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理财通的陪“礼”双十一就是在忽悠你

【2015111207】微信理财通在双十一做了陪“礼”双十一的活动,经我鉴别,就是忽悠。先给用户一次抽奖机会,往往能赢到最大金额的奖励,实际上不要被这550元的代金券给骗了,它就是让你下载“去哪儿”这个App,绑定银行卡之后甚至还要限定这550元红包的使用条件,如果不花更多的钱,你根本用不上。这应该就是欺骗!相比之下,那些简单粗暴如paypal玩现金裂变传播的做法更为可爱,起码没玩弄用户。所以,我不仅要卸载“去哪儿”,还要把这事说一说,至少提醒下认识我的人别费劲给人当猴耍。

wechat11

【2015111206】天猫双十一的数据最终锁定在912.17亿,我表示不服,朋友圈问大家花了多少钱,9个0消费的,不如2个消费5000元的,平均一拉,大大超过我国所有网民的平均消费额136元。我猜不到身边人的消费力居然这么强。

【2015111205】大多数时候,所有企业只敢走上坡路,不敢走下坡路,因为底盘不稳,下坡容易摔跤。而我们看一家企业的好坏,往往也是看它能走多久的上坡路。所以,为了让它看起来更长一点,也只能从数据上做点手脚了!这点,似乎不仅仅是企业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通病。

【2015111204】既然很多人都知道做媒体不赚钱,可是为什么还舍得去投资呢?道理可能就是常识:买个平安无事。就我看来,媒体是最不应该有估值,也最应该需要大众买单甚至公众持股的机构,如果真是社会的良心,那真需要绝对多数公众的公开支持!

【2015111203】很不幸同一个晚上听两个人谈两家分销平台,一位是鼓励亲友扫码关注,只解释买足128元就能坐享其成,却不公开辩论这个8级分成模式分的是谁的钱?另一位给所谓10万家人打鸡血,说做好从供货商到消费者就能干掉马云,干掉双11,完全的去平台就是根本没懂平台价值……这两位不同角色共同毛病,以利服人而不是以理服人,心虚啊!

【2015111202】不是所有商品都可以成为媒介。由此,社交电商不会在大范围内获得真正的成功。反之,诸如咖啡之类的特殊商品,有文化、有历史、有符号意义,具备了内容滋长的可能性,可堪做社交电商的一次尝试。

【2015111201】如果你有几位情商不高的朋友也是好事,很多时候,需要他们来提醒你有没有智商。举个例子,朋友圈点赞行为更多的并不代表认同而是想加强彼此的关系,那些不肯轻易点赞的朋友,一旦真的点了赞,才能证明你说到她心底去了。这样的朋友,多几位也不是坏事。

做出来比做好更重要

【2015030207】就执行力而言,做出来比做好更为重要,理解并尊重这条原则就能给60分。尤其是个性纠结的人,“做好”始终停留在计划阶段,而“做出来”却是迈出了第一步,开了个烂头比不开头要强得多。

【2015030206】触动传媒邀请几位企业家,为出租车触动电视的广告对象录制拜年广告。请人站台背书的初衷是抬升自己,一旦受邀者过于平庸,要面子的人也就里外不是人了,很明显,宝宝树社区、车享网这种形象还不适合帮人抬轿子。所以,这次是植入过硬就对了,这年头广告运营压力山大。

【2015030205】传网络购物平台wish.com估值达30亿美金,国内风投或受刺激积极跟进。国内做电商App的企业,也多了一个值得参照的对象。不过,希望大家好好学学人家做App的逻辑,别只顾着学说故事了。

【2015030204】如果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话,为什么还要互相竞争呢?而且我们已经摆脱了为维持生命去争夺食物的原始阶段。这是《从0到1》带给我的第一个问题,彼得蒂尔认为,竞争只是重复过去,抹杀创意,对社会而言,避开竞争更有价值。

【2015030203】#改个段子#小明在KTV酒喝多了,去上厕所,跟人撞上,两人吵吵起来,互不相让,小明高声问对方:你知道我爸是谁吗?对方被唬住了,弱弱的回答:不知道。小明立马坐在地上哭起来:我也不知道,我是个孤儿……很多人靠忽悠过日子,可能会唬到人,只是对方没兴趣挖出他心底里的伤疤罢了。

【2015030202】《今日头条》头条号很有水分,我用一个测试账号,在零粉丝的前提下发了两篇文章,居然平均阅读数有小800,被收藏数超过100,而两篇文章的推荐数居然都超过3万。也许,数字本身只是为了满足在乎它的人?

【2015030201】英超第27轮结束,阿森纳赢的不明不白、窝窝囊囊。我得接受有时候比烂也是一种策略,过去给我铁血印象埃弗顿今次是被酋长球场暖洋洋的阳光晒晕了头?即便我一直相信因果,还是得为阿森纳的运气点个赞。

当企业遭遇拆迁

媒体上总是报道了各类“拆迁钉子户”的消息,孤独的人除了抱怨、抗议之外,在现实的社会里是找不到一个代理渠道去争取什么的。其实,即便作为企业这样的团体来说,有的时候,也会跟个人一样孤立无援。

来自台BBC中文网的消息称:土地置换已成台商最大头痛。文章谈到,由于大陆经济类型的调整,经济发达地区的台企需要向不发达地区迁移工厂,作为投资成本的主体,土地置换就成为最大的问题。而从台商圈了解到的消息来看,这样的事情早在2005年就有发生过,有喜有悲。悲的无非是补偿的少,不必多说。喜的也有,譬如昆山某陶瓷品牌,仅土地置换一项,净收入超过4亿元,外界谣言称厂商将返还40%的补偿金给当地政府。

与本地居民相比,台商显得有点“过分”。作为投资成本,土地与人力一样,时刻会面临上升的压力,对于企业主而言,这是一个常态性的管理问题,早该有各种打算。但商人逐利的本性在这个时候帮上了大忙。在加上有点钱,可以找到各类关系通融,甚至在大局上也可以通过台协会联合当地企业向海基会这样的台商代言机构反应情况,争取更多的利益。我说的“过分”是相对而言,我们的拆迁户总是喜欢讨个说法,可最终结果是连基本权利都没有保障,而我们的外资企业是讨个利益,结果连不该拿的也都拿到了。当然,我说的情况也许是两个极端,但在这极端之间,看到了如此大的差距,怎能不叫人唏嘘?

或许因为企业与个人的权利在法律层次上会有不同层次的保障,我们本来就不该将二者做个比较,我也无意指责企业占了便宜,我更不是抱怨民众受到了欺辱。有比民众还惨的企业,也有比企业还肥的民众,这个社会多元的个性,使得我还抱有一丝微妙的期待!虽然这种期待看上去也很奇怪。

与WSJ唱反调

来自华尔街日报的文章,指出购买中国公司股票的八点理由,我是没钱买股票的,站在边上围观一下。

1. 中国经济正以9%的速度增长(略低于此前的11%),而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大概只有3.5%。许多人担心中国央行正在给经济“踩刹车”。但那只不过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从处于过热状态的11%降至略低于10%的水平。增长依然是增长。

确实,增长依然是在增长,但要看是什么带动了增长。火车头带动火车前进式的增长相较于靠自身能量前进的增长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层次。真正可以实现公司价值的内增长激素在哪里?

2. 中国的中产阶级正以每年新增5,000万人的速度增长,中产阶级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从5%增加到25%。这一人口变迁浪潮对中美两国的几乎所有产业都产生了影响。忽视这一情况,就等于对一些有潜力上市公司的股票视而不见,这些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在未来几年中将增长十倍。

既然不否认股票市场与消费市场的关系,就不会放弃鼓吹中产阶层至于社会的意义。可惜的是,在各种社会保障欠缺的情况下,你不太可能指望一个年均收入刚过10万的被中产家庭会去攀比年收入百万以上的真正的中产者们。众所周知,富裕者总是那么有限,那些潜在上市公司的股票一旦去泡沫化,其价值也自然有限的很。

3. 中国目前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能源消费国。中国在可替代石油的清洁能源方面的投资也多于美国。(两国在这方面的投资分别为340亿美元和280亿美元)。

头号能源国意味着你是一个大食客,大食客意味着什么呢?或许可以因巨大的能源消费而对其技术手段做个更新,以减少食量。但这并不能告诉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所有不利的局面都能得到改善。依然在浪费,依然在为改革而纠结,依然把大把的钱花在国外,依然出口一些低价值的物品换取所谓的声誉,依然……

4. 中国爆发信贷危机的风险很小。对冲基金Kynikos的掌门人吉姆•查诺斯(Jim Chanos)担心中国目前的房地产泡沫也会像美国那样出现破裂。但在中国,购房人支付的首付款最低要达到购房款的30%(这与美国2004-7年期间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美国在信贷泡沫期间,许多人购房可以享受零首付,他们的收入根本不足以偿还房贷。查诺斯看到的其实是中国放贷额的大幅飙升。但新增贷款中有很大一部分并非由于银行降低贷款门坎才流入市场的,它们是被用来满足中国每年5,000多万新增中产阶级人口的购买需求。这5,000万人对住房、汽车、珠宝和电脑等物品有着实实在在的需求。

在大多数人群里面发生信贷危机的可能几乎为零,因为中国的银行从来不肯贷款给这些群体。没有那种风险行为,又何来风险呢?国内最奇怪的现象是我们往往根据数量去判断规模,但这个数量却总喜欢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做调整。举个例子,如果发生了1000万人欠了银行1000亿(每个人1万)的事情,就可以称作信贷危机,但如果一个人欠了银行1000个亿,那就不可能叫信贷危机了。而后者发生的可能性却是时时存在的。但我们要么只关心前者的1000个亿或者后者的1个人,并不是其他。如此看来,你就知道这个结论该有多危险了。

5. 中国今年的钢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5%。这是一个反映中国未来几年经济增长态势的领先指标。

当全世界都在谈着软实力的时候,这边还在大炼钢铁。从炼钢就很清楚的知道我们的经济增长源自什么样的一种财富生产模式。靠力吃力的时代什么时候才可以完结?

6. 中国四成高校学生将会获得理科或工科学位,而在美国,这个比例只有2%。未来几年,中国将涌现大量新的创新。英特尔公司(Intel)前首席执行长格鲁夫(Andy Grove)最近在彭博(Bloomberg)撰文说,我们正在把全部技术衍生工作拱手让给中国,而我更加担心的则是失去我们的全部创新工作。世界第二强的超级计算机刚刚在中国建成。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最高领导层中的九个人就有八人拥有工科学位,包括国家主席。相比之下,我们的总统、副总统和六位内阁成员拥有的都是法学学位。美国只有一位内阁成员拥有工科学位。

如果将文凭与创新联系在一起来看其绝对关系,是一件极其可笑的事情。果真如此,国内的合肥为何到现在还是一个二流城市呢?他可有着中国最大牌的中科大哦!从教育本身来说,一个时期总会偏重某些方向,这种集中只是在告诉我们现阶段我们需要过什么,但那不是全部,也不是决定性的。

7. 很多人质疑政府数据的真实性,比如有关GDP增速的数据。最近有关谷歌(Google)的事情说明,中国政府仍然不太敢于透明起来。但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超过2万亿美元)则是确定无疑的,而这产生于他们出口的庞大规模和增长速度。靠这些外汇储备,他们得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开了2008年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冲击。为解决问题,美国政府不得不大规模负债,而这样的事情却不会在中国发生。

负债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个问题我真的不清楚。试想下如果我可以借我邻居的钱而根本不担心何时偿还,如何偿还这些问题的话,我为什么不欠呢?好吧,我很可怜,你很有前途,所以你赶紧赚钱吧,你赚来的钱都借给我,我以后用其他方式在还给你就好了。

8. 最近有很多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问题在于它们很少或没有得到分析师的分析,没有得到银行的关注(所有银行都歇业了),很少得到共同基金和对冲基金的支持。所以就有一些公司收入增速达100%或更高、利润与资产负债表相当可观(其股票价值低于现金值),而市盈率却在个位数。它们全都属于高成长行业,如汽车(中国目前只有5%的中产阶级拥有汽车)、卫生(中国很多医院正在扩建)、珠宝(中产阶级财富的增加)、民营化(在美国为公有的收费公路,每月车流量都在增长)、能源(整个清洁能源和电池领域),甚至是瑜珈(显而易见)。百度、网易和搜狐等公司知名度都很高,它们的好日子都已过去。但下一批中国公司马上也会在美国市场经历强劲成长。

去国外借钱,除了国内的融资系统出现了问题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出去可以捞足面子赚到更多光环的需要。一方面,国内老百姓的钱不好骗,另一方面,国外投资者也在想着钓鱼的故事,谁在钓谁,不到最后关头,又怎么说的清呢?

总结下,我还是不清楚中国公司的股票是否有投资价值,但我在想,一个真正值得投资的公司,它至少应该在一个外部系统相对完善的地方去营业,但除了那些明规则之外,还要应付潜规则的疑虑让我对自己的口袋瘪瘪多少有了一点点自慰。

先做吧!

提到创业,难免是一阵躁动。提到新项目,难免总会热血沸腾。我就像是一粒压在仓库底里憋了很久的炮仗,在等到一个机会爆发,可惜却要面临火药失效般的困境,意图点燃你的,总是你不太认可的事情,反过来说,为什么我所“想象”的创业图景在别人眼里却是不可理解的呢?

总有人会问我,你打算做点什么。刚开始的时候,我或多或少会说一点,并摆出一副一本正经的样子,但说了一次两次之后,就会觉得无趣。人生最大的魅力或在于未知,而排练这回事可以将这种未知中的不安全因素降低,但既然去了腥味,难免就不像荤食,滋味也就少了许多,有得有失罢了,无所谓绝对的好与坏。

如此,就不如听别人说说,说说他的经历和他的追求。除掉场面话不谈,我也会根据对对方的判断做一些或深或浅的建议,但这些建议最起码也是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之上。虽然真诚往往意味着不附和,不附和意味着挑剔,挑剔意味着降低对方的期望值或者增加对方的疑惑,但创业就是这样,你必须得理性的解决这些疑惑,合适的掌握那些期望值。就像郭台铭那样,对一切事情不是管理,而是管控。“控”比“理”更具强制意味,你得逼迫着自己去控制好自己的追求,而不仅仅是按部就班的推进。

其实,能够推进已经算是好事。也有人将一个项目无限期搁置,等待新的时机,这算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谁也不知道,但我总觉得无论你有多么好或者多么糟糕的想法,先做出来最重要,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