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上有一种好玩的试读活动,一般由出版社的编辑发起,他会向申请者发来一本书的几个章节,让读者阅读并写下感想。最初经不起几个网友的怂恿,也跟着报名申请,结果拿到书稿之后才知道并不是自己喜欢的那种类型,这个时候有点不好意思,感觉白白浪费了其他人的资源,好在不是纸质版本,否则更加觉得亏欠。觉得好玩,是觉得这种形式活泼有余,但深度不够,如我这样的人估计也占多数,作者或者出版社对于读者没有区分,那对于读者的期待就不该乐观。
说到乐观,心里又慌慌的,已经有多少日子没安静的读完一整本书了?不敢去数。能多读几本书,这是一个读者对于自己的一点乐观期待。能多读几本好书,那就变成奢侈的享受了。豆瓣上这种活动的有趣在于,于甲来说并不好玩的一本书,于乙来说意义也许重大,试读的意义是传播大于沟通。传播的面越广就意味着将来可以沟通的对象越多。而大多数作家在传播和沟通两个方面都欠缺的很。出版社能这么做,算是专业补强吧。
有人常借古人的话来说“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也是读书的一个“障碍”,算是作者给读者设下的圈套。我只关注两种书,要么是极其畅销的类型,要么是有一批死忠但非常低调甚至“伪装”成经典模样的小小众书籍,因为这些书无论是买还是借,对于我来说,要么是一口气看完,要么翻一页就扔掉。而对于全部的读者群来说,即便图书已经足够丰富,但值得一读的书却越来越少,或许是因为读书的目的被拔高了(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还需要有因内容而与写作者及其他读者产生共鸣的感受),也有可能是不专业的作者太多了,造成了一种虚假繁荣的出版现象。从这点上看,能否读到一本好书也得随缘。
不如今天来读一本书吧,向大家推荐一本《蒋介石传》(【美】布莱恩克洛泽著),某些网站宣传这是描写蒋最为全面的一本传记。看过《毛泽东传》(【美】罗斯特里尔著)的朋友会了解到比其他材料显示更为真实清晰的毛泽东,而对于他的著名对手蒋,我的印象一直是模糊的。上回有个台湾朋友问到我对蒋的印象,我说蒋是类似于曹操的一代枭雄,我这样的认识带点“成者为王败者寇”的粗俗,也是过去我被教育的关于蒋的所有印象的累积。很明显,《蒋介石传》会扭转我的这种“累积”,无论如何,开篇没多久,我就看到了一个真实而又有点可爱的蒋介石,往后应该会更加精彩吧。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