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生日

今天应该是我一个朋友的生日。我没有去确认,打算晚点时间发个短信试探下。我记不清了,有点难堪。

他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

我的朋友不多,好朋友更是屈指可数。可我对数字的记忆能力实在要命。所以我知道他的生日是阳历127.但不确定是12月7号还是1月27号。我这个家伙!

我和他在96年的冬天缔结了友谊,那个时候叫做哥们情谊。我现在更乐于用『友谊』,感觉这个词代表了『信任与忠诚』。那个时候的我们,正经历着由农村人向城市人的转变,难免有点浮躁,难免有点不适,可正是这样,让我们对这个社会有了多一种认识,对人生有了多一点理解。

我们这帮从农村来的初中生,终于考上了一个毕业后就可以上国营工厂工作的职业高中,除了身份的不安之外,还有对前途莫名的烦躁。如果不是没有较好的经济条件,大家是不会走到一起来的,也许大家都可以继续读高中,考大学。可是,有些梦开始,另外的一些梦就需要结束。

当我们开始习惯将自己当作一名国营工厂的工人来考虑学习和出路的问题的时候,我们难免会将自己的轻浮建立在对成熟的误解上。正是在这个时候,我和他走进了一家国营大二级汽车制造厂。

我们在一条相同的流水线不同的工段里体会着一个现代化工人的原始心态。和空旷的厂房一样,苍白,迷茫、空虚。

等我们看似都接纳了这一切的时候,我们已经不是96年时的我们了。这多少让人感到失落。

我会比较太在意自己内心的感受。而他则表现的更加适应这种生活。

我们是在99年的3月分别的。

他现在在家乡买了一栋不小的房子,有一个很好的妻子和一个很可爱的女儿,还继续着一份稳定但辛苦的工作。

我现在在异乡租着一栋小房子,有一个很好的妻子和一个很可爱的儿子,和志同道合的人创立了一家小广告公司,当然,离不开一屁股债务。

我和他大约共同学习、工作了6年,前后交往了12年。我庆幸生命的前1/3与能他为友,期待后面还要继续,更奢望来生还要再接再励!

今天,先祝福他,我的好友陈闻泉!

生日快乐!

万事如意!

神秘的『七人会』揭开面纱

七人会神秘的『七人会』近期即将揭开神秘面纱!『七人会』是一个来自传媒圈的神秘组织,由混迹媒体圈、广告圈尤其是台商圈多年的资深人士非自发组成,致力于成为大陆传媒圈一道独特的风景。

此次峰会由『七人会』主办,旨在搭建一个现在还能在台子上的企业与即将登台表演的一些企业的桥梁。为各位企业主早日登上市场之台提供真知灼见、激发商业灵感、寻求变革的力量。

『七人会』据说成立已近30年,但从照片上成员特征中丝毫感受不到,本博也未能联络到相关成员,故只好留此悬念。

承办单位『台疯传媒』是新近创立的广告新牌。创始人小过同学也是『七人会』难得的几位男性会友之一。江湖谣言此人目前还是单身,本博未经允许代为征婚(谢绝中介!谢绝佣金!谢绝诈骗!)

『七人会』主力成员也是首度特许本博独家刊发此照。据说,各位成员曾表示,需要低调行事,请各位媒体友人勿转贴、勿刊登、勿谣传、勿诽谤……尤其是台商圈类媒体从业人员更勿擅自使用,违者本博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另外,本次峰会还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非主流媒体的大力支持,『七人会』专门委托本博表示感谢!

注:以上为此次峰会主办方『七人会』新闻独家稿,纯属胡扯,故独家授权『私人媒体』使用。

《milk新潮流》创刊

一家位于天钥桥路肇家浜路的东方书报亭,今天中午摆上了一份新创刊的《milk 新潮流》。摊主说今天只拿了两份“试试看”。

早在2个月之前,古迷们就在古仔部落格上知道了这个消息,并了解到一个新词『GEEK』,该刊物还以无数其他词汇予以定义。按照这个定义,无数人将被纳入这个范畴之内。

我是『GEEK』么?我不用IBM,我用ASUS;我不戴手表,我没多余的钱;我喝星巴克,但不知道怎么冲杯好喝的咖啡……严格的说,我根本离『GEEK』还很远,或者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收入的曲线下降,我或许会离『GEEK』越来越远!

可是做『GEEK』好么?这样的文化现象如果有缺席会代表什么?对社会的参与度不够?与社会脱节?好象是,又好像不是!我糊涂了。

其实,我就是不适合讨论文化的人,没有文化素养,哪有对文化的见识呢?

这份创刊号应该得到了“谷歌”的大力支持,“谷歌”的宣传册得以创刊号别注面世。

文字被大家活活整死了!

很多年之前,我一直渴望做一个自由撰稿人,就象今天我所知道的『许知远』这样的人。可惜我读书不多,记性又极差,有的时候要不是翻看日记或者博客,还真的不知道自己过去都做过些什么,更不用说看了几部书就可以记住几篇什么美文了。

我也曾斗胆给一些刊物投过稿,比如《诗刊》、《散文》等,编辑也有回信,除了鼓励之类的话,也有一些报读什么卤熏文学研究所进修班的宣传单页,难道『文学』可以培养的么?这让我有点担心。

后来,我不在做什么文学梦。把自己的那些所谓灵感渐渐交付在自娱自乐上,写点牙疼的现代蒙侬诗,用听到耳烦的粤语歌词拼凑组合出一些新的词,并视为原创…..渐渐在别的方面给了自己一些可以发散的空间。

我喜欢想象,至少在这样的思维下,我可以觉得生活多姿多彩点。我的视力并不好,我懒得分辨色彩,色彩本身对于我而言,没有多大的诱惑力,我很难理解美术。这很奇怪,这矛盾么?

所以,我还是喜欢黑白的文字。

可是,今天,我感觉到悲哀,文字就要死了!

我看不懂新新人类的『火星文』,感觉恶心、呕吐,甚至要歇斯底里,真想怒骂这群人,可是我又做不到;我痛恨虚伪、苍白、无力、肤浅的平面设计,领会色彩的能力甚至比我还要低级许多,我依然感觉恶心,不堪;我厌烦噪音垃圾、视觉污染、人情冷淡……

而这一切,都在告诉我,文字就要死了!

书店里的书还是畅销,可是买回去看完全本的又有几个?

大家都在评论易中天,可是有几个人愿意花时间去仔细看看三国?其实大家说完易中天之后,还是没有去关注三国。难道易中天早已了解世人的心态?

我承认,我的周遭到处充满了这样的人,拿着文字作掩饰,拿着文字当符号,觉得可以代表自己的某种身份和某种社会状态,代表了他还活着,还麻木的活着!

是的,你还活着,可是文字呢?却被大家活活整死了!

同样,即便没有周遭如我表述的那样环境,仅仅是如我这样的文笔,这『文字』也早晚被我整死!届时,我有资格陪葬其左右么?倘若有,我会那么做么?倘若会,后人允许么?我深思!

『台蜂』来了!

好多事情总是在千回百转之后,你才会知道它的真正价值!

我第一次听小过说『台风圈』的时候,我并不觉得这个和『风神榜』有多少类似之处,即便有,意义又何在?直到郭松清把这个logo设计出来之后,我才知道,我差点错了!

郭松清给了这个logo两点意义:第一,是一个蜂巢,象征着勤劳和丰收;第二,是『台风』的漩涡中心,象征着一场具有攻击性和颠覆性的台风。

在台湾 ,很多人并不认为『台风』是一件坏事情,因为『台风』带来的虽然有暴风骤雨,但更加起到了调解环境气候、保护自然生态发展的重要作用,台湾人对『台风』反而有着良好的印象。当然,『台风』的生猛、果敢、快速也是这个事物的重要特征。

而现在的大陆台商圈生态,却亟待『台风』来临。

『台商』分布全国各地,相对较为集中的城市就有105个,其中有103个地方设置了『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台籍人士不仅在大陆投资创业,还随着很多世界级公司进驻大陆,成为这类公司的中高阶职业经理人,视为『台干』族群。『台商』与』『台干』族群更带来数量更为庞大的『台胞』、『台生』群体。与此相对应的是,大陆官方及半官方以服务台籍人士为基础的机构及分支就不下300余家,如各地的台办、台联、台商服务中心等。民间、地下及来自台湾岛内的无背景机构更是数不胜数。

对于大陆常驻台籍人士的统计,各类看似都很权威的机构给出的数据却相差极大,从40万–200万不等。其中,以章孝严的台湾台商发展促进协会的160万的数据被引用的较多。

再看他们日常接触的媒体,近年来,『台商圈媒体』的概念在媒体圈内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其中,《中国台商》杂志就先后以这样的概念与新华网、人民网、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中国新闻评论网、中央日报中文网络版等国内、国际、两岸重要媒体达成合作。但将『台商圈媒体』放大来看,从1994年深圳及东莞两地台湾同胞投资协会先后出版协会会员内部刊物《深圳台商》、《东莞台商》算起,这类媒体至少已经在媒体圈内生长了13、4年,虽可见其生长潜力之一斑,但是,在这个圈内又找不到(哪怕一本)绝对领先的媒体!于是,大家看到各地协会内部刊物层出不穷,有《苏州台商》、《杭州台商》、《海南台商》、《昆山台商》、《上海台商》等,而号称是全国性发行的刊物却屈指可数,只有《台声》、《中国台商》、《台商》、《台海》、《中国台湾》等几家。而操作者的背景更是官方、半官方、投机者、企业家、学者、新闻人夹杂,参差不齐。

可是,你能简单的说这样的局面有点乱么?不能!

那该怎么办?

现在,需要有一股力量,以第三方的身份,在文化、价值、责任和传播的层次,来分析、提取台商的真正价值,并予以呈现。而这股力量至少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专业特长:了解台商圈生态、熟悉传媒传播过程、深谙市场行销之道。

所以,当在兴国路的一栋公寓房内,两个70年代后的人,决定将自己在媒体行业、广告传播领域及台商圈内积累多年的经验、智慧,结合起创业激情一并奉献给这样的一个『符号』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到『名符其实』!

不想上市的媒体公司不是好媒体

很早就听到《投资有道》这本杂志及其关联杂志的运作团队的最终目的是上市,不料早在今年3月他们就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真替这些据说是来自美国道琼斯集团的团队感到高兴。

不过别人上市,我高兴什么呢?

昨天和一个朋友在一家不能无线上网的星巴克聊天,提及他所在的那家广告公司,也是以上市为目标。他对公司清晰可见的上市日程和内环线的一套居室充满着期待。在这样的一家公司上班,想不卖命都难。

可是,我们能给合伙人什么期待呢?

我们也要做到上市?还是说那是一个美丽的大饼,只可以画不能够吃到?这可是台湾人的做法,在我们这里应该要坚决制止!可是那些闲人能士还需要什么呢?高薪?高福利?这个又是几家初创企业可以做到的呢?

然而,如果我们说现在做这件事情的目标不包括上市,那可就真的小瞧我们的志向和雄心了!江南春当年看到一个覆盖3000万白领的市场就成就了一个分众,无中生有了一个渠道,也推进了中国广告业的发展,让自己的价值不仅仅停留在分众的市值上。

各行各业仿佛都是为少数人而存在的,当市场上有了一个模板的时候,剩下的就是复制了,最后有了一个成熟的市场,直至腐败、衰落或者出现新的模板。

而今的模板就是以上市为目的的媒体发展模式,一个将概念(想象力)去落实(执行力)的过程(当然,任何一次创业都可以这么总结)。换句明白话来说,就是看菜谱炒菜。

然而星级厨子不是人人都想做的,也不是谁都可以做的。所以菜谱漫天飞,星级厨子还是那么几个。所以,你说中国也许有近万家杂志媒体,几千家电视媒体,几百家报纸媒体,数万家网络媒体,能站在那里说我肚子不饿,我家里可以种田产粮的还是那么几个。

人人爱听的那句鼓励人的话:『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其实并不是要求每个士兵都要成为元帅,这也是不现实的,但是这种想成为元帅的心态对于士兵的成长很重要。所以,中国的媒体公司如果可以理解『不想上市的媒体不是好媒体』这句话中对做事态度的要求远比『看菜谱炒菜』的趋利心理来的更为实际的时候,中国的媒体算是真正的在成长了。

宁波人朱敏

当朱敏被众多不相识的人当作电影明星一样簇拥着走出某论坛现场,他一定相信身边的这群人中或许会有另一个他。身材挺拔的朱敏,年近花甲,但从肢体语言上无时无刻不在表露出他还年轻。

当你用心将朱敏从一个陌生人变为一个熟悉的陌生人的时候,你就会开始钦佩他。《环球企业家》杂志今年4月份给朱敏刻画了一幅比其他媒体报道要鲜活很多的肖像。该文作者张亮在文章开头写道:

“从1969年到1971年的三年时间里,知青朱敏在宁波东乡从事着单调重复的体力劳动。春种秋收时,他要每天从凌晨2点工作到晚8点。虽然已经结婚、生子,但他似乎始终无法适应这种正规、平凡的生活。于是他加入了乡里的手拉车队。”

这样的的观察或者说猜测确实独到。

演讲的时候,朱敏在语气和语调上有习惯性的后缀,初听他说话,让人丝毫不怀疑他有过7年的农民经历,质朴、纯真,『卑之无甚高论』的谦虚心态显露无遗,但加上丰富、多变、不安的肢体语言,又让人感觉到这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是的,当高二学生、知青、农民、大学生、公派留学生、技术员、创业者、投资人等不同层级的社会身份由一个人的生命去延伸的时候,你会看到什么呢?

朱敏来自宁波。宁波人朱敏多次表述宁波人『开放』的基因在他的血液里澎湃不息,这个带有乡土气息的表述,造就了一个世界级的企业家。只有当一个人『开放』了,才可以接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好处,比如知识、经验、人脉、资金、机会等等成功的要素就会向这里涌来。可是这种『放开』又是如何可以做到的呢?朱敏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

他引用一个印度朋友说的关于『甘地的不抵抗运动』的笑话,借此来分析中国人和印度人的区别。他很惋惜中国人总是把眼光局限在『专业的技术』层面,不能在各种领域放开,无法达成事业的高峰。而印度人则要开放很多,因为圣雄甘地有提示,对于自己不能控制的,就采取不抵抗的心态。所以,印度人做不好流水线的工作,做不了技术层面的工作,只好将自己转向管理层面……在说这个笑话的过程中,他自己笑得很开心,甚至整个身子在沙发上或前俯或后仰,可想当初这个笑话给他带去的震撼和某种启发。

笑话仅仅是笑话,不说笑话的时候,朱敏很认真的对大家说,既然我们左边是富邻居美国,右边是穷邻居印度,那我们就要努力学习他们各自的特色。这种邻居论,应该是他世界观的一部分。从某个角度去说,多少代表了一点麦克卢汉的『地球村』概念。

他觉得人的本质都非常的相似,只有坦诚以待,展示你努力工作的一面就是你找到合作者的基本条件。如此『相人有道』,应该是他的“赛伯乐”公司名称的真正含义。

被媒体称为“天使投资人”的朱敏,却质疑一些投资人的心态。他认为当前约有70%的投资人不合格,主要是因为这些投资人总想着去控股,去掌握企业。在他的观念里,来控股的投资人都不是好的投资人。先后投资过500余家高科技企业的朱敏,更愿意在投资中将『信任』先于『收益』。

『台积电』还不是世界级企业

我想至少有300个人不会怀疑2007年11月24日上午时的张忠谋,尤其是他的诚实。

我是从台湾《商业周刊》上知道这个人的名字的,还有『属于』他的台积电,最近他也成了《东方企业家》杂志的封面人物。这个在上海南洋中学上过学的台湾企业家,带着复杂的感情,在昨天晚上的上海,接受了一项『2007全球华人企业领袖终身成就奖』。

从某个层面来说,台湾企业界的水准代表了华人企业的一个高度。而这个满头花白头发、面相慈祥的老人一定算是台湾企业家里的领袖级人物。对于这个终身成就奖,张忠谋并没有太多的修饰,而就世界级企业的标准究竟为何,却提出了『针对自己』的严苛要求。

在今天上午30分钟的演讲时间里,他列出的九点世界级企业的标准,但他仅仅着重强调了第一点,即符合世界主流的价值观,并用七件要素衡量了企业是否符合世界主流的价值观。

在七件要素中,让很多中小企业,甚至是大型企业都头痛难堪的『优质的公司治理』,被他排在最后。而『说真话,不说假话』这样看似简单,往往被当作是对人的基本要求的素养,却被放在了第一位。难道事实真的让这位76岁的老人如此失望么?还是他仅仅是从自己的修养出发,为他理想中的世界级企业订立了一个新标准?

我相信他的观察和定论,一定不是应景敷衍。相反,确实到了提醒大家要注意这个问题的时候了。如何让一个企业做到『说真话,不说假话』?可不可以选择『不说』?如果一定要说,那该怎么说?……张忠谋最终还是亮出红牌,他忧心冲冲的说,如果按照他的九点标准,那么现在那些自诩为世界级企业的企业将有大多数会感到脸红。事实上是单凭『说真话,不说假话』一条就足以将很多企业扫到一边,忽略不计。

是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和一家企业是完美无缺的,所以,总会有更好的机会和更好的企业涌现出来。当一个严苛的人将自己的完美理念运用在一个优质企业上的时候,就很像一个在试验田里工作的科学家,容易忘却他的研究成果要最终放在实验室之外去达成效益。

而更加现实是,『提出』会比『做到』更难。当大家都在遵守着不完全规则,进行着产品供给、市场份额、销售业绩、企业利润、股东利益、客户需求等方面竞争的时候,他的企业还需要『背负』着这个『提出』的标准去行走,这看得到的辛苦会受到应有的尊敬么?

直到最后张忠谋郑重的宣布:『台积电』目前还不是世界级企业,只是具有这样的前景,并为此而持续努力。我才知道这位企业家的诚实,也才感受到他的真正力量。是的,他虽然创造了一个产业,甚至还创造了一个客户的产业,但很明显,今天看起来那些事情,对于他而言都确实不足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