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不是黑豹

所谓的黑豹乐队推出了新专辑《我们是谁》,虽然还没听到具体的曲目,但我以为我可以给个答案,至少我想说:这帮家伙真的不是黑豹。

当然,每个曾经喜欢过《无地自容》的人对黑豹都有自己的记忆,而我的记忆显然只有窦唯。如果栾树没有《光芒之神》,我甚至连他也不愿意承认。至于后来的秦勇,更加不愿意将他与黑豹关联。奇怪的是,窦唯和栾树在黑豹都只待了三四年的时间,偏偏那秦官人待够了十来年。这算是会混日子的,看起来至少如此。

传黑豹的元老级吉他手李彤(上图前排居中第一位长者)为新专辑叫好,称《我们是谁》是黑豹历史上最好的专辑,甚至超过《无地自容》。

我该冷笑还是该嘲笑呢?

即便烂如零点都能被称作内地主流摇滚乐队,可见所谓的内地摇滚乐无非是比烂而已。市场稀缺造就了一批所谓的明星。而具有一定水准的《无地自容》在那个时代就显得尤为珍贵。即便《我们是谁》在词曲唱上能超过前者,也不算稀奇,但可惜的是,二者已不具备相提并论的条件了。眷念“黑豹”这块招牌的人还有闲情记得住新歌吗?

新黑豹们可能不服,听众真的是在听歌吗?新新人类也不服气,打小听mp3长大的孩子们,会对打口碟格外的亲吗?再者说了,你们这些所谓的摇滚乐队是真的再玩摇滚吗!没见过有什么作品改变了一代人!崔健?不过是寄生在一块红布上的一个蛋而已。

都别装了,你们是谁真的不重要!

既往不念?难!

冯梦龙在《醒世恒言》里有个故事,说丑表哥求俊表弟代为相亲,结果花了钱财却成全表弟好事,这一出让这丑表哥只能暗生闷气,念念难忘。冯老夫子原是劝人向善,莫诓莫骗,若真要教人学好来,难免还要劝这位表哥既往不念才算合适。

我最近听到既往不念这个词,来自“冬吴相对论”,一个自媒体的典范。在博客时代,这也就是一个播客。但在今天,不说它是自媒体,怕是那些以自媒体自居的人也不允许。无所谓怎么叫,至少有一点,我愿意提它,是因为它真能给我启发,教我受益。比那些整天嘴上叫着内容为王,手里只懂粘帖复制的家伙们要厚道的多。

而我时时刻刻都在体会这个词,一直没过了“不”的那道槛儿。既往不念,对我来说,是奢侈的。对我这种生闷气生到习惯的家伙来说,在可见到的地方写个“做事,心不动”已经是足够内省了。但这真没什么用。

有人喜欢我,我窃笑;有人无意中的一句玩笑话,我偏想弄清楚原委;有人一个不经意的眼神,我也觉得莫不是对我有啥意见;甚至是网络聊天里常用的几个图标,我也用来判定对方的情绪。这还不算,我居然会念念不忘,有时候,只是一瞬间,我也能翻起过去所有的关于那一瞬间的不快乐来做诠释。

我是一个有理由让自己生闷气,却也矛盾的认为自己是个混蛋的人。天晓得这种性格是不是小时候受多了委屈呢?瞧,又来了,不念好难。

百度魔图不好玩

我们上传一张图片到网络中,最多是给图片一个命名,比如我给个人照片往往命名为“eric.chu”,这样做是为了方便管理,谈不上有什么目的。略懂SEO的人会认为,这样做方便搜索引擎抓取,为图片带来更多的曝光量。

如果你上传一组图片呢?你也只是重复这样的一个命名而已。再加上图片本身携带的信息,包括何时拍的、用的什么机器等,但不管怎样,图片所能提供的信息仅止于此。能让图片像文字一般,传递更多更丰富的信息吗?

假设读者能通过一张图片得到一个小故事,通过一组图片得到一组有逻辑、有关联的大故事,有人会说,这构成了他们想要的“结构化信息”。这个解释适用于百度。

一位来自百度商业产品研究规划部的总监级负责人在一次行业活动上简单解释了何为“结构化信息”,并透露他正在推进的某个项目。现在去百度搜索Nike的图片,在搜索结果里,会看到数以千万计的各种Nike产品,鞋子混杂服装,没有归类。点开图片,只有出处和简单描述。而未来会有不同。百度希望在搜索框里呈现的是由Nike官方提供的带有时间轴、品牌故事、演进历史、商品细节、甚至贩售提醒等丰富的、有归类的“大图片”。如此,搜索者将会获得所谓的结构化信息。

是否愿意传递更多信息,取决于发布者对信息的态度。

也有人不喜欢为自己的照片命名,一旦他知道,可以通过这个命名来确认“照片是谁”的时候,他更觉隐私受到威胁。但企业或者不需要有这个担忧,从市场推广的角度,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自己不正是他们的目的吗?但事实未必如此。在上面的案例中,百度的构想并未得到某品牌方的支持。这种不支持提醒我们意识到:他们或有自己的道理,只是我们还不能理解。

看看最近微信朋友圈里最热的图片分享,来自百度魔图。这种PK明星脸的玩法很娱乐,吸引人参与。可联想到结构化信息,就有点不放心了。有人指出,百度正在为自己的人脸识别搜集数据。也就是说,以后有人看你顺眼,给你拍个照片传到网上做个比对,就能知道你是谁了…一想到百度为收购魔图花了上千万美元,大家就难免要阴谋论一番,百度企图心不小啊~可是,我们的隐私要如何保护呢?

也有人可能会想,不如断了社交,拒绝各种SNS,不传照片,各种不参与、与世隔绝能对隐私有所保护。但我们要的是有自由的隐私权,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但我依然需要保护我想保护的。关于这点,百度们找不到理由让我们放心。只是那些所谓你情我愿的“用户协议”在发挥作用罢了。但谁真的介意用户的自由呢?

在我看来,百度魔图是不好玩的,尤其是将我PK成这样。很明显,魔图更适合为眼镜找PK对象。

pk

微博爱上自媒体


微信刚刚表态其公众平台不只是营销工具,新浪微博就试水为个人自媒体做蓝V认证,以往仅是媒体机构的标识,如今颁发给个人意味深远。或者,微博真的看好“自媒体”概念?

6月8日中午10:12分,拥有17万粉丝的“鬼脚七”在微博上宣布:

“好多朋友已经发现我的微博认证变了。‘鬼脚七’应该是第一个蓝V认证的自媒体,新浪对自媒体的拥抱态度值得赞赏,感谢新浪!既然是自媒体,就会有些不一样。今天下午会给大家带来惊喜,到时候请注意查看自己的私信。是的,你猜对了,7哥会给你发私信。你问具体几点?大约下午4点20分发。欢迎围观!”

在这条微博里,鬼脚七透露了新浪微博已为其个人帐号做了蓝V认证,其主要功能至少包括可通过私信的方式向粉丝群发内容。这项服务在移动客户端的呈现形式与微信公众账号的推送功能类似。问题是,对于强制群发私信,新浪微博要如何让用户理解并接受这种行为?

另外,由于自媒体水平参差不齐,也没有统一的形式,新浪此举实际上是将原本代表机构的蓝V认证门槛变相降低。这意味着将产生更多的垃圾信息,那它会是一个隐患吗?

从鬼脚七的微博首页来看,与媒体蓝V完全一致,有文章、简介及相册页面。按照这个做法,自媒体运营者甚至可以自由设定更多的独立页面。看起来,新浪微博想成为活跃自媒体人的互联网入口?

而业界解读新浪微博此举的主要目的,还是乘机从微信公众平台拉拢自媒体。

6月5日,微信产品总监曾鸣曾公开表示微信“不是营销工具”,并将微信的核心功能定位为互动沟通、用户管理和服务定制。而在最近泄露的微信5.0内测版中,公众账号已经被分为订阅账号和企业账号,其中订阅账号包括自媒体、明星账号、网站和公众机构等。这使得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自媒体,其权限和地位已被大幅弱化。

对此,已有不少自媒体表达不满,“小道消息”的作者冯大辉在近日推送的消息中称:“因为微信公众平台的策略限制和审查机制,这个账号随时可能消失”。冯大辉还表示,“因为持续的审查以及弄不明白微信对公众账号的真实态度,实在不想继续玩下去了。”

不过,即便微信完全清除这类所谓的自媒体帐号,也不意味着新浪微博就能全盘接收。其实,两微面对的主要问题都是类似的。除却政策面的风险不提,在内容端,好内容的稀缺与用户注意力的崩溃,并非是换个平台就能解决。

无论如何,新浪微博没有止步不前,至少还在尝试新的可能。那接下来,微信该如何接招呢?

被偶像忽悠的人

the-emperor-of-all-maladies

《众病之王》里有段故事蛮有趣。作为盖伦的忠实粉丝和追随者,维萨里决意证明盖伦所推崇的四色体液学说,却在绘制人体静脉血管图的过程中,仅仅找到三种颜色的体液。作者调侃,原本想拯救盖伦理论的维萨里,结果却成了该理论的送葬者。

看上去,1538年的维萨里被1380多年前的盖伦忽悠了。实际上,这个四色体液学说却来自更早于盖伦660多年的希波克拉里。很明显,盖伦自己也是后者的一个铁杆粉丝。

希波克拉里认为,人体主要由四种颜色的体液构成,包括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黏液。人在健康的时候,这四种体液是平衡的。换言之,一旦失去平衡,人就会生病。

盖伦将这一推测(盖伦相信这件事的时候,它还算不上是一种学说)发挥到了极致,并断定由于黑胆汁失衡,导致了抑郁症和癌症的发生。以至于往后的一千多年里,医生们在面对癌症时,都被前辈们的判断所影响。无论是希波克拉里,还是盖伦,都不赞成为癌症患者动手术。那不过是让患者死的更快而已。

追随者维萨里在绘制人体静脉血管图的过程中,除了没有找到能证明偶像学说的黑胆汁的身影之外,并没有让“癌症患者不可动手术”的观点完全不可理喻。在今天发生着的一些癌症病患中,依然存在这种情况。至少,我就亲眼见过。

这个故事有趣的地方在于,其一,理论者架构(不如说假设)了一个框架以推定某种“判断”;其二,理论者用来架构框架的逻辑与事实本身无稽,但其“判断”却未必然失效。

希波克拉里没有忽悠盖伦,盖伦也没有忽悠维萨里,他们更没有忽悠其他人。如果说有忽悠的成分,那只能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学知识的积累,人类找证据的能力渐渐超越了想象力。可这,却是无趣的地方。

想象一下维萨里在绘制静脉血管图的时候,一定会大声说“这不可能,这不可能…”听起来,那个时候的人还是对前辈怀有信任和尊重的。可如今呢?

为没效率而苦恼

mountains_aotw

跟J聊天,谈到效率,我愿意承认自己很没效率。

首先,我确实想找个方法来解决效率问题;其次,我也认为他是可信的朋友。好消息是,我真的得到了帮助。

在这之前,我以为的效率,出自于对各种事务的管理,而如何管理好各种事务,似乎又与我的时间分配纠缠不清,没时间带朱注玩,没时间去读买来的书,没时间静下心来听听音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管好我的时间,我就能提升效率。

于是,我按照课程表的方式,为自己设定好六点起床到十点睡觉之间的种种细节,仿佛我的生活与工作能完全踏在我预先设定的节点上,一步一步的走完一天又是一天。这方法此刻想来可笑的很。但我为什么理解的那么晚呢?

J跟我说,时间管理的目的是让自己自由,生活的更为轻松。而我脑子里却想着时间管理可以让自己做更多的事。我不是笑话自己有这个想法,我只是笑话自己真的有那么多事可做吗?真的属于那种为了工作便可以不顾生活的狂人吗?如果真是那种性格,今天就不必有这样的苦恼了。

于是,我跟他请教如何做时间管理,他给到的答案非常简单。首先,罗列你当天想要完成的事,不分大小,有多少算多少;其次,把你当天必须完成的三件事加粗,提醒自己那是优先项;最后,完成一项,划掉一项。

在形式上,J就把“时间”两个字从时间管理上划去,完全没有“在规定时间做规定的事”的要求。这让我豁然开朗。如果说我固执,这一次我终于见到牛角尖在哪里,为什么总跟时间点过不去呢?很明显,效率的根本不在时间够不够用,而在于你的要事清楚不清楚。

其实,就这个话题,我也问过老牛,老牛给我的建议有八个字:要事优先,以终为始。我试着盯牢目标激励自己。但于自己容易把握,于团队却感到有心无力。

不过,今次这种要事管理的方式,倒是很容易推广给我的同事们。

新问题又来了,我该直接要求她们如此这般,还是期待她们自行改善呢?要知道,我是一个不谙管理之道的管理者,被彼得下了咒,一时开解不了。

举头三尺有神灵

OndAzul Foundation Turtle

OndAzul Foundation Bird

OndAzul Foundation Trash

我以前算是无神论,我父亲对我说,信一点鬼神又有什么关系呢?他在谈论三观时,总有一个两段论,往往又总以“按唯心的说法”去表述自己。我不知道我纠结的性格是否根本就来自我父。

我开始相信举头三尺有神灵,是在我读初中时,大概十四、五岁的年纪。每晚下自习课之后,若没人同路回家,我总会按外婆的说法解开胸口第一个纽扣,然后又朝头上看看,仿佛看见了什么一样,更重要的是,心真的就能安定下来,再黑的路也敢去走。

渐渐长大之后,我对神灵的理解与认知也略有更新,但大致还是信一点也无妨的做派。走黑路的时候,也照例来个那样的仪式。

好在我们能开口表达,说点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事。对自己无法解释的或者无法更改的事,也能找点借口去遮掩。另一些遭遇杀戮无法言语的动物呢?另一些默默滋生无人代言的罪恶呢?另一些赖活在底层惶惶不见天日的人呢?它们又当如何?去信点什么呢?

今天发上一组某NGO组织关于环保的系列创意,呼吁看到的人爱护环境。但现实如文案一样无力:“Just because you’re far away, doesn’t mean it’s not happening”(大意是:仅仅因为你离我很远,但不意味着它没有发生)。我不客气的理解成:爱莫能助。这呼吁也一样无助。

这让我想起了“举头三尺有神灵”这样一句话,并把它作为这篇博客的标题。我知道的,对于如何触动你强大的内心,我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对于这句类似诅咒般的安慰,我们也都清楚,只是为了撇清自己罢了。

要什么不要什么

cabaret_batalha_60x37_4_provas_aotw

一种很简单的失落感。当这个人去面对另一个人的时候,因为对比出差距来,与自己预期又不一致,难免会失落。差距越大,感觉就越严重。这是我最近一段时间的困惑所在。

蒋勋说,重要的不是“要什么”,而是“不要什么”。可对目标感模糊的人而言,“不要什么”比“要什么”会难做太多。要吃要喝的诉求简单易行,但不要紧张不要懈怠的要求却难如愿。听上去蒋说的道理只有少部分人能懂能行。这明显不是普世真理。虽然我以为我相信这类真理存在着。

听一位比我大很多岁的人聊天,他谈家庭,说如何维护婚姻,如何教育子女,如何激励家人,又是如何自律等等,没一样不是我想学的,但又实在是与他说的状况有很大差距,甚至脑海里总会怀疑,事实真会有他说的那么靠谱吗?

我为我这种怀疑感到难受。我总会因为这样的心态,而让人察觉不到信任与包容,接着这类聊天往往都难以继续下去。我扮演的话题终结者角色,从我的眼神、嘴角和耸肩等肢体语言里得到表演机会,让分享者尴尬。

我又听一位比我小很多岁的人聊天,他谈理想,谈抱负,谈经历,让我忍不住想分享自己那微不足道但也是谈资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意是想交换,用经历换经历,这好像是很久之前的人交朋友的方式,我应该用错了时间,用错了对象。对方只想让我为他叫好喝彩,但他无心让我也上台跑个龙套。

然后,我得思考两个问题,第一,向年长的人该学什么?第二,向年轻的人又该学点什么?不过,等我脑子里蹦出这两个问题的时候,我又在骂自己,一定要分个年纪大小吗?他们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吗?好吧,为了不给自己找麻烦,我愿意将问题归纳成,向别人该学点什么?

这话题依然很泛很大很空洞。就算我多熬几个晚上也未必有个满意答案。你说学别人的长处?那自己的长处真的发挥到极致了吗?可是,自己的长处又是什么呢?这可能就是我感觉失落的理由。

在见这二人之前,我又见过一位很多年没见的人,实际上我也只是见过他一面。老实说,无论是见他或是与他在网上聊天,我总有另一种感受,与失落类似,但又略带优越,唉,人类复杂的情感,而我只有苍白无力的描述。

怎么解释这种纠结呢?我愿意听他说自己,与他谈话,理由似乎也只有一个,我很尊重他的经历,尽管我并不认同他对自己的判断,对某些事情的“坚持”,及对某种行为的价值判断。从另一面说,我认为我是可以给他一点辅导和指引的,如果他愿意按我说的去做去思考,我便仍愿意与他交流。

不过,他更喜欢活在他的世界里。

难道我不是吗?我不也是习惯于活在自己的意识和判断里,难得听进去旁人的几句闲话。若说的过火,还会生一场闷气。却少有从那些闲话里诚心挑自己的不是来。我不喜欢听别人对我指指点点,别人凭什么要接受我的指指点点呢?

说为谁好,怎么看都是一个可恶的理由。

所以,我特别想知道,如果我愿意思考“不要什么”的话,我该从哪一步开始呢?

用一只眼看世界

Delo.ua. Anton

李奥贝纳在为乌克兰媒体delo.ua做的系列平面创意中,用一只眼突出了该媒体所标榜的简要新闻理念。

不过,这也可能只是一种反讽。对于读者习惯性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选择的聚焦热点新闻,媒体人是不是也受够了呢?

回归到受众角度,用一只眼能引人联想,算是一个创意,但真心说,不是一般人敢多看几眼的。除非他也认为伦敦奥运的独眼娃娃的确可爱。

是的,用一只眼看世界,世界会更简单。

奥美员工猝死 广告公司加班何时休

5月14日下午,奥美中国官方微博证实一员工昨夜(5月13日)猝死,据网友称死者年仅25岁,系北京奥美的公关科技组客户主任。有消息指出,他去世时已连续加班一个月,每天23点以后下班,去世后,工作QQ还一直亮着。早在2008年7月20日,时任北京奥美客户群总监的台湾人林宗纬也因“心肌梗塞”往生。

网友@肉丝summer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发布了这个消息。

@肉丝summer:刚在奥美楼下看到一个男孩被抬出来,脸色蜡黄,瞳孔发散,僵硬地躺在担架上,连续被按压胸腔也没有效果,各位做广告的朋友,请爱护自己,工作永远是为生活服务,没有生命,什么都实现不了。

直到14号下午,奥美中国才在微博上做出官方说明。

@奥美中国:昨晚(5月13日),我们永远地失去了一位年轻的伙伴。因突发疾病,他永远离开了我们。这位北京公关的同事,其专业能力和团队精神深得公司同事以及客户的赞赏。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我们深陷哀痛中,唯愿他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安息。希望所有的伙伴和我们一起,为他祈祷,点燃烛光,温暖他通往天堂的路。

一时间,#奥美员工猝死#成为微博焦点,网友几乎一边倒的批判广告圈“加班”何时休。至于为什么加班?为什么老加班?广告门网站曾于3年前做过一次问卷调查,从300多位广告业者的问卷反馈来看,问题主要出在客户方面,因为“客户意见摇摆不定,改来改去”,不得不随时待命。如今,时间已过3年,但围着客户转的作风,依然没有改善的迹象。

博扬品牌营销总经理张东利认为:“如果广告公司的生意模式还建立在比稿的基础上,那么高强度高浪费的劳动就是无法避免的。”他指出了广告业加班成风的根本原因,它至少是当下广告业的主流生存模式。张东利甚至倡议广告公司“拒绝比稿,重建模式”。可在现实里,客户依然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握有主动权。

有从业者认为,广告公司内部对加班也负有责任。网友@GOODBUDDY指出:“广告公关行业生HSSE(健康、安全、保安、环境)需要加强,很多客户的执行层面的人管协调不好内部意见,将自身压力下移,且不具备专业知识,拍脑门儿压创意的事件太多,乙方客服人员甚至高层又迫于业绩、客户关系,纵容这种事情发生。”

网友@Sam灰太蓝更是直言:“疯狂加班的广告公司都有病,病在与客户沟通不畅,工作分配不合理;病在面对甲方时不敢坚持创意的弱势;病在长期加班中尊严的麻木,在国内畸形的假而作的广告文化中,将青春与梦想耗尽。今天陨落的这条鲜活的生命,对无数怀揣广告梦的青年,诠释这个行业生态的残酷。”

可以看出,广告公司内部的跨部门协调及在外部客户沟通方面的不顺畅,也会导致经常加班。

作为雇主,奥美中国不该逃脱问责。但正如网友@寻空所言:“奥美中国及时公开了信息,因此人们并没有问罪于奥美。其实所有人都知道,这本就属于小概率事件,它的发生并不意味着奥美公司有问题,根本没有必要隐藏,自然公开就好了。如果把它当成负面,如临大敌一般,处处隐藏,反而可能会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

有观察者对此事件的社会影响作出反思。上海师范大学广告学系教师@张_磊Henry博士在微博上回应:“少来“公关”了,当初还不是你们逼这个年轻人没日没夜加班的!这样下去只会让更多优秀的人加速摆脱这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