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注册商打来电话,商量了一个不算是办法的办法:保持现状,听天由命。我想这样也罢,就当什么都没发生吧,没了谁还不一样过日子嘛!不过,备案还是要做的,虽然很烦,但是已经不再恼火了。

昨天天气不错,不怎么冷。买了本最新出版的《新世纪周刊》,心理暗示我只是在看另一本《财经》杂志,好像真差不多,没看到什么感兴趣的文章,也没心情读完,就不乱分析了。《MING明日风尚》里有一篇《广告创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读来很有感触,在传播业耕作的朋友应该读下,很遗憾在网上没能搜到相应文本,只能买来看吧。

芳发过来一张照片,说朱注现在成了一个小”乞丐”,可以想象朱注现在的心情应该很爽很舒服,用老妈的话来说,那就是猴子称大王了,都围着他转,他能不乐吗?只希望他回来的时候,状态能调过来就好。

第一天

晚饭的时候发了张照片给老婆,告诉她一切都还不错。虽然是中午起的床,但该吃的中饭和晚饭我一样没忘。除了吃饭之外,就听了半天的歌,让我想起了十多年之前的某段时间,单身有单身的好处不是。

听歌的时候整理抽屉,看到一封八年前的信,是庆子写给我的,我知道里面写的是什么,但我还是重新读了一遍。读完之后,鼻子酸酸的,不知道她现在可好,有些事情也许真的是我做的不对。但都过去了,我喜欢现在的生活。

今天是岳母的生日,可惜不能回去陪她。朱注和他妈妈赶回去,就是为了给老人家一个惊喜,祝福她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我也得努力加油,不要辜负她对我的期待。

第一天过的很正常,除了心里有点失落,其他的都还好,工作日的表现应该会更好才对。

恐惧

如果Google真的会退出中国—-就像从来没有来过那样—它会停止所有针对中国市场的服务,除了早已停止的博客、相册之外,现在我每天还在使用的Gmail、谷歌日历又该怎么办呢?群里的朋友提醒大家要赶紧备份自己的邮件,搞得人心惶惶。这种恐惧甚至还延伸到我对现在的这个博客的担心。

我在月初收到域名注册商的邮件,提醒我必须在月底之前对域名做好备案,否则就会被注销,而我似乎有不太符合备案的某些条件。于是,我在想我现在面临的问题,最坏的结果应该是,我在未来的某一天(也许就是明天)会失去Gmail和您正在浏览的这个网站。我知道那对你来说没有任何的影响,但那对我来说,却是一个灾难。我甚至不愿意去多想。

当然,你可以说,换QQ邮箱,用一个.com域名来替代现有的这个。虽然你也知道,这事情似乎不应该有这样的过程,但是你也无法说清楚什么又是应该的。总之,现在我的恐惧和烦闷正在一点点的增长,真希望这只是一个闹剧。

Google的1000元广告费

Google一边嚷着要退出中国市场,一边又不停的讨好中国用户,似乎一定要找出个对立面来,厘清自己的矛头究竟指向的是谁才肯罢休,看上去Google中国缺乏一位有丰富阅历的中国籍领导。

由谷歌亚太地区中小企业市场总经理罗明浩署名发出的“Google关键字广告1000元广告费”的申请函到了我的邮箱。与前不久的那个500元免费广告费的活动相比,此次的优惠幅度大增,但同这几天热热闹闹的“谷歌退出中国”一说纠结在一起,让人难以捉摸谷歌究竟在做什么?至于它在想什么,更是无从查考。

现在给我的问题是,我该不该花50元的注册费去申请这1000元的便宜呢?另外,除了我要真金白银支付的50元现金外,我怎么知道这1000元的真正价值呢?

聊天

大多数的聊天都了无新意,让人乏味,但为了照顾对方的情绪,你得迎合着陪下去。如若不顺,做了乏味制造者,就要检讨自己的不是了。我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好?我谈的这个话题是否不是对方所关注的?我是否没有照顾到对方的情绪?我是否欠缺语言的表达能力?如此种种,都有检讨的必要,只是为了不做一个无趣的人。

我是一个无趣的人,这点我不掩饰。但今天受到启发,将不做一个无趣的人改作一个有趣的人。是的,今天开始,我就是一个有趣的人。如果我暗示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我乐于接触的其他人,那么我会多做这样的准备。一个有趣的人自然会带来更多的欢笑,这个,最珍贵,也是我所追求的价值。

昨天读到RIM(黑莓手机的制造商)联合总裁Jim的一段话,记在开心网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有许多维度,但你必须由好奇心、兴趣和激情所驱动,才能穿越不确定性、跨越障碍。真正的成功来自于你的信念,取决于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有价值的人,成功本身不应是目标』(by Jim Balsillie)。有不认识的网友路过看到有了感触便给我留言问道:『请教你“有价值的人”分几类 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是一个问题,昨天看到的时候我还没有答案,现在我也不确定有个回答是否可以让他满意,起码给了我一点启发:『其实,你自己觉得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就可以了,无需向别人证明什么』。你说呢?

我所追求的价值就是一种自我实现,它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目标,其实人人都这样,只是每个人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不同罢了,无所谓高低优劣。这跟我写文字的道理一样,我要是用卡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还不如一头撞死在书堆里,他很伟大,但他不是我,我就是我自己,我有我的乐趣和认同点。如果可以忠实于自己,并做到自己,或许也是价值的一种体现吧。

喜欢的和不喜欢的

我有不喜欢的人和事,谁都有。我也有喜欢的人和事,谁也都有。这句话在这里嚼来咀去,似乎有点寓意,但我也无意去说透。简单来说,我有的你也有,你有的我也有,我们彼此都应该交换立场去看待问题。当然,我想我们看待事物的前提起码应该一致。

新年过了两周,都做了些什么呢?给我喜欢的那些人寄去了贺卡和特别制作的信息卡,有人回复了,有人当作什么都没发生,我不喜欢这样。也有喜欢我的人给我寄了贺卡,我要感谢他们,尤其是蔡先生,感谢他拿我当回事,我很喜欢。见到了很多素不相识的人,有的人很热情,帮助了我,有的人很冷漠,拒绝了我。都很好,这就是生活的丰富性。也见到了周师傅,感谢他的指点。我喜欢。

有了几个新的想法,都先记下来,一要看时机是否成熟,二来也需要在脑海中尽量完善它。还有其他的很多想法,在脑海里打转,形成不了最后的思路,都混浊的很,我不喜欢,但又没有办法。与一些人走的近了,看的多了,体会深了,更知道了喜欢的与不喜欢的。无妨,我行我素最好。不多废话了,歇B!

媒体公司的五个成功要素

《advertising age》的专栏作家Jonah Bloom为我们描述了未来一家成功的媒体公司会是个什么样子,具体提到了五点,与各位立志于广告传播业的朋友分享下:

1、更像是一家行销公司,而不是一家媒体公司;
行销公司和媒体公司的最大区别,在于出发点。行销公司更多的会从市场出发,以结果导向,喜欢量化考核,尊重市场。而媒体公司往往喜欢尊重的是自己,其次是客户,而最后才会瞥市场一眼。

2、媒体公司将会围绕受众,而非平台展开;
过去,媒体公司一直在为搭建一个什么样的平台而苦恼。在那个时候,平台是一切。正如所有的资源整合者都在大肆吹嘘,他们可以将如何如何优秀的资源做如何如何创新的整合,殊不知,停留在纸面上的整合画的再好,那也只是一个计划。如何让资源产生价值使得多方受益,才是媒体公司需要考量的要务。至于平台,有的时候就是一个鸡肋。

3、会直接与广告主合作;
省却中间的最根本原因是可以直接对话,降低沟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对于广告主而言,则意味着一种全新的关系,无论如何,这种关系更加容易控制,当然广告主得保证自己有合适的人员在操作这些。人力的走向会决定这个趋势的应用效果。

4、不是简单创造紧贴内容的广告空间,而是为品牌创造整个媒体渠道和平台;
过去那种在杂志媒体里最常看到的软文,最终会成为一把利剑,刺穿那些效忠内容却又无耻背叛内容的假媒体人。于多媒体而言,过于开放的资讯传播特征也将注意力无情浪费。在未来的媒体世界里,你不可能找到净土。但是基于受众的媒体渠道和平台,则是我们可以努力的方向。

5、很快呈现测量结果,能够真正测量出行销效果,而非一堆数据;
就像餐厅点餐一样,你可以在用餐结束后结算你的费用。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求每一个就餐者都有一个基本的消费数额。只要是你愿意提供的,你就得承受吝啬的客户只花一杯白水的钱就可以占据一个位置一个下午,是的!他是你的客户,你必须尊重他。起码,他愿意在你这里喝水,而不是别处。未来的媒体公司面临的竞争,意味着在别处!

另外提下,所谓成功的公司,也就意味着你必须为你的合作伙伴带去价值,这一点虽说是基本,但国内的同行往往充耳不闻。

《现代广告》新年小尺寸迎接新时代

maad1001最新一期的《现代广告》用小尺寸(正度16开)身材吸引了我,杂志主编陈永称这是“为了一个时代的到来”。“小身材”与“时代是什么”本没有直接关系,改版则更多意味着一种态度的转变,要知道在这个年头,做杂志的真得要卯足了劲往外冲才行,况且是在中国这样快速发展的市场上。由此,“一个属于中国的大营销、全绿色的时代正在急速走来”。陈为营销人指引了一个更为清晰的方向。

不难理解,以前的中国营销一直停留在世界的边缘,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整天叫嚣着市场、营销、品牌……但实际上从来也没有与它们有过真正的关系。我是说,我们过去都只是在模仿而已(但从何时算是过去,我一直没有找到答案,或许此刻在也过去?)。模仿着别人的产品,模仿着别人的市场,模仿着别人的消费,模仿着由所谓资讯传播者带来的未经思考的信息……而今,有人终于觉醒,虽然是被动的,虽然是被震醒的。但在醒来的一瞬间,我们似乎发现了属于我们的一个时代。

让人郁闷的是,我们的时代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当满大街的营销人都沉浸在外国思想精英的各式理论里不能自拔的时候,当土生土长的老板们与海归派们在纳斯达克分享财富与荣誉的时候,当行销大师与摆地摊的男孩都在强调市场定位的时候,我们究竟身处何种时代呢?怎么越发感觉到这个时代已经被人模式化,身处其中的人们总是围绕着一个方向说出高低深浅不同的话呢?我们真的有自己的声音吗?

回到杂志。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人会去否定杂志的生命是内容,但这不表明所有媒体的生命都维系于内容,也无法举证究竟什么样的内容才算有价值。如陈永所说,过去的杂志的生存依赖重要资讯的不对称传播,而如今则耗费在如何抢占读者的注意力及时间上。我想很多人不会来反对这个论调,但问题是,这样的事实意味着什么呢?如果说我们每天面对的泡沫资讯才是我们应该去追逐的,那一切自负的媒体都该消亡,尤其是杂志。而在我们的内心里有一种声音在呼喊—–我要的不是那些—–那我们是否会认同这样的声音并努力去维护它并为它做点什么呢?或许,这才是负责任的心理,这才是一切自负媒体尚可自负的由来。

老赵

跟老赵聊天,只要不谈股票,还是很轻松的。跟钱有关的话题,总让我很累,谈不好,也聊不出趣味来。老赵打趣将我们的1993到1996归纳为“十二大”时代,我坚决赞同。聊及这个时代的人和事,我的脑海里总会闪过一些画面,我甚至有想写点文字,来个“十二大往事”般的纪念,之前写过的燕子一篇,就凑做十二大往事的开篇吧。在十二大,让我有印象的人和事其实有很多,包括老赵自己,子涵她爸、小多、老陈、杨亮、燕子、浩子、张老师……还有我的记者站和门口的牛肉包子铺。

燕子已经说过,接下来说说老赵。我从我们的唯一一张同学合影里找到了他。发现我们俩其实长的很像。他不承认也没关系,我们还是一样的、各自继续着各自的帅!在我们那个班级,帅的男生确实很多,比如J镇,Q忠等。但老赵却有他独自的魅力,我是说他身上有股特别的东西,有他自己的一些特质。不过,在那个时候我没太关注这个。好在我们除了做三年同学之外,还不巧做了三年同事。谁给过你这样的机会去了解一个人呢?

老赵有他自己的魅力,但是他的缺点也很突出。他是一个不太会表白的人。在我们青春年少的时候,他很害羞。虽然他可以在一帮子兄弟面前能说出一套套的道理,但是真要他面对女孩儿去做一件简单的事,他也不一定能做到,起码我看到的就是这个样子。

他喜欢孟庭苇,应该超过了对黑豹的喜欢。我估计他说他喜欢黑豹只是为了能在男孩子里找到一个共鸣点,其实他唯一喜欢的就是孟庭苇。我也是因为老赵的感染才去听孟庭苇。所以从这点看出,老赵是一个很柔情的人。

后来我们一起上班,不幸也分到了一个车间。一开始,我们的活还很多,我们这群笨小子被厂子里的混蛋吆来喝去的,但是每天还都很快乐。一起做事,一起打牌,一起聊天。到后来,没什么活做了,厂里的混蛋们也变的随和起来,我们这帮子笨小子,就开始一起打牌,一起聊天。老赵带口罩的样子,看上去像是大医院里的某个医生,只是手里拿的不是手术刀。我带口罩的样子估计跟他差不多,只是我会是一个带眼镜的医生。

老赵喜欢笑,而且笑的都很开心,有的时候我也不知道他在乐呵什么。此刻我会想象到他笑的样子,真心祝福他和他的家人永远快乐!后来,我提前下岗,就跟大多数人失去了联络。从小多的电话里或多或少知道了他的一点消息。再后来,他们四个(老赵、子涵她爸、老苏、小孟子)心血来潮,居然跑来上海看我,让我非常感动,这才算是接上了头。可惜这一晃已快十年。现在好了,几乎可以天天见面,没事就在线上乱侃一番,也算是对得起那空白的几年了。

燕子

和老赵聊天,聊起了十二大,自然也就会聊到燕子。老赵给过我燕子的手机号码,我忘记了我是否打过电话给她。短信是一定发过的,过年的时候。她也回过。都是很简单的那种。老赵也给过我她的QQ号,我好像也加过,但是一直没有反应,后来也就自然忘记了这回事。一旦真想起了她,就会觉得,她是我在那三年里的一个很重要的朋友,她或许不这么看。

燕子是我进入十二大认识的第一位同学。她就坐在我前面,她前面是小孟子。我在第三排。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像极了我的一位小学女同学H,我问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小学在哪里读的?”和H相同的是,她们的家庭都很石化厂有点关系。后来,老赵跟我证明,关于这点也只是一个传说而已。也就是说,事实上H是H,燕子是燕子,她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要说有联系,只是我觉得长的像。另外,她们都是我的同学。一个是同桌,另一个是前桌。

刚入学的时候,去某医院体检量身高,她排在我前面,量完之后她166,我161,她比我高出很多。我很是郁闷,貌似她还小小的嘲笑了我一番。总有一个高个子女孩坐在你的面前,你总是觉得有点不得劲儿,尤其是在那个身高未卜的“十二大”时代,我们虽说还在长身体,但谁知道以后会不会还长呢?(貌似她笑我的就是已经不能在长了……)

燕子给我的第三个印象就是她的名字里面有一个“燕”字。本来很正常,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字,也是女孩子经常用的一个字而已。但是放在那年的十二大的我们那个班,就真的给人印象深刻了。全班52个学生,45个男生,7个女生,居然有4个叫燕的(顺便回忆下:YX燕、CC燕、YH燕、XH燕,另外还有两个“莉”,一个“荣”,真是“燕莉争荣”,在这里,我祝福你们一切安好)(此处于2010年6月8日修改)

燕子坐在我前面,我们离的很近,我隐约记得,她经常会在下课的时候叫醒我,因为睡觉是我那时唯一的事情。而老师们又都是那么的通情达理,准我在下课的时候可以睁开眼睛好好放松下。嗯,该死的十二大,我的记忆在那段岁月里真的没留下太多东西,即便我刻意去回忆,但是也很难抓住一些真实的景象。接着说关于燕子的。

有一次,老胡去商校读了一个计算机培训班,我也跟着去掺和,完了每天都跟燕子炫耀新学的东西。等到我学完快结束的时候,终于把燕子给拉了过去。第一天晚上放学,是燕子她爸和她姐姐来学校接她来着,我看到她姐姐,嘴巴张大了:她姐姐的头发可漂亮了,波浪式的。到今天我也不知道怎么去描述这种发型。后来,没事的时候,我就向她打听她姐姐的情况,估计光这点就让她烦透了。

她是一个不错的朋友,我觉得。有次让她帮忙打听隔壁班的某个女同学的信息来着,她帮了我。作为7个女生的代表,我还记得她主持过我们班级的唯一一次联欢会,和J镇一起。本来我觉得应该是我跟她一起主持的才对。不过,嗯……该死的身高!

后来,不知不觉我们就一起进了工厂上了班。再不知不觉,就听说有人在追求她,后来就听说她要结婚了之类的消息。进厂之后,我们几乎没说过什么话,仿佛以前不曾认识那样。如果不是老赵心血来潮来上海看我,我还真的会忘记,其实我的生活中,曾经有这样一位可爱的、值得回忆的同学(如果她愿意的话,我愿意称她做朋友),希望她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