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ChatGPT竞选总统

佩德罗·多明戈斯 ( @pmddomingos ) 是我在推特上点赞最多的原创思考者之一。他是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领域的著名人物,专长在增强计算机自主性、效率和适应性。是难得的人工智能乐观派,支持人工智能不受监管地自由成长。

最近,多明戈斯向 thereadinglists.com 创始人菲尔·特雷格斯(Phil Treagus)分享了他的阅读经验,这对普通人如何做到像他那样理解人工智能,有相当大的帮助。

当然,他在2015年出版的《大演算:探索终极学习机器将如何重塑世界》(2015),已是新手们的第一本书。这本书被誉为数据主义者的圣经。不过,他对算法和人工智能发展的乐观态度,也不是人人认可。

说回“阅读”。

多明戈斯喜欢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阿根廷作家)、乔治·奥威尔(英国左翼作家)、奥拉夫·斯塔普雷顿(英国科幻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葡萄牙诗人)、安东·契诃夫(俄国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美国作家)、科马克·麦卡锡(美国小说家)等人,因为他们行文简洁,作品内容丰富。

他认为,这些作家在作品中传递的思想,对当今世界至关重要。他重点提到了奥威尔的《一九八四》(1949)。奥威尔在这本书中以辛辣的笔触,讽刺泯灭人性的极权主义社会和追逐权力者。

如果不分主题或阅读喜好,多明戈斯强烈推荐达尔文的《物种起源》(1859)。达尔文在书中提出两个理论,第一,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较早期、较原始的形式演变而来;其次,生物演化是通过天择而来。

多明戈斯认为,书中描述的天择进化过程其实无处不在。其思想不仅适用于生物学,也对技术领域有启发,整个机器学习学派也明确基于自动化进化的思想。

罗伯特·劳克林的《一个不同的宇宙》(2005)也发人深省,是一本真正改变思想的书。这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书中尝试提醒读者,“法律和理论来自集体行为,而不是相反,如果我们试图过于仔细地分析事物,我们就有可能无法理解它们在宏观层面上的运作方式。在许多情况下,整体表现出的特性,无法用其局部的行为来解释。”

此外,美国认知科学家侯世达的《哥德尔、艾舍尔、巴赫》(1979)也是必读书。作者想阐明智力、意识和自我意识是如何发生的,并在1979年就畅想起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模仿人类思维的前景。多明戈斯认为,它有助于理解人工智能的哲学含义。

多明戈斯还告诉特雷格斯,他准备写一本讽刺小说,剧情用一句话总结,就是“ChatGPT竞选总统”。他想展现科技行业与政治冲突的讽刺,在娱乐的同时,让读者了解科技世界,尤其是人工智能的真正运作方式。

他对人们今天谈论人工智能的方式和角度,有颇多不满。尤其是监管和限制,他认为,“在一个更加理性的世界中,美国政府现在的主要关注点,应该是加速人工智能的进步,而不是阻碍它。”

他开玩笑说,“ChatGPT的最大危险,在于人们认为它比真实情况更聪明。”但是,ChatGPT中既有虚假信息,更有错误信息,“而且后者比前者更严重。”

人类何以如此悲观?“人类很容易将知识误认为是智慧。ChatGPT是其中的典范。”他说,“人工智能将以光速探索整个宇宙。人类发生什么事,对它们来说,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意思有点像人类没兴趣主宰蚂蚁社群的存亡绝续。

这是我所看到的第一个具备人工智能视角的观察,而非普通人或愿景寡头的视角。选择这样的视角,到底算悲观还算乐观,可能也是一个问题。

作者:朱芳文
2023年5月31日

阅读笔记:谁是技术进步的最终受益者?

从读第一个字开始,我就想知道:对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技术越进步,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将越穷困?很不幸,答案几乎是肯定的。甚至可以说,更好的技术,加深了贫富差距。

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教授,达龙·阿西莫格鲁 (Daron Acemoglu) 和西蒙·约翰逊 (Simon Johnson)于2023年5月16日出版了这本书,全名“Power and Progress:Our Thousand-Year Struggle Over Technology and Prosperity”(《权力与进步:我们为技术和繁荣而奋斗的1000年》),二人试图搞清楚:哪些人,是技术进步的受益者?

两位作者的写作思路十分清晰,先尝试厘清过去1000年来,哪些人从以往的技术创新中获得回报及其必然性,再来推测,今天,哪些人更有可能在经济和政治上从人工智能的发展中获益。

对照当下风靡全球的ChatGPT热潮和AGI迷思,这本书的出现,颇为及时和重要。

先说一个故事。

1785年,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提出“圆形监狱”的设计,在圆形建筑中,如果照明充足,位于中心位置的警卫,会给人一种一直在注视着每个人的印象。此举只需很少的管理人员,可大大降低成监狱的运营成本。

边沁的灵感取自巴黎的一所军事学校,其建筑物被设计为易于管理学生。其弟塞缪尔(Samuel)想出设计原型,意在解决复杂的人事关系。边沁加入一些挑激人际互信的技术安排。他坚信,这是“一种新的监视形式,其力量之大乃前所未见。”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提炼出几个关键词。

愿景寡头。

技术。

生产力潮流。

普惠全民(共同繁荣)。

把这几个关键词串起来,即愿景寡头(边沁)积极推动技术(圆形监狱)的发展,提高了狱卒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监狱管理成本,但未能引发生产力潮流(狱卒的工作效率被提升,但工资没有增加,反而造成了部分狱卒失业),进而达成共同繁荣(部分狱卒失业,犯人被监控地更为严密)。

显然,一个理想的社会,需仰赖技术,推动生产力潮流,最终普惠全民。

愿景寡头不是这个星球上的新物种,至少从亨利·福特开始,到乔布斯,到马斯克,再到Sam Altman,这群强大的技术领导者,因为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成为毋庸置疑的控制者和叙事大师,他们总是坐在桌子旁,麦克风前。

前述旨在降低监狱运营成本的“圆形监狱”设计就是技术。铁路运输、运河修建、蒸汽机、iPhone、ChatGPT……都被称之为“技术”。

“生产力潮流”单纯地相信:提高生产力的新技术、新机器和生产方法,也会产生更高的工资。尤其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这股潮流将带动所有人,而不仅仅是企业家和资本所有者。

该理念背后的逻辑相当简单,即,当企业变得更有生产力时,他们希望扩大产量。为此,他们需要更多的工人。当更多的公司同时招聘时,就会集体抬高工资,最终使得工人受益。

不过,这种好事往往是一场美梦。现实中,生产力潮流总是局部且短暂的,而且永远不会自动发生。

的确,自动化提高了平均生产率,但不会增加工人的边际生产率,实际上反而有所降低。想要提高工人的边际生产率,最重要的是创造新的工作岗位。

可见,生产力潮流因果链中的第一步,取决于具体的选择:即,使用现有技术,并开发新技术,以提高工人的边际生产率。而不仅仅是自动化工作、裁员或加强监督。

新技术,不会必然带来共同繁荣。可是,愿景寡头却无一例外地支持新技术的发展。

2007年,史蒂夫·乔布斯说:“让我们去创造明天,而不是为昨天担心。”

如您所见,苹果是最大的受益者,由此走向万亿美元市值之路。不过,移动互联网真的普惠全民了吗?

1895年,英国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在《时间机器》中预测:“未来的反乌托邦中,技术将人们隔离开来,以至于他们演变成两个不同的物种。”

今天,看看身边刷抖音的人,再看看那些成天研究将流量变现的人。同样的世界,不同的物种。威尔斯的预测足够犀利。

任何一波技术变革,都使某些人比其他人受益更多。技术驱动的组织,也诞生了不同的生产方式,增强了某些人的能力,并削弱了另一些人的能力。显然,技术就是控制,不仅是对自然的控制,更是对其他人类的控制。

无法自拔的是,我们已沉溺于愿景寡头的魅力泥沼里长达数个世纪,回看昨天,你不觉得福特的T型车伟大吗?再看今天,马斯克的星舰,不让你激动吗?山姆的ChatGPT,不让你欢欣鼓舞吗?不只是我们普通人,这些现代寡头也迷住了有影响力的舆论守护者:记者、其他商业领袖、政治家、学者和各种知识分子。

斯坦福大学人本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数字经济实验室主任埃里克·布林约尔松(Erik Brynjolfsson)认为,“不要放慢技术”,这是理论上创造共享繁荣的唯一途径。他倡议:我们不要和机器赛跑,而该“利用”机器去赛跑。这意味着我们要关注机器以及人工智能如何发展,对人类更有用。

但对愿景寡头们来说,这意味着监管。尽管马斯克也曾要求暂缓AI开发,但这仅仅是愿景寡头们在前进路上的暂时分歧而已。在他们手里,人工智能仍在向前进。

乐观的愿景寡头急需乐观派意见领袖的乐观背书。《大演算》作者、华盛顿大学电脑工程系教授佩德·罗多明戈斯认为ChatGPT并没有聪明到值得人类害怕的地步。他反对过早监管,“今天的人工智能,就像1995年的互联网。监管它,就是扼杀它。”他讽刺说,“如果1492年就有了欧盟,那哥伦布的航行,将被法规绝对禁止。”

本书的两位作者,也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没有过多的悲观,“传统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都无法执行涉及社交互动、适应、灵活性和沟通的基本任务。”

显然,所有的乐观结论都基于人本位的思考。换作人工智能本位,是否会有新的结论?当然,所谓的人工智能本位,不过是愿景寡头本位的修饰。

我猜,任由最聪明的人发展最疯狂的技术,人类很快将走向一个美丽新世界:一方面,每个人都享有全民无条件基本收入,按需分配,按需消费,无需工作,由机器人代劳一切。另一方面,无论你想做点什么,都不如人工智能干的漂亮,也不如它更有效率。甚至,对这个时代的人类来说,工作反而成了奢侈品。

此刻,我们是否要对镜自怜:活着,仅仅是为了敬仰那些新上帝(愿景寡头)吗?

朱芳文
2023年5月28日

阅读笔记:要想出人头地 多读书

凯文·凯利说:“要想出人头地,多读书。”这话真是他说的。

全球互联网圈称凯文·凯利做KK,是《连线》杂志第一任主编,他的著作《失控》、《必然》、《科技想要什么》在中国互联网创业圈,谈不上人手一册,也是人人皆知。人们对他的刻板印象,应该是告诉我们科技要去向何方,不过,作为父亲,他迫不及待地告诉子女,该去向何方。

当他为子女罗列出450条人生经验,并结集成这本《极好的生活建议》时,我很好奇,拿来翻一翻。翻成中文,约有1万6千字。细读后,让我想起许多别的书,比如奧里略的《沉思录》,达里奥的《原则》,甚至洪应明的《菜根谭》。

智慧是经验的结晶。每个人的经历虽然不同,但总结出来的经验大同小异。不能说这本书写的不好,只是还没到让人舍不得分享的那种好。

我摘录几句,你品品:

1、热情,值25个智商点。

2、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但痛苦是可以选择的。

3、今天,选择不要生气。

4、画画,来发现你所看到的。写下来,发现你的想法。

5、不要成为最好的。成为唯一。

6、这是真实的:欺骗一个诚实的人是很难的。

7、不要找工作,因为它的成本最高。

8、如果你对过去的自己,不感到尴尬,你可能还没有长大。

9、冷静是会传染的。帮助别人之前,要冷静。

10、忽略别人对你的看法,因为他们没有想到你。

他还说,“拥有1200万个喜欢你的人,不如培养12个爱你的人,因为他们更值钱。”

对号入座,我数了数,除父母和两个妹妹外,好像没谁会不计条件地爱我了。如果再算上奶奶和外婆,我还会多上两个。在这个世上,有过六个爱我的人,也不错。如果再多几个,那就算意外的幸福了。

不过,我还是更想拥有1200万粉丝。如果在中国,你拥有1200万的粉丝,你就可以选择谁有资格来爱你,爱你的人,爱你的名气,爱你的钱,爱你的缺点,爱你的臭毛病,爱你的骄傲,爱你的一切……不要说12个,120个也不是问题。

我记得凯文·凯利很久以前就说过,1000个粉丝就能养活一个意见领袖。这话听起来有道理,但现实中没有见过成功案例。没有百万粉丝,在变成意见领袖之前,只能吃点面包。

人人都想出人头地,但很少有人问自己,为什么要出人头地?出人头地到底是手段,还是目的,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当然,读书总是对的,哪怕你不能出人头地,也可以靠着读书来欺骗自己,假装自己不想或者不愿意。

朱芳文
2023年5月18日

阅读笔记:PayPal黑帮的秘密

2000年9月,彼得·蒂尔、霍夫曼等人联手,趁出国度蜜月的马斯克不备,将其赶出新PayPal。蒂尔用一封措辞公式化的邮件变相解除马斯克的职务,当天,马斯克用一封态度亲热的回信向新PayPal全体同仁表达感谢。

对此,马斯克没有选择生气,他说,“蒂尔他们都是聪明人,通常动机不坏,只是出于认为正确的原因,做了认为正确的事。除了这些原因挺扯蛋的之外。”他想起了两个妈妈争夺一个孩子的故事。在将x.com视为子女的马斯克面前,自大学就与霍夫曼讨论人生意义的蒂尔,略显滑稽。从0到1这件事,蒂尔干的,不如马斯克轻松。

1996年3月24日,刚出校园的马斯克,带着亲弟弟,注册 zip2.com ,想要成为下一代雅虎。1999年2月,擅长本地广告业务的Zip2,以3.07亿美元的现金卖给康柏电脑,27岁的马斯克到手2100万。此前,马斯克的银行账户,仅有5000美元。他为自己买了一套公寓,一辆价值100万美元的限量版迈凯伦F1,然后,在新启动的x.com项目上,投入1250万美元的真金白银。

与zip2.com相比,马斯克退出x.com的方式多少有点不体面。彼得·蒂尔对马斯克动手,面呈董事会的理由,是马斯克力促新系统不合规上线,以及容忍潜在的金融风险等等让不懂技术的董事们心惊胆战的逾矩行为。但台面下的原因,无外乎马斯克在技术层面,间接剥夺了PayPal首席技术官列夫琴的实权,在公司发展方向上,将PayPal置于x.com之下,并正在去PayPal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原PayPal团队的存在感集体缺失等等。

事后,连彼得·蒂尔都承认,马斯克对x.com的期待,是要成为互联网金融里的亚马逊,一个市值超万亿的巨无霸。而非今天市值接近900亿,更非马斯克离开两年后,PayPal被eBay仅以15亿美元收走。

合并之前,也就是2000年初,马斯克对与PayPal并无兴趣。马斯克坚信,PayPal与x.com不在同一个量级,不算竞争对手,x.com迟早都会超越PayPal。但时值互联网泡沫临近高点前夜,对敏锐的彼得·蒂尔而言,说急于脱手PayPal毫不夸张,那是他的真实心态,只是没有公开承认:PayPal再不输血就要关门了。

巧合的是,时任x.com的CEO比尔·哈里斯也主张合并,且一再坚持,马斯克妥协了。甚至在哈里斯极度过分的多次“不接受,就辞职”的“胁迫”之下,马斯克接受了按50:50,而非理想中的92:8的比例合并。股权的均等,也为实力和理念并不一致的两个团队埋下隐患。

在新PayPal合并当天,彼得·蒂尔搭马斯克的便车,就是那辆价值100万的限量版迈凯伦F1跑车,马斯克用来代步。二人在这辆车里谈了十五分钟的车,蒂尔问道,它可以做什么呢?年轻的马斯克忍不住显摆,踩油门,在车道上左穿右插,直到为躲避前车而撞上路基,然后迈凯伦被甩到空中……幸运的是,二人毫发无伤。进到办公室,二人有默契,未提此事。

转眼不过几个月,马斯克像被刹不住的跑车抛到半空那样离开了新PayPal。他在给员工的信中还暗示,休息几个月之后,要在2001年初启动新的项目。实际上,直到2002年5月,马斯克才成立spaceX。

回过头看,除了运气好,今天所谓的PayPal黑帮,并没什么过人之处。尽管媒体宣称团队成员日后陆续做出领英、YouTube、Yelp、Yammer等知名企业。但谁又能分得清,如果没有PayPal,这些企业就一定不会出现呢?或者,正如老PayPal人并不承认马斯克是PayPal创始人那样,所谓的PayPal黑帮也该一分为二,分出老PayPal系和马斯克系,这样算,才公平。

朱芳文:我的阅读经验

1/读书日、读书会和书单,是为不爱读书的人准备的。阅读,对很多人来说,是压力和负担。不爱阅读的家长,以及不鼓励阅读的老师,都是阅读的坟墓。

2/即便对爱读书的人来说,也不一定是喜欢或爱,更像是习惯。

3/习惯未必都是好的。一天一杯咖啡是习惯,手机成瘾也是习惯。习惯,像一日三餐不可或缺,手边有书就想翻一翻,三天不读书就像睡觉没睡足,浑身不爽。不爱读书的人如何变成爱读书?逼着自己读到习惯为止。

4/习惯读书的人,天天都是读书日。习惯读书的人,一定有自己的书柜或电子书库。习惯读书的人,一定有自己的书单。习惯读书的人如果加入读书会,其兴趣也许藏在读书之下。

5/读过500本书的老前辈,往往劝后进多读经典,求质不求量。建议是好的,但践行起来有难度。如果真有100本经典,那用来解释经典的书,可能得有1000本,不读那1000本,这100本可能完全读不懂。

6/经典又何止100本。我读人物传记,从富兰克林、甘迺迪、德鲁克、福特到乔布斯、马斯克,我感兴趣的人物,至少有50号。其他领域呢?最终发现,阅读有似探索宇宙,没有边界,而所谓“边界”,只是为了定义假想的“有边界”而已。

7/我试过列一张“100本值得读书单”,但个人经验总是太狭隘,不适用于第二个人。一本书的价值,至少有一半取决于读者的信息架构。5000多字的《道德经》,背得会的不少,但读得懂记得住并应用到生活中的不多。《鹿鼎记》有100万字,里面的章节和桥段,许多人如数家珍。哪本更值得读?哪本还能再流传2500年?

8/我们列书单,往往是为了方便梳理自己的信息架构,并不是为了方便他人建立其信息架构。我们的信息架构,取决于理解能力、兴趣、职业、成长路径,以及对未来的期待,甚至机缘巧合。我喜欢咖啡,书店里关于咖啡文化咖啡工艺的书,我全收藏全读过,这不奇怪。我读《左手咖啡,右手世界》,你读《金瓶梅》,我们最终的感受可能一致,都教人感叹人性复杂,良善难分。但哪一本更值得读?哪一本读者众多?

9/吃牛排喝红酒让人爽,吃炸鸡喝啤酒也让人爽。阅读只是手段。丰富知识面,改进认知层次,训练分析思考能力等等,是目的。其他诸如旅行、电影、音乐、谈话、健身等等手段,也能达成同样目的。披头士的《Yesterday》,与李白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聊的都是哪儿有卖后悔药。甚至,仅仅是把注意力盯着咖啡,探究从豆子到杯子的全过程,也能达成相同目的。我最幸福的,就是有耐心关注细节,沉浸在微观世界里,进而感受到万事万物都有其意义。

10/阅读教我享受信任,信任一切事物都合理。也教我尊重怀疑,怀疑眼里看得到的,总是更宏大场景里的一个局部,不完整,是盲人摸到的一堵有弹性的墙。更多的东西,值得慢慢去发现。

11/如果阅读有疆域,你有限的精力和兴趣,决定你开疆辟土的成果。需要深度,你得往上下走,需要广度,你得往四周走。如果你以某人为榜样,参照他的阅读喜好,建立自己的信息架构。最终你会发现,你最多只是他的影子里最深的那一条。读书会与学校,不仅仅是阅读的坟墓,更是思想和行为的坟墓。

12/我朋友圈里习惯读书的人很多。他们也习惯晒书,多数是我没读过的。而我读的,也有他们没晒过的。我想,这就是彼此留有一丝好感的主要原因吧。习惯性的独立阅读,能让你慢慢积累与众不同的特别东西。

13/有好书,但是不要迷信好书。好与不好,在于你要不要用到。跟《屠龙秘笈》比,我更想读《龙虾的100种烧法》。新书未必不好,很多经典当初也是新书。读康纳曼的《快思慢想》、米塞斯的《人的行为》没几页,我就遗憾为什么没早点读到它。

14/读的越多,遇到的好书比例也就越高。“量”的价值,在于能提升对“质”的评判标准。如果你掌握了5000个常用的汉字,阅读时就不用查字典。如果你读过100本重要的书,再读其他书,就不会觉得累,因为你学会了选什么样的书来读。

15/喜欢读的书,多翻几遍。不一定能提供增量信息,但有利于修正错误认知。不读一遍书页上记下的感想,就不甘心承认自己愚蠢过。承认愚蠢,意味着有进步。40来岁,还怀念20岁时多么光荣伟大正确,不是励志,是弱智。

16/人有许多坏习惯,改正坏习惯的方式,则是用好习惯替代坏习惯。多读十页书,就少滑几十条抖音。多买十本书,就少喝几瓶酒。毕竟,可供自由打发的时间和金钱,总是有限的。

17/总之,与其关注读书日,不如关注读书。日子,每一天都是一样的。不读书的日子,更是千篇一律。

作者:朱芳文/咖啡爱好者媒体 kaweh.net 出品人

朱芳文:认知升级如逆水行舟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很爱扯“认知”两个字,任何事和人,都能联系到认知上,诸如认知差异、认知困境、认知误区等等。这让我有点招人烦。实际上,我对“认知”二字的了解,并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多,对很多事情的判断,也早不敢绝对,甚至常常前后矛盾,自我否定。这大概也是一种认知困境。

我被“认知”二字所触动,源于碳九加速器冯新老师给BCF理事会成员做的一次内部分享,大约在2018年7月。刘韧老师分享视频给我,好多段,我买了百度超级会员,断断续续看完。主题是“认知跃升”,印象深刻的有两点:一是原生家庭,二是认知与社会分层。原生家庭与教育背景是社会分层的起点。而认知,则可能是唯一解方。

冯老师先界定,“认知不是知识,认知是对趋势、对事物底层逻辑、对人性、对规则的深刻洞察。”他提醒,“人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当然,买单不一定是贬义。

专家(社会学家或心理学家)把人所处的家庭环境,分成两个阶段,结婚之后与伴侣组成新生家庭,而结婚之前(主要是与父母姐妹共处)的那个阶段,被称为原生家庭。某些情况下,原生家庭甚至新生家庭,都可能不止一个。

著有《巨婴国》的武志红,曾在某节目上解释原生家庭,称“家庭是一个社会的浓缩,而个人是家庭的浓缩。”如此,孩子与父母各方面极其相似,便不难理解。像“龙生龙、凤生凤…”这种并不好听的俗话,描述的更为易懂。

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路易士著有《桑切斯一家人──墨西哥底层生活纪实》,书中,作者尝试让穷人诉说自己的故事。他发现,过往人们认为,贫穷源于知识的匮乏,但桑切斯一家人并不缺乏知识,他们在辞汇与语言的运用上,表现出惊人的能力,同时也表现出对生活的洞察力。桑切斯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三女儿康苏薇若读过大学。然而,他们依然没有摆脱贫穷的命运。最后,作者勉强得出一个结论:“世代的贫穷或许体现的并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劣势,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代际传承。贫穷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贫穷,更是精神与爱的贫瘠。”似乎终将走向乔治·欧威尔的判断:贫穷的本质是消灭未来。

精神与爱的贫瘠,源于原生家庭,是父母一辈不够“智慧”,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或者认为它不重要,甚至根本意识不到它的存在。许多故事里,某些年代的父母辈,天然会接受:让孩子饿不死,长大能娶到老婆,就算人生圆满。显然,今天看来,这些想法不够“智慧”。

有专门的认知科学在研究认知,我只能局部理解。朋友圈曾流传一张图,描述数据、信息、知识、洞见、智慧及影响力之间的关系。首先,我确认认知便是所谓的智慧,至少是其一,认知也源自洞见、知识、信息甚至数据。其次,我假设认知是一张图纸,数据是沙石,信息是混凝土,知识和洞见是砖头和基石。依据图纸,混合不同沙石,制出不同砖石,造出不同建筑,产生不同用处与价值。

我曾用一个比喻,试图理解认知:把一头大象和一碗咖啡豆放在一起,请做区分,我们很容易分清哪个是大象,哪个是咖啡豆。把一碗咖啡豆放在一起,请区分,哪粒是耶加雪菲,哪粒是瑰夏,哪粒是云南小粒,能分清的人不多。认识咖啡豆,与分得清是哪一支咖啡豆,属于认知差异。

现在再看,这个比喻似是而非,能说清楚知识面与知识量的差异,无法证明认知的差异。倒是图纸说,能代表我现在的理解程度。但我希望它依然是浅薄的,或有机会做到,或便于调整。

接受了原生家庭、教育背景以及社会分层的现实,便不难作出“跨越阶层”的期待。冯老师提出,认知、自我价值、以及社交能力,是实现阶层跃升的三把利器。就个人经验来看,“认知”是1,是基础,后两样都是0,没有认知跃升,后两样潜力有限。社交能力好似一个漩涡,自我价值便是漩涡的动力,动力越强,积聚的资源越有价值。但是,动力再强,也需要认知来决定方向,上下或左右,人生大不同。

多读书、多听故事,多记录、多分享,多跟陌生人聊天、多去陌生的地方。多做事、多做不同的事……认知跃升的可能性多种多样,但认知不能升级的可能性只有一条:安于现实,得过且过。尽管现实如逆水行舟。

总之,我们为了维持现有的位置,必须不停向前奔跑。(完)

作者:朱芳文,咖啡爱好者媒体 kaweh.net 出品人。

读《人的行为》 :增量令人幸福

想读经济学作品,找到一本米塞斯《人的行为》(human action),英文版可在 mises.org 免费下载。我读夏道平的译本,近60万字。

米塞斯解释,人类是会行为的,被逻辑思考驱动,追求快乐和满足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交易,将自己有的,交换对方有的,因为彼此需要对方手里的东西。我简单理解:如果“行为”是一个人,他会这样介绍自己:“我是行为,我来自不安逸,我要去往满足感。”

《人的行为》不好懂,网上找各种解读。有本《“人的行为”学习指南》(罗伯特·墨菲),译者和校对者把“行为”翻译成“行动”,画蛇添足,令人困惑。米塞斯说的对,人的行为,从来没有不恰当的。

搜狐上有个“米塞斯日报”,翻译 mises.org 上发布的文章,可惜阅读量大多不过4位数,2015年11月12日之后,出到第77期,便不再更新。译者吴荻枫,是西南民族大学的一名老师,武汉媳妇。头条上可能有她的作品,没去看。顺手关注了她的微博。

吴惠林是《人的行为》(夏道平译本)第三版的校订者,也为谢宗林译本写过导读,开有“吴惠林财金识读课”,讲过海耶克、皮凯提,也讲米塞斯,但只谈了几十分钟,增量知识有限。读过《人的行为》,他才意识到“经济学是人的行为学之一部分”。他发现,当前的主流经济学(大概是指凯恩斯),完全摒弃人的修养或伦理道德,以数理模式机械化人的行为,将人“物化”、“机械化”。吴表示,深深认同米塞斯1949年《人的行为》英文版第二三五页中所写的:“当今大多数大学里,以经济学为名所传授的东西,实际上是在否定经济学。”如此,我该相信米塞斯多一点。

心智决定人类的行为,行为推动经济的运作。心智,既有理性的逻辑推理与计算,也包括不稳定的情绪和直觉。传统经济学关注前者,显得无情无义,是冷的。行为经济学把后者囊括其内,忽然间有血有肉,是热的。想想,生活中那些让你感觉温暖的人,是不是特别会照顾你的情绪和直觉,让你感到舒服,愿意为她免费做些什么呢?

人,总是负能量大于正能量。幸福也是一个渐衰的过程。但这不该给出人类贪得无厌的结论。乐观的看,只是人的行为,走上一条不经个人思考的路。我们习惯模仿行为,但极少注重思考。从众与盲从,有的时候不是懒,是不知道,没人提醒。

我想,除康纳曼外,富兰克林、查理·芒格、斯科特·佩奇、塔勒布等,也该算作行为经济学家。他们洞察人性,追求智慧思考,相信行为推动经济。《快思慢想》、《穷理查年鉴》、《穷查理的普通常识》、《模型思维》与《塔勒布经济学五部曲》值得细读。另外, fs.blog(网站)、芒格学院(网站)、行为设计学(公号)、硅谷王川(微博)也值得关注,它们能帮你修正个人的“思考”和“行为”,如果你相信的话。

比如,在十层楼高的屋顶,放一张100万美金的支票,取到就归你。有三样工具:一架足够长的云梯;一条足够长的绳子;一只徒手攀爬用的粉袋。三选一,你选哪样?这不是一个很好的隐喻。我只是想提醒,大多数人,手里只有粉袋。我们应该想想,如何获得更好的工具。

米塞斯在书中爱提“增量知识”,这条可作为每个写作者的基本原则。但增量知识,是相对的,我所知道的养鱼知识,在我父亲眼里,根本不入门,但对没见过鱼池的人来说,应该算是专家。实际上,是不是专家不重要,有没有增量才重要。

做人做事,九死一生是运气好,十死无生是常态。人的行为,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运气和机会,而不是变得更差。

总之,增量令人幸福。

作者:朱芳文,咖啡爱好者媒体 kaweh.net 出品人。

阅读的初心

诚品让我惊艳的不过是有台版书,别处买不到;季风没给我任何触动,以前倒有一家大众书局,让我比较喜欢,那也仅仅是因为去的人不多,比较安静,以及有我当时工作时需要读到的一些书。

与线下书店相比,我更喜欢亚马逊,只要花上一点点时间,就能买到想买的书,而且价格上优势明显。但是去一趟书店,既要计较路上来回的时间,也要计较停留在书店里的时间,花两个小时在路上,怎么着也不能只在书店停留半小时吧。

另外,卖书的可能懂出版行情,把报纸上的那些自恋狂撰写的书评当作卖书指南来做推荐引导,却未必懂我喜欢读什么书。你在诚品看到的热销书,真有几本是你想读的?

当然,也有人觉得这不是问题。我也不否定它们有参考价值。只是拿这个来做书店的价值输出,一定是极小众极偏执才能做好的,而这个部分的品质,其实又很难维护与持续。

再说阅读的氛围,图书馆要比书店更适合吧。即便是咖啡馆,也很容易让人静下心来读几页书。就是书店,很难让人全神贯注。好比我可以坐在西餐厅里吃牛排,也可以坐在客厅吃牛排,但要我坐在冰箱里吃,哪能不被其他东西干扰呢。

其实倒也不是书店本身有什么问题,怪就怪房租太高,卖书的利润微薄,朝不保夕,这点是值得同情的,但做不到让我眷恋。我早忘了小时候经常去的新华书店有什么好处了。我也在书店做过工,卖书人里头爱书的又有几个?

反正我是觉得,对书店这个形式的眷恋,有点矫情和空洞,跟咖啡馆不一样,既要好喝的咖啡,又要颜值亲和的咖啡师,还有处处能入镜的环境布置。而书店呢,给不到我任何眷恋的理由。

再说了,如果眷恋书店,对书和作者来说,其实也是不公平的。而后者,才是阅读的初心。

电影、书、咖啡馆以及白日梦

看完老电影《第三个人》的第二天,无意走进东安路的一家以为早已关张的大众书局,随手翻开的一本书,那一页的前两行,作者写道:“下午六点钟,我精神抖擞地现身在附近的小演讲厅,就像电影《第三个人》里的霍利·马丁斯一样。”

在电影中,霍利·马丁斯是个不知名的小作家,本想找份工作糊口,却不幸落入朋友设下的圈套。好在无论是被朋友利用,还是被情人误解,甚或被听众嘲弄,都不能阻止这家伙积极、勇敢地面对一切尴尬或不幸。

帕蒂·史密斯在《时光列车》里的这段话,想表述的可能就是这种积极和勇敢,哪怕眼前始终漆黑一团。

翻到前面,又读到这句,“我从小长大的地方并没有咖啡馆,但咖啡馆一直存在于我所看的书里,之后便在我的白日梦中越来越像是有那么回事儿。”

就职业习惯而言—-我相信深爱所做之事并不需要不好意思—-无论在哪儿,但凡看到“咖啡”或者“咖啡馆”这样的关键词,总能让我眼前一亮。

好比茫茫人海中,一眼就能看到恋人的背影或者见到与她有关联的任何物品一样,总能让我的世界暂停一会儿,慢慢的看一看,或者回忆一下究竟发生过什么。

更何况这一种,与我所思所想极其近似。有如两个陌生人刚一见面,只一个眼神,发现你所珍视的某样特质,立即被彼此吸引。帕蒂·史密斯未必不会被我吸引,我觉得,但我先被她深深吸引。

我一直相信,咖啡是一种语言,梦想要开一家咖啡馆是一种态度,这一种人天生同属一个部落。

我花了十分钟,读完那一篇,结尾遗憾的表示:“我永远都无法开成的那一家咖啡馆,还有无数家我没机会上门光顾的咖啡馆。”

我叹了一口气,合上,在亚马逊上找到这本书放进了购物车,它比书店要便宜20元,可以买四、五十克咖啡豆了。

还有两三分钟的时间,我赶到楼上的电影院,点映的《皮绳上的魂》只这一场。有十来个人,散坐在影院的各个角落,大多数像我一样是孤身一个。

坐在我身后的倒是一对儿,让我印象深刻,影片三分之一处,我听到其中的那位女士鼾声如鼓,闷闷的敲着,沉稳悠长。

也许,帕蒂·史密斯可以更积极一点,总有人想办法去实现自己的白日梦,以及无数做不完的美梦。

读完《必然》 我先好好理解这十七条

描述未来并不轻松,相信未来似乎更难,有人摸着像头,有人摸着像尾,你再去摸,至少知道手可以搭在哪里。所以,想了解物联网(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如果你觉得自己不该落伍的话),免不了先读读K.K的《必然》,想了解更多点,再读读杰瑞米里夫金的《零边际成本社会》……我呢,先好好理解这十七条笔记,搞不好它们也是必然的。

biran

1、机会已然形成,可做好准备的人不多,这个社会不再需要聪明的跟随者,而是聪明的创造者和发明家,在“各行各业”--不再以行业来做划分,而是兴趣、爱好、血缘--等等,去中间化、去行业化、去专业化的融合型自由人层出不穷;

2、形成即趋势,正在被包裹,像空气中的气球,不知道是气球会飞证明了空气的存在,还是空气想证明气球会飞;

3、及至科技发展到今天,手艺人对手机拍照依然不屑一顾,他们更喜欢单反,认为那才是专业范儿的标配,可惜的是,伟大的摄影作品与器材的关联并不直接,今天的咖啡机与咖啡师或许也有这样的纠结;

4、听从或重复指令不叫思考。可笑的是,人类鼓励机器去做独立思考,却希望自己的人类下属乖乖听话;

5、如果我们承认,所谓“生命”不仅仅是有机体的存在,我们也必须接受并承认其他各种物品具有生命力,哪怕是人类曾经设定的某个“程序”;

6、以人类的方式思考并超越人类的平均水平,显然不是人工智能的初心,人工智能要完成的是一次不同于人类的全新思维方式,由此,人类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且最终发现,人类有可能成为这种人工智能的奴隶;

7、知化:人类让机器知化?还是机器知化人类?要看你站在哪个角度;

8、满足新鲜感是当下创业的首选模式,与用户一起见证未来的发生,比如直播;

9、付费或付更多费可能是一种高效的过滤方法,适用于信息爆炸的今天,比如垂直内容的供应;

10、图景展望的坏处在于它忽略了诸多“未来事件”交杂之后的化学反应,它们不是单纯的存在,彼此间的影响是最大变量;

11、垃圾信息与注意力,在好奇心与精力的平衡之旅中结伴而行;

12、互动指的是人与场景的互动,即人的肉体感官与虚拟数字空间之间的互动;

13、每个人都有一个宇宙,每个人都是上帝,每个人都可以创造一个世界。我们好像发现了宇宙的谎言(也许,你的所有感知都是“程序设定”);

14、你的所有感官原本只跟实物关联,一旦将它们推到想象力的面前时,它们顿时失去“功能”,被“想象”所控制,“想象”可能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5、利用人的生理结构漏洞,科技的魔术会否有伦理问题存在?

16、如果你愿意让苹果植入一块芯片到身体里的话,它才不想费劲做什么iwatch呢;

17、虚拟现实的“真实性”在于:延展你的感官体验。比之媒体将外界的信息带到你的面前,新科技则是将你与万物的“关联”带到任意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