地方卫视娱乐节目播出次数”。俗称“限娱令”。与武侠小说里的“奖善罚恶令”不同,此令不公,甚至有独撑央视之嫌。

广电总局从节目同质化、内容低俗化、明星呕像化的现实,总结出既不利于电视业提升,也不利于媒体影响力建设的严重后果。似乎一纸“限娱令”将解决这些问题。

于是,限娱令下,州官放火,星星点灯,喜欢被包养的央视或可重振雄风?但万幸的是,百姓们向来习惯自娱自乐,或者苦中作乐。

宋人叶适在《东塘处士墓志铭》中早有感叹:“既苦志不酬,右书左琴以善娱乐。”意思是说,既然不能正正经经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如读读书、弹弹琴,让自己快乐的过生活。简而言之,娱乐,就是让人愉悦。

从愉悦出发,“限娱令”能做到的太有限了。这次广电总局的减法做的不好,下次是否该考虑下怎样做做加法,既不失公正,又能带来增益。

一句话,你得尊重“老百姓是有智慧的”这样一个现实。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知识分子

1921年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曾提过该词。古代谓之“士”,世人惯做“文人”。在我看来,也可做“知识份子”,滥竽充数而已。作为一个社会阶层,今日之“士”比之古时要“落魄”的多。

维基百科定义道:“知识分子是指运用其智力研究、反思和推测、提问以及回答有关各种不同思想问题的人士。”可见,研究、反思、提问、回答才是知识分子的基本反应

近日,崔永元先客气的把国内知识分子分成三类:曰拍案而起,曰洁身自好,曰随波逐流。接着质问哪一次商业炒作,哪一次对消费者、读者、公众的欺骗,后头没有学者、科学家甚至院士的“帮忙”?

中国之“士”已坏了很久。余英时曾指出坏的根源:“士”源于“道”。什么“道”?生存之道也!“士”们钻研的是如何安身立命,岂敢为民请命?

怪不得宋人刘挚要教育子女:“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号为文人,无足观矣。”意思是说,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要讲究人格修养,做一个好人,千万不要堕落成靠知识谋功利的人。

但后人们呢?做起来恰好相反,且不知廉耻。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直播

得益于电视技术的兴起,公众的偷窥欲得到史无前例的满足。

最早的一次经典直播,可能是在90年初,CNN凭借海湾战争的报道,告诉世人一个近距离的世界。而让国人印象深刻的08年汶川大地震的直播,央视的一些记者们又教给了我们什么叫“感同身受”。

在直播形态下,人人从受众转换成经历者,但“社会”却不幸被隔离。一个是他的社会,另一个是我的社会。在这两个社会里,我们肆意谈论他的事,却无法再找到真我。

直播,意味着真实、同步、经历。可在人情越发淡薄的今日,人们却很反常的在乎这种感觉。值得一笑的是,他们已很少在意自己的真实、自己的当下与自己的经历。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国标

像我这样只读过职中的家伙对“国标(GB)”印象深刻,满脑子里都是标有GB数值的各类机械标准件。如果说“被量化”保障了我们基本的生活品质,那建立在“GB”之上的应该是一种安全感和信心。长期以来,我们以为是那样的安静生活着。

但事实上,从来就没有什么GB,也没有安全感或者信心可言。唯一存在的就是公众的认知有限,媒体的偏袒和各地利益的博弈。

继公众知悉“全球乳业最差标准在中国”之后,前不久的“北京地铁事故造成1死28伤”也告知公众,电梯国标落后欧标十余年

在跟大部分公众相关的食品及公共安全中,我们唯一可以信任的“GB”,从某种角度来看,是一个伙同商家欺骗大众的帮凶,即便是出于护佑地方经济发展的心理,但却置亿万人民的安全而不顾的行为,理应被大众谴责。

而在“工业GB”之外,另有一种“道德GB”,红十字会近期被公众追问、斥责……但有理由相信,在当下社会中,红十字会很容易就能“挺”过这一关。因为公众将渐渐明白自己能做的事似乎不多。

可见,有考核,但没惩罚,是GB敢于落后的真正原因。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人民

语出《人民日报》评论文章“人民是永恒的政治坐标”,安徽媒体人徐达内特别撰文提醒该评论中先后出现136次“人民”字眼。什么时候“人民”这个词不只是停留在书面或口头,而是真正的放到心里,我们就真的当家作主了。

人民,意指全人类,《韩非子·五蠹》中记载,“上古之时,人民少而禽兽众。”或可按照你的认知去理解这句古话,人民与禽兽从来都是对立的。

至于人民的力量,近代毛主席也有结论,他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语出《论联合政府》)

这篇评论我一个字都没看,只是这个标题吸引了我。但我相信通篇不外乎突出人民该有多重要,诸如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之类云云。谁说谁提都不重要,重要的还是谁在做,以及对人民做了什么!

对于人民,我只有一句话要说,千万别拿人民当个屁!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抽签

语出“山东德州用抽签决定升迁人选”,想出这一“妙招”的官员居然还说这样可以避免暗箱操作。简而言之,运气决定前途多少让人不爽。

当然,这样的事在历史上同样找到例子。清人姚之駰在《元明事类钞·官品门一》中记载:“《万历注略》:孙丕扬为吏部,更定选法,亲自抽签,时人嘲铨部为签部。”意思是说孙丕扬在主管文官选拔的吏部办事的时候,就是用抽签的方式来选拔人才的。吏部更被当时的人嘲笑做签部。

今次有人在学,总难换成另一种思路,如何不去检讨“选拔”本身的错误。或者是因为那样的岗位人人可以胜任?又或者是怕一碗水端不平,职缺倒成了上级给下级的红利?

退一万步,如何又能保证抽签可以服众呢?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骂娘

骂娘意指用粗俗的话去骂人。这种解释蛮有趣,我很少听到骂人骂出高雅意味来的。

最近有广东的开明官员肯定了群众愿意骂娘是件好事,他说:“为什么领导可以发脾气,群众不能发脾气呢?为什么领导可以骂娘,群众不能骂娘?”其实也可以反过来问下,为什么领导要发脾气,要骂娘呢?归根结底一句话,领导也是人。

该官员的意思很容易理解,老百姓愿意抱怨(根本谈不上骂娘),是因为对当政者还有期望。比方说我要投诉某某医院见死不救,控诉当地主管卫生的领导玩忽职守,这算是骂娘呢?还仅仅是投诉呢?

正当的投诉未有合适的渠道去承接,而试图跨越着去接受“骂娘”就显得那种包容多不合适,无论是骂的人还是被骂的人,占理的人总要吃更多的亏。

按国人的习惯,输事又输理真正窝囊的很。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裸婚

语出热播剧《裸婚时代》,意指无房、无车、无婚戒、无存款,在物质上还很匮乏的情况下结婚。与炫富对应的是,裸婚是一种自信,裸婚也是一种自由。

因为人人都相信物质是决定幸福的要件之一,对于物质的多点要求,也会根据个人状况不同而得到理解与支持,没完全好坏之分。若真能理智对待,裸婚倒也不算稀奇。但大家更希望故事属于别人,实惠留给自己。

这就勾起芳文的回忆,话说九年之前,芳文是“被裸婚”了(当时没有裸婚的概念),无房、无车、无婚戒、有负债、彩电是用过两年的,甚至没有拍婚纱照……如今回忆,却格外甜蜜,且多了一份感恩。

因为有这个经历,我是铁定支持裸婚。理由有三,第一,没有物质成本的婚姻,更显真诚,也更长久;第二,不介意亲朋邻里观感的裸婚,是活出自我,更加自信的体现;第三,裸婚代表着一种自由,让爱情回归纯洁。

当然,我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年我只是顺其自然,没像今天能引申出这么多的意义。

无论如何,特别期待全民裸婚时代的到来,兴奋之余,想起很久之前的一句歌词:快和我结婚吧,虽然我没有钱!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指数

语出各地流行的各类指数,我很关心民众的“幸福指数”或者官员的“辛苦指数”,经济学术语被用以考量社会品质,算是一个好现象,起码好坏都有个参考值了。

相对来说,官员的“辛苦指数”更有价值,也更容易被关注,若指数能与官位高低挂钩,或与酬劳对等,就有了不小的一个动力。而百姓“幸福指数”就较难提升,一则众口难调,二则百姓不需要管自己是否在一个大框框里是否幸福,或者他更喜欢没事偷着乐。

可问题是各类指数是如何建立的,民众还不清楚。昨天糊里糊涂的被幸福了,今天或许也糊里糊涂的就被不幸福了。官员们倒是清楚的很,昨天你做模范,明天我做代表,一来二往的,“指数”就被废了,无人再信就没意思了。

幸运的是,今天既然有人愿意冒险勇立“贪官录”,明天他们也会愿意为好官们建个“纪念碑”!总之,愿意被指数的官员,都是好官员。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我是谁

语出一直很火的“我是谁”系列事件,近的有郭美美是谁,郭子琪又是谁,稍远点的有我爸爸就是国法、我是人大代表等等。网民们喜欢追问你是谁,而“我”也早已陶醉在“我是谁”的幻境中。

到处标榜我是谁,而独独忘记我是我,无非是为了那点享受特权。“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这句老话倒是深入人心的很。那“为人民服务”呢?传播的也算久远了,能做到的为何没有几个?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是趋向“人性本恶”的。

还记得电视剧里《武林外传》里吕秀才用一句“我是谁”的问句杀死了姬无命吗?

成龙有部电影叫《我是谁》,我很喜欢里面的主题曲,主题曲的名字恰好叫做《有过去的人》。对比下这两个主题,芳文看出点冷幽默:分不清我是谁,其实也就是在吃老本,终有吃不了兜着走的一天。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羊煤土气

谐音“扬眉吐气”,语出“鄂尔多斯超七千人资产过亿”,指那些依靠羊毛、煤炭、稀土、天然气等资源发财的家伙们,在鄂尔多斯,或在榆林,扬眉吐气道:“俺不穷了”。

古话说,“富贵在天”,但今人会有误解,以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生存哲理。其实,这“天”也不全在山山水水,个人的修为也是“天”,甚至更加重要。

假想下一百年之后以孙辈的情怀来追溯自己:我爷爷当年都如何如何发迹,你会喜欢听到哪种表述?最起码不该让子孙骂你连子孙饭都抢光了吧?

芳文感叹,这世上有优质的富豪,像乔布斯那样,用创意收获财富,更用创意改善生活。也有低劣的富豪,像煤老板那样,与子孙抢食,与环境为敌。可为什么你就只能做后一种呢?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群众演员

语出“群众演员扮保安驱村民”,事发北京丰台,为了阻止当地村民在征地现场闹事,有关部门找来几千保安来镇镇场面。在人数不够的情况之下,又找到群众演员充数。

这条新闻反应了两个问题。第一,北京保安严重缺乏,全国各地职校可扩大生源,以供首都之需。第二,群众演员开始跨界发展,早前传知名演员吸毒、嫖妓。但与此事相比,统统都是浮云。

当然,如果你敢于自称“我是一名演员”,你就会无视这条新闻和这帮群众演员。

虽然演员不一定都是君子,不知道有所为或有所不为,但基本的自我修养还是应该要的。这让我想起毛主席说的某个动物,叫“纸老虎”。其实纸老虎也是一名群众演员,是道具,专门用来吓唬善良的人。

不过,芳文终于还是想通了,不该对一群只是为了生存而工作的群众演员发难。尽管良心这件事是平等的,有或者没有,都不该找借口。但如果要张嘴吃饭,就不该自作聪明的讲什么良心,对吧!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告密

语出广东增城公安局近日发布的一则《通告》,称“举报者为外来务工人员,成绩突出的,可获‘优秀外来工’称号,给予迁入增城户口。”意思是说,举报老乡,就能给办户口。

我宁肯相信这是增城公安局的文字组织能力稍差了点,也不愿意相信鲁迅笔下的事件再次重演。1930年前,鲁迅在《三闲集·序言》中记下:“我在广东就目睹了同是青年,而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书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

如今,同是老乡,则要被互相告密。同是中国人,则要以办户口相诱惑。同是生命,却要分个你我高低优劣。

芳文觉得自己能做的好事不多,但最起码有一条,昧良心的坏事绝对不做。也许这一条已经够了。你觉得呢?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父亲节

父亲节,源自美国,以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作为感恩父亲的日子。

如果说我反对中国人过西方节日,就有点不自量力了。我只是反对我去过西方人的节日,就好像我很鄙视西方人过中国人的节日一个道理。

这种情绪以个人的认知为判断标准,我想说难分错对。至于我的反对,没太多合理理由,只有一条,我想做一个正常的中国人,也希望看到一个有着各自特质的大世界。

早在1945年的8月8日,在上海文人们的号召下,中国人庆祝了自己的父亲节,这个节日直到今天还在台湾等地区被保存。而大陆的人呢?

芳文不禁感叹,国人在商业社会的熏陶之下,不幸被广告奴役,成了俘虏,搂着香车豪宅美女也就罢了,甚至连何时吃饭何时睡觉何时感恩也要受到支配。

幸运的是,从昨天起,我已做了一个自由的人。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忍

语出“罗援少将谈南海问题”(详见凤凰网),看来越南的小动作,已经让少将沉不住气了。

但古往今来,国人之“忍”绝对超出人之极限:被人打骂,能忍。被人骑在脖子上拉屎,能忍。被人夺了妻女,还能忍。到最后被人霸了国土,照样能忍。说到底吧,这一代忍死了,下一代还可以接着往下忍。

忍,更多的还是理解为“克制”。古人错把“忍”当成了一项修炼,堂而皇之的认为“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结果自己“忍”死了,也就没了大谋的可能。

所以,今天的人不可乱学古人。

芳文觉得,套句经典的俚语: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不过,问题是,你的底线不一定是全国人的底线。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央企

语出“央企负面新闻井喷,身陷丑闻焦虑”(南方网),从中石化广东公司的“天价酒”,到中石化云南公司“乱发奖金”,再到国家电网安徽公司“违规配公车及集资建房”,以及中海油人均38万元年薪等等,对于“民企”来说是该敲锣打鼓的“好事”,却因为“央企”的名分而被社会痛恨。

听上去,我挺同情央企。作为曾经的某国企下岗工人,一点都不隐瞒个人对国企那点小福利有所眷恋。走出体制之外不再享有这项特权或者从未享受过这类特权的人知道特权意味着什么!歧视!剥削!压迫!或者其他任何与不公平相关的词组。

但你还能怎么办?还是南航的机长说了句大实话:“跟央企玩,你玩不起”。

不过,我仿佛看见,有不相容的两股水流,一个已浑浊不堪,另一个则暗涛汹涌。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诽谤

语出“伊利股份因媒体传闻6月14日起临时停牌”,传伊利前董助张三林发万言书揭露伊利黑幕,披露现伊利董事长潘刚种种是非。或畏于“诽谤”二字,原本号称同时发帖的十大论坛,均在事件公开后纷纷删帖。

诽谤,在当代人眼里非常贬义,刑法上就有一条“诽谤罪”。对于诽谤者,也等同流氓强盗。
但古代贤人曾有求当政者“开诽谤之路,纳忠谠之言”(语出《周书·柳虬传》),所以,诽谤之说,应当正面来看。

而国人痛恨“诽谤”,至少也有三十几年,想一朝一夕转换观念,除非能得到什么样的保证。但又是谁可以给予这种保证呢?

在芳文来看,也没有其他的好办法,还是得寄希望于上层做出改变,提供法律依据,规范诽谤之路,倾听四海民意。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我行贿了

语出印度正当红的一家名为“我行贿了”的网站,这个站点在短短一年之内就汇聚了1万多条腐败举报线索,帮助印度政府惩处了20多位官员。办事效率有超越有关部门之嫌。

行贿是一种权钱交易,意指进行贿赂,以获得额外的利益。近年各类行贿案件在各大媒体被频频曝光,或可表明上层已下决心来惩治贪腐。

但贪腐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更加上国人自视比印度阿三聪明百倍,惹了自己的利益背后打个小报告是不用动员的,但若没有利害关系,国人更愿意将秘密藏在心底,或当成日后交易的筹码岂不更好。

芳文认为:
无论你是否支持,惩治贪腐、甚至从从学校教育上疏导“贪腐意识”这件事已经在慢慢进行了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真人秀

语出当下流行的电视节目类型,比如正当红的《非诚勿扰》(江苏台)和《中国达人秀》(东方台),以平民的非角色表演,来试探人们的伦理底线。

真人秀的红火来自人的“偷窥欲”,试图对他人生活的观察以完成对自我的精神期许。在低档劣质的真人秀节目中,你会更容易发现这个本质。

以江西台的《金牌调解》为例,节目本该通过当事人先陈述事情因果及当前困局,由观察员抒发围观意见,最后由调解员提出更加合适的办法,以解决当事人的实际问题。

也就是说,“解决实际问题”的节目原则才能帮到当事人,同时也更符合社会伦理的需求。一旦观察员和调解员将自己当成审讯囚犯的陪审团或者法官之后,这档节目就彻底被娱乐了。

不过,在芳文看来,真人秀也是了解民情的一个好方式,你不可能很理解社会总是充满意外的。因为你可能会从中恶意的获得某种满足,看着别人的不幸,没有自省的同情就显得假惺惺了。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越狱

语出“吉林杀父男学逃生手册躲避追捕”。可耻的家伙应该是在《逃生手册》里没看懂“心理调节”这一篇,也或者是良心发现,总之最后放弃逃亡,自首归案了。

于是少数媒体淡定的宣布此次逃亡失败,以一个闹剧收场。但也惹出一小撮读者们有了期待“越狱”之嫌。当然主角不会是这等杀父禽兽,真正令人期待的是可以飞越疯人院的精神病们(延伸阅读)。既然杀人者可以大摇大摆的去“逃生”,那么被害人如何不可以正大光明的去“越狱”呢?

“越狱”一说并非由美剧所创,最早在土匪日记《水浒传》第三十回里就有提过:“此时武松得松宽了,已有越狱之心。”原指囚犯逃离监狱。现在也可引申做逃离或反抗某个不喜欢的环境。总之词义褒贬要因人而异。

但我最害怕因人而异,担心好人得不到好报,更害怕坏人得以偷生。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作文

语出高考,各地出卷作文,主要来考察933万考生看问题时的角度和思路,每年虽不乏精彩之作在网上流传,但今日毕竟不同古时,一篇文章定不了终身。

即便是在古时,失意的写作者也比比皆是。金人王若虚在《<新唐书>辨中》里举例:“温庭筠数举进士不第,思神速,多为人作文。”意思是说温庭筠这个人老是考不中进士,不过思路很敏捷,后来就帮人写写文章。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文章写的好的不一定能中举。但善写作的,思路必定敏捷才行。

于是思考下古时候,确也有些不公遗传下来。当然,这不公是针对写作者而言。对于科学、美学、杂学并举的开放时代,文学的没落不值一提。

芳文点评: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
民国新文化
如今娱乐至上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教育

语出:“今年高考录取率72.3%”。学校扩招,考生减员,一扩一减,录取率大增,随之而来的是喜悦和悲伤,喜悦的是全民素质又将提升好几个百分点,悲伤的是学生就业路越加艰辛。

词出《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意指教诲培育。现代社会只有“录取率”,而没有英才。

“录取率”源自供过于求,当“一纸文凭决定你的社会地位”这个思维还在流行,我们必然会降低录取标准而推高录取率,但现实的一面是大多数家庭“读不起书”,即便是在教育支出早早占据一个普通家庭所有支出大头的情况下。

于是,“教育(包括被教育)”成了一个将社会区隔的隔板,而不是权利。一不能让你以合适的成本接受教育,二不能保障你有更好的谋生技能。若从单纯的投入与产出来看,教育产业已经失去活力。

可社会并不这样看。

所以,读书、读书、继续读书……噩梦不会停步。除了那些懂得自我成长的孩子之外。

芳文点评:
学以致用
物以稀贵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富贵

语出“中国百万美元收入家庭超过百万户”,对比下个人的收入,想想也算活在这芸芸众生堆里,不知道该不该惭愧。

富贵,词出《论语·颜渊》:“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意思是说生死富贵都是命里注定的。 按照古人的说法,我大约能将红脸转回个白脸来。

一方面,农村里的大多数人月收入不到一千,另一方面,贫困农民的年低保也不过六百元。

所以,简单看来,富贵还真是一个“命”的问题,既然如此,各位也就不要在抱怨了。

借用一句歌词来安慰自己:
命里有时终需有
命里无时莫强求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卖

语出“17岁小伙为ipad2卖肾”,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操蛋但又发达的物质文明,将精神文明不能同步的人折磨的痛苦不堪。

卖,词出《说文》,出物货也。意指拿东西换钱。比如卖婚、卖爵、卖货、卖春、卖契、卖文等等。似乎大家喜欢以具体事来对“卖”做个褒贬,可事实上凡“卖”必无对错,你能说哪种更好?

小伙为ipad2卖肾或者少女为iphone4卖初夜权与其他各种卖无高下之分,无非是用各自拥有的“资源”与其想要得到的另一个“资源”做个交换,这种可“交换”的权利需要得到尊重。套句名言“我可以不赞成你的交换结果,但我尊重你行驶交换的权利”。

不过,国人也不用太担心,在日本、港台等地流行的“援交”现象早告诉我们:国际社会“卖”的很疯狂,跟国际接轨不是我们的口号吗?

你情我愿的买卖都是不容置疑的。

芳文点评
买卖买买卖
卖买卖卖买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打拐

语出“微博直播打拐”。虽然是打拐路上的一个小插曲,但大多数网民还是肯定了这次警民合作。同时再次印证了那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

打拐,意指打击拐卖人口。自本山大叔小品火遍大江南北之后,“打拐”也延伸出提防忽悠的意思。总之,防范胜于打击。

清人曾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提过“拐卖”的说法。可见,拐卖古已有之。

但“拐卖”之事为何屡禁不绝?除了自身应该做好的防范之外,社会给予的“多心”非常重要。简单说,我们应该向那位微博打拐的网友学习,只要人人都愿意在这件事上“多用点心”,真正的拐卖者就没有容身之处。

芳文点评
群众打拐要支持
警民互动暖人心
抓住一个算一个
错上一千又何妨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养老

语出“冷血护工”,既包括“郑州护工郑焕明夜半逼老人喝尿”,也包括可能已经被人遗忘的“大连某养老院老人遭护工拖鞋抽打,后因脑出血死亡”、“安徽女护工撕下老人半只耳朵,随手扔进垃圾桶”等事件。

养老,意指奉养老年人。《周礼·地官·大司徒》有记:“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意思是说,政府照顾好老百姓需要做到六个方面,第一就是爱小孩,第二就是养老人,其余不表。

按我的理解,护工应该与老师一样,是一个极具高尚道德色彩的职位。但现实之社会,护工不义,反而显得正常,热情或冷血,全要看护工的心情。于是,冷血护工层出不穷,也不足为奇。

如果想要求护工多点公益心与爱心,成为义工,社会又该做点什么?

芳文点评:
一小和一老
烦恼真不少
多爱多关注
社会才能好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及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儿童节

儿童节是个什么日子?维基百科解释道:是保障儿童权利、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的节日

为了便于理解,对“毒害”做个引申说明,《后汉纪·质帝纪》记载:“毒害流布,日夜广远。”意思就是说谎言说多了,听的人多了,日子久了就成了真的。所以,谎言就是一种“毒害”。

说回儿童节,我国的儿童节始于1950年,换句话说,读这篇文字的人,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儿童节记忆。不过,本文不强调记忆,在于围观。如果一定要说也是在记忆,那也是给60年后的人去看的。

孩子们该如何过这个儿童节?我不打算回顾湖北那个9岁少年的悲惨事,也不打算感动于《中国达人秀》里7岁潘成濠的疯狂事,我们来看看大多数孩子,当他们唱着红歌童心向党的时候,你觉得可好?当看到仅江苏省就有600万学生参加这项活动的时候,你可被震惊?

不敢多问你的感受,你心里知道就好。

芳文点评
儿童节不是天堂
是某些人的秀场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留守

语出“湖北9岁少年买不起36元教辅赌气自杀”。意指中间一代出外打工赚钱养家而将老小留守家中。

“留守”古已有之。《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里记载:“吴王北会诸侯於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说的是吴王出去跟其他诸侯谈判,挑选年轻力壮的吴国兵士随从保护,而家里留下老弱妇孺以作防守。

古今相同的一点是:为了生存或眼前的利益,我们不得不牺牲长远打算,用最大的力量谋取最小的利益。

当下的“留守”问题影响一个家庭,甚至是两三代人,这要比药家鑫案之类的社会问题更加严重,但社会无论如何关注都比不上留守家庭自身去做出改变。可是在这个社会大背景下,个体又能有多少的改良?

我担心的是,中国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家庭已经滋生出一个“被抛弃的一代”,若干年之后,这群人中的大多数在社会中会处于什么位置?他们又将如何面对社会?社会又该对他们承担哪些责任?

芳文点评:
留守的是儿童
禁锢的是希望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及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选举

语出“李承鹏参加人民代表选举”,对于李大眼尝试实践公民权利的行为,屁民表示支持、支持、再支持!尽管李承鹏代表的仍然不是屁民这群低阶的人。

选举,意指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选出代表或负责人。但这种“从下自上的关系”在近代西风东进之时才有转变,更远一点,选举还是“从上至下”的,也就是由上面说了算。

古人在《文子·上义》称“仁义足以怀天下之民,事业足以当天下之急,选举足以得贤士之心,谋虑足以决轻重之权,此上义之道也。”明确选举必须公平、公正。尽管这种选举还是来自一种“上对下”的提携,但公平、公正的要求已成选举的基础。

李承鹏是个写字的人,能说点真话,而且有条件让更多的人听到他说的话,他在表达上少了很多障碍。但作为人民代表,也就是民意代表,该如何保障“倾听”而不是个人好恶,会成为他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顺便插个小故事,西汉时候,武帝召集群儒问:“我欲振兴政治,效法尧舜,如何?”谏臣汲黯说:“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怎么能效唐虞呢?”……我只想强调汲黯的“胆量”太不容易。

当然,开放之中国,若上比武帝更有雅量,下比汲黯更有胆量,才是中国的幸运。

无论如何,对于任何人遵守宪法去实践公民权利的行为,我们都应该无条件的支持!即便是围观,也要给出掌声!

芳文点评
一路走好!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和谐

语出“河蟹”,谨以此篇悼念又一家可能已被河蟹的网站及无数家已经被河蟹的网站。当良心与责任心需要付出额外代价的时候,悲哀的人一定不会觉得羞耻。

和谐,意指“使和睦协调”,词出司马光《瞽叟杀人》:“所贵於舜者,为其能以孝和谐其亲。”

司马光提倡的是“百善孝为先”,也对也不对,尽孝必然使得家庭和睦,但“家和”不一定能“社会和”,如果不能正确的看待“别家的和”的话。所以我更喜欢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来解释,也就是说,和谐就是包容异己,允许有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行为存在。包容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但今日之社会,河蟹横行,肆意践踏民意,甚至让我等屁民,不知民意何在,将原本属于大家的声音变成一个个无力的呐喊,成了一群被割裂开的精神病人。无语的围观者和失语的呐喊者隔着高墙,对空长叹。

芳文点评

墙外花开墙内烦

河蟹翻墙为谁忙

始皇功劳大过你

仓颉岂容尔猖狂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排挤

语出“安庆ATG资深员工受领导排挤跳楼死”,感叹死者轻率的同时,更加畏惧“排挤”的力量。

排挤,意指利用势力或手段使他人失去地位或利益。词出《史记·酷吏列传》:“已而汤为廷尉,治淮南狱,排挤庄助。”清人徐士銮解释的更为透彻:“小人躁进,是必排挤;至於排挤,则不问人之贤否。”

受排挤的人,有一个共性,就是与大环境不合。大环境里要求你谄上欺下,或许你可以不欺下,但若你连谄上都不会,如何带你玩转办公室?

在职场里遇到小人,有本事或者没本事,就成了看脸色的事。但能够受到排挤的人,多少有点能力,而有才能的人一般都又有点个性,于是,排挤似乎成了职场里不可“避免”的手段。

排挤的力量,古人也早有判断,宋代陆游说,“睚眦见憎,本出一朝之忿;排挤尽力,几如九世之仇。”也就是说本来只是一点小怨恨,但日积月累之后,就像有了深仇大恨一般。

围观者感叹:悲哀的不仅是身死,更是心死。死者如何会认为死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但这社会让死者失望,却是一定了的。

芳文点评:
职场烦心事
无非得与失
受人排挤时
利弊要分清
可让三分功
岂可夺你命
万恶终有报
人善是正道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公正

语出“极具职业精神”的律师路纲之“药家鑫案受法外因素干扰导致审判极不公正”一说,我想请路纲先生出面解释下何为公正?何为极不公正?

公正,意指公平正直。词出《朱子语类》卷二六:“只是好恶当理,便是公正。”

“药家鑫案”能被视为普通案件?开车撞人确实普通,举刀杀人就不普通,开车撞人之后为逃避责任而举刀杀人更应该被视作天下奇闻,用“普通”来开脱,路纲律师如何对得起你的职业?

莫非路纲律师每天遇到的普通事都与之类似?如是只能极度同情你了。或者你只是想开一个很冷很冷的玩笑?还是你觉得穷人就该有这样的下场?

芳文点评:
缺德律师若无畏
穷苦百姓就遭罪
懒理路纲装无知
良心帮你辩是非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低叹生活

语出电视剧《乡村爱情故事》(第四部),刘大脑袋向妻子抱怨,每日过的是“低声叹气”的日子,简称“低叹生活”。自嘲中略带伤感。

“低声叹气”应为“唉声叹气”,词出《红楼梦》第三三回:“我看你脸上一团私欲愁闷气色,这会子又唉声叹气,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意指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声。

具体案例太多,如药家鑫案、韩方奕案、田厚波案,看客可一一对照。

芳文点评:
低叹非低碳
位低者而叹
位高者则悍
围观者求稳
围观者能忍
忍到不可忍
唯余叹息尔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