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税的开征会否增加青少年犯罪

如果开征烟草税,是否会增加青少年犯罪呢?

一包烟加一元钱(或其他数额)进行销售,会对烟民产生以下几种影响:
1、戒烟;
2、中高收入烟民不受加税影响,继续抽;
3、低等收入烟民或许会少抽,或者抽更差点的;
4、一些超低收入、无收入,但是又抽烟的烟民,他们怎么办?

问题会出现在第四种情况里,无收入,又有烟瘾的烟民会集中在青少年、老年人群体中。

重点就在青少年。设想一下,他们将如何解决这种问题?

所以,烟草税的开征会否增加青少年犯罪呢?我认为值得探讨!

但愿我是杞人忧天!

『富豪榜』的真正作用

谁能告诉我『富豪榜』的真正作用?如果我说『富豪榜』其实就是一个广告工具,你相信么?在这个注意力日渐稀缺的时代,我们还在浪费着我们的注意力。

媒体炮制出富豪榜,从新闻的角度来看是一种梳理,而从广告行销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阴谋”。从广告主甘愿钻进这个圈套成为赞助人的时候开始,广告主就成了一个没穿衣服的国王,让这个国王一直深信不疑的裁缝,就是这张榜单。

似乎每个人都有过偶像,或者树立过一些学习效仿的榜样。富豪,就是其中的一个类别。有钱人,必有他的成功之处,必有他的可学之处,从这个角度出发,一些人物传记得以畅销,实在是正常不过。而浮躁的传媒业者,因为焦虑和迷茫,不得不将一些原本有营养的素材“快餐化”,急切的想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更重要的是,他们最终想要的是更早的更多的获得其中的经济利益。

对于广告主而言,可以罗列出『富豪榜』的媒体看上去就很“高端”,它们可以帮助自己的产品找到合适的欣赏者与最终买家。而自己也乐意为此支出不菲的费用。结果呢,『富豪榜』很快的就超出媒体本身。成了一个只有尾巴,却看不到其他的怪物。可怜的广告主,看到这些,还不肯怀疑这些媒体从来也没有对这些富豪(尤其是富豪们的消费)具有“影响力”和“引导力”。

同时,我们这些大众也没有问过自己,富豪榜对于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难道真是大家流传的“通缉榜”或者“杀猪榜”?要真只是这样的冷笑话,我们会笑么?

『芝麻官』上市募资助日本人恢复民族记忆!

在全国各地有100万家直营门店,在中国的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深圳、重庆、成都、南京等中大型人口密集城市,几乎每隔300米就可以看到『芝麻官』的招牌,超过300万人的员工规模,超过BHL、TMT等国际知名快递公司的物流网络渠道,每天服务3亿人次的零食需求,涉及到餐饮、物流、能源、广告传播、制造等不同领域……这是一个可怕的公司!

『芝麻官』品牌源自“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这句中国最出名的励志格言。其创想人(即创始人兼首席臆想官)安北先生,混迹胡思乱想界近30年,有丰富的胡思乱想经验,这次,他力推『芝麻官』在没国那厮大课上市成功,又是其在业内的最新战果。

『芝麻官』从基本的“烤红薯”市场做起,以收编中国几大重点城市的零散烤红薯商贩为起点,整合了30万个摊点,并为100万人提供了基础的就业保障。将“烤红薯”这个街边食品,成功的进行的市场细分,分别针对乞丐、老百姓、白领、老板、警察、小偷、抢匪制定了不同的产品包装及销售策略。

一举解决诸如乞丐的温饱问题、老百姓的菜肴稀缺问题、白领阶层的美容美体问题、老板的黑心问题、警察的大肚问题、小偷和抢匪的定位问题等等。

『芝麻官』为警民联手共建『天下无贼』社会贡献了自己的超级力量,甚至将全球免费服务热线都改成了011,以呼应警察兄弟的厚爱。

『芝麻官』还赞助了『一天一个红薯』计划,与著名的品牌『堵累死』的『一天一次安全』、『埋蛋牢』的『一天一个汉堡』一起,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天一份套餐』,深受大家喜爱。

精明的『芝麻官』团队还开发出『食众』的广告新模式,只要每天吃饭的人都是『芝麻官』可以覆盖到的精准受众。除了全国130万直营店的直接覆盖之外,『芝麻官』还在全国重要的机场、码头、戏院设置了『芝麻官』旗舰店,保障每日直接到达3亿城市人口,节间覆盖13亿『食众』市场。并据此推出『食众传播』新公司,并一举歼灭所有的传播模式。该公司首席执行官为前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江南不见冬”。

『芝麻官』创始人兼首席臆想官安北先生表示,目前不打算把『食众』拆分上市,因为他认为中国还没有哪一家广告或传播公司值得大众花一分钱。这让人联想起前不久安北表示过将市场上所有传媒股悉数收入帐下的传闻有点矛盾。

至于『芝麻官』为什么选择在没国上市,安北表示,主要是想用没国的钱,来开拓没国及其周边市场。而『芝麻官』此次上市,股价飙升至每股50万美金,已经从市场上拿到超过100万亿美元。

安北还表示,『芝麻官』将赞助日本人的『恢复民族记忆』计划,以协助该国从上至下的集体失忆问题,还原一个真实的日本。但是会采取哪些措施,安北没有透露更多。不过,安北现在正在积极联系国际知名的兽医研究者,也许,成立一个记忆恢复中心是他会采取的一个动作。

在参加完记者招待会之后,安北按照既定行程搭乘『芝麻官』号航空母舰回到『芝麻官』的总部黄泥湖,留给世人的是一连串问号!

(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恕不核对)

三十岁的大男人6:始于+施予+失语

风度始于理智。基于理性的我,一直认为自己保持着某种意义上的矜持和风度,这让我赢得了一些人的不抵触。同时,基于理性,我还将一颗寻求宽恕的心,带到别人身上,更多的时间内,我将我的包容施予了一些人,原谅他们的无知与过错。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在我看来,就是自己觉得好的东西也一定要向别人推荐。

好像其他人也都这么做。你看到满大街奔跑的轿车好像一个德性,满大街转悠的人好像都在穿那几个品牌的衣服……我们的同胞们,将自己的喜爱毫不忌讳的转告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以期分享自己的快乐。这种将他人“类比似我”的心态让商业社会渐渐繁荣。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口碑似乎越来越具有影响力,辅以铺天盖地的广告(注意,在我看来,在商业服务的推广中,广告只是口碑的辅助),人们之间的互相影响更加明显。而在公共服务事业中,我们会发现只能看见广告,不能听见口碑了,全体失语时代在这个层面渐渐体现。同时,我也失语了。我还能保留风度和理性么?我问自己!

媒体人 —泰德·特纳传

和艾斯卡、布隆伯格、雷石东等人的故事一样,美国人总是喜欢从悲剧开始切入故事的主题。美国畅销书作家肯·奥莱塔也很在意他心目中的伟人。他在《泰德·特纳传》(《MediaMan》)开篇就报道了美国传媒大亨泰德·特纳人生中最灰暗的那一天—–被合并后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无情的解雇—之后就是通篇的阳光、得意、快乐,不过也稍微点缀点风雨。这样的故事总是在暗示人们不要忘记传统的美国式理想人生。

让泰德·特纳区别于其他同时代或前时代媒体巨头最重要的印象就是:特纳更具远见卓识。他创办了值得尊敬的CNN,他改变了世界的传播格局,他改善了民众与政府的关系,他也践行了他的国际观,并无意中证明了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理念……他是唯一一位堪称伟大的媒体人。

也许是他那浑身充满的不安全感促成了他的种种成功。而这种不安全感继承于迫于事业、家庭及婚姻压力而自杀的父亲,甚至还应该追溯到不幸沦为佃农的祖父亲。在他们的血液里,或许可以给泰德·特纳一个答案。

诸如真诚、可爱、直率、固执、冲动、急躁、忧郁、虚荣、吝啬、自卑等特征集聚一身的时候,泰德·特纳显得更加真实了。

泰德·特纳带着对父亲的内疚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并始终为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好人而奋斗终生。为了证明父亲的期望,他收购回父亲变卖的产业;为了证明对社会的期望,他创办了CNN,并在天生的、精明的商业头脑盘算之下,他还收购了亚特兰大的体育运动队、米高梅电影资料馆,以期为全世界的观众提供优质的新闻内容;他甚至还是一位高水平的世界级帆船运动高手。

他也始终对自己未能把时代华纳收购而去避免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件耿耿于怀。不过,当他重新开始另一种人生思考的时候,他才发现,他于社会的意义更为重要。

他向往得到诺贝尔奖。在他亲眼目睹了前苏联的核武器现场之后,他开始成了抵制7000颗核弹头的传教士,他在乎的根本不是诺贝尔奖杯,而是这个奖杯背后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他支持联合国,并同安南成为了好友。即便在他的个人资产严重损失的(因为那个愚蠢的合并案—-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合并案—泰德·特纳的个人资产由70亿美元缩水到20亿美元)日子里,他还是坚守向联合国捐赠10亿美元的承诺;他还关心环境污染问题和妇女问题;他无意中成了一名世界公民。

除了全美数万亩私人农场尚令泰德·特纳流连忘返之外,全世界更有更多的朋友随时候迎他的光临。比如普京的汽车、卡斯特罗的雪茄和猎场、布什的白宫等。

这本翻译过来的书有17万字,译笔流畅,一气呵成。让我可以在5个小时之内细心、完整的读完。我要感谢作者,感谢译者。当然,还要感谢泰德·特纳,谢谢您精彩的指点。作为一个在中国成长的年轻人,我也许不会遇到泰德·特纳这样的老板。但是,他的人生、他的言行、他的思考、他的沉默对于我的启发,一点也不逊于他对乔丹(泰德·特纳曾经提拔的一位年轻主管)的栽培。

我也相信他为自己的辩解和证词:“每个成功的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不安全感”。是的,我经常有不安全感,而且非常浓厚。也许,我可以做自己的泰德·特纳。谁又知道未来呢?

你真的懂『口碑行销』么?

当『口碑』成为一个商品被放到『买卖』的篮子里之后,它的价值还在么?

当我的那位做房产的朋友费劲口舌向我推荐一款价钱不菲的手表之后,我差点因为他的情面当场决定下单购买。我才知道『口碑』的可怕!令人后怕的是,如果当时我买了这块手表,我的那位朋友就可以拿走0.5%的『口碑』佣金,而我买到的不过是一件稀松平常的玩意。当然这个故事并不是事实,只是我一个小小的预测。也许在别人的身上已经发生过了,谁说得了一定呢?

我们之所以曾经如此的相信『口碑』,主要还是为了逃避『广告』的枷锁。每天身处广告海洋,即便没有被淹死,也差不多麻木不堪,无力抵御。只有那些难得的朋友看起来还算比较亲切,他们的耳语算是温柔、善良、忠诚、可信。可是,今天的事实是大多数行销人,将『口碑』做成了『愚弄』,将『口碑行销』做成了『贩卖信任』。嗨!行销人,你是不是离题太远了?

让我们重新整理下思路,好好理解下什么才算『口碑』,好么?当然,我觉得这个思路不能从市场那头考虑,它只能从消费者这边理顺。

当我们在消费一个服务的时候,我们体验到了非凡的感受,比如实惠的价格,优质的服务,优良的品质等等,一切都是那么的让人满意,让人觉得很有价值。于是,当我们身边的人有需要类似服务的时候,我们理所当然的将我们曾经有的美好体验告诉给他们,与之分享,同欢共乐。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凭什么让他们相信这一切呢?难道打动他们的是我们的诚意?我们与之分享的心情?还是我们所描述的天花乱坠的服务?都错了!其实打动他们的根本是我们为人的『信用』。换句话说,我们在用自身的『信用』来担保这样的一个『分享』,而这才是一个『口碑』的基本公式,它也成就了『口碑行销』过去备受尊重的江湖地位。

如果你不质疑我以上的表述,那么,你会不会对『口碑』越发珍惜呢?以前,我相信即便我不说,大家也会对自己的言语多加留意,以免发出不恰当的信息,给人误会。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当大家看到连『口碑』都可以用来赚钱的时候,心态就完全改变了。博客们想着拉『评论赞助』,博客商们想着如何通过树立『口碑榜』愚弄些善良的老百姓,顺便从品牌商那边糊弄些银子……从市场着眼,吸引眼球本身没错。错就错在表错了情,会错了意。

毫无疑问,『口碑行销』如果远离『稀缺』和『忠诚』的高端行销层次,走低端的『愚弄』路线,势必会造成品牌、市场和受众的多方受伤局面。到那个时候,行销人还会有什么新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