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要不要担心欧洲人害怕的gafa?

【2015050407】欧洲人对GAFA的担心可能是中国人不理解的,对于可能代表“邪恶的美国互联网帝国”的Google+Apple+Facebook+Amazon四大公司,贵国与其中至少两家关联不大,而Apple可能影响了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产业,但Amazon对中国电商平台的促进只有一个启蒙价值。但试想我们像欧洲一样开放--即便没有欧洲那么孱弱,不至于没有一家公司足以与GAFA抗衡--也不能避免GAFA对某个领域的绝对垄断。到那个时候,国人还敢保证没有国家安全的顾虑吗?有时候,我们不能为了某个一时正确的说法而牺牲真切永远的利益。

【2015050406】从Uber谈资源重整,到共享经济,再到下一代社交软件,甚至是某种层面的民主启蒙,各种解读似乎都有值得思考一番的必要,可终究还是要面对现实:在资源整合层面,政府关系也需被整合,Uber被打,就是水土不服。再到共享经济,国人只看利弊,除去补贴政策及新鲜感,单纯从集合闲散资源的初衷出发的所谓共享,只是这个阶段普及民智的一个拿得出手的概念而已,没有实际作用。而所谓下一代社交软件,自Facebook开创社交网络之后,就无下一代社交软件的说法,无论是Uber还是曾火热一时的Pinterest、Secret、Same,社交已是常态,切入点不再新鲜到破旧立新的地步。简而言之,Uber只是Uber,与当年的Google差不多是同一种命运。

【2015050405】假买家打劫了京东快递员,货品被抢事小,万一丢了性命就不值了。可惜的是,案发后24小时尚不能缉凶结案,可见京东在用户信息处理上也存在漏洞。去年315期间,刘强东曾自豪的宣布京东在用户信息安全上做到一流,卖家、快递人员全程无法接触用户信息。现在看来,即便接触到了也没什么实际价值。真假信息都甄别不了,谈安全就是在开玩笑吧!

【2015050404】马斯克近期公布了向全世界提供电力的“特斯拉能源”计划,排除科幻电影里高新科技给落后的人类认知造成的所谓安全顾虑,我个人还是很期待有那么一天,能通过太阳能或风力获得的电力来使用各种电器,尤其是在东至这种地方,一到夏天,你的空调、冰箱和电视只能有选择的使用,让人很受折磨。更重要的是,对比电线输电,你不觉得太阳能供电及电池储电更屌吗?

【2015050403】媒体摘选了巴菲特在50周年股东大会上的部分观点,其中提到:改变自己比改变别人更为重要。巴菲特说,如果你发现别人身上某些喜欢或不喜欢的东西,那就去努力学习或改正。这种模式同样适用你的另一半。虽然是一个完美的初衷,但多少可以看出一个人想获得成功必然付出接近完美的努力。在这样的看法面前,我的“扬长避短”论,多少就有一点消极、懒惰和不思进取了。这个毛病,在我喜欢的人身上,譬如温格也常常发生。

【2015050402】在企业组织中,我们为什么要信赖专业人士?并不是因为他们比你聪明或者勤奋,而是因为他在某个领域所花费的时间要远胜于你。他的专业程度正是来自这种积累。这就好比在公司的发展方向上,所有人都更信赖创始人或CEO的决策一样,没有人比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更花时间了。所以,我想我不该继续挑剔芳煮的饭菜了。

【2015050401】昨晚吃饭前,芳宣布了我们在三天假期内取得的成果,除了有客来访招待之外,我们三个懒人完成了不出门、不花钱、不浪费的基本目标,以后需要继续努力……实际上,如果不是2号有雨,我们至少会打两个小时的台球,见一位四五年没见的朋友,再吃一顿别人家烧的晚饭。如果不是朱注太懒,3号我们也会逛一次超市买回食材,在家里弄一次形式胜过内容的烧烤趴。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没什么生活目标,但回过头去看,将一些无意为之的事,稍加整理就成了值得自豪的辉煌履历。我毫不怀疑芳有组织干部的潜质。

基辛格的世故圆滑

【2015032307】朱注问曼联客战利物浦,我支持哪队赢球?作为枪迷,我应该保持中立,两家都不得罪,打平更是三家欢喜。所以,一个12岁的男孩,哪里看得到为了拉开分差,他爸爸祈祷除了主队赢球别家都打平的满腹机关呢?同样,作为1970年代以来,观察中国最为透彻的一位国际友人,基辛格博士再次称赞中国之成就超越人类极限云云,我以为只是学到了中国人的世故圆滑、笑里藏刀而已,不足信也。

【2015032306】气候变化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么?至少大多数关于环境问题的谈论都是基于这一问题有个肯定的答案。不过,曾联合发起“绿色和平国际组织”的Patrick Moore近日表示,“地球从小冰河期结束以来一直在逐步变暖,时间早于人类开始重度依赖于化石燃料。”他可能想说:空调、尾气、工业生产…未必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即便是,也未必会有灾难性的影响。如果连“一个妇人无心烧掉一本宗教经典就要被人乱石砸死”的情况都被允许发生,其他活着的人即便被末日火焰吞灭,也不值得同情。

【2015032305】久病成医这个词看来适用于弱者,毕竟弱者更有求胜的欲望,另外也少见久医成病的例子。听说一老刑警杀人之后很快被缉拿归案,一方面对警察叔叔的断案及抓捕能力表示敬佩,另一方面也很瞧不上老刑警的犯案能力。也不排除人家根本无心反缉拿,一心求了解罢了。

【2015032304】你问一个中国的创业者其创业目的是什么,总逃不开名、利、理想的初衷。纯粹想做一件与众不同的事或成为一个特别的人,不符合国情,也不在我们的理解范围之内(就如我现在说的话一样)。因为你一旦找不到可以变现的商业模式,可以忽悠的故事,你就根本没有机会踏出第一步。

【2015032303】五星体育跟球迷的互动做的不错,总有球迷留言在跑马灯上乱窜。昨天看到一条,说“感觉申花是中国的切尔西,上港是中国的曼联,恒大则是曼城”,他想说什么?球服颜色么?恒大像利物浦还说的过去,都是红色。说超级联赛的冠军次数么?除了恒大四连冠胜过曼城之外,申花和上港从哪说起呢?

【2015032302】如果企业接受职业经理人来治理的话,一户人家接受一名职业管家似乎也很合理。但回忆下历史,前几辈的穷人们曾视这种情况叫做压迫或剥削。那么,今天为什么还是有人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往专职培训管家的学校,到底是不在意剥削呢?还是很在意一个月2万元薪水的钱途呢?虽然这两个问题看起来很像一个问题。实际上,我想说的是,规则总会被耍赖皮的人改写。有时候这种人多了,力量大了,就真的会被改写。

【2015032301】“用户”是个很奇怪的词,比如说我当年无知,买过一台联想品牌的台式机。联想自然将我归类为他的用户。除了尽量不提供服务之外,他们主要是拿用户视为业绩到处炫耀、寻衅滋事,经常代表用户发声,比如说我的用户多少多少,已经是世界第一规模的台式机厂商…比如说,不少互联网企业不尊重我们用户的隐私…按他们这种逻辑,用户就成了公车,买票就上,想下就下。这种思维在物品稀缺的年代或有市场,到如今还这么想,只能说企业快做到尽头了。对的,我就是瞧不起联想的垃圾产品和劣质服务。

百度魔图不好玩

我们上传一张图片到网络中,最多是给图片一个命名,比如我给个人照片往往命名为“eric.chu”,这样做是为了方便管理,谈不上有什么目的。略懂SEO的人会认为,这样做方便搜索引擎抓取,为图片带来更多的曝光量。

如果你上传一组图片呢?你也只是重复这样的一个命名而已。再加上图片本身携带的信息,包括何时拍的、用的什么机器等,但不管怎样,图片所能提供的信息仅止于此。能让图片像文字一般,传递更多更丰富的信息吗?

假设读者能通过一张图片得到一个小故事,通过一组图片得到一组有逻辑、有关联的大故事,有人会说,这构成了他们想要的“结构化信息”。这个解释适用于百度。

一位来自百度商业产品研究规划部的总监级负责人在一次行业活动上简单解释了何为“结构化信息”,并透露他正在推进的某个项目。现在去百度搜索Nike的图片,在搜索结果里,会看到数以千万计的各种Nike产品,鞋子混杂服装,没有归类。点开图片,只有出处和简单描述。而未来会有不同。百度希望在搜索框里呈现的是由Nike官方提供的带有时间轴、品牌故事、演进历史、商品细节、甚至贩售提醒等丰富的、有归类的“大图片”。如此,搜索者将会获得所谓的结构化信息。

是否愿意传递更多信息,取决于发布者对信息的态度。

也有人不喜欢为自己的照片命名,一旦他知道,可以通过这个命名来确认“照片是谁”的时候,他更觉隐私受到威胁。但企业或者不需要有这个担忧,从市场推广的角度,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自己不正是他们的目的吗?但事实未必如此。在上面的案例中,百度的构想并未得到某品牌方的支持。这种不支持提醒我们意识到:他们或有自己的道理,只是我们还不能理解。

看看最近微信朋友圈里最热的图片分享,来自百度魔图。这种PK明星脸的玩法很娱乐,吸引人参与。可联想到结构化信息,就有点不放心了。有人指出,百度正在为自己的人脸识别搜集数据。也就是说,以后有人看你顺眼,给你拍个照片传到网上做个比对,就能知道你是谁了…一想到百度为收购魔图花了上千万美元,大家就难免要阴谋论一番,百度企图心不小啊~可是,我们的隐私要如何保护呢?

也有人可能会想,不如断了社交,拒绝各种SNS,不传照片,各种不参与、与世隔绝能对隐私有所保护。但我们要的是有自由的隐私权,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但我依然需要保护我想保护的。关于这点,百度们找不到理由让我们放心。只是那些所谓你情我愿的“用户协议”在发挥作用罢了。但谁真的介意用户的自由呢?

在我看来,百度魔图是不好玩的,尤其是将我PK成这样。很明显,魔图更适合为眼镜找PK对象。

pk

跟踪

生活里处处都是不安全。我们并不想对周围的人都保持戒心,但说句实话,我们还是小心为妙。当然,在相对情况下,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独立和安全的,除非你于某人来说有利可图,或者你这个人值得别人想方设法去冒一次险。对于那些该死的广告人而言,他们在满世界寻找消费者。

可惜,作为一个消费者,我们不是上帝,我们只是一个被鱼饵不断引诱的猎物。自信一点来说,我们主观上决定着每一次消费,并尽量保证它足够的冷静和理智。但消费本身就是一种冲动的行为。即便抛开冲动这点个人原因不说,我们还在不知不觉中被人引诱着消费,假设你怀疑自己正在上钩,你是否还能从容处之?

转一则来自WSJ的视频,你会发现,那些出现在你眼前的网络广告似乎常常可以命中你的兴趣?其实这很少出于巧合,而是广告商根据你的爱好做了定向投放。《华尔街日报》的克里斯蒂娜·崔(Christina Tsuei)在这个视频中解释了广告商是如何通过你电脑上存储的cookies跟踪你的喜好的,并通过这些喜好,也就是你的隐私来运营着他们的生意。

必须老实点承认:我们是被跟踪了的一群人,因为我们有消费的能力。这听上去是一个让人无语的冷笑话。是的,劫匪不会去劫持一名乞丐,但不做乞丐的原因并不是为了愿意给劫匪劫持。这种很拗口又很伤神的比喻并不会是你喜欢的,但却很形象生动。

也许,世上还是有一点良知的。就算是开发这类软件的技术员们也曾经在这些基本的问题上因那可怜少的良知而纠结过。譬如,在浏览器大战中,微软曾面临一个选择:是帮助用户保护他们的网上行为隐私,还是帮助广告商跟踪用户的喜好。但最终出于商业利益的考量,微软还是推出了原本可以自动保护用户隐私的Internet Explorer 8.0浏览器,但现在,用户如果想让自己的上网记录不被跟踪,每次启动这款软件时都得打开一次隐私保护设置。这是一种不顾及用户感受的行为。可就是这种感受,又有多少个用户真正的了解过自己曾经可能该拥有的权利呢?

好吧,睁开眼睛推开窗户看一看吧,劫匪已经在门外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