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是个屁

媒体终于兜不住陈光标了,过分的招摇总不是一件好事,在中国人看来,树大招风或者人怕出名猪怕壮,但陈光标估计怎么都想不通,他对媒体那么“好”,为啥就没人陪他继续“好”下去呢?

这也符合了一些“猜测”(在这之前叫做猜疑),但还不一定可以看到结局。好故事喜欢留有悬疑,最后不了了之,观众们已经习惯。原因很简单,新闻在人家手中,人家愿意给多少,要看人家心情。

无论怎么算,媒体前后都占尽便宜。风光的时候,跟人家分肉吃,不好的时候,就把人家当肉吃。陈光标们原本当媒体是个屁,结果这个屁来了个无间道,“爷高兴啥时候用啥战术来玩你都成”。陈先生知道结果一定这样,当初那些个秀如今是该当个梦呢还是当个屁呢去忘记?!

过去媒体不说,我一直很“猜疑”,现在媒体说了,我反而很“同情”陈光标。先生们,媒体就是一个黑社会!不黑勿混!

洁癖

洁癖其实也是一种病,起码是一种心理疾病,多少与自卑或不自信有点关系。爱干净爱的过分不行,做其他任何事过了头总会让周边人不舒服,大多数以“癖”相称的都带有隔离色彩。

还是一个因人而异的话题,我越来越感受到,在我们这个参差不齐的社会里,千万不要将某一件事情的发生归结到某个群体的悲哀,不要将个人的不幸转化为群体的愤怒,个案就是个案。媒体有没有洁癖?多少都自认为有点,但事实上却要因人而异。简单点来说,我们在好的媒体里面,也可以找到一些不好的记者,在不好的媒体里面,也可以找到一些好的记者,本身并不矛盾,矛盾的是我们习惯于将“你”唤作“你们”来称谓。

就像我在这里总喜欢将我换做我们一样,这种急于归类的心情,其实是在寻找一种安全感和一种依靠,总认为有很多人可以和自己一样,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其实并没去了解究竟我的这种立场有多少可以站的住脚。但看的人不一定会管太多,他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赞成”或者“不赞成”,做出与自身无关的判断是最简单也是最无价值的一件事,但我或者你不都正在这样做吗?

害怕自己被孤立,其实也是一件好事,若这个社会都在追求个性,而忘记了共性的部分,那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前提势必会被削弱,没有共同的交流空间会是我们这个世代最大的障碍。这或许是洁癖带给我们的唯一好处。

回到前面,我这里说的洁癖还是与媒体和记者有关。媒体的洁癖来自于对自身立场与新闻理想的追逐,记者的洁癖则来自于对自身理想的实践。这都是一个貌似可以简单描述,但实则意味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有人牺牲了,我们说他们被沦丧。有人坚持下来了,我们又要给他立个牌坊。但我相信这样的两极并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我在想,可不可以有那么一天,我们的记者可以做一回轻松的报道,就能赢得读者的尊敬而不至于怀疑自己站错地方,犹犹豫豫,洁身自好呢?

记者为什么会人云亦云

问:记者为什么会人云亦云?
答:S(某高校教师):
懒,这样最保险。C(《东方早报》记者):党的喉舌。A(《南方周末》编辑):有的人会偷东西,有的人不会偷东西。Z(新华网编辑):抢时效的结果,描述听来的东西。J(《文汇报》编辑):因为看报纸的都是凡人。W(思享家网友):1、记者也是人,对吧;2、有些是本身无鲜明的是非观;有些是害怕孤独;有些是装糊涂;3、什么行业都一样,抄袭是最简单的捷径;4、挖掘出真相也未必能报道出去,还不如人云亦云混点稿费呢;5、记者未必就是挖掘真相的人,就好象假定知识分子就应该追求真理一样。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刻板印象,现实中,大家已经根据环境需要长成了另一种形状。重重管控之下的天朝媒体,大多数都选择了媚官、媚俗的生存策略,人云亦云的记者,更能与这种策略合拍。

媒体潜规则这是一本读完会让我们脸红的书。这里的“我们”指的是所有在媒体圈混事的家伙,不仅仅是记者,还包括一些从事广告和公关的传播业边缘人。当正规军和马仔们都在一个番号下做事的时候,谁影响了谁又该如何分清楚呢?

在崔莹的上一部作品(《做最职业的记者》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出版)里,我就开始注意到这个叫做尼克戴维斯的家伙。2008年的9月26日,崔莹在英国维多利亚火车站边上的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咖啡会客室与这个“奇怪”的记者见上了一面,一开始的时候,崔莹只是想从这个英国最棒的记者身上取经要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调查性报道记者。很明显,尼克戴维斯会是新人们的一个典范:勤奋、努力、专注、坚持。但这还不够,所以我称尼克做“奇怪”,因为他确实足够诚实和勇敢。

无论你身处哪个阶层,你都不太可能会因为“私利”之外的所谓公正而去批判自身所处的职业圈。但尼克却这么做了,“让狗咬狗”的结局看上去平淡无奇,无非是揭开了一些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东西,但事实上呢?事实上我们的记者难道不该诚实和勇敢吗?事实上我们的记者难道不该去说真话吗?无趣的是,还有什么会比这种疑问更为可耻?尼克因此而奇怪,但这不是我一个人会这么看,如果你真的了解传媒业的话。

在《Flat earth news》(《媒体潜规则》,尼克戴维斯著,崔莹译。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出版。另译名《平地球新闻》)一书中,尼克揭露了一个几乎渗透到地球每个角落的“核心”问题,这条核心甚至可以被称为“规则”,那就是“人云亦云”(我说的这个规则,与作者想强调的规则似乎没有冲突,如果你也愿意那样理解的话)。我们的记者行当看上去早就蜕变成一个平庸的职业,在周遭与低俗混在一起,麻木面对各类廉耻,更无高尚可言,所谓的无冕之王,也仅仅是初入行者一厢情愿披上的新衣。

“庆幸”的是,无论是在英国,还是在地球的其他角落(譬如你现在所处的某地)。我们的记者虽然扮演着救世主的角色,但大家都很清楚他们不是,不过没谁去揭穿,谁都不能要求对方先说出真相。但唯有记者最接近真相,所以他们可以将白色定义成黑色并毫无歉意,似乎只要有需要,他们就可以无所不能。

但是(记住,我说的是但是),我无意挤兑身处其中的正在努力的其他家伙们,也无意去讽刺在传播业打拼的各色人等。像尼克一样,我也有改变世界的理想,但现实是我连自己所面对的今天都无法分辨清楚。我的无能为力不能说只是我一个人的问题,但作为同行的你,你是否已经好久没有舒心的过日子了?无论是在面对你的读者或者你的客户。

当你熟知某些事件却无法剥开真相的时候,“扪心自问”这种招数看来是唯一独立于潜规则之外的一门技艺了,我信你未曾丢弃,这也是我们还算可爱的地方,唯有可爱,我们才会幸福。但我们为什么还会人云亦云呢?即便这问题问的不妥,也请你有个回应,那样我们就会了解,所谓的潜规则,无非就是缺乏诚实和勇气罢了,用什么理由表述并不重要。不是吗?

记者不缺德,缺专业度

来自《南华早报》的消息,新闻出版总署将为有意入职的记者(包括编辑)推出新的资格准入考试。有别于以往的“新闻记者证”,新的考试项目似乎更多的会在思想认识及道德素养上做一个统一协调及新的要求,以期形成“有共识”的新闻处理方式。

官方统计显示,国内目前有1943种报纸和9860种杂志,从业人员高达百万,其中有23万名编辑和一线记者。而这仅仅是指具备合法刊号的正规军。同时并不包括如电视、电台、网络等其他媒介形式的从业人员。如此大规模的群体如何达成“有共识”或者仅仅只为了增加一道手续?

公众确实厌恶假记者及假新闻,但假新闻与假记者也只是一个鸡与蛋的循环,谁先谁后,找不出绝对的根由。最起码并不是道德标准的高低在约束这样的行为。假新闻从根本上来说,只是当今浮躁社会的一个泡沫,在第一时间它可能是真实的,但在第二时间或者其他时间,它有被证明是虚假的,这与新闻的真实性并不相悖。问题是在处理方式上,优秀的记者懂得养新闻,而普通的记者则只能是跟新闻。跟新闻的人总会吃老公关的亏,如此,公关人员到更应该有个准入资格考试才好,他们的良心和道德情操才会决定社会上有什么样的“流言”。

说到底,记者只是一个记录的人,记录的东西往往都是片段。但有些片段能得到公众的容忍,而有些则不能。需要协调的是如何将片段做到连续化、全面化处理。记者需要锻炼的还是专业层面的能力,至于道德方面,只要是成人尽可以信任。当然,若以匡扶“道德”之名行“一言”之实不在我等小民讨论的范畴了。

崔莹新作教你做个好记者

如果我们可以了解成功者的想法和做法,我们应该更容易接近成功!

是的,我曾经想过做一名记者,因为我觉得当记者会很酷,这和很多人想当将军或者科学家的出发点一致,都是满足个人虚荣心的选项。直到我们认识到工作应该职业化的时候(那也是在工作数年之后),才会认真的考虑理想与现实的问题。我不赞成凡事都追求天分,天分这东西是自己给自己的借口,当然,也是你获得成功之后,别人给你赞誉的理由。让勤奋落在天分之后,是对上进者的无知与误解。

崔莹喜欢观察成功者,并把这种观察本身也做的很成功,几乎可以成为一种模式。自2007年阅读到她的第一部著作《办最赚钱的杂志—对话英国名刊主编》的时候,我就有了一个印象:这个女孩很有见识。紧接着,2008年崔莹又出版了她的第二部作品《做最创意的节目—对话英国权威电视制片人》,将观察视角从平面媒体转移到电视媒体领域。今年4月,南方日报出版社三度出版了她的最新作品《做最职业的记者—对话英国名记者》,并将此三部著作定义为“最传媒”系列。单从书名上分析,作者崔莹和编辑阮清钰似乎早早“计划”如此,但也在强调一条:只有最棒的创意和最职业的态度,才可以做到最赚钱的生意

cuiying谈谈这本新书。此次崔莹采访了20位在英国社会最有影响力的记者,他们的故事或者说职业经历为每一个想成为好记者的朋友树立了一个榜样,这是一部新颖的记者教科书。

从社会生活到政治外交、从医疗健康到贫穷犯罪、从战场到国会、从国内到国际、从文字到图片(及摄影),无论在哪个领域,都可以涌现出最优质的新闻作品和最棒的记者。尽管《旗帜晚报》的安德鲁吉利根说“好新闻都是需要本钱才能获得的”,但是也有人证明“优秀的新闻报道需要的不是多少钱,而是记者的意愿。”于是,围绕着采访成本的争论结果并不会决定一则好新闻的产生。是的,好新闻只会出自那些最职业的记者之手。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崔莹努力让每一位采访对象说出成功的秘诀,幸运的是,他们都乐于分享,这也是本书的精华所在。

他们的秘诀及建议有的比较简单而有的则很难实现,比方说安德鲁吉利根希望记者应“能大量阅读,以了解别人在想什么,说什么,哪些是老生常谈,哪些不是”。而《卫报》的尼克戴维斯则认为“报道中需要有人情味,含说服力的观点以及不为人知的内容”。可见,每种成功方式是因人而异的。《星期日泰晤士报》的布莱恩迪尔鼓励我们“擅长某方面的工作,就一定要坚持下去”。《独立报》的主编罗杰奥尔顿还跟我们一起分享了多媒体采访的趋势,似乎在预告记者们要做更多的准备,来迎接媒体多元化的挑战。BBC战地记者杰瑞米鲍恩认为“记者的报道是一束光,这束光照亮的是世界上最黑暗的角落,让人们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与大多数记者的“发现真相”的初衷一致,带有揭开秘密的崇高及原始性追求……

与前几部作品保持一致的是,崔莹比大多数作者都更加耐心,她对自己的采访报道中出现的人物和背景都做了充分的交代,我们不仅仅认识了这20位,我们还认识了他们的偶像以及对他们的职业生涯影响深刻的事件与作品。这种做法也让本书跳脱了平面出版物的局限,增添了类似网络媒体那样丰富的信息特色。我相信这点也会启发更多的作者来思考平面出版物的写作及编辑模式。所以,这部书不仅仅适合记者、编辑阅读,对于那些想提高写作及编辑能力的朋友,也是不可多得的指导书。

我觉得如果将这本书的内容放在网络上或许能获得更多的关注吧。因为,这次的印量只有5000册,很难获得足够范围的曝光机会,加之在渠道上依赖传统书店与网络书店,也很难在数千种新书中脱颖而出,这点应该需要出版社多多考量,毕竟,能写出好作品的作者不多,需要信任,更需要区别对待。

另外对于有志于此的朋友,我总结一条“一名称职的调查记者的9项基本素质”,与君共享,算是借花献佛吧:
1、对新闻具敏感性;
2、具备能够辨别出哪些事件值得调查的能力;
3、对证据的属性的理解力;
4、能够辨别出哪些是事实证据的能力;
5、能从大量的事实记录和繁冗的文字中,过滤出合理的解释的能力;
6、对法律的理解;
7、坚定的信念;
8、追根究底的决心;
9、让公众获得更多的信息的愿望等;

记者可以公报私仇?

在申花主场4:1大胜深圳后不到一小时,传出郜林对某女记者爆粗口一事,本来就处在低落时期的郜林又被推上了新闻头条。比较奇怪的思维是,即便郜林真的对女记者爆了粗口,这名女记者是否也应该公报私仇呢?

事实上,在女记者公报私仇之后,或者她准备这么做之前,谁也无法求证事实的真相:那就是郜林究竟有没有那么做?或者说,郜林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爆的粗口。大家都知道,一些所谓的记者,除了会炮制新闻引起注意之外,更是懂得借助焦点人物引爆自身的关注度。说白了,为自家媒体争取注意力的同时,也为自己所谓的名气添砖加瓦,同时不顾故事主角的个人感受。

当然,我也不希望郜林是在平白无故的情况之下对这位女记者爆了不该爆的粗口。因为毕竟人家看了你一场球赛,不情愿的干熬了几十分钟,为了完成领导布置的采访任务,也为了这个月的薪水,文笔再怎么烂也得写篇报道不是。郜林作为一名球员也该理解这种记者的痛苦。不过,作为记者,也真的不要忘记了,大多数时候,采访对象有拒绝采访的权利,“滚”或许太直接,但是还有什么比这个字更加简单直接明了呢?为了个人的不受欢迎,记者就可以反过来倒打一耙,真是服了这种逻辑。

不知道她还会用这个事情炒作多久,希望我听到的只是一个传闻。更希望不要因为这名记者的可怜自尊,就毁了一个职业球员的前程。球员跟记者一样,都在做自己的工作,记者可以采访球员,也可以不采访球员,那是记者的自由。球员可以拒绝记者,也可以配合记者,那是球员的自由。他们之间发生的任何不愉快,都应该私下去解决,记者是没有权力利用公众舆论来赢得个人的自尊的。再说了,这名记者不去采访球队新闻官,那又是对“新闻官”这个职位有怎样的认知水平呢?真是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