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是内容的广告 我的视频号初体验

1/视频号是做第二个抖音,还是第二个YouTube?或者第一个视频号,未有定论。受时长限定,它目前更像抖音。

2/1分钟的短视频,用来叨逼叨,太长。用来讲故事,太短。被官方引导玩特效,玩模仿,注定审美疲劳,走进死胡同。

3/文字或视频,基本功用是为传递信息。不能本末倒置。不能传递信息,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不能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它就无人喝彩。

4/短视频的短,谁规定必须是抖音的15秒,或者是视频号的1分钟?相对电影的长,10分钟算短。90~120分钟的电影,浓缩成9~12分钟的短视频,会不会废话更少,内容更富想象力,更宜于表演者发挥呢?

5/一个镜头3~5秒,去掉片头片尾各4秒,一分钟的短视频,可以有12~15个镜头。用来讲故事,1条不够,那就3条,3条不够,那就5条。成为微美剧,也不错。

6/Quibi算微美剧,它不同于抖音或视频号,好比《经济学人》不同于新浪博客。如果只有10分钟,我更愿意刷Quibi。能看到一线演员飙演技,谁在乎九流网红撕逼?

7/Quibi让我看到,短视频,最终属于会讲故事的人。它是电影人的浴火重生,不是媒体人的新瓶旧酒。是故事输出,不是观点输出;是原创,不是模仿。

8/视频号的几个用处:

a.广告,公众号导读或卖货导购;
b.纯内容,栏目化,小众;
c.私人记述,私密化,朋友圈。

9/头部视频号的流量,由机器模型分配。小玩家冷启动,靠朋友圈决定。不肯朋友圈求赞,就别玩视频号。好消息是,目前视频号前100账号,门槛是2万多粉丝。有10亿用户级的微信背书,未来可期,前100账号,2000万粉丝打底没问题。

10/视频号需关注点赞和评论。点赞意味着Vlog进入点赞者的视频号信息流,评论意味着内容或你本人激发出回馈。你在舞台上,灯光刺来,睁不开眼,只能通过掌声估算台下多少观众。10万赞Vlog可能已出现。

11/发视频号,多求赞。1000个点赞,就是1000次出圈的机会,赞是火种,有生命力。1000个粉,是死的,是冰冻的数字,好内容可以解冻。好内容,自然有人粉。内容好不好,也是相对而言。你喜欢杜甫,她喜欢鹿晗,各取所需,没有谁高谁低。

12/我相信,60秒的视频故事,是小内容团队的前途所在。视频号的选题能力,价值优于制作能力。坏消息是,目前看到的多数人的内容,不具备自动破圈的潜力。

13/有人问,为什么现在的视频号,全部是中年大叔。原因可能有二,第一,你的圈子里拿到视频号内测的,中年大叔居多。第二,中年大叔求赞破圈的决心和能力,还是令人敬畏的。

14/头条要求Vlogger必须真人露脸,我反对。起码我自己就喜欢颜值高的主播。换位思考,我是先看脸,再看内容。颜值是内容的广告。我不露脸,因为才华需要一点距离。像我这种没有观点没有露脸没有出声的三无风格,恐怕是令人不反感的。我先让观众不反感。

15/我的视频号,第一个栏目名叫#咖啡物语#。过去几年来,“咖啡物语”既是我打量生活、也是生活审视我的一面镜子。它帮我厘清:倾听、理解、表达,与不计较,该是我寻求的基本态度。此前,它以文字的形式,做了103期(延伸阅读),之后暂停。今次得以用视频的方式延续,既高兴,又忐忑,心里没底。

16/史蒂芬·平克在《风格感觉》中说,“所谓写作风格,说到底,不就是有效运用语词来吸引人类心灵的关注吗?”触及人类心灵,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拥抱。好的内容,犹如拥抱般温暖。视频内容,音乐要温暖,画面要温暖,字幕要温暖,要干干净净,要清清爽爽,别像得了牛皮癣的电线杆。

17/我用iMovie剪辑。常规工作有二:

a.素材归类:封面图、文案、视频及配乐;
b.制作:导入素材到iMovie,按格式添加封面、背景、视频、文案等,分离视频里的音频,参考内容及音乐节奏剪辑,输出。等等。

18/附上我的视频号,欢迎关注。

作者:朱芳文/咖啡爱好者媒体 kaweh.net 出品人

贾跃亭要不要先把乐视做好 再谈微信会有什么危机?

“微信是伟大平台,但如果一味追求垄断,无视用户价值,丢掉开放、共享、自由、平等的互联网精神之后,未来将会怎样?”

如果这个问题真的来自乐视贾跃亭,我想他确实没理解互联网精神的“开放、共享、自由和平等”需建立在用户的最低参与和管理成本之上。

从结构上说,微信独大或者说所谓的垄断并不会产生问题,它更接近于一个疆界的概念,是没有意识到的存在而不是什么有病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在如何参与微信的生态建设,在这个大体系里,共同参与建构规则,调适权利,以释放所有参与者的服务能力。

既然贾先生讲这句话,意思无外乎他有心建立另一个尊重用户价值的平台,只是可惜,很明显他对生态的理解还停留在搭台子的阶段,生态是留住用户的空气,台子谁搭的,一点也不重要。能保证谁把戏唱好才更要紧。

另外,我建议贾先生多看看自家的乐视电视,等哪一天乐视的开机、调台和播片的速度跟打开微信公众号一样快了,再去讨论别人家的事。

毕竟,贾先生跟我这个卖咖啡豆的个体户不一样,牛逼越大,越得干好本分活才是。

这算是一个不认为乐视已经智能的乐视电视用户的忠告吧。

微信理财通的陪“礼”双十一就是在忽悠你

【2015111207】微信理财通在双十一做了陪“礼”双十一的活动,经我鉴别,就是忽悠。先给用户一次抽奖机会,往往能赢到最大金额的奖励,实际上不要被这550元的代金券给骗了,它就是让你下载“去哪儿”这个App,绑定银行卡之后甚至还要限定这550元红包的使用条件,如果不花更多的钱,你根本用不上。这应该就是欺骗!相比之下,那些简单粗暴如paypal玩现金裂变传播的做法更为可爱,起码没玩弄用户。所以,我不仅要卸载“去哪儿”,还要把这事说一说,至少提醒下认识我的人别费劲给人当猴耍。

wechat11

【2015111206】天猫双十一的数据最终锁定在912.17亿,我表示不服,朋友圈问大家花了多少钱,9个0消费的,不如2个消费5000元的,平均一拉,大大超过我国所有网民的平均消费额136元。我猜不到身边人的消费力居然这么强。

【2015111205】大多数时候,所有企业只敢走上坡路,不敢走下坡路,因为底盘不稳,下坡容易摔跤。而我们看一家企业的好坏,往往也是看它能走多久的上坡路。所以,为了让它看起来更长一点,也只能从数据上做点手脚了!这点,似乎不仅仅是企业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通病。

【2015111204】既然很多人都知道做媒体不赚钱,可是为什么还舍得去投资呢?道理可能就是常识:买个平安无事。就我看来,媒体是最不应该有估值,也最应该需要大众买单甚至公众持股的机构,如果真是社会的良心,那真需要绝对多数公众的公开支持!

【2015111203】很不幸同一个晚上听两个人谈两家分销平台,一位是鼓励亲友扫码关注,只解释买足128元就能坐享其成,却不公开辩论这个8级分成模式分的是谁的钱?另一位给所谓10万家人打鸡血,说做好从供货商到消费者就能干掉马云,干掉双11,完全的去平台就是根本没懂平台价值……这两位不同角色共同毛病,以利服人而不是以理服人,心虚啊!

【2015111202】不是所有商品都可以成为媒介。由此,社交电商不会在大范围内获得真正的成功。反之,诸如咖啡之类的特殊商品,有文化、有历史、有符号意义,具备了内容滋长的可能性,可堪做社交电商的一次尝试。

【2015111201】如果你有几位情商不高的朋友也是好事,很多时候,需要他们来提醒你有没有智商。举个例子,朋友圈点赞行为更多的并不代表认同而是想加强彼此的关系,那些不肯轻易点赞的朋友,一旦真的点了赞,才能证明你说到她心底去了。这样的朋友,多几位也不是坏事。

如何集合不同特质的人说好同一个故事?

【2015051207】《复仇者联盟2》今晨上映,票房超过20亿应该没啥问题。很是佩服乔思韦登,能把十几个个性鲜明的明星放到一起,孰轻孰重好难拿捏。略有规模的企业团体成员或可自问自答,如何集合不同特质的人说好同一个故事?这可是一门真学问。一般来说,达成共同的愿景,尊重不同的背景,解决好这两件事就能有个不错的开始。

【2015051206】估值超过500亿美元的Uber,最终会发展成什么个形态才值到这个价格?让所有空闲的车为所有需要它的人即时取用?共享经济会给人一种接近免费的邪恶感受么?说实话,虽然我也喜欢免费,但我并不支持免费。任何服务都应该是有偿的才更合理。所以,每每能以出租车价格的一半享受诸如一号快车、滴滴专车的服务时,就更容易感觉满意。

【2015051305】#改个段子#在法庭上,被告一直把手放在口袋里,法官让他要有礼貌,他回答说:“我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把手放在别人的口袋里,你们惩罚我,放在自己的口袋,又说我没礼貌!”我觉得他抱怨的对,这明明就是“口袋”的错,如果不是给人用的,为什么还要存在呢?

【2015051304】#改个段子#对钱不感兴趣的女人是很可怕的。所以女人一点也不可怕。同理,对钱不感兴趣的微商是很可怕的,所以微商一点也不可怕。那么,做微商的女人更加不可怕了。以后遇到朋友圈做微商的女人,记得通过加好友申请哦。

【2015051203】进了几个微商群,长久以来只见到少数几个活跃分子,也就是撒撒链接或者一段心灵鸡汤就遁形的,原本指望用来交流工作经验的初衷,看起来就是建群的家伙一厢情愿或一时热血的产物。至少这几个群里的微商分子,实际上没有太在乎社交关系和建立社交关系的能力的重要性。谁说互动是微商的基础?

【2015051202】微信运动是个不错的工具,会无意中提醒我应该多走几步,不科学的说法是,多走对身体总会更好一点。但这个工具也有不太友好的地方,它居然会融入社交元素?借着晒走路步数的机会,让大家排排坐,互赞互励一番。说实话,我可不关注别人家走了几步路,也不喜欢被点赞,更不喜欢还要收到点赞提示。完全没理解这个赞的价值在哪里,大概,这就是产品做过头的地方吧?

【2015051201】有三句话,对于如何用人有独到见解,是为“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意思是说,谦逊者王,友爱者霸,独裁者亡。打工者有资格以让自己爽为工作前提,可一旦选择创业,就不敢只让自己舒服。反而越是不舒服的不容易接受的,就越可能是正确的。虽然我只是一家小公司的一个小部门负责人,却已经感受颇深。信任不是一件容易事,可是有了信任,好多难事就没那么难了。

姿势越多 越缺内涵

【2015050707】据说周鸿祎在发布奇酷手机时说了这样的一段话:“今天我琢磨最多的是你们的想法,而不是对手的想法”,如果他这句话是对手机用户来讲的,我以为讲中了要害。甚至还可以延伸下:不止是不在乎对手的想法,也可以不在乎股东的想法。同时,还要与竞争对手合作,一起来在乎用户的想法。只是想想倒也简单,真要去做到,又得具备多大的胸怀才能呢?至少那些黑苹果手机的、拿机器当跑分王子的、秀自拍绝技的、卖个手机像军火商那样故作神秘的都没那个底气做到。姿势摆的越多,越缺内涵。

【2015050706】我很期待自动驾驶卡车尽早成为公路标配,到那个时候,近乎零成本的全球化实时配送将成为可能,比如覆盖半径500公里以内的中央仓储需求会大幅缩减。就好像为全世界安装了条永动的物品传送带,按需电商值得想象。

【2015050705】总理对某些政府机构的办事方法和效率提出批评,说“我们现在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政府一些’该管的事’没有管到位,但对一些’不该管的事’,手却’伸得特别长’!”实际上,这种情况不独政府有,有点规模的企业同样存在这种人浮于事的状况,该自己做的事,没有做法,没有推进,以最低要求得过且过。不是自己负责的事,却可能就有三五个人同时插手。说到底,还是个别人的问题,心态不端正,位置不放对,授权不到位,监督不严格,遂成常态。

【2015050704】看到“佛性”这个词,突然对“性”有了新的感悟。比方说圈内都在关注的微商,也可以带个“性”字,微商性、微性、商性什么的,意思就是说,微商这么火,一个正常人再不微商都不对了。有了这个理解,再对照下佛性,居然多了点羞耻心。

【2015050703】百度百科最大的价值可能是只要你愿意花钱,就有机会让一介屌丝成为中国“达人”。不少外围女,正是靠把自己“百科”成明星、模特,以提升招嫖卖淫的身价。理解了这个动机之后,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会有很多做微商的喜欢自称某某第一人,微商男神,微商女神等等,买单的人图个不肉头才是市场真需求。

【2015050702】我不相信一位有三个孩子的父亲会是不负责任的人,我也不相信铁路公安会无缘无故给一名所谓罪犯的家属予以10万元的救助补偿,我更不相信让死者的三个小孩与其80岁的祖母分隔两地会是人道主义。不过,生活就是由很多的不相信串联在一起的。

【2015050701】4月中的一篇博文,被投诉违规,说有诱导分享之嫌。微信发来信息说做删除处理,但没不告诉我哪段信息出了问题。同时,它也给你提交申诉的权利,尽管需要提交一份你不知道该怎么去准备的申诉资料。我的问题是,既然是有人投诉,微信该不该展示下投诉的内容好教我知道错在哪里才算公平呢?

你需不需要每天送菜到家服务?

【2015050307】看到Jet.com如此成功,国内有人跟风么?如果不考虑国情,只是做好这个靠会员费盈利的商业概念,应该还是有一大把创业机会的。可选择某个领域单点突破,比如在生鲜副食,对大多数城市家庭来说,它是一笔相对稳定的支出,创业者能否通过整合农场、广建中央厨房,结合社区服务等方式提供食材到家服务呢?我很期待。

【2015050306】微信公号《中国政府网》昨日头条文章《读懂总理谢绝题词的深意》,以李克强总理日前在厦门大学婉拒题词一事,重申了中央的八项规定,有意对政企关系做一番梳理和引导。对一群没有势力的平民创业者来说,在心理上多了一份公平保障,对未来则多了一点乐观期待……为什么会关注这个账号?看看它们头条才3万不到的阅读量,我想说,微盟服务号的活跃度一点也不差。

【2015050305】政治学者福山说,“高层为了制约下属的权力,不停地堆砌各种监管机构,但这些机构的运作究竟如何,高层却不得而知,于是就产生了信息流通上的问题。”在企业管理上,管理者学不会分权放权,其危害与福山说的情况也差不多,即便看不到多余的机构,但却多了很多无人问责的任务和项目,看似人人参与,实际上却没有一个人对结果负责,到最后,既害了干实事的人,也让企业遭受损失。

【2015050304】我有收藏名片的习惯,用一本名片册,按照入职时间依次排列,偶尔看看,脑海里闪过的景象跟看电影也差不多。这样做只是想记住曾去过哪些地方,遇到过什么样的人,做过什么样的事。至于收藏的经济价值就没什么好预期的,人家乔布斯的名片今天也才拍到2000多美元。

【2015050303】不小心点开了《万万没想到》,不小心看了一段王大锤说“亚美蝶、亚美蝶”,不小心朱注正在我身后……然后他笑了问我,“爸爸,你知道’亚美蝶、亚美蝶’是什么意思吗?”我扮作一脸无知状,他说:“就是日语里面,女人说’不要、不要’的意思”,我试探他:“你哪里知道的?”这个时候要沉得住气,他说:“同学们说的”。我有点轻松了:”瞎说,男人说不要也要这么说吧?“他没话回我。看得出来,他真是听同学说的。大家说如今这学校教育怎么这样啊!

【2015050302】第二季《奔跑吧,兄弟》看了几分钟,就有换台的冲动,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媳妇爱看,儿子护着,我只能戴上耳机去听听崔健的“我独自走在老地方……”这些做节目的,大概蛮迷信成功学,把一件做对的事重复再重复,耗掉一小撮自觉审美疲劳的人之后,就有了所谓的铁杆粉丝。再想想由安倍访美到个人对中国历史的一点点狭隘回忆,貌似也走了这么一段粉丝留存的过程。

【2015050301】#改个段子#开V店的学妹小V跟我分享她的心得,她说:“我有一个V店,有自己的生意,我自己当老板,没人可以命令我……”我说:“把你刚分享的那条链接再分享一次。”

未来的新媒体趋向融合

【2015050207】对微信而言,订阅号能否提供长期稳定的优质内容是一个决胜因素。这就要求微信对订阅号的写作者有一个长期的计划。首先,微信需把订阅号的写作者看成一个整体,既包括成名已久的意见领袖,也包括涉世未深的无名者;其次,微信需要通过一个收益分享的模式去扶持写作者获得一定的生活保障,从而确保内容上的独立性;最重要的是,微信还要想办法扶持更多的写作者成为各个细分领域的意见领袖,就像娱乐业造星那样。未来的新媒体更像是多个行业交杂的一个状态。

【2015050206】有研究机构得出Apple Watch的材料及制造成本,警告大家这只手表的成本只有零售价的四分之一。不过,果粉们看到这条消息的反应可能是没有反应,所谓的品牌价值,大概也就是这么回事了。为你想象的那个想象付费,而不是成本。以成本定价的企业有谁干成了苹果的事?

【2015050205】某乙经过朋友某甲介绍认识某丙,后在某甲不知情的情况下,某乙被某丙借走2万大洋不还产生纠纷,请问某甲是否需要为此担负责任?即便经济上的损失没理由找到某甲,但信任上必有损失,某乙会否反省自己的辨识能力放在一边,但对某甲及其朋友圈的不信任却是极有理由的。从这点看,所谓信任经济也是个过渡期产物。

【2015050204】自郜林离开申花之后,就没去过虹口,再加上恒大这几年顺风顺水,申花更显落寞。我大概能理解虹口6号看台上的同学会如何看待郜林昨晚的那个进球--要知道在这个球场曾有几万个声音为郜林呐喊助威--我们说烂泥扶不上墙,那是因为墙坏了粘不住泥。申花就是那堵坏墙。

【2015050203】温格遇到穆尼里奥这样的对手,的确会心很痛。一方面,必须承认穆的战绩,回归英超不过两个赛季就能夺冠,没几个人可以做到;另一方面,温格很不认同穆尼里奥对足球的理解和态度--教授大概希望全世界的教练都用同一种方式去理解足球--这明显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可在天秤座的温格看来,只有一个唯一真理,其憋屈可见一斑。

【2015050202】微信为订阅号开放了自定义菜单接口,可设置一个三乘五的菜单,形式上与博客的“页面”类似,让访客有一堆看起来显得丰富的内容可供选择。对大多数创造不了内容价值的公号来说,它只是一个装饰品罢了。

【2015050201】昨天推的公号,被人指出有“交作业”的心态,实在是很惭愧。会对“私人媒体”于我的价值有一些反省,哪怕做不了别人眼里的更极致,也不该去做自己眼里的又一个--无非是所思所想所得,我手写我心嘛--客观看来,是思的不够,想的有限,得的狭隘。这又是综合水平的反映,包装不得。

微商信任如何建立?从实名开始!

【2015042007】#哪些事做错了#微商是一种信任经济?那为什么这些个搞微商的,从小白到所谓大咖,极少看到一个用真名的,各种某某子、某某哥、某某姐什么的,五花八门,很像唐僧取经路上遇到的各种妖魔鬼怪,技不如人诨号吓人,它离构建信任还远着呢,至少我不愿意跟一个连自己姓名都没有信心讲出口的人谈什么信任。所以,想做微商,第一步就得实名,拿个人声誉做背书才是正途。

【2015042006】#哪些事做错了#有所谓大咖给小白提出一些干货,包括如何忽悠陌生人关注你的公众账号,全然没有定位、调研、内容管理这样的一套做法,居然强调转发有奖,虚报奖品数量,曲解饥饿营销等一眼看到就不诚实的做法。可怕的是,听众掌声不断。错的事一旦做它的人多了难道就能变成正确的吗?大咖们心底搞不好就是这样想的。

【2015042005】#哪些事做错了#说到大咖,某些人居然认为我也算。但给出的问题实在让人不知道怎么回答。比如问我:“怎么用安卓机多开微信?”我当然回答不出,于是遭他质疑,你这样的“大咖”都不知道这个?好吧,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算是理解“大咖”是个什么货色了。

【2015042004】农民也得分出高下?陕西给182人颁发“新型高级职业农民”认证资格证书的做法就是典型的官僚主义作派,试图重新定义农民,譬如年轻、高学历、高收入等标签,会成为所谓高级农民的宣传重点。而事实是什么?只有这些官老爷心底最清楚了。对农民来说,有了榜样再做不好,就别怪环境政策了,只怪自己没本事才是真的。瞧,责任开脱起来还是很说得通的。

【2015042003】有就是无,新就是常。有人如此理解新常态,指出当下再无常态,一切都在快速变化更迭之中,旧有的对知识的汲取、消化、沉淀、提领、记录及传承这样的老一套流程可能已被瓦解,它们可以结合成某个流程,但不再对后来者有实际价值。新旧两代人的隔阂,从根本上,依然是思维方式的冲突。举个例子,等你磨砺三年写出一本学术作品,还没上市,你就发现它再也没有传播的价值,因为事实发生了变化。尽管那只是看起来懂而已,但谁又在乎呢?

【2015042002】我很喜欢不慌不忙的去做事,虽然这也意味着效率不高,但总有一些说不出的好处。譬如我担心路上堵车,便早早搭车去机场,结果一路通行无阻,可没料到车子被扎了一个钉子,让司机师傅忙活了小二十分钟。好在运气不错,能及时发现,所以,时间、费用什么的,就不需要跟人多计较了,平安就好。这也多亏预留了足够的时间,才不会耽误什么。

【2015042001】当然,说到预留时间,也是人算不如别人算的事情。空等4个多钟头,凌晨4点才到家,抱怨航空公司、机场甚至脑补他们之间的龌龊实在没一点意思,我只能记录在此,提醒看到的人,尽量避开从广州飞到虹桥的FM9318次航班。稍微阴谋论下,假设这个结果能被放大,东航的竞争对手会得利吗?

Messenger真的需要学微信吗?

【2015040907】Messenger学微信究竟学不学得来?没试过Messenger应用的人可能没有发言权,但从中可以感受到Facebook对微信有了恐惧感和学习欲,反过来至少证明微信做了一些正确的事,譬如订阅号和服务号,使得任意的点与点连接成为可能。也给所有依附其上的创业者无穷的想象空间。不过,Messenger真的需要学微信吗?安安静静地做一些简单的事不也是一种胸怀么?

【2015040906】再看Facebook和纽约时报对待内容的暧昧态度,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平台(Facebook)通过整合内容(纽约时报)来截取注意力,一旦内容重要到能决定平台流量之多寡的时候,平台必然要为内容付费。不过,将平台视作一个数字国度,上面有各种数字需求,包括对数字内容的需求,此时,平台无需向内容付费,但内容则可以向读者收费。无论哪样,内容都是必须品。

【2015040905】《经济学人》杂志推出了中英双语App,可在App store下载。因为有赞助商,前两期可以免费。以后每年388元,算下来可以读到超过450篇文章,算是1篇不到1元钱,按经济学人的品质,算是赚到了。

【2015040904】再次打赏了一篇微信订阅号文章,花费5元,虽然是半本《第一财经周刊》的费用,但想想也不算冤枉。一来内容可能打动了你。二来算是与作者有了一次很有印象的互动。譬如你的头像会长期出现在打赏者中,混个眼熟还是很有必要的。实际上,还有一个原因,数百订阅号里,想找到一两篇值得打赏的文章,也不是容易事。

【2015040903】如果不怀疑雷锋其人其事的真实性,只讨论其乐于助人的精神,是否是社会当下所必要的,答案也不那么明确。按现实里一些让人心塞的大事件来说--比如拐卖儿童、比如有老不养、比如有病难医--都还是被伤害,远远谈不上被帮助。基本权益尚且无法得到保障,却苛求大多数老实人去奉献去付出,就是一个看起来冠冕堂皇实际上荒唐至极的玩笑话。这些年开的玩笑还不够多么?

【2015040902】靠一个想开一家24小时花店的想法,吉姆麦卡恩创建了一家成功的企业,他总结出三句话:1、培养一种关系,生意自然会来;2、扩大知名度很重要;3、人人都渴望同样的东西,人际间的亲密感和连通感。值得今天的微商借鉴。

【2015040901】成功学告诉我们,20天可以培养一个习惯,试过的人都知道,这个数字很是随意,很不牢靠。即便你能连续365天重复做一件事,但也可能就毁在某一天里,然后……想起一个笑话,问一个百岁寿星的长寿秘诀,答曰,坚持跑步100年。

俄罗斯人的超级高铁

【2015032607】俄罗斯想建一条全长近2万公里的超级高铁,从美国阿拉斯加横穿俄罗斯直达英国伦敦。这就好比日本人计划兴建一条高铁,从东京经台湾穿朝鲜半岛再斜穿大陆自昆明进东亚,拿别国当串串烧玩么?有好处先修路,不知道这个意思是不是符合俄罗斯的战略意图。我想知道,俄国人当年为什么会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佬呢?

【2015032606】印度也是一个奇葩倍出的国度,警方居然可以私设“Facebook拘捕法”,逮捕在网上留言批评官员或政府政策的民众。放在贵国,直接封网就好,比如饭否。不至于生生搞些莫须有的罪名,让人呵呵耻笑。

【2015032605】中国曾有168万人重号,公安部副部长提到此事着重强调,民警已对这168万人一一当面道歉并重新办理。这态度当然好。但重号并不是民警在办身份证上犯过的唯一的错。包括写错年龄、生日,让我恼火的是,姓名居然也能写错。给我办身份证的民警,很想当然,说一个男人不该用“芳”这个字,而要用“方”,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想问问他,难道你不知道中国人起名字有“家谱”、“辈份”一说吗?说到底,连办个身份证都能出这么多错,其他难度大点的事情的确好难推行。我似乎有点理解这个社会了。

【2015032604】36kr正在内测一个在线社区,将创业者和投资人聚在一起,可展示企业、项目、团队及个人,让创业者与投资人在线交流,可彼此关注对方在该社区的一举一动。我申请加入36kr的超人计划,原本是想在对方平台上免费宣传下V店产品,结果不小心先替它做起宣传来了。我们说产品本身会说话,大概就是给到用户新鲜感,让你不得不说它点什么才好。

【2015032603】微信要整顿低俗内容,听起来蛮搞笑的。一个正经人搞不好也干过一些不太正经的事,比方说整点荤段子搞搞气氛,你不太可能以流氓罪治他。我并不觉得微信有权力这么干,尽管很多人都觉得这事蛮靠谱的。

【2015032602】上海一对夫妻一个月吃喝花销只要2000,在别人看来不可思议。如果让芳来看的,不过呵呵。2000元有2000元的活法,20000元有20000元的活法,不值得研究。话说,每次路过龙漕路,总能看到桥底下住着一家人,算他们的月花销,应该还在2000之下。谈生活品质么?相对而言的吧。

【2015032601】朱注的左手小拇指肿了,被同学撞的,确认对方只是无意之后,我故意问朱注,“撞你的人有道歉么?”
他反问我,“你不犯错么?人家只是不小心嘛,又不是故意的”。
我又问,“要是你撞到别人呢?该怎么做呢?”
朱注回答,“前两天我撞到其他班的同学,我都说对不起了,他还骂我脑残。”
“然后呢?”
“然后那天在别的地方,他又遇到我,擦肩过的时候故意撞了我一下。”
“哦”
“人家都说对不起了,他还撞人 ,他做的不对”。
“那你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算了呗。”
……目前看来,不惹事倒是学会了,能不能顶得住事还真不好说。

微信赞赏可以把社交更深化一点

【2015032507】微信公众号的“赞赏”功能可能会成为标配,但现在的体验并不符合我的预期。时间一久,我居然找不到打赏过的文章是哪篇,也查不到当初打赞的数额是多少。赞赏本身不仅是对原创作者的尊重和奖励,更是一种社交行为,可以聚集一群对相同内容有兴趣的人,基于该内容,他们可以做一些即时互动么?

【2015032506】Facebook要求各大媒体将原创内容直接发布到Facebook平台上,让内容可以更快地加载到读者的移动设备里。这种做法的出发点在于要不要让读者方便。但也意味着出版商需要割舍份额颇大的平台流量。几乎在同一时间,BuzzFeed也宣布将不在发力如何提升自身的网站流量,而是去各家社交平台发布更多内容,在别处获取更高关注。不同于企业或电商平台,多一个销售渠道就会产生直接可考量的经济收益。媒体要如何通过免费内容且与自身网站流量无益的方式去产生收益呢?这可能影响新媒体价值的评估标准,譬如在社交平台上获得的总关注量要优于从社交平台引过来的浏览量。

【2015032505】说乐视目前总市值839亿,听起来蛮高的,有人为了方便理解,就做了对比,说相当于 6个新浪,6个搜狐,2个奇虎360,5个猎豹,5个优酷土豆,15个人人网…说到最后,我笑了。人人网?还值钱么!基本断定这家伙就是乐视黑。

【2015032504】央视的调查称,国内有1/5的受访家庭想要创业,这个数据有可信的地方。就我身边接触的朋友来看,远远超过这个比例。可是,想想很容易,去做很难,更别说做成。那么,为什么很多人等机会创业呢?宁做鸡头,不为凤尾的老毛病到底要不要改改呢?想想如今很火的自媒体和微商热潮,值得头脑冷静点的朋友认真借鉴。

【2015032503】杀鸡骇猴得以成事的主要条件,就是让猴子们围坐在一起,看看大家如何杀鸡,场景越没人情味,效果就越震撼。某地方领导在女儿婚礼现场被纪委带走调查,可能就出于这类目的。那么,抓贪官要不要照顾他的情绪呢?

【2015032502】有的人很容易有挫败感,一两件小事情做的不顺利,就会影响心情,怀疑个人能力、人品,甚至开始思考人生。对付这种心态,也是可以调教的。持续的去做一两件很容易完成,但不容易坚持的小事,比如说早上4:30起来,做50个俯卧撑,或者每天读书20页,越容易做越好,只要持续做,重复做,做着做着就内心就强大了。

【2015032501】在网上给朱注买的练习纸到了,居然整整一箱,害的芳要下楼帮忙抬上来,贪便宜就要受点罪。我逗朱注,这下可以好好练字了,他不高兴,回我说:如果你觉得幸福的话,我们一人一半吧。

高价低能 中国式互联网公司

【2015031307】微信钱包里有些应用对我来说一点价值都没有,除了美丽说、Q币充值、京东精选之外,还有犹如鸡肋的“吃喝玩乐”,也就是大众点评了,最近一次用它找KTV,显示不超过3公里远的目的地,结果跑了十几里地。就这种水平的公司,居然还能再融8.5亿美金。要么是投资人脑子灌水了,要么是这个数字灌水了。相较来看,前者更为可能。

【2015031306】前天出现的Apple Store登陆问题,果然被证明是在线服务故障,时长11个小时,波及全球,苹果股价也下跌了1.82%。我好奇的不是苹果也会出现技术故障,而是用户对待此事的态度,除了不满和愤怒,要不要也检讨下自己真的需要如此依赖它么?对的,我们总有许多伪需求,因为伪装的太好了,连自己都会骗过。

【2015031305】成龙到底能说出什么样的真话?这应该是媒体最感兴趣的话题。当然,唱社会主义好,说贫儿当自强,或者中国人就服城管之类的话之前,确实也需要考虑下媒体的接受程度。我们这帮媒体,连娱乐八卦都播报的不够专业,哪有什么资格去传递社会正能量呢!

【2015031304】前天看到“希腊政府要求没收国内所有德国资产以赔付二战损失”的新闻时,以为是假的,网上八卦而已。想不到昨天又出现“德国政府拒绝希腊赔付要求”的消息,才相信政府间的交往也跟小孩过家家一样,哄一哄骗一骗,大家好玩就好。可是,为什么我们就没要求没收国内所有日本资产呢?可能也不方便盘点,至少有不少女人就是国产的日本资产。

【2015031303】庄帅在读书群里经常复制的一句话是“人丑就该多读书”,听起来是戏虐,仔细想来很有道理。颜值不高的家伙只能靠信息量刷刷存在感了。不小心数了数2015年以来都看过哪些书,顿时羞愧起来。丑不要紧,懒就不应该了。

【2015031302】效率源自专注,专注可能来自对时间的有效管理。如果每天我能有四、五个钟头的整块工作时间该有多好?所以,从今天开始,我尝试着设置一个“我想静静”的时段,每天上午的10:30到12:30及下午的14:00到16:00,各有2个小时不允许被打扰。工作汇报上午10:30之前完成,选题会下午16:00后开始。临时有事,QQ小窗私聊。我去,这样做会得到小伙伴们的理解和支持吗?

【2015031301】Mac版微信可能不是正宗货,点开任意微信群,单击(早已添加过的)好友头像,会出现“+”符号,双击头像之后,又会出现“你已添加了###,可以与他聊天了”字样。会是什么原因呢?

举报有理 对错谁定

【2015031207】微信表示,在朋友圈看到含有“不转不是中国人”、“请好心人转发一下”、“转疯了”、“必转”等,可立即举报。虽然这类字眼的确让人恶心,但“举报”真的好么?让用户管理用户虽然节约了成本,但道德风险也不少。今天可以举报这些,明天必然就不能去说那些。这些那些又是凭谁来定对错的呢?

【2015031206】来自荷兰的付费阅读平台Blendle可能是我的菜。在 Blendle 上绑定信用卡之后,我就可以为账户充值,用来支付单篇文章的阅读费。 Blendle会根据我的兴趣类别推荐不同文章,点击标题开始阅读后, Blendle即从账户中自动扣除一定金额。一旦我对内容表示不满,还可申诉退款。实际上,这个模式与App Store并无二致,能否成功,也需要解决两个问题,1、付费读者的基数是否足够庞大;2、长期、持续、稳定的供应高质量内容。无论如何,Blendle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2015031205】崔强在报道销售易C轮融资的文章里,选了一个很棒的角度,提出“裸融”,让史彦泽有了一个区别其他创业者的好标签。从各行各业来看,虚报融资数字,虚张声势的确也很普遍,以至于让原本是基础的诚信居然成了某种宣传优势,这算是中国式创业的一大特色。

【2015031204】陈琪(蘑菇街创始人)说了一个从200亿到2000亿的故事,然后,就被传出蘑菇街估值或达20亿美金。想想身边最亲近的几个女人都不是蘑菇街的用户,怎么就顿时感觉惭愧了起来呢?那么,有人为上海这个都市估值吗?这个价值能否变现呢?而谁又会受益?

【2015031203】登陆Apple Store下载或更新软件,显示“STATUS CODE ERROR”,据说昨天这问题很普遍。假设某天Apple Store被墙,我们还能好好生活吗?这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需要靠他人的允准才能过好生活。

【2015031202】升级iOS8.2之后,除了新增Apple Watch应用之外,也发现微信变得反应迟缓。有朋友提醒,其他App也是如此。在微信上感觉明显,是因为它的打开频次远超其他应用?

【2015031201】移动互联网创业还需要做App吗?理性的人多建议从微信服务号开始,直接切入流量最大的地方,可是,流量大与你需要占多大份额是等比的么?从本身需求和能力出发,独立App或微信服务号运作到5万下载量或关注数,除了成本高低之外,在运营难度上究竟会差多少呢?

不挑食的人都能成为美食评论家

【2015031007】不喜欢吃宽面、面、粉、粉丝、粉条……昨中午饿了,很晚才找到一家“潮味chāo肉”,猪骨汤、细粉丝、肉、鸭血……混在一起味道很棒。可见,饿了之后不挑食的人都能成为美食评论家。

【2015031006】微商对消费者意味着什么?消费者在购买某种产品甚至某个产品时第一时间想要去咨询并获得建议甚至是答案的熟人。假设这是微商的其中一种的话,也要求微商至少具备了解某种产品的鉴别能力、值得朋友信赖的沟通能力及一定人脉网络的社交能力。换句话说,微商得有!智!慧!

【2015031005】龚文祥爆料,说微信将推购物朋友圈,有意为微商搭建专属朋友圈。这条传言合乎逻辑的地方在于:1、微信的用户基数让微信过分自信;2、马化腾对微商的兴趣;3、微信对基于微信的交易流程的逐步规范。那么,假设它是条真新闻,我们可否讨论下手机淘宝迎来新机会?我以为,微信最牛逼的地方在于能让商户开设公众号,还有什么“圈”比它更有价值、也更有想象力么?

【2015031004】在某行业论坛,有观众向韩束电商CEO陈育新提问:如何从消费者哪里获得成长的动力?这是商业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但当下做微商的品牌,包括韩束,可能真的无法回答。所以,问题出在哪里?想想某些人既想不劳而获又好面子的行为,再看看朋友圈里刷屏晒图卖面膜的,预估下她们本人的使用量,你可能会揣测点什么出来。

【2015031003】如果每天都有人对你说“好的”、“好的”……会不会把自己惯坏?你真的比对方懂更多吗?你真的能做出值得回答“好的”的决策吗?不是怀疑自己,而是要保持清醒,保有谦卑。说真的,人特么太渺小了。

【2015031002】自3月1号重启“私人媒体”公号之后,关注数翻了一倍(注:这种表达方式有腔调,谁也不可能在总数还没破百的时候告诉你真实数据是多少),用过发红包、刷屏、刷脸等方式来增加关注数,其中,发红包最直接,越大越有效。

【2015031001】我们总想着憋大招、放大招,一件事左想右想,好多规划、想法,实际上呢,我们往往连往前迈出一步的勇气和做法都没有。

捞钱是大事 过界需谨慎

【2015030807】名人代言是比较流行的广告手段之一,但就像一些靠营销策划吃饭的公司走向代销分佣一样,如果影响力可以变现,为什么不更简单一点,让粉丝直接向名人买单呢?某女星推出的同名面膜销售不力,据说不是影响力不够,而是遭遇更接地气的同行集体抹黑所致。看来,捞过界始终还是商业大忌。

【2015030806】选南航去广州,走的却是接驳车,登机后白等一个多小时……七八年时间习惯出来的“会员卡”归属感,再次被敲碎成了渣。对商家来说,它的会员多数时候就是一张会员卡,“卡”在了没有人情味上。什么时候迈过这道槛,商家就有生机了。

【2015030805】在苹果手机上,长按朋友圈朋友发的信息,点选“举报”,新增一栏“欺诈(骗钱、收钱不发货)”。从马化腾两会期间对微商的理解来看,微信为用户投诉不良微商打开方便之门,这是默认微商模式在微信上可继续存在。

【2015030804】《一步之遥》实在看不下去,倒是前段出现的舞蹈令人愉悦。故事说的凌乱、晦涩、略带神经质,分明是瞧不起我的欣赏水平。不过,看在女神的份上,就不删了。

【2015030803】有朋友说微商痛点,第一是好货及可信度,第二是哪里找流量。听起来还是所有生意的基本问题,不该归罪于微商模式。它真正的苦困应在于对传统零售的继承还是颠覆?继承如何继承,颠覆又当做些什么?其实,前者不过是渠道+1,零售的微商化,不全是错,但感觉不止这点贡献。而后者才是基于新生代主力消费人群所出发的全新思考:零售业态是否需要做到随机、随地、随意无缝接入生活,直至成为创建新型社交关系的粘合剂?由零售驱动社交,用社交推进彼此的忠诚度,再回归更深层次的来往,我以为的自零售,大致如此。

【2015030802】微信群发红包求路转粉效果如何呢?我试了一次,只想说成本太高,倒不是说支付成本,而是路人甲乙丙丁对这种事情的认知存在差异:他可以拿钱,但也可以不办事。我理解为诚信值低,大家不会反对吧?

【2015030801】说昨天是女人节,因为今天是3月8号。这一天总得做点什么刷刷自己在老婆心中的印象分还是很有必要的。所以,《超能陆战队》多了两个不情愿的观众。

少浪费就是做贡献

【2015030107】世界上有两种人,分为“说别人”时候的人和“过自己”时候的人。我们大多数人都在这两种角色里无耻的转换而浑然不觉。

【2015030106】虽然不喜欢柴静,但不得不佩服她做的事,朋友圈被她的事刷屏,大家张嘴闭嘴就是雾霾、环境、口罩或者空气净化器。那么,从今天开始,看过这条片子的人就该少开车、少开空调、少出行、少……总之,少浪费点还是可以的,反正大家也做不出什么贡献。

【2015030105】劝朱注把压岁钱存起来,给他算账,3000元钱存一年的利息会有200多哦。他反问一句:是只剩200多了么?我有教他用这种说段子的方式去分析问题的么?

【2015030104】周六居然上班上课?父子俩都睡过头了,然后各种状况:没吃早饭、滴滴通知了几十辆出租车未果、好不容易上了公交,又在滴滴上被不知哪里冒出来的司机投诉,那边刚下公交,朱注老师又电话过来狂批……坏事总是喜欢“凑”过来!

【2015030103】分享“免费”kindle电子书的两个非知名论坛可能是因为版权的问题宣布关停,从此少了几个闲逛的地方。不过,从这两处分享来的小两百本书何时可以看完呢?

【2015030102】Mac版微信已经粘贴不了从Pages里复制过来的文字?这意味着我不能舒服的发送长信息了。这算不算一个体验上的痛点?

【2015030101】如果不是传来小威胁又要动手术的消息,我都忘了阿森纳还有这位太子爷。针对我厂年年伤兵满营的状况,我只想问一声,贵厂队医还招人么?

微商就是自零售

【2015022707】如果说自媒体有可能会解救一批靠写字为生的记者、作家的话,那微商解救的应该是一批靠卖货为生的销售人,他们不再需要给人打工了,有三寸不烂之舌,有V店这类开店神器,他只需要放肆的鉴货、荐货就好了。所以,微商可以说就是自零售。当然,这种对比并不恰当,自媒体靠写字养活不了自己,还得依附于某种上不了台面的利益交换关系之下,但自零售却是一片春光,低买高卖总是正道!

【2015022706】昨晚醒了两次,第一次醒,阿森纳0:1半场输给摩纳哥,按我厂的秉性,我也没有心思关注下半场了。结果梦里梦到下半场输了个1:4,活活把人给惊醒。擦,这球喜欢的,是自己找罪受么?

【2015022705】在朋友圈发起倡议,想组一个纯粹的讨论群,可以有情怀地讨论讨论移动电商,点赞者加举手的人拢共不到50人,还极具差异性的混杂着小白和大咖……于是,这群我是建呢?还是不建呢?

【2015022704】微信朋友圈也可以发语音了?互动方式更丰富了,但体验却不好,一句话需要打开、等待,还要竖起耳朵听,远不如看文字直接。问题来了,微信如何屏蔽用语音玩微商的人呢?

【2015022703】比较了下微卖、微店、拍拍微店几个App可供分销的货源,没找到让人动心愿意动用朋友关系去尝试代销的“爆品”。再加上无法有效的比价,不知道水到底有多深,害怕卖不掉东西还玩丢了朋友。也许,微商的最大痛点还在于找货吧。你们觉得呢?

【2015022702】买台式机,比较京东、亚马逊和易迅,最终还是在易迅下了单,尽管易迅早被京东收养,但究竟信不过京东(擦,好奇怪的逻辑)。后者的服务太烂,真不明白刘老板凭什么那么傲娇。

【2015022701】#改个段子#当我第一次知道V店App的时候,其实我是,是拒绝的,因为你不能让我用,我马上就去用。我跟自己讲,我拒绝,因为我根本没听说这APP。朋友跟我讲,这个App牛逼,让你开店卖货,而且你不需要花钱进货、囤货、发货。为女神赚钱买房子,duang个几年就能搞定,用了之后,duang~duang~我的买卖再也停不下来;

祝各位羊年快乐!

【2015021907】终于正月初一了,今天牢记妈妈的话,不晒任何东西。如有异常,请点赞提醒。

【2015021906】1:20的时候,点开两个群,居然还抢到了两个红包,可恨的是,我居然都是最后一个。看着这些赤裸裸的潜水专注抢红包不睡觉的朋友,我很想说,陪我守岁可好。

【2015021905】开夜车最怕错车,两车汇合时,遇到对方没素质,亮闪闪的远光灯晃到你眼睛睁不开,盲区里若正好有人,就是找死。昨晚就遇到一次,眼睛被晃之后,定睛一看,右前方“突然”出现5、6个人,居然并排走在206国道上,于是带刹车转左,电光火石间避开了他们……人真的没有贵贱之分么?呆不性轰到如此地步?

【2015021904】除夕夜从怀宁石镜经安庆再到东至黄泥湖,一百多里地的奔波和一份我们理解的孝心。幸福是什么?就是和陪着你的人一起颠簸也不觉得心累……擦,喜欢抒情不好,喜欢舒淇倒是可以的,芳说可以考虑整成舒淇那款。

【2015021903】昨晚微信红包满天飞,好难不对那些出手大方的人另眼相看。当然,别太在意拿到的红包大小,那个只是微信的技术处理方式,与运气无关。运气指的是你花了两元钱去买彩票,中了大奖小奖或者空欢喜一场。这红包你可是一点付出都没有,多少都是多。

【2015021902】老人家喜欢为子女做些决定,可以理解为好心,至少出发点没有错误,可往往事与愿违。根本原因在于老人家与年轻一代在对事务的判断上已经两样,这既是遗憾,也是幸运。可惜两代人会有代沟,好在这些差异如同齿轮上的牙齿靠互相啮合而使生活前进。

【2015021901】有人就是喜欢反着来,你是顺着她?还是不惯她?全看当时心情。可是,被惯爱顺的人也该反省下自己,这一招到底可以用多少次才显得可爱而不是让人讨厌。

正经生意就是买货卖货

【2015021607】微信官方称,将严打非法分销模式行为。微信提到“有用户在公众帐号开展利用微信关系链发展下线分销的行为,并进行盈利或诱导用户关注”。并指出“该模式多数具有欺诈等非法性质”。有人问我,此举对第三方的影响。简单来说:1、第三方为多级分销提供技术支持,有助于引导分销模式合法化,但无法掌控使用者的使用方式;2、微信制定规则,杜绝或惩治非法分销模式,有利于净化第三方,规范基于微信的各种行为;3、多数第三方,希望打造一个基于社会化分享完成商品交易、资金流动和信息传播的整合型平台,重点是利用社会化关系链用最低的成本完成交易,而非某种销售模式,前者是本,后者是末,看问题不可本末倒置;4、涉及到物流、服务本地化、售后维修等必要因素,多级分销依然会长期合理的存在;5、微信除了封号之外,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传销行为也将屡禁不止;6、京东微店、拍拍微店或因微信此举受益,至少在部分微商圈中,有人故意诱导用户相信微信此举就是为了照顾亲生孩子;7、最大的影响来自大家的误解,认为微信此举对微信第三方有不利影响的,实际上是没有理解微信生态和微信能做什么;

【2015021606】如何向小白解释何为微信第三方?何为SAAS服务?何为社会化零售?何为O2O?其实,人家根本不要听你说那么多,大家关注的只是,这件新事物对他正在做的事有哪些直接帮助。我知道小白想听什么,但我没能力总结出来,这个就是不专业的表现,我要警惕。

【2015021605】人们喜欢赞美和炫耀,被他人赞美,或主动炫耀。不过,这个只能当作甜点,偶尔尝上一点,还是要回到生活中吃吃主食,多看到自己的不足,多培养一些好的习惯,多读书,多听人说……鸡汤其实也不难烧,烧的好或不好,其实看读者的心境。

【2015021604】很晚回到家,问妹妹有没有想舅舅,妹妹说想,说完她就开心的笑了,然后我的心里真的真的真的就很感动,过了一夜都没忘记。

【2015021603】出门前给朱注布置的作业,据他说准时按量完成。我要不要检查下呢?我有些犹豫了。

【2015021602】阿森纳2:0干掉米德尔斯堡的比赛,我是没办法看到。很难想象大吉鲁两分钟内连进两球的风骚模样。但却不由自主的想到领先后的阿森纳可能只剩下漫不经心的防守和无欲无求的进攻,心情顿时就不好了。我们有多少个日子都在消极被动中经过?

【2015021601】芳到底能喝多少酒?至少我是量不到她的底。所以,昨晚到底是醉了?还是醉了?还是醉了?芳能亲口告诉我么?

今天适合研究如何抢红包

【2015021307】今天是2月13日,各位男性朋友,今天慎重点,能不出门就不出门,我只能说这么多了。据说2月13日是小三节,真佩服想出这个名目的人。

【2015021306】微信在部分订阅号内推行打赏功能,读者可看心情施舍给写作者一点费用。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足够强大的模式,既可以让好作者活下去,又可以让好读者找到好的内容。当然,每种模式都有一个通病,就是会遇到小气又无耻的人类,尤其是那些习惯了免费索取却从不付出的渣渣们。

【2015021305】#知识帖#啥叫抢红包?就是过去旧社会,逢年过节大户人家站门口抓一把铜板往外一扔,一帮叫花子抢得满地滚,财主老爷哈哈大笑。是一种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民俗。

【2015021304】想想微信和支付宝发红包的策略,个人认为失当。阳光普照与独占鳌头是完全不同的营销思路。难道你们不认为,金额大名额少的大奖更刺激人们的参与热情吗?朋友圈里只要飘过一个中了万元现金的,大家都老老实实按点等候戳屏摇手机了。

【2015021303】印象中已经“死”掉很久的微软,最近频频出手,各种新产品、各种收购、各种布局……感谢微软,让我有能力用上电脑,好在开机速度足够慢,让我有足够的时间跟上它……祝它早日安息。

【2015021302】有人认为滴滴快的合并会取消打车补贴,这件事没那么快,我们打车的习惯没怎么改变,更喜欢伸手拦车。我好奇的是,合并后它们会叫什么名字呢?

【2015021301】相比支付宝红包,微信春晚红包更为给力,昨晚9:30那一波,抢了两笔共约10元。摇一摇的玩法要比满屏乱戳有趣一点。

领导错了

【2015020407】微信公众平台终于在惩治内容抄袭方面有了实质举措,5次封号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是规范举报取证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方说如何做抄袭认定?另外,为原创内容创造收入模式也值得考虑,比如作者认证、文章打赏等,微信的一小步,搞不好就是媒体复兴的一大步。

【2015020406】有阿里员工带头质疑全国工商总局某部领导违规执法之后,以黑心工厂闻名国内的富士康,也公开反对全国总工会某郭姓领导的“员工加班多导致自杀”的奇葩言论。这两件事至少可以传达几点:1、领导说的不对,企业无需全盘接受;2、信息渠道通畅之后,企业发声更为自由;3、大企业看清了上头有意降低政府管理部门的绝对权威地位。

【2015020405】我看好未来五年之内有全新的互联网汽车品牌出现,但不看好易到与奇瑞博泰的合作。两家公司在新闻稿里提到的包括只租不买、一台电脑加四个轮子且不用加油等未来图景,都值得展望,但易到不可能会做好这些。这家在落地服务上没有任何管理能力的企业显得轻浮而不可信,能活过这一两年再做规划更务实点。

【2015020404】阿里与支付宝的红包大战,有人认为两家该握手言和,理由是为了用户体验。可惜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只是消费者的一种习惯,没有什么不可取代。反之长远看来,使用某一种支付方式比使用多种支付方式,对消费者来说更为安全高效,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抱住微信支付让阿里一个人撒泼呢?

【2015020403】鲁伯特·默多克1月24日在Twitter上发言称:“对于一掷千金但却百无聊赖、热衷公共事务的亿万富翁而言,想买一辈子的快乐要花多少钱?”他很担心布隆伯格真的买下《纽约时报》吗?他的这个问题如果问问自己,倒是有个答案:50亿美金。

【2015020402】某App宣布B轮获京东千万美金融资之后,因为女创始人85后的身份,被没脑子的网民一顿羡慕嫉妒恨,各种脑残言论不绝于耳,让人讨厌。但看到程苓峰写过的一篇对话稿的头尾之后,也感叹专业媒体人惯于造神的习惯,将运气视为个人实力,就是一种缺乏基本观察和判断的、没有底线的献媚。

【2015020401】马云说:买到假货如果不投诉的话,教淘宝如何惩治?这个不投诉的消极行为近似于一种社会问题,与淘宝没有半点关系。那么,在我们身上,可发生过这样的事?我们又是为什么选择不投诉而沉默的?在其他事情上,我们是否也有类似的行为?那又是为了什么?我的答案是,马云的太极玩的还真不错,将错误轻而易举的推给消费者。我去商店买东西,有义务检验买到的东西是不是假货吗?真是滑稽!

上得厅堂 下得厨房

【2015012807】数据线坏了,去苹果官网下单,价格超贵。为了体验下苹果的电商服务,我还是咬咬牙坚持一把,话说苹果周边产品也很丰富。所以苹果今年第一财季有180亿美金的净利润也不足为奇了。

【2015012806】在洋码头逛了逛,让我动心的东西没有一件。除非我不是该码头的目标用户,否则很难理解它靠什么融资1亿美金。代购模式虽然不错,但更适合亚马逊这样的老牌电商耕耘。毕竟,好货难找。

【2015012805】又被拉到一个微信群,莫名其妙的被贴上了一个身份(群名称),仔细看看群里的其他人,越看越熟……为什么喜欢从另一个群里挖相同的人过来呢?难道群主真以为自己就是群的主人吗?

【2015012804】听说乐视要做手机,我笑了。乐视把智能电视做成什么标准了,贾老板自己知道吗?一个频道的电影24小时循环播出都一年不止了。想玩个游戏那像素低到你都以为自己眼睛有问题。除了开机画面和不定期升级让我看到乐视一直死拽着“智能”二字不放之外,其他时候真是弱智到极点。真有幸的话,还是别玩手机了。你玩不起。

【2015012803】再说淘宝,按马云的逻辑,他搭个舞台,来演出的是专业演员还是业余演员与他无关。不过,作为舞台的搭建与管理者,不是有责任保障这个舞台的有效运作吗?错了就错了,为什么就不肯认呢?

【2015012802】接连三天在亚马逊上买了三本电子书,价格分别是6.99、7.99和8.99,我坏坏的揣测,亚马逊真的好厉害,知道我的喜好,所以随机定价?不管怎样,这就是大数据就对了。

【2015012801】“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比如“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就是两手都硬的硬实力。至于运气、位置,就基本与能力无关。运气好的,彩票中奖可以说是能力吗?在部门主管位置上的人,也蛮喜欢将个人喜好当作能力去理解。要命的是,自己不觉得,可手下人不会骗太久,忍受不了一走了之,谁还离不开谁呢?当然,前者受伤更厉害,因为意识、格局上的局限,基本判定这辈子的成就高低。

朱注打了一次酱油

【2015012407】《无间道》里的对枪桥段可以百搭。等你有机会站上天台,搞不好就会不自觉的想起这个动作。等你有机会在年会上表演节目,搜肠刮肚找情节的时候,两个人来个对枪的决斗动作总是可以用来掩盖创意上的不足的。

【2015012406】微信的细节处理做的好吗?要是认真挑还是有的,比如在公众号的文章页面,将“字体”当作“字号”去理解,算是没有常识。不过,我们为什么没人在乎呢?这好像就是一个喜欢就将就不喜欢就讲究的世界,不服不行。

【2015012405】某人在朋友圈问如今的世界是硬件软件化还是软件硬件化,答曰“合体”。过往的认知在于我们对物理物品与虚拟物品的辨识。可为什么我们对身体与思想却统称为生命而不做区分。如今的硬件业已经发展到了人工智能阶段,有了生命,就拿它当生命去对待。

【2015012404】站在一栋25层楼高的天台,从这个城市的边缘望向远处的市中心,感觉被隔离。我貌似生活和工作在这个城市,但又感觉与她关联不大。这应该就是我所追求的归属感吧。仔细想想,如果我不爱她,又何必强求她给我这种感觉?

【2015012403】在披萨或者KFC的诱惑下,朱注决定友情出演《微的光》,在办公室里给他来了几个造型,经过相机自带的效果处理,看起来还不错。晚上坐地铁回家,靠我身上睡着了,看着他的脸,突然意识到,他已经长大了。

【2015012402】周六嗨了一整天,几个小伙伴辛苦了好几个周末,终于可以拍属于自己的mv了,兴奋并紧张着,好几个人(包括我)都抓不住节奏,太尴尬了。

【2015012401】漫修她爸看到“私人媒体”打开速度超慢,居然分析原因出在所使用的模版使用google字体导致,他推荐Useso take over Google插件,安装之后,速度果然快多了。一时间,为博客换主机的念头又淡了点。

笑着去哭是真感情

【2015012307】设计是一件很专业同时也很需要天分的活,专业的部分在于对各种软件的熟练程度、对各种风格的了解、对各种绘画技巧的掌握…天分的地方则在于对美的认知。美无贵贱,但审美确有高下之分。

【2015012306】朋友圈广告我还没有看到,作为曾经的广告业从业人员,我真心希望广告业,借着这样的一个时机,能迎来复兴,告诉那些广告主,其实,广告本身是善良的。换句话说,只看结果的广告主都是耍流氓。现在的广告是广告主花钱购买一个与受众讲故事的机会。

【2015012305】执着于微信互粉的人不知道是什么心态?多认识一个人多一个机会?若真是如此,倒也朴素的很。可是,这与在火车站随便抓住一个人跟他聊聊天又有什么区别呢?

【2015012304】看方言节目是个奇怪的体验,看安庆电视台的方言节目,有一种想不到的羞愧,为什么安庆话在电视里听起来那么难听?可是看上海电视台的方言节目,虽然不觉得难听,但也不舒服,像是一道很高的门槛,隔开了外地人,尽管我来到这个城市已经很久很久。

【2015012303】#改个段子#现在的外星人太坏了!怎么讲,江北人上班途中突然被一个飞碟吸走了!江北人说“我上班迟到要扣钱的!”,外星人:“不用上班了,带你去外星”,江北人开心。打卡时间刚过,江北人就被丢出去了!“就是故意让你迟到的!让你感受一下生活!”外星人说,“你跟老板说被外星人劫持,老板也不会信的!”江北人很委屈。

【2015012302】C轮拿到2100万美金融资的Persado试图干掉搞文案的,想想那些感动过你的文字居然来自冷冰冰的计算机,码字的人还敢说自己也是醉了吗?其实,我形容计算机是冷冰冰的,这思维也是落伍了。人类理解的感情也在发生变化,不止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也能发生在人与机器智能之间哦。

【2015012301】《笑傲江湖》这档笑星选秀节目,因为评委阵容里没一个让我喜欢的,每次芳看的时候,我总在一旁讽刺捣乱,“好”在她还坚持(不好的话就是跟我作对了)。于是,我就没有错过杨金赐,除了一段默剧,还有那段献给爸爸妈妈的舞蹈《时间都去哪儿了》,让人笑着去哭。不信的人去网上搜来看看。

有爱相爱 有德相交

【2015012207】国足干不过澳大利亚,这值得遗憾吗?赌球的人或许会抱怨,但足球是公平的,一分付出一分收获。所以,听到温格说想更多的钱买进来更合适的人时候,我就感觉这个一月又是白过。的确,等到厄齐尔、拉姆塞、沃尔科特齐齐复出,阿森纳还需要谁来补强呢?

【2015012206】想到一位见过两次面的朋友,有点惆怅,很不错的人品,很有能力的才力,以及于我很合意的眼缘……只是,找不到适合她的位置,惋惜之余感觉惭愧。用另一位朋友的话来说,她欠运气。其实,我也欠点运气。遇到一个合适的伙伴太需要机缘了。

【2015012205】有创意作业没有完成,看着“00:10”这串数字,竟然很悲伤。如果用一对翅膀表示飞翔,飞过山丘、飞过原野、飞过城市、飞过乡村、飞过星际、飞过数字世界、飞过多维空间……这对做设计的小伙伴来说,压力该有多大啊?

【2015012204】《窥破金瓶》是本闲书,无聊时读来杀时间。读完后很想再读《金瓶梅》,极少有人第一次就有吴闲云那样,把西门庆当作一个彻头彻尾的商人而不是一个花花公子去考量,至少这种读书的方式就很有趣,值得借鉴。

【2015012203】微信公众号面向认证的媒体账号公测原创声明功能,表示微信对原创内容的认可与扶持,结合前两天才推出的微信朋友圈广告,微信有意营造一个适合高品质内容生存的空间。理想虽好,但败于动机。如果不能体现原创内容的价值,比如为原创付费,或创造一个兑换方式,只挂一个虚名意义何在?

【2015012202】去朋友家中喝茶,看到“悟真”两个字,读成“悟香”。她们安慰,说有人读过“悟空”,我这个还不算太丢脸。不过,“真”是需要“悟”的,我倒是第一次这样想过。

【2015012201】人生最幸福的几件事:与有爱的人相爱,与有德的人交友,与有才的人共事。我做的差不多了。

无所不能 无所不容

【2015012107】朱注对我说,听到一天考三门的消息,他和小伙伴们犹如被“天打雷劈”,他们原以为还是一天考一门,结果五年级是区统考……看他的用词,就知道考试结果同它差不多惊悚。晚上回来,他也早早睡了,与往常不同。他跟妈妈说,考语文的时候,有一个坏人在他身边转悠,考数学的时候,有一个幸运女神曾提醒他修改一道试题……他形容监考老师的形象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2015012106】这几天为了年会节目练习舞蹈,发现节奏感差的很,身体的协调性比香港电影里的僵尸差不多。于是反思自己,在工作中,是否也有踏不准拍子、身手协调不齐的状况发生,想想令人沮丧,很多时候不就是为了这些而去做所谓的沟通、交流和管理吗?在这种情况下,谈完美有点奢侈,谈完成比较务实。

【2015012105】跨部门协作当中,最常见到的状况就是推诿责任,混淆权责。可以试试责任细化,落实到人。好处就是遇到问题可以追踪到人,坏处就是流程加长,整体效率降低。孰轻孰重,还真得看实际状况。

【2015012104】有没有想大哭一场或者大摔东西的念头和时候?这说明,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所以,你怎么可能指望别人总是包容你呢?

【2015012103】
凡人:上帝,听说你无所不能?
上帝:是的,你有什么愿望?
凡人:造一块你举不起来的石头给我。
上帝:……好的。
然后,上帝造了一块石头之后自断双臂。
……
这世上果然有无所不能的人。

【2015012102】微信在朋友圈测试一条广告,点赞、评论的人很多,刷了几屏都看不完,禁不住烦躁起来。对广告主而言,与其说它是广告,不如说它是一条共同话题,理解了这点,这种广告的方向就有了。对受众来说,它也不能过长,比如说已经屏蔽的人不要出现在评论里,互相之间不可点评,点赞者就不可以点评等等,当然,加上一个大拇指朝下的图标,也是有价值的。

【2015012101】《重振通用》这本书告诉我三件事:1、庞大甚至伟大如通用汽车这样的公司也有破产关门变成乞丐的可能;2、庞大甚至伟大如通用汽车这样的公司出了问题的唯一责任人就是最高管理者;3、不如通用汽车这样庞大的公司的管理者及领导人,应该好好读读这本书!

黑黑一条汉

【2015011907】在手机上用“QQ空间”可以刷日志的阅读量,没在PC端上发现过这种事。我测试过,应该是不限量刷数据。你可以说刷的人好无聊,可我很想知道腾讯为什么会允许这个BUG存在?

【2015011906】有新闻八卦三星一员工穿韩服上班“吓”呆9万多小伙伴,这种比例的“不合群”完全可以接受吧?如果微盟有哪位同事愿意穿汉服或者一身民国装束,我倒是期待的很,这不就是个人喜好么?“不接受”的心态太糟糕了。

【2015011905】 昨晚睡觉前玩个游戏,请大家用四个字来形容(黑)我一下,一二十条回复,几乎全是鼓励。得意之外,也有几分失落,没有能黑到我心底去的人,也就意味着我做人还不够接地气。芳送给我一个词算是安慰:nāo zǐ。

【2015011904】温格在赢过曼城之后,很惋惜没有多进球。我想这应该是媒体的误读。以阿森纳的实力,在曼城能零失球拿走3分,还有比它更傲娇的事吗?

【2015011903】触电会的几位小伙伴热衷于玩点赞送礼的游戏,通常在朋友圈晒出要送的礼物,截止时间之前,凡是第一、第八、第十八、第二十八、第三十八……在该位次点赞的朋友均有礼物可送。法子不新,就是早年论坛玩过的盖楼。虽然互动性上较公开透明的论坛会差很多,但能让参与者感觉爽就不错了。这种方法可以尝试几次,不过,虚拟服务要怎么玩呢?红包打赏?

【2015011902】搜狗搜索上线“微信头条”,可用微信账号登陆,根据个人喜好推送或订阅公号文章。没理解微信得到了什么好处?订阅号不是为了留存微信用户保证微信使用时长的吗?不过,微信头条还做不到直接关注微信公号,点个半天蓝字,也没什么反应,逗吧。

【2015011901】微信升级了新版本,可以搜索朋友圈、收藏过的文章、聊天记录甚至本地餐厅。可能有点新鲜。至少对我来说,价值不是太大,我极少用手机搜索,使用场景碎片化,哪有大把的时间拿来过滤信息。

微博爱上自媒体


微信刚刚表态其公众平台不只是营销工具,新浪微博就试水为个人自媒体做蓝V认证,以往仅是媒体机构的标识,如今颁发给个人意味深远。或者,微博真的看好“自媒体”概念?

6月8日中午10:12分,拥有17万粉丝的“鬼脚七”在微博上宣布:

“好多朋友已经发现我的微博认证变了。‘鬼脚七’应该是第一个蓝V认证的自媒体,新浪对自媒体的拥抱态度值得赞赏,感谢新浪!既然是自媒体,就会有些不一样。今天下午会给大家带来惊喜,到时候请注意查看自己的私信。是的,你猜对了,7哥会给你发私信。你问具体几点?大约下午4点20分发。欢迎围观!”

在这条微博里,鬼脚七透露了新浪微博已为其个人帐号做了蓝V认证,其主要功能至少包括可通过私信的方式向粉丝群发内容。这项服务在移动客户端的呈现形式与微信公众账号的推送功能类似。问题是,对于强制群发私信,新浪微博要如何让用户理解并接受这种行为?

另外,由于自媒体水平参差不齐,也没有统一的形式,新浪此举实际上是将原本代表机构的蓝V认证门槛变相降低。这意味着将产生更多的垃圾信息,那它会是一个隐患吗?

从鬼脚七的微博首页来看,与媒体蓝V完全一致,有文章、简介及相册页面。按照这个做法,自媒体运营者甚至可以自由设定更多的独立页面。看起来,新浪微博想成为活跃自媒体人的互联网入口?

而业界解读新浪微博此举的主要目的,还是乘机从微信公众平台拉拢自媒体。

6月5日,微信产品总监曾鸣曾公开表示微信“不是营销工具”,并将微信的核心功能定位为互动沟通、用户管理和服务定制。而在最近泄露的微信5.0内测版中,公众账号已经被分为订阅账号和企业账号,其中订阅账号包括自媒体、明星账号、网站和公众机构等。这使得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自媒体,其权限和地位已被大幅弱化。

对此,已有不少自媒体表达不满,“小道消息”的作者冯大辉在近日推送的消息中称:“因为微信公众平台的策略限制和审查机制,这个账号随时可能消失”。冯大辉还表示,“因为持续的审查以及弄不明白微信对公众账号的真实态度,实在不想继续玩下去了。”

不过,即便微信完全清除这类所谓的自媒体帐号,也不意味着新浪微博就能全盘接收。其实,两微面对的主要问题都是类似的。除却政策面的风险不提,在内容端,好内容的稀缺与用户注意力的崩溃,并非是换个平台就能解决。

无论如何,新浪微博没有止步不前,至少还在尝试新的可能。那接下来,微信该如何接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