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谁是技术进步的最终受益者?

从读第一个字开始,我就想知道:对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技术越进步,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将越穷困?很不幸,答案几乎是肯定的。甚至可以说,更好的技术,加深了贫富差距。

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教授,达龙·阿西莫格鲁 (Daron Acemoglu) 和西蒙·约翰逊 (Simon Johnson)于2023年5月16日出版了这本书,全名“Power and Progress:Our Thousand-Year Struggle Over Technology and Prosperity”(《权力与进步:我们为技术和繁荣而奋斗的1000年》),二人试图搞清楚:哪些人,是技术进步的受益者?

两位作者的写作思路十分清晰,先尝试厘清过去1000年来,哪些人从以往的技术创新中获得回报及其必然性,再来推测,今天,哪些人更有可能在经济和政治上从人工智能的发展中获益。

对照当下风靡全球的ChatGPT热潮和AGI迷思,这本书的出现,颇为及时和重要。

先说一个故事。

1785年,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提出“圆形监狱”的设计,在圆形建筑中,如果照明充足,位于中心位置的警卫,会给人一种一直在注视着每个人的印象。此举只需很少的管理人员,可大大降低成监狱的运营成本。

边沁的灵感取自巴黎的一所军事学校,其建筑物被设计为易于管理学生。其弟塞缪尔(Samuel)想出设计原型,意在解决复杂的人事关系。边沁加入一些挑激人际互信的技术安排。他坚信,这是“一种新的监视形式,其力量之大乃前所未见。”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提炼出几个关键词。

愿景寡头。

技术。

生产力潮流。

普惠全民(共同繁荣)。

把这几个关键词串起来,即愿景寡头(边沁)积极推动技术(圆形监狱)的发展,提高了狱卒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监狱管理成本,但未能引发生产力潮流(狱卒的工作效率被提升,但工资没有增加,反而造成了部分狱卒失业),进而达成共同繁荣(部分狱卒失业,犯人被监控地更为严密)。

显然,一个理想的社会,需仰赖技术,推动生产力潮流,最终普惠全民。

愿景寡头不是这个星球上的新物种,至少从亨利·福特开始,到乔布斯,到马斯克,再到Sam Altman,这群强大的技术领导者,因为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成为毋庸置疑的控制者和叙事大师,他们总是坐在桌子旁,麦克风前。

前述旨在降低监狱运营成本的“圆形监狱”设计就是技术。铁路运输、运河修建、蒸汽机、iPhone、ChatGPT……都被称之为“技术”。

“生产力潮流”单纯地相信:提高生产力的新技术、新机器和生产方法,也会产生更高的工资。尤其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这股潮流将带动所有人,而不仅仅是企业家和资本所有者。

该理念背后的逻辑相当简单,即,当企业变得更有生产力时,他们希望扩大产量。为此,他们需要更多的工人。当更多的公司同时招聘时,就会集体抬高工资,最终使得工人受益。

不过,这种好事往往是一场美梦。现实中,生产力潮流总是局部且短暂的,而且永远不会自动发生。

的确,自动化提高了平均生产率,但不会增加工人的边际生产率,实际上反而有所降低。想要提高工人的边际生产率,最重要的是创造新的工作岗位。

可见,生产力潮流因果链中的第一步,取决于具体的选择:即,使用现有技术,并开发新技术,以提高工人的边际生产率。而不仅仅是自动化工作、裁员或加强监督。

新技术,不会必然带来共同繁荣。可是,愿景寡头却无一例外地支持新技术的发展。

2007年,史蒂夫·乔布斯说:“让我们去创造明天,而不是为昨天担心。”

如您所见,苹果是最大的受益者,由此走向万亿美元市值之路。不过,移动互联网真的普惠全民了吗?

1895年,英国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在《时间机器》中预测:“未来的反乌托邦中,技术将人们隔离开来,以至于他们演变成两个不同的物种。”

今天,看看身边刷抖音的人,再看看那些成天研究将流量变现的人。同样的世界,不同的物种。威尔斯的预测足够犀利。

任何一波技术变革,都使某些人比其他人受益更多。技术驱动的组织,也诞生了不同的生产方式,增强了某些人的能力,并削弱了另一些人的能力。显然,技术就是控制,不仅是对自然的控制,更是对其他人类的控制。

无法自拔的是,我们已沉溺于愿景寡头的魅力泥沼里长达数个世纪,回看昨天,你不觉得福特的T型车伟大吗?再看今天,马斯克的星舰,不让你激动吗?山姆的ChatGPT,不让你欢欣鼓舞吗?不只是我们普通人,这些现代寡头也迷住了有影响力的舆论守护者:记者、其他商业领袖、政治家、学者和各种知识分子。

斯坦福大学人本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数字经济实验室主任埃里克·布林约尔松(Erik Brynjolfsson)认为,“不要放慢技术”,这是理论上创造共享繁荣的唯一途径。他倡议:我们不要和机器赛跑,而该“利用”机器去赛跑。这意味着我们要关注机器以及人工智能如何发展,对人类更有用。

但对愿景寡头们来说,这意味着监管。尽管马斯克也曾要求暂缓AI开发,但这仅仅是愿景寡头们在前进路上的暂时分歧而已。在他们手里,人工智能仍在向前进。

乐观的愿景寡头急需乐观派意见领袖的乐观背书。《大演算》作者、华盛顿大学电脑工程系教授佩德·罗多明戈斯认为ChatGPT并没有聪明到值得人类害怕的地步。他反对过早监管,“今天的人工智能,就像1995年的互联网。监管它,就是扼杀它。”他讽刺说,“如果1492年就有了欧盟,那哥伦布的航行,将被法规绝对禁止。”

本书的两位作者,也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没有过多的悲观,“传统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都无法执行涉及社交互动、适应、灵活性和沟通的基本任务。”

显然,所有的乐观结论都基于人本位的思考。换作人工智能本位,是否会有新的结论?当然,所谓的人工智能本位,不过是愿景寡头本位的修饰。

我猜,任由最聪明的人发展最疯狂的技术,人类很快将走向一个美丽新世界:一方面,每个人都享有全民无条件基本收入,按需分配,按需消费,无需工作,由机器人代劳一切。另一方面,无论你想做点什么,都不如人工智能干的漂亮,也不如它更有效率。甚至,对这个时代的人类来说,工作反而成了奢侈品。

此刻,我们是否要对镜自怜:活着,仅仅是为了敬仰那些新上帝(愿景寡头)吗?

朱芳文
2023年5月28日

阅读笔记:要想出人头地 多读书

凯文·凯利说:“要想出人头地,多读书。”这话真是他说的。

全球互联网圈称凯文·凯利做KK,是《连线》杂志第一任主编,他的著作《失控》、《必然》、《科技想要什么》在中国互联网创业圈,谈不上人手一册,也是人人皆知。人们对他的刻板印象,应该是告诉我们科技要去向何方,不过,作为父亲,他迫不及待地告诉子女,该去向何方。

当他为子女罗列出450条人生经验,并结集成这本《极好的生活建议》时,我很好奇,拿来翻一翻。翻成中文,约有1万6千字。细读后,让我想起许多别的书,比如奧里略的《沉思录》,达里奥的《原则》,甚至洪应明的《菜根谭》。

智慧是经验的结晶。每个人的经历虽然不同,但总结出来的经验大同小异。不能说这本书写的不好,只是还没到让人舍不得分享的那种好。

我摘录几句,你品品:

1、热情,值25个智商点。

2、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但痛苦是可以选择的。

3、今天,选择不要生气。

4、画画,来发现你所看到的。写下来,发现你的想法。

5、不要成为最好的。成为唯一。

6、这是真实的:欺骗一个诚实的人是很难的。

7、不要找工作,因为它的成本最高。

8、如果你对过去的自己,不感到尴尬,你可能还没有长大。

9、冷静是会传染的。帮助别人之前,要冷静。

10、忽略别人对你的看法,因为他们没有想到你。

他还说,“拥有1200万个喜欢你的人,不如培养12个爱你的人,因为他们更值钱。”

对号入座,我数了数,除父母和两个妹妹外,好像没谁会不计条件地爱我了。如果再算上奶奶和外婆,我还会多上两个。在这个世上,有过六个爱我的人,也不错。如果再多几个,那就算意外的幸福了。

不过,我还是更想拥有1200万粉丝。如果在中国,你拥有1200万的粉丝,你就可以选择谁有资格来爱你,爱你的人,爱你的名气,爱你的钱,爱你的缺点,爱你的臭毛病,爱你的骄傲,爱你的一切……不要说12个,120个也不是问题。

我记得凯文·凯利很久以前就说过,1000个粉丝就能养活一个意见领袖。这话听起来有道理,但现实中没有见过成功案例。没有百万粉丝,在变成意见领袖之前,只能吃点面包。

人人都想出人头地,但很少有人问自己,为什么要出人头地?出人头地到底是手段,还是目的,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当然,读书总是对的,哪怕你不能出人头地,也可以靠着读书来欺骗自己,假装自己不想或者不愿意。

朱芳文
2023年5月18日

朱芳文:我的阅读经验

1/读书日、读书会和书单,是为不爱读书的人准备的。阅读,对很多人来说,是压力和负担。不爱阅读的家长,以及不鼓励阅读的老师,都是阅读的坟墓。

2/即便对爱读书的人来说,也不一定是喜欢或爱,更像是习惯。

3/习惯未必都是好的。一天一杯咖啡是习惯,手机成瘾也是习惯。习惯,像一日三餐不可或缺,手边有书就想翻一翻,三天不读书就像睡觉没睡足,浑身不爽。不爱读书的人如何变成爱读书?逼着自己读到习惯为止。

4/习惯读书的人,天天都是读书日。习惯读书的人,一定有自己的书柜或电子书库。习惯读书的人,一定有自己的书单。习惯读书的人如果加入读书会,其兴趣也许藏在读书之下。

5/读过500本书的老前辈,往往劝后进多读经典,求质不求量。建议是好的,但践行起来有难度。如果真有100本经典,那用来解释经典的书,可能得有1000本,不读那1000本,这100本可能完全读不懂。

6/经典又何止100本。我读人物传记,从富兰克林、甘迺迪、德鲁克、福特到乔布斯、马斯克,我感兴趣的人物,至少有50号。其他领域呢?最终发现,阅读有似探索宇宙,没有边界,而所谓“边界”,只是为了定义假想的“有边界”而已。

7/我试过列一张“100本值得读书单”,但个人经验总是太狭隘,不适用于第二个人。一本书的价值,至少有一半取决于读者的信息架构。5000多字的《道德经》,背得会的不少,但读得懂记得住并应用到生活中的不多。《鹿鼎记》有100万字,里面的章节和桥段,许多人如数家珍。哪本更值得读?哪本还能再流传2500年?

8/我们列书单,往往是为了方便梳理自己的信息架构,并不是为了方便他人建立其信息架构。我们的信息架构,取决于理解能力、兴趣、职业、成长路径,以及对未来的期待,甚至机缘巧合。我喜欢咖啡,书店里关于咖啡文化咖啡工艺的书,我全收藏全读过,这不奇怪。我读《左手咖啡,右手世界》,你读《金瓶梅》,我们最终的感受可能一致,都教人感叹人性复杂,良善难分。但哪一本更值得读?哪一本读者众多?

9/吃牛排喝红酒让人爽,吃炸鸡喝啤酒也让人爽。阅读只是手段。丰富知识面,改进认知层次,训练分析思考能力等等,是目的。其他诸如旅行、电影、音乐、谈话、健身等等手段,也能达成同样目的。披头士的《Yesterday》,与李白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聊的都是哪儿有卖后悔药。甚至,仅仅是把注意力盯着咖啡,探究从豆子到杯子的全过程,也能达成相同目的。我最幸福的,就是有耐心关注细节,沉浸在微观世界里,进而感受到万事万物都有其意义。

10/阅读教我享受信任,信任一切事物都合理。也教我尊重怀疑,怀疑眼里看得到的,总是更宏大场景里的一个局部,不完整,是盲人摸到的一堵有弹性的墙。更多的东西,值得慢慢去发现。

11/如果阅读有疆域,你有限的精力和兴趣,决定你开疆辟土的成果。需要深度,你得往上下走,需要广度,你得往四周走。如果你以某人为榜样,参照他的阅读喜好,建立自己的信息架构。最终你会发现,你最多只是他的影子里最深的那一条。读书会与学校,不仅仅是阅读的坟墓,更是思想和行为的坟墓。

12/我朋友圈里习惯读书的人很多。他们也习惯晒书,多数是我没读过的。而我读的,也有他们没晒过的。我想,这就是彼此留有一丝好感的主要原因吧。习惯性的独立阅读,能让你慢慢积累与众不同的特别东西。

13/有好书,但是不要迷信好书。好与不好,在于你要不要用到。跟《屠龙秘笈》比,我更想读《龙虾的100种烧法》。新书未必不好,很多经典当初也是新书。读康纳曼的《快思慢想》、米塞斯的《人的行为》没几页,我就遗憾为什么没早点读到它。

14/读的越多,遇到的好书比例也就越高。“量”的价值,在于能提升对“质”的评判标准。如果你掌握了5000个常用的汉字,阅读时就不用查字典。如果你读过100本重要的书,再读其他书,就不会觉得累,因为你学会了选什么样的书来读。

15/喜欢读的书,多翻几遍。不一定能提供增量信息,但有利于修正错误认知。不读一遍书页上记下的感想,就不甘心承认自己愚蠢过。承认愚蠢,意味着有进步。40来岁,还怀念20岁时多么光荣伟大正确,不是励志,是弱智。

16/人有许多坏习惯,改正坏习惯的方式,则是用好习惯替代坏习惯。多读十页书,就少滑几十条抖音。多买十本书,就少喝几瓶酒。毕竟,可供自由打发的时间和金钱,总是有限的。

17/总之,与其关注读书日,不如关注读书。日子,每一天都是一样的。不读书的日子,更是千篇一律。

作者:朱芳文/咖啡爱好者媒体 kaweh.net 出品人

阅读的初心

诚品让我惊艳的不过是有台版书,别处买不到;季风没给我任何触动,以前倒有一家大众书局,让我比较喜欢,那也仅仅是因为去的人不多,比较安静,以及有我当时工作时需要读到的一些书。

与线下书店相比,我更喜欢亚马逊,只要花上一点点时间,就能买到想买的书,而且价格上优势明显。但是去一趟书店,既要计较路上来回的时间,也要计较停留在书店里的时间,花两个小时在路上,怎么着也不能只在书店停留半小时吧。

另外,卖书的可能懂出版行情,把报纸上的那些自恋狂撰写的书评当作卖书指南来做推荐引导,却未必懂我喜欢读什么书。你在诚品看到的热销书,真有几本是你想读的?

当然,也有人觉得这不是问题。我也不否定它们有参考价值。只是拿这个来做书店的价值输出,一定是极小众极偏执才能做好的,而这个部分的品质,其实又很难维护与持续。

再说阅读的氛围,图书馆要比书店更适合吧。即便是咖啡馆,也很容易让人静下心来读几页书。就是书店,很难让人全神贯注。好比我可以坐在西餐厅里吃牛排,也可以坐在客厅吃牛排,但要我坐在冰箱里吃,哪能不被其他东西干扰呢。

其实倒也不是书店本身有什么问题,怪就怪房租太高,卖书的利润微薄,朝不保夕,这点是值得同情的,但做不到让我眷恋。我早忘了小时候经常去的新华书店有什么好处了。我也在书店做过工,卖书人里头爱书的又有几个?

反正我是觉得,对书店这个形式的眷恋,有点矫情和空洞,跟咖啡馆不一样,既要好喝的咖啡,又要颜值亲和的咖啡师,还有处处能入镜的环境布置。而书店呢,给不到我任何眷恋的理由。

再说了,如果眷恋书店,对书和作者来说,其实也是不公平的。而后者,才是阅读的初心。

电影、书、咖啡馆以及白日梦

看完老电影《第三个人》的第二天,无意走进东安路的一家以为早已关张的大众书局,随手翻开的一本书,那一页的前两行,作者写道:“下午六点钟,我精神抖擞地现身在附近的小演讲厅,就像电影《第三个人》里的霍利·马丁斯一样。”

在电影中,霍利·马丁斯是个不知名的小作家,本想找份工作糊口,却不幸落入朋友设下的圈套。好在无论是被朋友利用,还是被情人误解,甚或被听众嘲弄,都不能阻止这家伙积极、勇敢地面对一切尴尬或不幸。

帕蒂·史密斯在《时光列车》里的这段话,想表述的可能就是这种积极和勇敢,哪怕眼前始终漆黑一团。

翻到前面,又读到这句,“我从小长大的地方并没有咖啡馆,但咖啡馆一直存在于我所看的书里,之后便在我的白日梦中越来越像是有那么回事儿。”

就职业习惯而言—-我相信深爱所做之事并不需要不好意思—-无论在哪儿,但凡看到“咖啡”或者“咖啡馆”这样的关键词,总能让我眼前一亮。

好比茫茫人海中,一眼就能看到恋人的背影或者见到与她有关联的任何物品一样,总能让我的世界暂停一会儿,慢慢的看一看,或者回忆一下究竟发生过什么。

更何况这一种,与我所思所想极其近似。有如两个陌生人刚一见面,只一个眼神,发现你所珍视的某样特质,立即被彼此吸引。帕蒂·史密斯未必不会被我吸引,我觉得,但我先被她深深吸引。

我一直相信,咖啡是一种语言,梦想要开一家咖啡馆是一种态度,这一种人天生同属一个部落。

我花了十分钟,读完那一篇,结尾遗憾的表示:“我永远都无法开成的那一家咖啡馆,还有无数家我没机会上门光顾的咖啡馆。”

我叹了一口气,合上,在亚马逊上找到这本书放进了购物车,它比书店要便宜20元,可以买四、五十克咖啡豆了。

还有两三分钟的时间,我赶到楼上的电影院,点映的《皮绳上的魂》只这一场。有十来个人,散坐在影院的各个角落,大多数像我一样是孤身一个。

坐在我身后的倒是一对儿,让我印象深刻,影片三分之一处,我听到其中的那位女士鼾声如鼓,闷闷的敲着,沉稳悠长。

也许,帕蒂·史密斯可以更积极一点,总有人想办法去实现自己的白日梦,以及无数做不完的美梦。

读书好比照镜子,自个什么模样,照出来就是什么模样

读书或不读书,是看人的,有的人读烂圣人书,做人还是失败,有的人大字不识几个,照样名利双收。读书不是个必须项。

对爱读书的人来说,怎么读书其实很重要。包括如何选书,读多少本,什么时候读,怎么读,读完之后要怎样……可以交流的地方很多,但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种地的农民,需要掌握的知识,一点不比读书人少。

我算是自小爱读书的。大概是虚荣心有关。如果妳从书里获得的故事或知识,可以让妳看起来与众不同,甚至有其他好处的话,多读几本书,是很容易做出的选择。

只要一直读下去,难免会读到自己的内心。书中的一句话、故事里的一个人物,就像下雨天没打伞一样,走久了,总有湿透衣服触动内心的时刻。

好多做男人的道理,都是从古龙小说中的陆小凤、花满楼、楚留香身上学来,比如不要欺软怕硬;好多交朋友的原则,都是从《东周列国志》里学到,比如珍惜生命,远离谄媚。

再一直读下去,又会否定心里认定的一些事,知道了除了黑白,还有灰色,知道了除了对错,还有妥协;知道了除了进退,还有隐忍。

再一直读下去,知道了很多知道,但更知道自己并不能做到。这个时候,其实,既想多读一点,让新认知来洗刷旧思维,又害怕读了无用,只会越来越迷茫,徒添焦虑。

直到有一天,终于理解为何那些不读书的人,做事为人一点不比你差,甚至更好。才发现,“读书”两个字可能是最大的误会。

书是什么?前人的经验,既无私又自私,能被分享共用,自然是无私的,但越殂代庖又是自私的,更何况既然是经验,难免有偏见,摘不清,就会误导读者。

再退一步,经验既能写在纸上,作为文字图画传承,也可以含在口中,作为歌谣诗篇吟诵,更可以作为做法,做给妳看,让妳有样学样。而最后一种,没有“书”的样貌,没有形式感,看起来廉价,其实与书价值不相上下。要看妳如何理解。

既然谈到理解,又不得不说,一万个人读书,总有一万种不同的理解,不然同学那么多年,为何分得清好生差生,明明都是读同一种书啊?再者同事多年,为何有人晋升加薪,有人辞职退工,明明都是同一种工作安排啊?

理解又是什么意思?好比人照镜子吧,自个什么模样,照出来就是什么模样。妳总能看到自己最好看或者最不好看的地方,读书,读进去的,总是妳最在意的部分。问题是,妳在意的,未必是最重要的,所谓理解力,大概就是分辨谁更重要的能力吧。

这样说来,好像清晰了很多,读书未必重要,不就是照镜子嘛,书里可以照,做事的时候可以照,做人的时候可以照,围观的时候可以照。这点是公平的。

但理解力上的差异,就有点让人尴尬了。

有时候,我看到一些女孩子,本来长得不丑,但是穿衣打扮,总有一种奇怪的能力,能让自己变得最丑。至于是我的鉴赏出了问题,还是她的品味出了问题,就另当别论。万一我是那个能决定她人生重要的下一步的人呢?

回到读书上,爱读书的人只管继续读,不爱读书的人,没必要拿这个形式锁住自己。但无论哪样照法,选出哪一样对自己更有用,才是唯一重要的事。

阅读能让你与众不同 但读书会做不到

自内容创业概念红火以来,身边不止一位朋友跟我推荐樊登读书会,我默不作声,不想回应。但不代表我不爱读书或者不赞成读书会形式,只是,不想参与而已。

在我看来,读什么书,吃什么菜,交什么朋友,都是个人喜好,由成长经历与环境决定,要鼓励有差异化,不然在学校跟一拨人读相同的书,接受同一个论调,来到社会,又跟另一拨人读一样的书,认知同一段认知,趣味在哪里?价值在哪里?至于读书会是几个意思,大家看法不同,我只是不想假装自己有在读书或者读书量能达标就对了。

换句话说,不怎么阅读的人,知道阅读重要,只是不知道为什么重要。如果她知道,就不会加入什么读书会来约束激励自己了;毕竟,阅读是少数几样能让你与众不同的路径之一,且成本最低。

另外几样也能让你与众不同,比如多出门转转,以及开家赚不到钱的咖啡馆。只是这几样都很费钱,代价大,不是我的建议。

再说阅读,成本其实也没那么低。比如你要读什么书,站在哪些角度去理解,读完一本书需要多长时间,读完之后有没有即时回报,这些都算在决策成本里。也许这就是收钱搞读书会的动机所在,提供便捷就是生财之道。

问题是阅读这件事要不要便捷是见仁见智的。

这让我想起农村里养小孩,喂食的东西都是大人咀嚼过的。等孩子长大点,还用这种方法喂食,就不像话了。就算孩子不觉得恶心,大人也该自觉点才是。

读完《必然》 我先好好理解这十七条

描述未来并不轻松,相信未来似乎更难,有人摸着像头,有人摸着像尾,你再去摸,至少知道手可以搭在哪里。所以,想了解物联网(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如果你觉得自己不该落伍的话),免不了先读读K.K的《必然》,想了解更多点,再读读杰瑞米里夫金的《零边际成本社会》……我呢,先好好理解这十七条笔记,搞不好它们也是必然的。

biran

1、机会已然形成,可做好准备的人不多,这个社会不再需要聪明的跟随者,而是聪明的创造者和发明家,在“各行各业”--不再以行业来做划分,而是兴趣、爱好、血缘--等等,去中间化、去行业化、去专业化的融合型自由人层出不穷;

2、形成即趋势,正在被包裹,像空气中的气球,不知道是气球会飞证明了空气的存在,还是空气想证明气球会飞;

3、及至科技发展到今天,手艺人对手机拍照依然不屑一顾,他们更喜欢单反,认为那才是专业范儿的标配,可惜的是,伟大的摄影作品与器材的关联并不直接,今天的咖啡机与咖啡师或许也有这样的纠结;

4、听从或重复指令不叫思考。可笑的是,人类鼓励机器去做独立思考,却希望自己的人类下属乖乖听话;

5、如果我们承认,所谓“生命”不仅仅是有机体的存在,我们也必须接受并承认其他各种物品具有生命力,哪怕是人类曾经设定的某个“程序”;

6、以人类的方式思考并超越人类的平均水平,显然不是人工智能的初心,人工智能要完成的是一次不同于人类的全新思维方式,由此,人类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且最终发现,人类有可能成为这种人工智能的奴隶;

7、知化:人类让机器知化?还是机器知化人类?要看你站在哪个角度;

8、满足新鲜感是当下创业的首选模式,与用户一起见证未来的发生,比如直播;

9、付费或付更多费可能是一种高效的过滤方法,适用于信息爆炸的今天,比如垂直内容的供应;

10、图景展望的坏处在于它忽略了诸多“未来事件”交杂之后的化学反应,它们不是单纯的存在,彼此间的影响是最大变量;

11、垃圾信息与注意力,在好奇心与精力的平衡之旅中结伴而行;

12、互动指的是人与场景的互动,即人的肉体感官与虚拟数字空间之间的互动;

13、每个人都有一个宇宙,每个人都是上帝,每个人都可以创造一个世界。我们好像发现了宇宙的谎言(也许,你的所有感知都是“程序设定”);

14、你的所有感官原本只跟实物关联,一旦将它们推到想象力的面前时,它们顿时失去“功能”,被“想象”所控制,“想象”可能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5、利用人的生理结构漏洞,科技的魔术会否有伦理问题存在?

16、如果你愿意让苹果植入一块芯片到身体里的话,它才不想费劲做什么iwatch呢;

17、虚拟现实的“真实性”在于:延展你的感官体验。比之媒体将外界的信息带到你的面前,新科技则是将你与万物的“关联”带到任意角落。

任君随时取用 只是不在由你独占

【2016011707】未来学大师Jeremy Rifkin在《零边际成本社会》一书中指出,随着沟通媒介、动力来源及物流机制等三驾马车组合而成的基础建设三要素的不断迭代,将孕育出更创新更高效更趋近于零边际成本的经济模式。他认为,在互联互通的媒介发达之今时,能源将从匮乏索取的模式走向循环再生,物流将从集中分流的模式走向分散协同,使得万物互联互惠成为可能,其最为重要的特点正体现在人类消费目的的改变:即从保障对产品或服务的“占有权”到对维护产品或服务的“取用权”。以此构建的商业模式已成为今日有前途的创业项目的评判标准,比如uber。很幸运有机会站在这个时代开始的地方,尤其对于不喜欢跟风盲从、以创造创新创意为己任的创业者来说,再也不会有比这个更好的机会了。

【2016011706】为什么现在的阅读多数不值得付费?因为“新闻”本该免费,“观点”本该倒贴,唯有创意的“故事”值得阅读者购买与期待。公众有权知道发生了什么,新闻机构提供免费新闻天经地义,你不愿意把资格让给我,我愿意做。意见领袖发表观点的同时,更倾向于向读者推销其价值观,意图鼓噪公众对立,以彰显其影响力为实际目的,让人推磨更应该花点钱了!如此,何谓内容就要分个广义狭义、大小真伪,今时今日的“内容”产业到了维新阶段,去芜存菁,至少得分清哪些内容只是零成本的数字垃圾而已。一旦业态明晰,如拨云见日,照亮荫处灰色地带,那些内容小鬼们就该原形毕露了,比如一边自诩客观为民请愿做消费者的把关人,又一边跪舔红包用免费产品写软文做企业的代言人的这帮人,得认真听好:分身乏术有尽时,是非善恶终得报。

【2016011705】如果福克纳真的认为:“短篇小说家是不成功的诗人,长篇小说家是不成功的短篇小说家”,那么,我说“创业者是不成功的打工者,而连续创业者则是不成功的创业者”也是有道理的。做不好这件事,才想着去那件事上试试运气。对吧?

【2016011704】英超第22轮,切尔西在补时阶段凭借特里一个疑似越位的进球,在主场与埃弗顿握手言和,去年,这样的结果会被视为糟糕透顶,在今年却堪称幸运。同样的一组球员,架构出两种完全不同状态的团队,不知道作为带队打战的各位创业者要如何理解这种现象?虽然不完全清楚穆里尼奥如何激励他的队员,但想来这种以成绩定前程的主教练,偏理性甚至血性的量化管理更据上风。好处是能者优先,勇者多劳,坏处是冠军到底是开始还是结束,就会让人傻傻分不清,缺乏感性抚摸,少了团队归属,就好像手里握了一大把气球,个个都有冲天的志向和力量,却少有一份向下扎根、从头再来的愿望,分崩离析在所难免。有时候创业者未必能看出自己的狂妄,但从团队成员的浮躁中还是该有一分警醒才对。动不动就叫嚣着“我们是第一”的,很多时候不是鸡血,而是毒药,谁喝谁先死!

【2016011703】巴黎圣日耳曼在伊布、卡瓦尼和迪马利亚三位大佬的加持之下,在法甲挑不到对手,半程之后,居然还没输过。让我想起阿森纳当年49场不败夺冠的那段传奇。不过,随便挑一场大巴黎的法甲比赛过来看看,你就会对这个不败纪录的含金量感觉忧伤。在我看来,不在一个量级的体育竞技,是缺乏体育精神的,是胜之不武的。

【2016011702】昨晚先是曼城大比分赢球,后是莱斯特城客场保平,阿森纳只好让出榜首位置,排在第三。我厂一向不善在高压线下赢球,所以明晨客战斯托克城一役,将成本赛季成败之分水岭。揪心的是,联赛前半程,陶工已连斩切尔西、曼城和曼联三强,堪称豪门杀手。更何况在休斯的主场,教授已是连续七场不胜,休斯本人似乎继承穆尼里奥的魔性,成了新版的教授克星。尼玛,作为枪迷和温蜜,除了祈福和祝福之外,还能做点什么呢?

【2016011701】为什么要与人为善?不是想八面玲珑讨人喜欢,不是胆小怕事避免冲突,不是想借一团和气闷声发财……而是因为做一个善良的人,“善良”本身就是回报。

有人从0到1,也得有人负责从1到10

iap_02_deer_aotw

3号晚上,徐志斌在上海,被脉脉的上海脉友会请到浦东做分享,话题跟社群经济有关,我有兴趣,也去凑了个热闹。

徐志斌,微播易副总裁,前腾讯微博开放平台负责人。所著的《社交红利》、《社交红利2.0》对中国互联网及社群生态有着非常深刻的洞察与理解。

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斌总简单分享了对社群经济的几点看法、几组数据,以及对如何做社群的几点建议,这些内容在他的新书《社交红利2.0:即时引爆》里都有交代,我不方便剧透,买书来读收获会更多。

好在斌总开场提出一个问题,也值得认真思考,即“在用户什么都不缺的情况下,你打算提供点什么?”

这个问题会难倒伪创业者,比如我。因为我真的相信《乔布斯传》上所说乔布斯为何做iPhone的判断:“消费者永远都会缺一件自己没想到过的产品或服务。”所以,创业者的价值应该在于从0到1。

然而,凭心而论,这个判断和这种做法是天才们该有的答案,不适合今天中国的大多数没卖出过一份保险、一双袜子、甚至连心智都没发育齐全的创业者,自然也就不该用来回答斌总的那个问题了。搞笑的是,我们身边又有几个创业者没把自己当成乔布斯一样的天才去做要求的呢?

那么,既然不好回答,不如先反过来问问:“用户真的什么都不缺吗?”至少就我看到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很多的重要事都没人把它做好。

比如说,你花钱买东西,有了天猫、淘宝、京东,按说也够了,中国的电商市场,这几家干掉八成以上,无论是PC端还是移动端,想买什么,分分钟给你搞定。可是,假货不也是它们一直以来的“痛”吗!没有假货的电商难到不该有吗?

再比如说,你吸收资讯长姿势,既有传统媒体的厚度,也有新媒体的鲜度,运气好的话,还有自媒体的温度,按说也该够了,大家都说资讯早已爆炸。可是,等你看完一天的资讯,真有几段有价值的内容进到你的脑子、你的心里去的?满纸假话、全屏公关!媒体讲个真话,挖点实情,提倡点社会价值难到不是本分么?如今到好,媒体人成了公关人的跟班,还不以为耻的在朋友圈晒各种商家礼品、红包,真的有面子么?

换句话说,我们的用户缺什么不缺什么,极少是由创业者跟用户一句一句交流互惠出来的,恰好是那些分不清真假的媒体见风就是雨,公关说什么好,媒体就吆喝什么,投资人跟着就相信什么,投资人相信什么,新的创业者就蜂拥而上,带着各自的经验背景,用高低差异到连南北极也容不了的理解力生生造出千奇百怪的新项目,再借由公关、媒体循环滚洗,祈求遇到脑残投资人掏钱买单,最后做出什么到用户手里,谁真的在乎过呢?

所以,该不该问问大多数的创业者:“你们真是为了提供新价值而选择创业的吗?”好吧,似乎年纪大点的人创起业来也就这点优势可资标榜的了……然并卵。

再回答斌总的问题,“在用户什么都不缺的情况下,你打算提供点什么?”

对我来说,既然无空可填,那就把“做到”调整为“做好”吧。有人从0到1,也得有人负责从1到10才对,做不来开山鼻祖,做个中兴之主也一样是大成就吧!你说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