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言自语

我是一个不善于聊天的人,有的时候说的太多,有的时候又听的太久。这种节奏我总是难以把控。说又是一件考验自信的事情,大多数情况下,我宁愿选择沉默,安静的坐在那里,看众人的表演。

我觉得生活就是一场表演,有的时候是主角,有的时候又沦为配角,在起伏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寻的久点了,便懒的去寻,随波逐流罢了。稍有不甘心的一部分,就整日里扑腾个不休。可惜做什么,是别人不知道的,这会让自己心虚。于是说出来似乎成了一个必然,一个让心不虚同时还可以稍稍建立点自信心的事情。但我总以为,这里面建立起来的自信心,久了长了,就演变成了一种自我安慰、自我膨胀,甚至是自大。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人,也担心自己会在往那个方向去赶。心里一哆嗦,又闭上了嘴巴,安静下来。

这也是我总喜欢自言自语的缘由吧,对自己说点什么,不会妨碍谁,也不会让谁膨胀。

这几天,各地的媒体都在讨论着所谓的“言论自由”,这该从温总理的几次公开谈话说起。无论是在深圳,还是在纽约,温总理一直强调政改的重要性。对于我等百姓而言,简单说就是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看什么就可以看什么了。这等自由我原以为我有,若不是媒体吵的这么矫情,我哪里知道我真的没有,而且已经从祖辈那里被继承到基因组里了,我的安静不正是一种天性的表现么?

祖辈传给我的东西太多太多,但整理一番发现都是没用的一面,比如怕事,比如贫穷,更可恨的还有那么一点点清高,如果能跟着一部分人的样子赚点钱,有些毛病倒也算了。真想冒昧问句祖上:你们在那个时候,都争取到什么东西了?后来想想,我得问问自己,以后能为孩子们留点什么。你觉得呢?

连记录也难

历史总是喜欢遗忘,但人民不会。

被遗忘的历史带着欺凌悄悄的走进无人的角落,与被刻意遗忘的其他混在一起,成为其他。有的时候,一种荣誉可能会成为骄傲,也可能成为侮辱。如果这种荣誉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就不得不注意它的两面性是否合时。早一秒是侮辱,下一秒或许就成了骄傲。

2010年10月8日11点整,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0年的“诺贝尔和平奖”由中国人刘晓波获得。这个时候,他正身处锦州监狱……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记录和说明这一刻。诺贝尔和平奖是什么?刘晓波是谁?因何入狱?又因何获奖……我不知道历史的笔触在此刻会做何打算,或许会根本忽略?!也或许在日后哪天突然追忆?还是那句话:历史总是喜欢遗忘,但人民不会。

可惜刘晓波只会成为一个符号,他被人们记住,只是因为他让人们知道了还有自由、民主或者人权,对这些方面有个参照物罢了。人们不会关心他这个个体在当下的痛苦与悲伤。我们这群陌生的残忍的同胞总喜欢也只会围观,与捧着历史书当故事书来看的心情一样,同自身当前利害无关的,怎么吆喝都无所谓,是否记得也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