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

人本设计沙龙我还做不到无所畏惧。人们常说的无欲则刚,在我这里还要有一段时间的磨练才可能成型。但我不强求。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表达出来,宣泄本身往往成了我最主要的诉求。最近,我越发担心在某一天早上醒来之后发现这个博客已经不能被打开,我的小小世界将不复存在。这种担心主要来自于对于当下互联网环境的恶化(听上去,我像一位忧心忡忡的互联网人士),再结合不时听到的种种流言蜚语,心情被折腾的够呛。

听了一场“人本设计沙龙”,其中的一场关于社区类网站运营的经验分享(由Javaeye的创始人Robbin宣讲),给了我不少思考的机会。Robbin分享了创建Javaeye的缘起、制定BBS的管理规则、遇到各种情况的处理、由BBS转型为专业门户的经验等,为大家揭示了在2003年代的一家网站如何由零开始,达成现在日IP20万的成绩。

对于个人站长来说,Robbin认为“你想做什么”比“你应该做什么”要更加实际,也更容易成功。这是一个基本的方向问题。从个人兴趣、爱好及能够动用的资源出发,是确保你的网站成功的前提条件。当然,诚如大家所担心的互联网管理政策问题,在这个越发严格的环境里,如何向外走,则成了我的困惑之一。

另一方面,你想做的东西对他人的价值在哪里?有多大?这一条是决定网站商业价值的根本。如果不能在早期做个清晰判定的话,网站的前途将会非常渺茫,如果仅仅是为了个人爱好又另当别论。所以,对于个人站长而言的两难处境在于如何既能做出自己想要的网站又能应对现实的阻碍?在这个问题上,答案也是因人而异,我得多多思考属于我的路在哪里。

Robbin在分享社区经营上的一些方法值得琢磨,譬如,他的“宁可放弃1万名非目标用户只保住100名核心用户”的用户吸纳策略,舍量求质,与传统媒体人的以内容取胜的观念相差不远。他的“不允许有‘提问’模式,只允许知识‘分享’模式”的发帖规则将原本杂乱无章的BBS导入一个有序的高质量的交流环境。他的“对于新注册用户的强制性做题”限制了新用户,同时也剔除了非目标用户,从长期来看,其实是节省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无价值网站运营成本。

或许,再我听来这一切都是新的。但无论如何,对于我这个刚刚对“WEB”这玩意充满兴趣的家伙来说,能听到Robbin的一些想法非常重要。至少这是一个为我整理思路,提供思考的机会,即便它在7年前已经发生。

第五天

今天收到某人的来信,我记不清这是第几封信了。之前我跟他通过几次电话,有谈工作,也有谈他个人,除了鼓励,别无他念。和我一样,他来自农村,而这正是我为什么就算对他很恼火,也不会完全排斥他一样。但我的急性子,忍受不了他的天真,于是又给他回了一封信,希望他可以清醒点。

X,你好!

本来我不想回复这封邮件。

但不知为何,我还是想说两句。不是为了你,也不是为了你的所谓前途,仅仅是为了你还是一个男人。我这么说有点过火。你知道吗?我看到你的描述之后,我其实很恼火。这也犯不上,你至多只是一个与我通过几次电话的路人而已。但我不平。

我一直在怀疑你是一个没有责任感和担当的人。现在我确定了这点。你的所谓理想是建立的你的无知和自私的基础之上,为了你一个虚幻的遥不可及的愚蠢的所谓理想,你抛弃了你的母亲和外婆。我真不敢相信!难道这就是你所谓的牺牲吗?你牺牲的是什么?是你自己吗?事实上呢?

你窝在这个世界的一个角落,发着自己的春秋大梦!却不知道你的母亲、你的外婆还有你的妹妹要为你去承担一些现实的压力。你根本就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一个自私的屠夫,一个无聊的不知羞耻的男人!你应该知道我会为何这么说你!不是吗?别以为我是为了刺激你,而是我觉得你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你或许以某位伟人为学习的对象,并努力模仿。但你所想得到的只是结果,你希望这个六合彩被你买中。但你却完全逃避(如果你不是逃避,那我只能说你更加愚蠢)你应有的付出。不是吗?

也有人将你比作沈从文来做鼓励,我是喜欢沈从文的,不允许这位朋友有这样的对比,因为你实在不配。你可知沈从文是如何对待自己,对待家人的么?他所遭遇的跟你所遇到的完全是两个世界。如今,你什么都不是,却将自己当作偶像自恋,真是难为!

劝你现实一点,找份工作养活你的母亲和外婆,不要让你的妹妹和妹夫为你煎熬,才是第一步要做的事。你有理想(且不论是什么狗屁逻辑的产物)是好事,但记住了能够实现的才叫理想,不能够实现的那叫幻想。

总之,先证明自己可以活下来吧!别再做梦了!拜托!

另一个路人

2010年1月21日11时05分

写完这封信,我没多想,就发出去了。我期待他可以很好的反思自己的作为。同样,我也会思考自己的处境,有没有跟他犯同样的错。我总觉得,在我的生活里出现的每一个人都是我的导师,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告诉我生活的一些道理,让我感悟。嗯,我会继续寻找,你呢?

加油!

今天听到一个不好的消息,从一个客户那里。跟我同时创业的一个朋友也宣布创业失败,停止了手上操作的杂志项目。于是,赶紧发了个短信过去,就是想安慰她,但也不知道说些什么是好。

今年失意的人有很多,不止是我们几个。当然也不能将这些归咎于大环境的糟糕,每年都有很多人这样犯错,我们只是这群人中的一个而已,没什么特别的。痛就痛在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无法避开、无法不去体会。想要说勇敢的面对,却都是在面对时才被逼着去学习的。这很痛苦,虽然也很锻炼人。

我一个人坐在港汇的某个角落一边等我的客户,一边在想:过去我说自己虚伪,大多是一种自嘲甚至是一种谦虚。但是如今我说自己虚伪,心底却真的会不安起来。这根神经不知道被什么触动了,带起了心底里的某个回忆,或许是过去犯的某个错,也或许是过去做的不够完美的某件事,甚至是对待某人的某个不正确的方式,我不确定那究竟是什么样的细节。只是,我有了这种改变。这很糟糕,在我看来。

我拿起笔在本子上胡乱画着,想列清楚我现在正在做着哪些事情—–为了给自己梳理一下思路吧—–画着画着,就有点心惊肉跳了。就像朱注在做连线题一样,太多不相干的事情怎么牵也都不是那么一回事,难道我的思路真的有这么混乱吗?这也难怪会决定我今天的境遇。我想起老P对我说过的那句话:“今天的你要在昨天找原因,明天的你要看今天在做什么”(我知道这句话不是他总结出来的,但毕竟是他告诉我的)。我现在正在做的这些能让我明天变成什么样的人呢?不敢想了!

看来混乱的我有了不良的改变,情况不得不变的更糟,而周遭也给我一些不愿听的消息让我消沉或者激励着我。我想这个时候我和这些正在奋斗的人们,也别再管会有多混乱、有多不良了。路,还是只能靠自己坚持走下去才行!给自己一个鼓励!加油!

再遇1881

接受Cindy的邀请再次参加1881的活动,每一次的感受既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加深了我对“1881是公益性很强和奉献精神超强的团体”的认知(这句话很拗口,但我不打算修改),不同的感受是:“哦,原来团体活动可以这样那样的做”。

这一次,1881请来了曼都美容美发的赖志郎总经理。这家年收入近8亿元人民币的“理发馆”是如何从一间铺子走到今天全球连锁超过800家的故事,确实值得了解。当然,我说它是“理发馆”并非嘲讽,事实上我更多的还是钦佩。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一件事情看上去简单,做好它却十分不易。特别强调自己并非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赖志郎没有将家族企业的成功秘诀解释的非常清楚,估计他也是有意“保留”。但他的一个小举动,还是让人多多少少体会到了:哦,成功是有道理的。他为每一个来宾准备了一个信封,里面放着一张美容美发代金券和一张神秘客户调查表。你看,花钱请人找自己的茬,可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

好在曼都的模式还比较容易理解,而与我同桌的一位女士对她的业务却足足向我解释了十五分钟,感谢Kite的耐心。Kite原本是我的同行,曾效力于BBDO、上广等4A公司,现在转行协助她的先生来做环保产业,具体的项目应该叫做“碳交易管理”。简单的来说,就是在全球提倡环保的前提下,他们协助一些中大型企业对“碳信用额度计划”进行识别及管理,有效的帮助企业进行节能并通过区域配额差异提升公司资产价值。我确定我到现在并没有完全弄明白这项业务的实质内容(估计你听了我的描述,也是一头雾水,感兴趣的人可以谷歌下“京都议定书”及“碳信用额度”等相关资讯),但是凭直觉,还是认为这个行业潜力巨大,钱景看好。嗯,以后我得多多关注这个行业(唉,我这个对钱太不敏感的人)。

不过,今晚最让我难忘的既不是赖志郎的“理发馆”,也不是Kite的“碳交易管理”,而是1881的“慈善计划”。我不是很明白其他NGO的操作方式—-虽然方式很重要—-但是核心的慈善理念却更重要:“将物资捐给正在需要它的人”。1881的会员亲自去到捐助地,做调查访问,并反馈回真实的需求,发动她们的资源予以满足。她们这次倡议会员们将自己企业里闲置的笔记型电脑(选用笔记型电脑,是为了便于运输而非其他)捐给那些孩子,但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让他们也能玩上高科技的玩意,而是现在这个社会不懂电脑无异于自我绝缘,需要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平等学习的机会,至少让他们在将来有能力去参与竞争。

是的,慈善并非完全需要靠财富去实现。有钱可以捐出很多东西,但那些未必就是他们当前需要的,或是对其成长有决定性影响的。真正的公益不仅仅是捐助物资,那只能解决一时之需。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做根本的改变,譬如更新他们的学习模式,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让他们具备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想必这个才是慈善的要义吧。

谢谢Cindy,谢谢1881!

喝醉了

昨晚,N先生喝醉了,其实,酒醉心里明,他对我的表现很失望,于是找着法儿说我。我都听进去了,我知道是我做的不好,只是连累了其他同事,心里愧疚,这里道歉了。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我并没有将自己调整好,看上去也没有做好二次创业的准备,甚至连这个想法都快没了,反而还不如以前那样有冲劲,有激情,敢于面对任何一个人。现在似乎从容了,平静了,一切看淡了,如果连我才三十几的人都这样,N先生都快六十了,他又为了什么呢?对比下,我就知道N先生是真的为了我好,他说他很心痛,我也很心痛,我们都是为了我的表现,一个是失望,一个是绝望。用绝望这个词似乎严重了点。因为某友说过,我是一个只做自己认定的事情的人。也就是固执了,不同于神经质的偏执。我这样的性格限制了我想要走到的方向,我要去的地方,在我的性格面前,已经变的更加遥远。

我应该可以表现的更好点。那些大佬们还有几个记得我,在他们眼前或许有成千上万的人走过。我想起05年见L先生的时候,他的酒店还只是一张图纸,现在他的女儿已经成功运营了那个城市的唯一一家五星级酒店两年有余,现在也见到了他的女儿(L先生说是带着她来拜码头的),漂亮、大方、年轻的女CEO。在06年,再次见到C先生的时候,他的公司刚刚上市,他当时说他并不希望股价被提升,我至今还没有明白过来。当我请教他创业者的正确心态时,他只强调要做对事情,别先想着赚钱,我认真思索并有所获益。这也让我对他说过的话,以及为什么会让从国外学成归来的儿子在工厂基层里做满三年的决定有了新的认识。还有Y先生,一个在我出生的1977年就开始去沙特做生意的老商人,说话为人都谦虚至极,让我对自己的所谓“清高”不得不另做评估……

我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混蛋?他们的出现为什么没有带给我认真的思考和实质的改变呢?我本来可以有更多机会去向他们学习,请教的,我又在拒绝什么呢?我总喜欢说自己不喜欢什么,喜欢什么,我从来没有问过自己该做什么。为了事情本身,该去做什么,而不是为了喜欢什么才去做什么。一件事情的成功,自然包括太多东西,那些东西也不一定个个都是我喜欢的。如果我还保持这种幼稚的念头,跟某人说我的不靠谱岂不是又更近了一步?不行,必须得靠谱,我不要做那样的人。

“成就”?

他们问我来上海几年了,我回答说:“有十年了”,后来想想还补了一句,“不过没有成就”。Z一脸严肃的说,今天你能坐在这里,就是成就。我明白他的意思,也感谢他的鼓励。是的,机会应该是为时刻准备着的人而降临的。

不过说到底,“成就”这个词对我来说,还是很遥远。我可以找到很多借口,来说自己很有成就,譬如说结了婚,养了孩子等。安慰自己是不愁找不到理由的。幸好,我们也喜欢安慰,大家也认可安慰,这生活才变的更加快乐和有趣。

谈到杂志,还是那个话题,如何做一本真正的好杂志。似乎这个命题也不存在,本来就无所谓好与坏,更谈不上真正这个词。但是我们还是愿意相信,这个世界上有这样的东西,一种近似于“信仰”的念头,在脑中作怪,一旦碰到另一个相似的脑袋,真的会爆炸哦!我期待那个剧烈的响声,以及在碰撞后所形成的思想粒子在风中飞舞着,绽放着,炫目着。这就是所谓的偏执吗?如果是,我要!

再谈到文化与品牌,我们的生活态度与外国人的生活态度,其实各类书籍解释的够多,那些博览群书的家伙们对这个话题永远扯不完,以至于跑题。归根结底,商业品牌的成功,应该与该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一定的关系。强势的国家影响力,或者说定位精准的国家印象(我这里的很多貌似术语,其实只是我的一个表达方式,一定不完整,请不要苛求,谢谢,哈哈!),对于该国商业品牌的国际运作,实在是有太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中国,似乎还没有能成功融合中华历史文化形成独特风格的商业品牌,也或许是我太孤陋寡闻了。

好在这本身就是一个知与不知的交流,无所谓对与错。我记下来,也是希望自己记得我曾这样经过。

告别

不是所有的“告别”都是伤感的。有的时候,我们还没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该如何正确表达也是有所限制的。比方说,一件事情在你看来是很痛苦的选择,但在别人眼中,对你却是一种幸福的解脱,你又该如何表达自己呢?

我想起物虚生用罗文和张国荣来比较生与死,这种生死的告别其实是最淋漓尽致的,但是又不尽然,因为我觉得每一种念头,无论是大是小,都仅仅是一个念头而已,都是瞬间冲动下的产物,二者的区别在于“死”是一种不可回头的念头。

幸运的是,“告别”可以回头,虽然不至于要求你回头去做相同的某事,但是你尽可能将你告别前的勇气和告别后的解脱融合在一起,并潇洒的道一声:过去,珍重。尽管告别的时候,我们要伪装的有点难受,痛苦,但是内心还是需要保持平静的。因为我们知道,只要可以回头,一切都还有希望,告别,只是再次上路而已。

五四运动及彩票

为了纪念伟大的五四运动以及骄傲的同乡陈独秀,我买了一张彩票。这是我为数不多的买彩票经历,因为缺乏对数字的敏感,我选择了随机出票。彩票销售员惊讶于我居然只花2元钱。是的,这种投入如果想有什么大回报,也是不合理的事。不过,这世上不合理的事情确实太多了,我就是这么想的:要是能中的话,一张足够。

我吃不准五四跟陈独秀之间究竟有什么程度的关系,不过,没要紧的是,我就是在五四这天想起了我的同乡前辈陈独秀,完了又在下午时间买了一张彩票。这三者之间本来不一定有什么联系,但是因为完成于一个人的脑袋瓜子和手掌心,所以呢,现实的连接就是没有逻辑的逻辑。

不合理的事情和不符合逻辑的逻辑我们见得太多了。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性的失忆,宁愿忘掉那些于己不利的事实,仿佛一夜过后,这世界就是按照自己的回忆活过一样。这本来也没什么不好,问题就在于这样一来事情就没什么道理可言,生活就没什么滋味可尝了。这让我想起同学小M子打牌时说的话,如果牌都像你预料的那样来的话,你还打什么牌呢?摊开来算了。是的,这生活本身就是由许多的不如己意组成,经过了,坦然接受就好了,不要否认,也不要强辩,道理是和事实站在一起的。

于是,彩票成了我纪念五四与陈独秀的表现物。我想用2元钱来赌一把500万的未来,这是事实,但是又不符合常理,所以,我已经接受了白花钱的这个结果,看上去,我是跟自己开一个玩笑而已:我希望过去的那些日子就像这张彩票一样,没有逻辑,不合常理,仅仅是一个价值2元钱的奢望,不值得去留念或者嘘叹什么。如果我想获得符合常理的成功,我就需要踏实的走好下一步,比如说批点袜子摆个地摊,没有房租水电工商税务之扰,一天还能造点现金流啥的,好像比什么都强呢。

创意的名片夹

mpjJOHN从台湾回来,在两蒋文化园区淘回来一个名片夹送给我。实在是太精美了,所以先秀下。这是一个创意十足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很好的功能性。

我之前在使用名片夹的时候,尽管也会将自己的名片和收到的名片做一个分类放置,但是往往在双方递交的场合下出错,要么递交给别人的不是自己的名片,要么就把别人递交来的名片胡乱的塞在自己的名片里,如此造成的麻烦事不少见。

按照这个产品的功能定位:让您从容不迫的递出和收纳名片。实在是说到我的心底去了。所以,它采用了正反两个方向和前上后下两个不同的出入口,让你清楚的知道在哪里递出,在哪里收纳。要知道,很多细节上的从容可以决定我们在对方心目中的印象深浅。不过,这个产品有点美中不足的就是只合适5~7人的小聚会,如果是一些大联谊的场景,名片容量就显得有限了。

有趣的是,JOHN的这个礼物是用了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合影作为主题。稍微延伸下,你就发现这里可以借用的概念太多了,比如两岸主题、皇帝主题、明星主题、宠物主题、甚至是一些个性主题都可以。试想下,你有一个客户产品主题的名片夹会让你的客户知道你是多么的在乎他。所以说,有创意真好,有一个可以无限延伸的大创意尤其好。

JOHN打算代理此类产品,我觉得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不一定要在台湾生产。只要有好的设计师,大陆这边有好的工厂可以配合,未来这种名片夹一定可以流行大陆职场。祝福所有的创意都能收获到应得的报酬吧。

新厂牌在酝酿中

和做音乐的经理人一样,我习惯将自己要做的东西冠以一个“厂牌”,就像你的孩子除了在户口本上要登记一个姓名之外,你还喜欢加油添醋的来个小名,一来是为了显得亲切,二来呢,可以标榜下自己的独特性。

不过,取名字是一件非常头痛的事情,因为不仅仅要自己满意,最重要的还需要相关的机构审核通过,与给自己小孩取名的最大区别就在这里。所以,儿子的名字追求个性,企业的名字追求共性。我现在算是了解到一些不俗的企业往往都有一个俗气的名字倒是正常事了。

如何在这些限制之内,还能找到个不俗的名字,真是太难了。所以,有个好名字的企业,你要懂得珍惜,那些都是老天送给你的大礼。至于我想做的这个新东西,名字还在酝酿之中,应该会给朋友们带来一定的惊喜。不过,我还是会注意到,不管名字如何,我得拿出实实在在的业绩,那样,大家伙在看我的时候,才觉得更加踏实。要不,对着空中楼阁嘘叹,是最要命的一件事,我都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