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金奖的才算好东西

【2015031807】刘德华在《天下无贼》里说,开好车的就是好人吗?好像说的就是茅台这种情况,国酒陷入巴拿马金奖的虚荣,国人却不去检讨自己的孬好标准,只有得金奖才是好东西?也只有拿了诺奖才是好作家,我们总是需要外界的认同来印证个人的判断力,对不对?不自信嘛!

【2015031806】余光中说,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所谓开阔眼界、打开心胸是也,可惜不够稳定。人的气质是多变的,人的目光也会因为际遇而闪烁不定。实际上,人连自己都搞不清楚是个什么东西。

【2015031805】家政业可以学学莫斯科的宣传手段,“一小时丈夫”听起来既有噱头,做起来又有内容。它是莫斯科市政府向首都贫困家庭提供一种社会服务,以弥补当地杂工和电工的低效率和低能力。不过,换到上海这类女汉子盘踞的城市,“一小时丈夫”会有市场吗?

【2015031804】传上海大众出租车5月底前,会在旗下9000辆出租车上提供免费wifi。想来这免费的网未必好蹭,二则大多数车程都不会太远,所以,此举实际价值如何,可以讨论。只要通信商稍微把资费降下一点点,各种免费wifi布局就有画蛇添足之嫌。

【2015031803】李光耀曾安慰邓小平,广东、福建等地一些目不识丁的老乡的后代创建了现在的新加坡,中国有理由比新加坡做的更好。小四十年过去了,不晓得大陆人提到新加坡人有没感觉哪些方面还是不如人家的?比如教育或医疗,起码在我的印象里。

【2015031802】陈丹青说他见过的80后、90后最乖、最被动、最有悖青春本能、最缺乏表达意识的两代人。那么?陈见过什么样的人又不是如此了,换一种方式去乖、去被动、去丧失青春本能、去沉默……80后、90后只是一个标签,但不代表某种人格特性,就好像黑色只是颜色的一种,不代表所有颜色都意味着“压抑”。

【2015031801】媒体说到2025年,中国会有5万所足球学校,于是脑洞大开,朱注可能没有踢成足球,他弟弟或妹妹一不小心倒有了机会,万一再表现突出点,成为7000个梅西中的一分子,那……我要如何对待朱注呢?会忽视他么?像所有要面子的家长那样,只关心表现最好的那个孩子么?

不可爱 才是可爱

【2015020607】#改个段子#天上有一只鸟,小明举枪射中,但鸟还是飞走了!为什么?因为那只鸟很坚强。它飞到一片玉米地,眼见玉米地着大火,于是冻死了!为什么?因为它以为下雪了。没打到鸟的小明今年才14岁,但是别人都叫他公公!为什么?因为他是太监。小明的哥哥叫大毛,弟弟叫小毛,那小明姓什么?姓那!小明请我讲故事给他听,我说“从前……”,小明等我不急催问:“下面呢?”我说:“下面没了”。

【2015020606】拿破仑看《孙子兵法》为何流泪?因为看不懂吧?!不过,要是拿破仑真看过这本书才让人泪奔呢!标题党们最可爱的地方就在于他们一点都不可爱。

【2015020605】复旦张维为教授的一段演讲在优酷上有110万的播放量,“中国人,你要自信!”也许会成为2015年的流行语。悲哀的是,我们真的需要靠比较国与国之间的差异来寻找个体的自信吗?张教授的演讲主题改为“中华民族,你要自信!”或许更合适一些。

【2015020604】腾讯推出“全民K歌”,比百度、唱吧、K歌达人什么的要好玩一些。这是腾讯憋的大招吗?前两天才封掉网易云音乐和天天动听哦。有能力就是好,随时随地可以任性。

【2015020603】我对新App持怀疑态度,它需要下载、更新、存放、管理,除非它可以做到与你的工作(邮件、新闻、赚钱)、生活(天气、交通、餐饮)密不可分。能少就少也是对用户的一种尊重。

【2015020602】好故事也许可以拯救朋友圈微商,但其根本目的还在于套近乎卖货。这样一来,人们还相信故事被它感动吗?我们会不会在一个美丽的面孔上划了一道难看的疤痕?

【2015020601】一本挂在《经济》杂志下面的“专刊”组团来拜访,听他们介绍选题、杂志背景和运作方式,再看看刊物的设计与印制水准,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奉劝这些以媒体人自居的家伙们,要么直接卖,要么滚开!

焦虑的少爷

有本叫做《身份的焦虑》的书在知道分子中较有名气,各类媒体也常拿来说事,套在各种国情下,似乎也都能得到印证。我虽然没读过这本书,但对这个标题却非常认同,就好象我一直在问自己:我能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做个不平凡的人吗?瞧,只要一思考,焦虑随之而来。

所以,朝鲜也有人会焦虑。最近金家少爷又多了一个“元帅”的名份,不知道这个几岁就懂得打枪开坦克的神童有没感觉满足?如果金元帅看过好莱坞的电影《蜘蛛侠》,估计这辈子也不愿意在朝鲜引进西洋片吧?那句励志的话听上去怎么那么讽刺?

不过,好处在于他让全朝鲜的其他人都没了焦虑。投胎在朝鲜,只要做好一个顺民就够了。至于什么神童、勇士、圣人、作家、神枪手、书记、元帅、神仙、甚至宇宙大帝这些的,统统让金少爷一个去做便是。这有没让你想起各种皮包公司,一人公司也有董事长,三个人的合伙企业全是各种总裁,谁让金家人过家家的本领也是举世无双呢?我活了36年,能见到这样无聊的事一点都不无聊。

若换你来做金正恩,估计真开心不得。大多数时候连爱与不爱都没法搞的简单,不得不担心金少爷在做身份变换时又该怎么切换频道呢?如果不小心在做元帅的时候做了把超人,那让美帝大兵情何以堪?

实在不行,去跟我朝专家讨把唐寅亲题的扇子,一面画个宇宙,一面写个大帝,定能在关键时候派上用处。起码,唬唬顺民必是错不得的。

友邦是匪思密达

有时候,我特别讨厌“相对论”,不是爱因斯坦的那个,是国人自以为是的真理,哪里有好人,哪里也有坏人云云。这种泛泛的东西不可能被证明是对或错,就像我们忘了本该去坚持一些偏见,大多数时候,在国人眼里,坚持原则被认为是固执的。

朝鲜人绑架了中国人,然后来勒索政府,然后民众们不晓得结果如何,也不知道该拿出什么样的态度,即便那些正在讨论此事的人,也难去感同受害人亲朋的那种痛苦。若真的能去体会,估计也只是一种无奈。

我还是喜欢非黑即白的日子。记得某部电影里有句台词说,“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容易辨别是非,但越年长就越发做不到这点……”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说我们的成熟就是一种妥协?听上去也太TM悲催了。

这个事让我觉得,“同胞”这个词在中国人身上不太适用。我们没有足够的眼界去包容那些多到我们看不过来的其他人,尽管都生在同一片土地上,讲同一种语言,但却偏偏有各自的生活,对事物有各自的辨别,对人生也有各自的态度。若说在性格上也有近似的部分,可能更趋于明哲保身吧。活下去是唯一的追求,但为什么活或者说怎么活却没人考虑过。

若按我过那种直接点的日子,应该是不会遭罪的,谁喜欢我爱我,我喜欢她爱她十倍,谁诋毁我攻击我,我让它永不超生。这也许会被人误解成极端分子的言行,但人生不该爱憎分明吗?让信任我的人知道我的态度,将会获得更多的信任。而一个背叛你的“朋友”比敌人更令人厌恶。

所以,去TM的什么友邦,见鬼去吧!

【每日论语】复仇

语出“俄工程师妻女空难丧命 丈夫跨越国境手刃责任人”。在“发现新闻网”,这篇让人动容的旧闻被大家翻了出来,在这个被韩少称之为“脱节”的国度以及这个全民恐慌的年代,寓意深长。

复仇,意指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伤害自己的人。汉人袁康在《越绝书·叙外传记》中点明:“臣不讨贼,子不复仇,非臣子也。”意思是说,国土被抢占了而不去夺回的官员不是好官员,父母姊妹被谋杀了而不去报仇的男人不是好男人。

复仇在古代更容易发生。唐人裴铏曾在《传奇·薛昭》中记载,“囚有为母复仇杀人者,与金而逸之。”说为母报仇的儿子,不该得到判罚,反该赏赐金钱及自由。可见,复仇不是犯罪,复仇是正常的人伦!可今日这个没有人伦的社会还懂得宽容吗?

我们即便不去说具体的受害者,读者们也能体会得到这种复仇的怒火在身边燃烧已久。或者我们已经清楚的认识到,无论你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你都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受害人!到那个时候,剩下来的人还能继续悠闲的谈论其他话题吗!?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公民观察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每日论语】忍

语出“罗援少将谈南海问题”(详见凤凰网),看来越南的小动作,已经让少将沉不住气了。

但古往今来,国人之“忍”绝对超出人之极限:被人打骂,能忍。被人骑在脖子上拉屎,能忍。被人夺了妻女,还能忍。到最后被人霸了国土,照样能忍。说到底吧,这一代忍死了,下一代还可以接着往下忍。

忍,更多的还是理解为“克制”。古人错把“忍”当成了一项修炼,堂而皇之的认为“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结果自己“忍”死了,也就没了大谋的可能。

所以,今天的人不可乱学古人。

芳文觉得,套句经典的俚语: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不过,问题是,你的底线不一定是全国人的底线。

『每日论语』将在安庆生活社区私人媒体乳透社三处同步更新,感谢阅读。

基地组织建国

从屁民听到的满耳消息里,屁民只能将基地组织当成一个“黑社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基地国”的建立或毁灭不过是为历史提供了另一种多样性。但反社会的“黑社会”成了主流的“社会”之后,屁民该去问问他们当初反对的又是什么?自然,从我这里,你是找不到答案的。

美国人也许可以给出答案,要不美国大兵也不会放弃自己的自由去剥夺基地人的民主。其实,自由或者民主只由胜者去解释,用作道具的时候,它就是道具。如果一定要将它当作道义对待,也只有失败者才会相信。

所以说,基地组织建国,应该是一件好事,为了我们人类社会提供了另一种可能,也为美国人找到了更多的工作,尽管这些工作是暴力和流血的,但举着国家利益旗帜的大兵们,让荣誉在风中飘久了,也会觉得自己可以看得见,抓得牢。那很可爱。

远远观望的中国人,可以装作茫然不知的模样,像一百年前一样,继续围观。

你幸福吗?

盖洛普上周公布的“2010年全球幸福调查”显示,仅有12%的中国人认为自己属于盖洛普所称的生活“美满”一档,而有71%的人认为自己生活“艰难”,有17%的人说他们生活“困苦”。

换我来填这项幸福调查,估计我会选择“美满”,原因是我还健康的活着。当然,我也知道盖洛普不是这个意思。那就找不到理由去支撑“美满”了,难道那12%的人也跟我一样?“面子”总是妨碍着“我们”承认和面对事实。

零星想起在这之前看到的一些关于“幸福”的调查,有一条道理比较明确:找幸福的人往往都不怎么幸福。我们在追求幸福感,追究幸福指数高低,说到底正是源于“匮缺”。精神强大的人或许能骗了别人也能骗了自己,说自己“美满”,但“那么说”就是远离“美满”太远的一个具体体现。

可是,调查之后能做什么呢?修正下自己的观点?哇噢,原来有那么多人跟自己一样不幸福啊?!那就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了!既然如此,也不该由我来解决了。那接下来该怎么办?我不知道。

换一个更混乱的逻辑,如果继续将美满当健康的活着,艰难则表示我还活着,困苦呢就有可能是我可能活不了了。对比下数据,这生活怎么了?

所以,千万不要问自己:我幸福吗?

国家公关

最新出版的《南都周刊》(第7期)封面主题为大国公关,谈及今年初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播放8000多次的一部30秒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南都基本还原了这部片子的创意及制作过程,也找到几位生活在中国的外国友人,谈谈对这部广告片的理解以及个人的中国印象,来探究今日“中国形象”实际为何。

友人们来自德国、美国、英国、南非、墨西哥和加拿大等不同国家,尽管他们也可能只是一个路过此地的淘金者或投机分子,不懂得什么广告创意或者国家营销,但居然会有一个较为一致的结论:这部宣传片没有主题,没说清楚中国的特点,甚至连中国是什么都没有解释清楚。

这个结论让人既高兴又难受,高兴的是我们地大物博,解释不清太正常不过。但难受的又是什么,我也说不清楚,只是难受而已。

很明显,这类宣传片的必要性已经不需争论。在娱乐至上的时代,注意力成了具象征意义的新诉求,无论这个诉求从长远来看是多么的肤浅和脆弱,但你似乎也得这么去做。我们经常安慰自己:这是一个多元的世界,中国人应该主动来表达自己。

换个话题,如果由我来做创意,我该在30秒的时间里提供什么样的的信息给世界呢?这个话题也可以问到所有自诩爱国的仁人志士,在你们的脑袋中,中国与世界不同但又吸引世界的地方在哪里?

起码我的答案不是那些呆呆站立没有感情的人,那不是我,希望也不是你。

抱歉,你还在紧皱眉头吗?不如做点有趣的事,我们来比较比较,看看你更喜欢哪支片子,如何?

快速进入|中国 |朝鲜 |美国 |墨西哥 |新加坡|匈牙利|德国

这个民族的秋天

“没有人会留意,这个民族的秋天……”这句借了许巍的词稍做替换的语句让我很是迷茫,用“民族”还是“国家”也略微犹豫了一会儿,最终选择了民族,因为我不太敢确认民族是个什么意思,虚幻的东西总是不太容易招致祸端,我小心谨慎的想着。

确实没有人会留意,因为当下活着的人总是要死去的,人的生理条件决定了我们只能操几十年的闲心,数千年都过去了,你还记得哪个老祖宗在某年某月操过的咸淡心吗?我们都是路过的,围观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时间的长与短而已。

好在我们还有中秋节可以过,起码在这个节日,我们是自由的,我们可以跟自己喜欢的人发发短信,送点祝福,不必苦大仇深的跟他谈论什么麻疹疫苗,什么钓鱼岛纷争,什么春晓油田危机,什么华侨在日本或者在菲利宾或者在马来西亚遭到不公平待遇,什么什么什么都不必说,即使我们熟到无话可说,也不至于纠缠这些玩意儿为自己埋下祸端……

我好像很害怕闯下什么祸端,开口闭口就是小心为妙。比不得那些敢于站出来公然索取跨省追捕的英雄侠士,我只想过一个平民该有的正常日子,可以有自己的一块土地或者鱼池,可以养几头小猪或者几亩小鱼,可以到集市上拿这些换点其他的什么东西回来,我甚至可以不需要人民币,如果我不用担心自己是否生病或者孩子还要进学校读书的话,原本我以为我可以不要担心,我觉得我可以为孩子单独开一个私塾,即便凭我的见识,怎么地也该比现行的教育要好上千倍,起码不是祸害。可是,可是,我不在真空里过活。

坚持

做什么事情最难的就是坚持,能坚持着去做一件事情,即便是重复着做同一个动作,那也可以将这个动作做到一个新境界。我是一个不聪明的人,所以,笨鸟先飞的道理我从小就懂,也不得不参考着去做,多扑腾扑腾,应该能做好点事。

我从一个月前决定将这个博客做成一个每日定期发布的玩意,但我并不自信自己的写字水平,而是完全是当成一种锻炼,以对抗自身的惰性。要知道,我只有将一个动作重复到仿佛是生在潜意识里的才会形成一个好习惯并保持下去。在这个过程中,我将从一件小事情中吸取的动力转换成对一些长远目标的期待,就像骑车爬坡那样,尽管能不能骑上坡本身不算啥宏伟的大目标,可是一旦完成,你还是能体会“成就感”所赋予你的鼓励和启发。

在大旗上溜达,看到一则关于日本的军力报告,美国兰德公司又在拿一叠数据挑拨世界和平了,不过对日本人多提防着点也没什么不好,就算小日本想保护着自己本身没错,但是保护太过了,就成了威胁,咱得防着点。又有另外一则新闻说华盛顿已经承认美国无力独霸世界了。这一前一后的两则新闻怎么看上去那么的别扭呢?就像是一个圈套似的。我也是难得关心下这方面的事情,看了之后就觉得媒体太阴险了,媒体这水确实深,让我有点害怕。

其实咱国家一路走来,也是在坚持着,这也跟我们每一个人的坚持有关,有我们的小坚持,才成就了国家的大坚持。民众其实是可以影响国家的,如果我们的民众不轻易改变自己的志向并忠于自己的坚持的话。当然,从一小段时间内的现实来看,社会还是浮躁的很,无论是你在阅读,还是我在写字,都似乎心不在焉。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得坚持多看,坚持多写,无他,好习惯你得珍惜不是。

两岸三年内或将一统

来自台湾《中国时报》的消息:

吕秀莲今(23)日接受加拿大《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专访时表示,国共预备自2009年至2011年,运用“国共论坛”、“海峡论坛”、“两会协商”三项平台,及“经济合作协议”、“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和平协定”三项协议,力促两岸完成和平统一。她形容国共两党现阶段的关系,如同两人牵手合跳探戈的状态。

不知道该如何看待这则新闻,但是至少可以看到两点可能:第一,在民进党看来,这三个平台的作用基本代表民意,是强势不可逆的;第二,民进党也认为这是两岸或将一统的最好历史机遇。当然,如果吕秀莲不可以代表民进党的话,那么这仅仅只是吕秀莲的个人认识。即便如此,也体现了岛内最顽固的一帮人的心态变迁。

我并不觉得吕秀莲过去的所作所为会影响她当下或未来的两岸立场,只是作为政治筹码,她会用此为自己的将来置换点什么确实是一件值得思量的事情。或许,她也要评估下,在统或独的硬币两面,她本人的价值和获益如何才能最大化。

大国不应该有“国花”

全国政协委员宗立成表示:

花最多的中国却没有国花,是全球华人的一大憾事。所以,他决定递交提案,建议确认牡丹为国花,为国庆60周年献礼!

宗委员是从“确定国花,引领花卉市场消费,带动行业经济发展,以推进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快速复苏”这样的思路来引导出这个提案,貌似一举多得,其实是一无是处。

很多大杂志是不用人物来做封面的,除非是出于“封面故事”的需要。因为杂志是一个媒体,代表了一定的社会性及客观性,是不可能无稽到用一个人来代替它的舆论重点和报道风格的。

而“国花” 这玩意就跟杂志是否用人物做封面一样,是一个“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事情。中国有13亿人,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花。本来没有国花,就无所谓一些感情或者品味寄托上的高下,可是,一旦有了国花,似乎就逼着有些人去改变自己、去迎合一些事物(而且这种改变多少是带着怨意的及不便的)。

和国旗、国徽、国歌相比,国花具有本质上的不同,前者属于精神及民族寄托,但“国花”纯粹就是个精神消耗品。对于大国而言,国花就更不应该有。有国花的国家,总是会显得那么小气、局限,甚至有了国花之后,国家原本该有的包容也找不到了。

当然,如果从纯民间的角度来看,搞个“中国十大名花评选”的活动,通过专业行销的手段来开发这个市场,或许比宗委员的这个提案更加实际。

唉,我一直渴求(这个词用的不好,貌似我很领导)这些委员的提案可以真正做到更实在点、更真实点、更紧迫些。那些给自己戴戴帽子的事情就不要在做了。还是那句话说的,不折腾,不扑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