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你得到的是你该得到的

【2015050907】明星企业对创业者的示范作用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的思考是后者更多,因为大多数创业者都是平庸且浮躁的,他们过于相信奇迹,却没有达成奇迹的必要技能与手段,他们也许能看到正确的方向,但并不能理解该趋势的本质。洪流之下,千万不要以为被推着走与主动走都是自己的能力使然。

【2015050906】“在公司里,除了钱以外,还有什么能够真正地激励员工?”对于那些有钱并且以为用钱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好问题,用钱可以留住人,但未必可以把人用好。不过,对于没钱的小公司来说,这就是一个糟透了的坏问题,仅仅靠收买人心是不够的,你都会嫌弃自己一直贫困对不对?

【2015050905】加州大学的Gloria Mark教授说,电子邮件、社交媒体、通知以及无数的数字干扰侵蚀了我们专注于个人任务的能力。他说,2004年美国信息工作人员平均每3分钟改变注意力,2012年降至1分15秒,2014年降至59.5秒……问自己一个问题就知道Mark有没有在胡说:你一天刷多少次微信?

【2015050904】尚未完成本科学业的20岁女学生梅莉布莱克代表苏格兰民族党,击败了来自工党的对手,当选英国下议院议员,成为英国自1667年以来最年轻的议员。看到这条消息,想不想扒扒这位女学生的背景呢?如果在我们这个地方,里面一定会有故事。

【2015050903】自称互联网分析师的许单单,最近被一篇旧文再扒了一次,缘由可能是总理喝的那杯咖啡过于浮夸,惹到众人不开心了。许是不是个骗子他日自见分晓,一些想获得成功的人倒是该反省下,有没有哪些经历是你喜欢但站不脚的,可别吹的离谱了。

【2015050902】成都女司机被打一事,在微博上继续被八卦,再次说明了故事比事故有趣。原本是社会公德教育缺失上的一场事故,却被好事者硬硬扒出涉及谋杀、暴力、出轨、贪腐、啃老等连场好戏。哎,这些网友不上中国达人秀实在是屈才。

【2015050901】科技届风向标级别的《连线》杂志曾给苹果公司出过不少荒诞的建议,其中包括劝说苹果“彻底放弃Mac操作系统,改用微软Windows“,因为“这样一来Mac设备就可以兼容所有现有PC程序了”。如果苹果当时真的这样做了,估计今天的移动互联网会更‘简单’,因为大家能干的事只有开机,然后等待、等待、等待。

微博有毒

李开复在谷歌BUZZ里读到一段李开复博士关于写微博的几个建议,貌似他已经以“微博达人”自居,甚至他还出版了一本叫做《微博,改变一切》的书。瞧,这个世界自我感觉很好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很感恩能活在这样一个乐观、积极和愚昧、狭隘交融的时代。

好事者如我立即上新浪微博搜索一番,到目前为止,@李开复的围脖粉丝超过了389万人,这个数字超过那位靠写字吃饭的@冯唐十倍有余,更是这等平民的一万多倍,我先强烈表示下我的羡慕、嫉妒、恨!

恨之余,好事者更加好奇,遂进入李的粉丝页面来围观下其质量如何,但在揭开围观报告之前,请允许我啰嗦的说明下我是如何看待微博粉丝质量的。

我对于粉丝质量的评判会关注三个方面,第一,我会看粉丝头像,以猥琐、阳光和神秘来划分,猥琐者如很久之前的@禹某某;神秘者如新浪的机器人粉丝,不用头像,故作神秘状;阳光者如我自己,真实、乐观,很明显,我喜欢同类。

第二,我会关注粉丝自己有多少粉丝,这点之所以重要,是在于微博首先是基于你的朋友圈的互动,连朋友都不愿意关注的家伙,我能指望与他有好的交流吗?

第三,我会关注其微博里表露出来的兴趣与观点,我特希望这个家伙有自己的个性,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最好兴趣广泛,更重要的是可以容忍评论者的无知,我也喜欢豁达的家伙。

当然,这只是我的评判标准,李老师对于粉丝的要求应该比我包容的多。

不客套了,公布下@李开复微博的围观报告,也欢迎其他围观者指出不恰当的地方,我会立即更正。

第1页,除了一名粉丝的粉丝数量为33人之外,其他的19人,只有一个粉丝,甚至为零粉丝;
第2页,仅有2人超过17人;
第3页仅有3人超过17人;
第4页,无人超过4人;
第5页,仅有4人超过11人;
好吧,直接进入第50页,仅有1人超过15人
……

还要再看吗?我没耐心了

以好事者的标准,这样的粉丝有还不如没有,如此,这389万人的数字就毫无意义,如此,李老师的那些关于微博的建议不知道还有几人愿意相信,几人能够去做?

当然,我并不是来挑战李老师的智慧,怎么写微博,李老师当然有发言权。我只是对这种自我膨胀的逻辑表示好奇和质疑:为什么名人会相信自个儿名气大了,连带个人素养也能同步升级呢?

微博给到人的虚荣确实够“毒”,它会把一个正常人推向一个无底的深渊。对于名人的毒害甚至会更大,名人写微博,因为名气收获了粉丝,也因为粉丝暴增而收获了更多的所谓名气,虽说神马都是浮云,但自我膨胀在这样的一个怪怪的逻辑中循环放大,受害者到最后就真的需要一个强大的心了,祝受害者们好运!

t.sina

好玩的是,写完这篇文字后,点开围脖私信,看到这样的一封邮件,特意截屏给大家看,或许会对你来了解我想说什么有点帮助!

与名人在一起

互联网给大家提供了一次站队的机会,从微博开始,名人们终于从互联网大潮下缓过劲来。似乎上一个浪潮把自己送上巅峰没多久,新的浪潮就已偷袭得手,而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被掀翻在谷底,动弹不得。

得益于微博此种工具的兴起(别在纠缠它是一个工具,还是一种方式,抑或是其他,其实怎样都行),名人们终于熬出头来。与博客不同的是,敢于大张旗鼓的在不同地方开设围脖的家伙们已经不再对自己的文笔有所忌惮,即便只能写出如“上海,晴,我在世博工地上”这样的词组都会被疯狂的粉丝们(也包括粉丝团)转上个千百转,甚至还可以被冠以“平民”这样的标签,瞧,虚荣不就是这副腔调吗?

我承认,虚荣在我这里是有腔调的,或许这里的理解与周立波哥哥的说法存在异议,我只是想确认“它真的就是这个样子,它真的就是一种必须”,换句话说,如果这就是虚荣,我们不该排斥。

名人开心了,我们才会开心。互联网提供了一次站队的机会,我们终于有机会在虚拟世界里与名人站到了一起—-或许正是因为虚拟,我们的名人也被越来越频繁的制造出来—-哪怕某个名人只是在关注一条叫做卡当的狗,而那个卡当也经常在140个字符之内表达出一天的吃喝拉撒来,那么我们就说这条狗是一只非常懂生活,有品味,值得关注的家伙。于是这条叫做卡当的狗也会迅速走红,成为新的名人。在互联网面前,人狗同途,最终都会走向被明星的境界。

要知道所谓名人的及其如何有名的标志就是其粉丝的多寡与其言论的被关注程度如何。既然是同路,又是虚拟,就不难看出相生相长的影子来。当然,在这里根本不合适探讨技术问题,这里不仅仅有“我关注你,你就得关注我”这样的等式关系,还有“我鸟你是我的事,我不鸟你也是我的事”这样的不等式关系。复杂到难以用语言去描述的地步。

我记得郑治曾在某篇文章里有开导过某位名人要有做明星的胸怀,不拘一格去关注所有正在关注他的人,要知道明星的价值正是体现在“为你的粉丝带去虚荣心的满足”上(这句话说的不算太长但算很扯淡,希望你能看懂)。但名人的肚量终究是与普通人无异的,不懂得放开,又怎会有长久的得到呢?如果将虚荣比作一碟小菜,既然我不是你的菜,你又怎么会是我的菜呢?

但一切都无所谓,只要可以和名人站在一起,就是我们的满足之处。而站在一起是一个等式,这或许明星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维护名气的方式,那就是勇敢的去关注那些正在关注你的人,让他们的虚荣心得到满足吧。至于我,在换了一个又一个微博之后,终于决定告别那些后生晚辈,坚定的守护在如你所看到的这样的一个叫做私人媒体™的地方,至于有谁能够成为明星,又与我何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