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鹏的《大赢家》,抄的是韩国电影《率性而活》。肖央的《误杀》,抄的是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很可惜,两本作业抄的一塌糊涂。这些人以为,只要光个屁股,就能像猴子。古人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Continue reading...朱芳文
与老友叙旧 陪朱注玩游戏
1/教守山用wordpress,他的博客“行云流水”(xiaocun.net)在2005年左右的传媒圈,还是很有名气的。我最初结识的媒体朋友,好多位都属于他的山东新闻人圈子,我对山东人,也格外...
Continue reading...穿着影响举止
1/“穿着影响举止”。这句话,适合出现在任一服装店的招牌上。重新打量自己,宅久了会忘掉:穿着,也是仪式感的一部分。如果一定要用“仪式感”来标准化自己的行为的话。我能听到闹钟就起床,但舍不得穿戴...
Continue reading...不再关注朋友圈 重新写网志
1/不再关注朋友圈,重新写网志。 2/买了6只静宁红富士,要30元。很久没在门店买水果了,自己称,再付账,感受到真金白银一去不返的惆怅。 3/想买点面包。年龄很小的同事推荐的那家面包店,在附近...
Continue reading...哈拉瑞对话平克:对哲学的需要
在哈拉瑞的个人官网(ynharari.com),有一段他与平克的对话,谈论今日人类境况与生存威胁。 平克认为,从数据上看,近几十年来,社会在渐进式进步,未来可期。哈拉瑞觉得,尽管人类境况处于历...
Continue reading...奥卡姆剃刀:若无必要 宁减勿增
第一次听说“奥卡姆剃刀”,是一位令我尊敬的师友在朋友圈记下:“若无必要,勿增实体”。我以为,他只是提醒,能不买东西就别买东西。我尝过搬家之苦,有点想当然。也是从那时,我开始多存电子书,少买纸质...
Continue reading...朱芳文:当我们谈论原生家庭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心理学家把人所成长的家庭环境,分作两个阶段,婚后与伴侣组成新生家庭,婚前与父母姊妹共同成长在原生家庭。 有些人不关注“原生家庭”是什么,以及它对人的成长有何影响。但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一些闷...
Continue reading...朱芳文:认知升级如逆水行舟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很爱扯“认知”两个字,任何事和人,都能联系到认知上,诸如认知差异、认知困境、认知误区等等。这让我有点招人烦。实际上,我对“认知”二字的了解,并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多,对很多事情...
Continue reading...读《人的行为》 :增量令人幸福
想读经济学作品,找到一本米塞斯《人的行为》(human action),英文版可在 mises.org 免费下载。我读夏道平的译本,近60万字。 米塞斯解释,人类是会行为的,被逻辑思考驱动,追...
Continue reading...教师节
人到中年,回头望,有四位老师真对我好,我记着。 刘文大老师,给我最重要的肯定和鼓励,我的自信,多亏他培养。他说生活太安逸,就会忘掉奋斗。这句话是警钟,26年来,一直在我耳边回旋。 方荣胜老师,...
Continue reading...別把時間花在沒意思的熱情上
跟葛兒約在南丹路的Biggie Cafe&Bar,在某精釀啤酒的點評App上,這家店的得分在徐匯區算是比較高的。 我們上次見面是在去年(2016)八月,第一期「廳說」舉辦之前,我約她去...
Continue reading...阅读的初心
诚品让我惊艳的不过是有台版书,别处买不到;季风没给我任何触动,以前倒有一家大众书局,让我比较喜欢,那也仅仅是因为去的人不多,比较安静,以及有我当时工作时需要读到的一些书。 与线下书店相比,我更...
Continue reading...电影、书、咖啡馆以及白日梦
看完老电影《第三个人》的第二天,无意走进东安路的一家以为早已关张的大众书局,随手翻开的一本书,那一页的前两行,作者写道:“下午六点钟,我精神抖擞地现身在附近的小演讲厅,就像电影《第三个人》里的...
Continue reading...